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55节

  “我去做饭。”何雨柱可没敢这么说。

  “把你出门新学的菜都给我来一遍。”陈兰香喊道。

  “太多了,今天先做几个。”何雨柱只能回道。

  结果就是晚上老何家的餐桌上摆了一桌子湘菜,何家已经属于能吃辣的了,都给辣的够呛。

  几个小不点,更是单独做了俩菜,根本吃不了。

  何雨柱和小满回到四九城第二天,老方和老赵就溜达过来了。

  两人在何雨柱的书房坐下,老方开门见山:“柱子,这一趟跑了大半个中国,感觉怎么样?各地的情况,都亲眼见了见吧?”

  何雨柱给他们倒了茶,神色平静:“走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厂子,也跟各地的人聊了聊。感觉就是.差距很大。沿海和一些重点城市发展快,观念也新;但越往内陆,越往基层走,困难越多,思想包袱也越重。很多老厂子设备陈旧,产品落后,转型谈何容易。”

  老赵叹了口气:“底子薄,起步晚,没办法。我们当年搞建设,是一穷二白干起来的。现在要追赶,确实难。”

  老方没接这话茬,目光锐利地看着何雨柱:“我听说你还特意去南边那个厂子转了一圈?别糊弄我,你知道我说的是哪儿。怎么,对天上的东西也有想法?”

  何雨柱知道瞒不过他,笑了笑:“就是好奇,去看看。人家那是高精尖,我们这点家底,够不着。不过,确实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差距,很多方面,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

  老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光是看看?你小子我还不了解?说吧,到底怎么想的。如果想做点更实在的你那档案,我当年留了个心眼,没全交上去,自己留了一份,存在外面一个稳妥地方了。必要的时候,或许能派上用场,帮你争取些便利。”

  何雨柱闻言,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眉头微蹙:“方叔,我那档案不是早就销毁了么?你这可是违反纪律。”

  老方摆摆手,神色有些复杂:“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当年做的事,功劳苦劳都有,有些关系不该就那么断了。这份东西,或许能让你以后办事少些阻碍。当然,用不用,什么时候用,你自己决定。”

  何雨柱沉默片刻,摇了摇头:“谢谢方叔好意。但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我用商人的身份,能做更多更灵活的事。真把那个身份翻出来,牵扯太多,反而束手束脚。咱们心里有数就行。”

  老方盯着他看了几秒,见他神色认真,不似作伪,便往后一靠:“行,你有你的考量。那就还按现在的路子走。不过记住,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别硬扛,该找人找人。”

  “我明白。”何雨柱点头。

  “那档案?”

  “您就给我吧,我自己留个纪念。”

  “行,我改天拿给你,对了那副字你还留着没?”

  “啥字?”老赵好奇道。

  “你别管,我问柱子呢。”

  “那可是传家宝,当然留着呢。”何雨柱笑道。

  “我能看看么?”

  “嘿嘿,不能!”

  “你小子能不能别这么小气,那是我帮你争取来的。”

  “现在是我的,当然我说了算。”

  “你俩到底说的是啥?”老赵一头雾水。

  “不告诉你!”二人异口同声。

  “你,你们,感情就我是个外人呗!”老赵差点没气厥过去。

  “知道人越少越好!”老方道。

  “那你还在我们面前说?”

  “你会说出去么?”老方问道。

  “你觉得呢?”老赵反问。

  “那不就是。”老方道。

  “那我为什么不能知道是啥?”老赵怒道。

  “你猜啊!”

  “你,好,你等着,你看我以后还会不会让你棋。”

  “你以为我怕你”

  何雨扶额,他觉得老方就是故意的,这老小子不知道这段时间又输了多少棋。

  一场争论肯定是无果的,何雨柱也不会把东西拿出来,那东西还不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他怕拿出来保不住。

  除了这个,空间里还有很多东西都不能拿出来,还需要等。

  何雨柱笑着看两个老头斗嘴,等他们稍微消停些才插话:“两位叔叔,中午留下吃饭?我弄了几个新学的菜。”

  老赵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行啊!正好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退步。”

  老方也道:“正好借着柱子的菜,一会咱俩划两拳。”

  “来就来。”

  结果不光这俩老头喝多了,连何大清也喝多了,最后还挨了陈兰香一顿埋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跟小孩一样。

  何雨柱把方、赵二老送回六十六号院,王红霞自然也埋怨了几句。

  回了家何雨柱终于松了口气,现在这俩老头就跟俩小孩一样,再加上他爹何大清,凑一块堆,太热闹了。

  许大茂得知何雨柱回了四九城直接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哥,今年年初开始特区这边冒出不少新厂子,都盯着电子这块。我查了一下,有几个背景看着不简单,我怕后面.”

  “你怎么还越混越胆小了呢?你怕啥,我们现在的产品他们能做出来,还是我们的实验室他们能模仿?”

  “这个.“我是担心有人使绊子”

  “哪有那么多不守规矩的,就算是有,你去翻译,自然有人管。”

  “哦。”

  “对了,你让下面人多跑跑那些重点大学,人才计划在国内也要开始实施了,这个你跟雨鑫商量商量怎么办。”

  “明白,还有就是那个精工、红外、雷达还没有消息。”

  “那个不急,我就是探探路,走不通就不走了,你那边路由器和多层交换机的研发要加快。”

  “我盯着呢,只是我想问一下,这个东西真的能卖出去么?现在好像没什么客户需求啊。”

  “现在不能,不代表以后不能,你等着吧,快了。”

  “啊?”

  “啊什么啊,平时让你跟陈胜多联系联系,你没联系?”

  “联系了啊,没谈这个啊。”

  “那你下次就谈谈这个。”

  “好吧。”

第400章 先来一棍子

  一天吃完晚饭,一家人在看电视,电视上出现的摩托手机和传呼机的广告让小满产生了警觉。

  黄河的传呼机根本就没打过广告,全靠各地的邮政再推,覆盖面是够了,但是跟电视上这个广告的效果还是差点意思。

  “柱子哥,我们是不是也打打广告,还有我们的手机是不是也该放出来打打他们的气焰了?”

  “现在手机的研发到什么程度了?”

  “虽然已经尽量压缩零件的大小,不过还是挺大的,大概有那个砖头的三分之一大,厚度倒是薄很多,重量五百克左右。”

  “那我们的传呼机网络呢?”何雨柱继续问,这部分虽然小满已经交给下面人了,不过她还是会关注。

  “省会城市和各省主要城市已经全部覆盖到了。”

  “信号塔储备够不够覆盖国内所有城市?”

  “如果是只是市一级的够了,县一级不够,太多了。”

  “那就玩个大的,把所有市一级的覆盖到,另外让设计部搞一个宣传片,再让销售部门跟央视联系一下,算了还是让雨鑫打个电话吧,他比较熟悉,我们也打个广告,我看天气预报后面的时段不错。”

  “行,我去安排,让香江那边送手机过来,再跟大茂说一下传呼机的产能问题,雨鑫那边你去说还是我去?”

  “你说不就行了,他还能不听你这个嫂子的?”何雨柱笑道。

  小满的提议很快得到了落实。

  何雨鑫接到小满电话后,立刻与央视方面取得了联系,凭借着以往的合作关系和黄河集团的影响力,顺利拿下了天气预报后黄金时段的广告位。

  香江的设计团队加班加点,赶制出了一条精炼且极具冲击力的广告片,请的是最近风靡国内的明星。

  画面中,黄河自主研发的传呼机小巧精致,而最新款的手机更是以流畅的金属线条和紧凑的体积惊艳亮相,与市面上常见的“砖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广告语简洁有力:“黄河通讯,连接未来。”

  与此同时,许大茂也协调了各地的生产线,全力提升传呼机的产能,确保广告播出后市场供应充足。

  广告在央视一经播出,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

  黄河传呼机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加上央视广告的加持,销量猛增。

  而那款尚未大规模上市的手机,更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其相对小巧的体积和现代感十足的设计,让许多之前花费巨资购买“大哥大”的人顿觉手中的设备笨重过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摩托罗拉亚太区总裁布兰德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国人对国外品牌的热爱远大于国产品牌。

  可周一早晨的销售数据报表放在他办公桌上时,他有点傻眼了,呼机销量大幅下滑,大哥大更是一台也没卖出去,市场上都在等,等黄河的手机铺货。

  四九城建国门外大街的摩托华区总部会议室里,布兰德召开了紧急会议。

  布兰德杨着手中的销售报表,对下面的几位中方副总道。

  “黄河的广告,各位都看到了。他们不仅价格低,现在还敢在央视对标我们。各位有什么高见?”

  一位副总递上一份文件:“我建议立即申请召开行业座谈会,请相关部委主持。可以强调一下‘规范市场秩序’和‘保障技术标准’的必要性。”

  另一位接口:“上游元器件供应商那边,我们可以谈谈。黄河某些芯片和显示模组还要靠进口。”

  “那就去做,不光是国内,香江也要一起,他们的总部应该在香江,并且前一段时间还受到了北美的重点关注。”

  “是。”

  布兰德又看向法务部门负责人:“联系总部,启动专利审查。仔细研究黄河公布的手机和传呼机技术细节,查找任何可能侵犯我们专利的地方。在香江和内地,同步进行。”

  “好的。”

  他们的动作刚开始,何雨柱就接到了半岛泰山集团那边的电话。

  “老板,有人给我们施压,让我们不给黄河通讯供货。”

  “你答应就是了,如果后面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还在生产,你就说我们储备了大量的货就是了,合同和出货单你们都准备好。”何雨柱道。

  “明白,那我们用不用搞一下他们。”

  “适当的做一点动作就好了,你们在的地方不允许你们做激烈的动作。”何雨柱道。

  “好。”

  挂了电话何雨柱问小满,“我们手机和传呼的元器件储备如何?”

  “完全够用,稀土那次我们就拿够货了,以防万一就没出货给别人。”

  “专利注册都在做吧?”

首节 上一节 555/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