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60节

  然后何雨柱就给了老范一些时间去查证和等待那边的结果。

  结果就是,老范查了半天啥也没查到,或者说查出来的没人愿意管,更有可能是觉得这些人还有用放任了。

  何雨柱听到这个结果想起前世的教材、食品、药品那些事,一股火烧在心头下不去,最关键的原因是冀东的项目现在也被查了,要不是冀东那边硬顶着早就停工了。

  还有社会上出现的黄河各种负面的消息,有人在课堂上讲,有人在报纸上说。

  他直接让白毅峰给他调了一批人,这批人绝对是精英来的,律师、记者等等五花八门,何雨柱直接搞了个公司,让这帮手下干起了私家侦探,按照名单来扒那些家伙的底,论文、文章、公开讲话、留学背景、资金往来、尤其是境外的学术资助、顾问费,还有子女情况等等等。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黄河集团庞大的商业情报网络和法律、公关团队高效运转起来。

  一份份经过核实的材料被整理成册。

  何雨柱没有选择立刻公之于众,他在等老白那边的关键性证据,打蛇就要打七寸。

  老范收到第二份材料时,正在办公室等信访办的电话,他让信访办帮忙查历史信件的来处。

  传真机“嗒嗒”吐出最后一页,他随手一翻,脸色瞬间塌下来——

  境外账户流水、学校录取信、房租合同,连信用卡账单都按着时间印的整整齐齐。

  他都没敢叫别人,自己逐条核对,对完之后老范额头密密麻麻的冷汗就下来了。

  这一套他太熟了,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不少,还搞出过事情,很大,只不过到这这个时代换了出钱的人而已。

  老范这次可没惯着他们,由他们部门直接出面带人,回来后自然是上了手段。

  之前言辞激烈批判黄河集团“技术背景不明”的某位教授,突然以“健康原因”暂停了所有公开活动。

  另一所大学则悄然启动了对某位系主任海外资金往来的内部审查。

  其余还有报社主编、企业技术人员等等等。

  老范再次打来电话:“柱子,你送来的东西很有用,也引起重视了,上面有人发话了,要区分正当商业合作与真正的安全问题,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西飞那个项目,调查应该很快会结束。”

  “但愿如此。”何雨柱语气平静.

  “你最近别闹腾了,掌握好分寸。有些事,点到为止效果更好。”

  “我懂。”

  几天后,西飞那边的宋厂长来了电话:“何先生,调查组撤了!结论是合作项目符合规定,暂未发现安全问题,可以继续进行!就是要求后续的数据交换在指定环境下进行。”

  “好事。”何雨柱道,“那就按新规矩办,尽快恢复实验。”

  “明白!听说这次你们遇到的麻烦不小!”宋厂长意有所指。

  “都解决的差不多了,一群跳梁小丑罢了。”何雨柱淡淡道。

  “那就好,需要我们帮忙你可以告诉我们。”

  “你们的任务是专心搞研究,造出更好的飞机,这些事情,你们别操心了,不光是黄河,如果以后有其他跟你们合作的也一样。”

  “懂了,谢谢!”

  “不用。”

  冀东那边的麻烦也随之化解,来自某些部门的“关切”迅速消失,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这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但何雨柱清楚,隐藏在暗处的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

  他让白毅峰继续提供类似这样人的资料回来,反正这边私家侦探性质的公司也弄起来了,接着折腾呗,不过需要行动更隐蔽罢了。”

  深铁项目因黄河集团的介入,港铁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港铁老板几次提出要与何雨柱亲自会面,最终却只在香江的黄河集团总部见到了何耀祖。

  会客室里,何耀祖从容应对。

  “家父近来多在内地处理事务,集团日常由我暂为打理。关于深铁的项目,我们可以详细谈谈。”

  港铁的董事长很不客气道:“何生,我们原本与特区已有初步共识。黄河突然提出这样的方案,是否考虑过先来后到?”

  “怎么就不讲先来后到了,首先我们并没有抢你们建设深铁的项目,这是家父专门交代的,你们难道想我们黄河全盘插手地铁项目?我说的不只是国内。”

  “你”

  “其次,你们的设备和技术确实落后了,难道不应该学一学新的?”

  “我”

  “最后,这样的合作应该是双赢才对,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变成是我们黄河跟你们抢生意一样。”

  “何董事长生了个好儿子啊,我们不谈地铁项目,谈地面的那些地皮。”

  “原来如此,那个就需要公平竞争了,不是么,你我双方都跟特区合作,那就各凭本事好了,你说呢!”

  “哼”

  这次会面自然是不欢而散,至于说各凭本事,港铁还真就抢不过黄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黄河扎根太早了,而港铁那边特区还有别的选择。

  甚至于花城部队的建筑公司都跑来问问这个项目他们可不可以做,他们现在可不是小打小闹了,如果根据人数来说,他们可是有一个师的人了,当然大多是工人。

  至于建筑经验,人家就问一句修桥铺路打涵洞跟你这个地铁差哪了,是多的那两条铁轨,还是上面挂的那一条线,不会我们可以学么。

第403章 未雨绸缪

  何耀祖见过港铁的人后,还是征求了一下何雨柱的意见。

  何雨柱让他就照这么办,为啥要惯着他们。

  然后何雨柱又给许大茂去了个电话,让他问问,部队的建筑工程公司敢不敢接这么大的工程,或者直接联系中铁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再接一个。

  不过具体的估计还要看特区那边申请的情况,他印象里第一条地铁好像没这么早建。

  海湾那边打起来了,打得还挺热闹,让何雨柱想起了未来国内还有不少灾,于是他让白毅峰去检查了一下黄河救援队的情况。

  检查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老板,我派人去检查了训练情况,不容乐观。队员们年纪普遍偏大,多年没有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实战化救援演练,更多的是常规维护性训练,装备更新也跟不上最新的技术发展。整体状态有些懈怠了。”

  何雨柱对此并不意外。

  那支早年成立的救援队,初衷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但近些年还真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最初的紧迫感难免被消磨。

  何雨柱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我知道了。这样,从里面抽调有经验的人让他们来国内。”

  “老板,您是想”

  “我打算在国内,重新组建一支高标准的专业救援队伍。”

  “那香江的呢?”

  “吸纳新人,淘汰老人,让他们去做别的工作吧,不必继续在救援队蹉跎岁月了。”

  “好,我马上着手去办。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一定按最高标准筛选。”

  “装备我打算重新弄,主要是人员。”

  “好。”

  挂了电话,何雨柱找了一下伍千里,问他有没有退伍兵没处安置的,要素质过硬,其他方面也过硬的。

  “柱子你要做什么,安排他们进厂当保安么?”

  “我打算拼命你们行,救命你们,怎么说呢,不够专业。”

  “你这话我认,我就是怕你填个无底洞,我知道你香江有一个,这些年应该砸了不少钱吧。”

  “嗯,这样的队伍,能用上一次就算赚了,这个你应该懂。”

  “懂。”

  “那就帮我办吧,越快越好。”

  “行,我一会就给你问。”

  没过多久,第一批经过严格筛选的退伍兵骨干就到位了。

  何雨柱将他们暂时安置在花城新成立的训练基地,同时让白毅峰从香江调来了几位有国际救援经验的老队员担任教官,开始进行系统性的集训。

  至于医护还真不好找,何雨柱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新任救援队队长余云涛,转业前是个营长,到了地方上很不适应,老首长一个电话,这小子直接放弃公职来了。

  何雨柱没见他,他让许大茂去见了一面,许大茂说人可以,直接就任命为队长了。

  俞云涛到了救援队好像重新回到部队一样,精气神全回来了,这小子也是野,直接跑部队医院去挖人。

  然后他被伍千里叫到办公室骂得狗血淋头,却梗着脖子不服:“首长,我挖人是为了救人!救援队没医生护士像话吗?那些好苗子在医院按部就班太浪费!”

  伍千里气得拍桌子:“就你有理!人家医院培养个人容易吗?你倒好,连坑带骗!”

  余云涛嘟囔:“我没骗…就说咱们这儿能上一线,真救人…”

  “还敢顶嘴!”

  正训着话,伍千里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

  他瞪了余云涛一眼,接起电话,脸色渐渐缓和。

  “行了,你运气好。”放下电话,伍千里没好气地说,“有个地方,或许能解决你的问题。”

  余云涛眼睛一亮:“哪儿?”

  “学校,医科大和护士学校,你去吧。”

  “啊,那些新毕业的学生,他们能行么?”

  “行不行,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再说了你老板不是给你们配了经验丰富的人,不会还不能学么?”

  “哦,那我去看看。”

  “滚吧,以后再干出格的事,别怪我用皮带抽你。”

  “是。”俞云涛立正敬礼。

  招到了医护,这小子还不满意,打起了装备的主意,他可是知道香江那个救援队的装备堪称豪华啊。

  于是他就找到了许大茂,因为他是许大茂面试的,许大茂可没有权限给他装备,这小子死皮赖脸的要到了何雨柱的电话。

  “喂,哪位?”听到电话里传来那略带威严的声音,俞云涛他紧张了,何雨柱的事迹他听得耳根子都快起茧子了。

  “何何先生,我是救援队的余云涛。”

  “余队长,我听大茂提过你,有什么事?”

  “这个.那个”

  “你还是不是当兵的出身,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你这要,我的救援队可不敢交到你手上。”

  余云涛深吸了一口气,心里稍微定了定,话匣子就打开了:“何先生,咱们新队伍骨架是搭起来了,弟兄们士气也高,可这装备实在有点捉襟见肘。基本的挖掘、破拆工具还能凑合,但像红外探测仪、顶撑设备、特别是专业级的通讯和运输装备,缺口很大。我打听过香江那边救援队的配置,那才是应对大灾大难的标准。咱们既然要干,就得按最高标准来,不然真到了关键时候,人冲上去了,家伙不行,那不是干着急吗?”

  他说得有些快,带着军人特有的冲劲和一点点不服气。

  何雨柱安静地听完,没有打断,直到余云涛说完,才缓缓开口:“标准,我当然知道。装备清单我已经让人在拟了,包括直升机、工程车辆、卡车、吉普、救护车、手机、对讲机都在计划内,你们先训练,等设备到了就会给你们配发下去。”

  余云涛在电话那头眼睛都亮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但何雨柱话锋一转:“但是,小余,最好的装备,也要最专业的人来用。我现在问你,如果这批装备明天就到仓库,你手下现有的人,能立刻熟练操作、形成战斗力的,有多少?配套的维护保养体系,你心里有方案了吗?”

  余云涛顿时卡壳了,他光想着要装备,人员培训和体系建立确实还没完全跟上。

  他老实回答:“这个需要加强培训,毕竟我都不是专业的。”

首节 上一节 560/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