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46节

  何雨垚警署事务繁忙,钟楚红则因再次有孕,反应有些大,被小满坚决地留了下来。

  “楚红这个样子,雨垚又是个粗心的,怎么照顾得好?就住在家里,我也方便照应。”小满拉着钟楚红的手。

  何雨垚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那就麻烦大嫂了。”

  钟楚红心里暖暖的,顺从地点了头。

  于是,她便带着儿子何耀辰,留在了半山何宅。

  偌大的宅子,瞬间只剩下何雨柱、小满,以及钟楚红母子。

  白日里,何雨柱依旧忙碌,小满不忙的时候就操持家务,打理花园,偶尔带着钟楚红出门散步,或是约相熟的太太们喝下午茶。

  何耀辰成了家里的开心果,摇摇晃晃地学步,咿呀学语,给略显寂静的宅院添了许多生气。

  小满怕钟楚红闷,也心疼她孕中辛苦,特意吩咐厨房变着花样给她准备合口的膳食,自己也时常陪着她说话解闷。

  “楚红,想吃什么就跟吴妈说,千万别客气。你现在是两个人,营养要跟上。”小满将一盅炖好的燕窝推到钟楚红面前。

  “谢谢大嫂,太麻烦你们了。”钟楚红感激地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小满拍拍她的手,“等孩子生了,就更热闹了。耀祖他们以后肯定也常回来,这房子啊,冷清不了几天。”

  钟楚红住了一段时间,给何雨垚打电话时,不免感慨:“大哥和大嫂感情真好,看着他们,就觉得心里踏实。”

  电话那头的何雨垚笑道:“那当然,大哥大嫂可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你在家好好的,我这边忙完就回去看你们。”

  许大茂在特区刚启动黄河产业剥离,合资方就连夜递函想全盘接,地方企业也跟着扎堆递意向书,动静很快传开。

  这天他在特区办公室翻文件,秘书进来低声说:“赵公子来了,还带了两个穿中山装的。”

  人刚坐进会客室,赵公子就把二郎腿翘到茶几边,指尖敲着桌上的评估报告副本:“许总,冰箱厂和显像管厂,我要了。”报的数比特区国资评估价低了近五成,“现在这行情,能现金接盘的没几个。黄河重工等着用钱吧?早变现早省心。”

  许大茂手指在文件上顿了顿,这个报价明显就是趁火打劫啊,他开口道:“赵公子的价,离资产实际价值差得远。这两条线是新的,技术团队,还有东南亚的渠道,也不是单凭数字就能算清的。”

  “技术?渠道?”赵公子笑了,“听说重工那边正等外汇买德国设备?这时候要是有人递个话,审批流程卡上一年半年的,许总觉得值吗?”

  “你这是在威胁我了?”

  “你可以这么认为。”

  “赵公子请回吧。”

  “哼,我看你们能顶到什么时候。”赵公子负气而去。

  接下来几天,类似的试探没断过。

  有个带某部批文的商人找上门,说能帮黄河通钢铁渠道,条件是显像管厂折价给他;还有地方上的,拿着土地优惠当筹码,实则要压冰箱厂的价,这些人背后都有能卡黄河脖子的关系。

  许大茂一一挡回去,当晚给何雨柱打电话。

  电话那头声音很沉:“把接洽名单里带‘背景’的标出来,给特区和部队那边递个话,优质资产不贱卖,谁想趁火打劫,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靠山硬不硬。”

  许大茂立马调整策略。

  他让特区日报发了篇专访,提了黄河要聚焦高端制造,还附了重工和某科研所的合作协议照片;又私下跟部队后勤的人见了面,透了生产线的技术参数。

  没几天,特区就派了考察组过来,组长就是梅生,他跟许大茂说:“这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说,不然早就解决了。”

  “我哪知道你们还接收这个啊。”

  “市属企业还少么,你这是一叶障目了吧?”

  “对对对,就是。”

  “行了,你给我列个保底价,剩下的我们协调,不能让投机的人把好处占了。”

  花城那边也来电话,市属企业想接冰箱厂;部队后勤更直接,发函说有意把显像管厂改造成军用显示器生产线。

  然后,粤省纪检委忽然找了几个之前递低价意向书的商人身后之人谈话。

  没说查什么,但有人当天就撤了意向书。

  赵公子那边没再派人来,之前带批文的商人也没了音讯。

  那些厂子被各地和后勤接手了。

  不过事后梅生、熊杰、赵首长等人还是来了电话,让许大茂注意,肯定还会有人使绊子,在最不容易防备的地方。

  许大茂表示知道了,同时也对何雨柱甩掉这些累赘的用意理解了不少,这些厂子如果要做以后肯定还会发展,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想要找人接手那就是更大的问题,有资本有后台的只会来压价。

  何雨鑫筹备黄河重工的事情被几方各种吐槽,这种大型项目为什么不考虑在粤省办,最后何雨鑫愣是被叫回来跟粤省的人谈,后勤和特区就没有份了,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地。

  何雨鑫与粤省的代表团在烟雾缭绕的会谈室内。

  粤省方面的负责人姓郑,态度很明确:“何总,黄河重工这样的项目,放在我们粤省是最合适的。我们的港口、配套、政策支持,哪一样不比内地强?江汉那边,运输成本就是个大问题。”

  何雨鑫揉了揉眉心,耐心解释:“郑主任,您说的都有道理。但重工项目,尤其是大型机械,需要考虑原料产地和市场腹地。江汉的地理位置,辐射中部,连接东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这是集团战略层面的决定。”

  “战略也可以调整嘛!只要项目落在粤省,用地、用工、税收,我们都可以给到最优惠的条件,甚至可以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

  何雨鑫苦笑:“这不是条件优劣的问题……”

  争论持续了几天,最终,在何雨柱的授意下,何雨鑫做出了让步,同意在粤省设立一个黄河重工的分公司及研发中心,主要负责部分核心部件的研发和海外订单的出口组装,但总部和主要制造基地,依然按原计划放在江汉。

  郑主任虽然未能竞得全功,但拿到一个研发中心和出口基地,也算有了交代,谈判总算告一段落。

  送走粤省代表团,何雨鑫长舒一口气,在电话里对何雨柱抱怨:“哥,这来回扯皮,比跑项目还累。”

  何雨柱淡淡道:“平衡各方利益,本来就是做生意的一部分。粤省有粤省的优势,内地有内地的考量。这样安排,两边都照顾到,也好。”

  他转过身,“江汉那边,地皮敲定了吗?”

  “基本谈妥了,就在规划的工业园内,面积足够,交通也便利。地方上的态度非常积极,承诺‘三通一平’会以最快速度完成。”

  “嗯,抓紧推进。厂房设计要超前,预留出升级空间。设备在厂子建好后很快会到位。”

  “我明白。”

  “凝雪最近表现如何?”何雨柱道。

  “咱老何家的孩子能差了!”

  “不用你捧她,实话实说。”何雨柱没好气道。

  “我说的就是实话啊,大哥你怎么不信我呢。”

  “那好,等以后用数据说话。”何雨柱认真道。

  “没问题,你就瞧好吧,保证你大吃一惊。”

  “那我就等着了。”

  时间悄然滑入十一月,香江的天气依旧温和。

  何耀祖和乐惠珍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蜜月旅行,回到了半山宅邸。

  小满拉着乐惠珍的手,上下打量,笑道:“嗯,气色更好了,看来这趟玩得很开心。”

  乐惠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将带来的礼物分发给家人。

  何耀祖回来后与父亲在书房谈了许久,汇报了在欧洲的见闻,特别是对几家大型重工企业的观察。

  “爸,他们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控制,确实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高。我们的起步,必须更高才行。”

  “你这趟还跑去考察别人的企业去了,慧珍没意见?”何雨柱道。

  “这不是一起办了么,走到哪里看到哪里。”

  “以后少做这样的事,除非她愿意当你的助手,不然心里总会有疙瘩。”何雨柱道。

  “我明白。”

  何雨柱接着道:“你能看到差距是好事,知道差距在哪里,才知道力气该往哪里使。重工是百年基业,急不得,但也慢不得。”

  他顿了顿,看向儿子,“成了家,就是真正的大人了,集团未来的担子,会慢慢移到你和你弟弟肩上,你要有心理准备。”

  何耀祖郑重点头:“我知道,爸。”

第394章 干点实事难啊

  黄河重工的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对方给了几块地,何雨鑫都不是很满意,他还找了黄河集团的建筑类专家进行了评估,结果自然是不好的。

  于是何雨鑫带着一份厚厚的报告,回了香江。

  “哥,江汉平原那边的初步调研报告出来了。”他将报告放在书桌上,手指点了点用红笔圈出的部分,“根据历年水文数据和气候模型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后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的风险还是很高相当高。对方给我们的重工基地选址就在泄洪区边缘,一旦有事,损失不堪设想。”

  何雨柱拿起报告,目光迅速扫过那些数据和图表,眉头渐渐锁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脑海里浮现的是另一段时空关于那片土地的记忆片段。

  沉默了片刻,他抬起头,眼神已然变得果断。

  “项目暂停,江汉平原的选址放弃。”

  何雨鑫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哥,我们这边倒是好说,可是那边和地方上也谈得差不多了,那边肯定会有问题.”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这个不就是你该干的么?”何雨柱没好气道。

  “我问的是,我们手头上还有什么,我觉得最后什么都搞不成,估计以后去那边谈项目,都没得谈。”

  “重工就是钢厂、轧钢厂,轻工除了通讯类的,随便什么都可以。”何雨柱道。

  “我知道了。”

  “行了,知道了就回去吧,等人家批下来又是个麻烦事,你早干嘛去了。”何雨柱道。

  “那不是发现给的地方都不合适么,我才找人看了。”

  “事已至此,尽量解决好吧。”何雨柱道。

  “那重工的项目?”

  “粤省不是跟你谈了么,那就粤省吧,不过要选交通便利的地方,别给弄到什么山沟沟里,路都不通,怎么还想让我们再出一笔修路?”何雨柱道。

  “我看他们有那个意思。”

  “那你就去冀东谈,去东北找地方,有的是地方愿意合作。”何雨柱道。

  “我知道了。”

  “你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非得投他们,我们去别的地方他们也排着队。”何雨柱道。

  “明白,那我今天就回去。”

  “晚上吃过饭明天再走,又不差这半天。”何雨柱道。

  “好。”

  何雨鑫回去后,直接找到江汉方面告诉他们项目变了,变成现代化的钢铁厂及配套轧钢厂,江汉方面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更高兴,现在全国哪里不缺钢铁。

  何雨鑫对此只能表示,他们太没远见了。

  至于重工项目,何雨鑫心里另有打算。

  他没有回头去找粤省,而是直接北上,再次找到了冀东的赵兴邦。

  “兴邦,上次农机项目没成,这次我给你带了个更大的。”何雨鑫开门见山,“黄河重工,总部加上核心制造基地,投资规模不是农机项目能比的。”

  赵兴邦一听,眼睛就亮了:“雨鑫,你说真的?这次可不能再放我鸽子了!”

  “这次算是从零开始去哪里都一样,不过选址很关键,交通必须便利,得有深水港条件。我记得赵叔在的时候我哥就提过曹妃甸开发.”

首节 上一节 546/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