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无奈地摇摇头,把孩子交还给小满:“讨债的又来了。”
老方进来便道:“我说柱子,那东西到底什么时候能到?那边催得紧啊!”
“方叔,您当是去菜市场买菜呢?”何雨柱给他倒了杯热茶,“那么大个家伙,漂洋过海的,总得给点时间。”
“可这都多久了?”
“这才一两个月,路上总要避人耳目,且等着吧。”何雨柱笑笑,“不过我先给您准备了这个。”
他从书房取出一个文件袋:“这是部分技术资料,可以先拿去看看。”
老方接过文件袋,掂了掂分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这还差不多。对了,津门那边给你批了块地,手续都办妥了。”
“地,我没要地啊?”
“你不是在那边开了个公司,批给你的公司的。”
“啊?”
“啊什么啊,这不就是交换条件。”
“这可不等价,怎么的那边打算一分钱都不出啊。”何雨柱摇头。
“嘿嘿,你也知道,那笔钱太大了,出不起,津门的只是第一批,后面还会有。”
“行吧,不过别光给我搞偏的地方的。”
“咋的,津门还不行?”
何雨柱想了想前世津门的发展,摇摇头道:“还真不行,南方沿海比较好一些。”
“你小子,行了,我知道了,我会跟他们说的。”
送走老方后,何雨柱给津门分公司去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周磊,“津门那边给我们批了一块地,你们仨去看一看。”
“地,什么地?”
“我也不知道,你们去看过后告诉我。”
“好。”
过了两天,津门那边来电话还是周磊说的话。
“何叔,新批的地皮我们已经去看过了,位置很好,也很大。而且那些地里面把我们现在租的仓库也涵盖进去了,何叔,我们后面有什么规划?”
“规划不急,先把手续办了吧。”
“已经在办了,应该很快就能拿到土地证。”
“行,你们把贸易先做好,其他的先别管。”
“知道了。”
某天何雨柱放下电话,对着刚进书房的小满摇头笑道:“素昕这丫头,找周磊和伍阳要设备优惠碰了钉子,跑我这儿告状来了。”
小满在他对面坐下,拿起桌上晾着的温水喝了一口:“怎么回事?那俩小子敢卡她?”
“听那意思,是伍阳那小子记着小时候被素昕收拾的旧账,公事上没给她行方便。”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
“先问问情况再说。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541厂刚转型,资金确实不宽裕,如果条件合适,适当给予一些付款周期上的支持也不是不行,但核心技术转让和设备的价格不能乱。”
他重新拿起电话,拨给了津门分公司。
接电话的是周磊,何雨柱让伍阳接电话。
“何叔!”周磊把电话给了伍阳。
“你和周磊俩还真是焦不离孟啊,天天都在一起?”
“哪有,你打电话打得巧,您有什么事吩咐?”
“刚才素昕给我打电话了,说是在你们那儿谈设备采购,不太顺利?”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随即传来伍阳略带无奈的声音:“何叔,梅厂长是来过。她想要我们刚从北边弄回来的那两条专用车桥生产线,还有相关的技术包,但希望我们能按成本价转让,或者用后期产品分成的方式抵扣。这个不符合公司规定,我和伍阳没同意。”
“你确定是这样?”
“何叔!您可别听梅大姐告状!她那是想空手套白狼!那两条线多少人盯着呢,按成本价给她,其他客户怎么想?再说了,她厂子里现在哪有钱搞分成”
周磊似乎把伍阳推开了些,对上了话筒道:“何叔,我们不是不支持兄弟单位,但生意上的规矩不能破。而且伍阳他.”
“他怎么了?”
“他跟梅厂长提了下付款条件,可能语气有点冲,提了句‘小时候挨揍也没见您手软’梅厂长当时脸色就不太好看。”
何雨柱简直要气笑了:“这个混小子!公私不分,回头我再收拾他。”
他沉吟片刻,对周磊说,“这样,生产线和技术包,原则上不降价。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可以允许他们分期付款,首付比例可以适当降低,延长付款周期。具体的,你们根据风险评估来定,拿出个方案报给我。告诉伍阳,再敢夹带私人情绪,就让他滚回部队去!”
“明白了,何叔。我们尽快拿出方案。”
“叔,我都听着呢,你这不公平啊。”伍阳在电话那头喊道。
“你对人家就公平了,都是集团内部的公司,你还这样”
“我明白了,我会跟梅大姐道歉的。”
“行了,那是你的事,你自己解决。”
挂了电话,小满看向他:“这样处理,素昕能接受吗?”
“接不接受,这都是底线了。”何雨柱道,“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总想着靠人情占便宜。黄河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也要对其他的合作伙伴和股东负责。让她按市场规矩来,对她、对541厂未来的发展,未必是坏事。”
几天后,梅素昕再次来电。
“何叔叔,分期付款的方案我们研究了,可以接受。我们准备砍掉两个非紧急的基建项目,集中资金确保生产线尽快落地。只是这技术指导费”
何雨柱道:“技术指导费可以酌情减免一部分,算是集团对你们转型期的支持。但素昕,你要记住,市场只认实力和规则。541厂要想真正站起来,就得适应这套规则。”
梅素昕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何叔叔。以前在体制内待久了,思维一时没转过来。这次也算给我上了一课。”
“伍阳那小子,我骂过他了,你别往心里去。”
提到伍阳,梅素昕倒是笑了笑:“那混小子其实他说的也没错,公事公办是对的。是我之前想岔了。”
“你清楚就好,以后你们是要出去跟别人竞争的,集团不可能一直都有最先进的东西,你们还得靠自己。”
“我懂,以后不会再犯了。”
“那就好。”
第407章 Vision 20的世界波
北美。
Neo-Vision公司再次与AMD联手,在洛杉矶举办了盛大的发布会,正式推出了Vision 2.0桌面操作系统。
相较于前代,Vision 2.0的图形界面更加流畅美观,系统稳定性也显著提升。
而真正引起轰动的,是随系统一同亮相的、已完成深度适配的办公套件、工业绘图软件和专业记账系统。
这几款软件展现出的易用性和专业性,让到场的媒体和业内人士印象深刻。
更让台下某些人坐立不安的是,Neo-Vision公司总裁马汀·赫尔南德斯在发布会上宣布,同步推出适配AMD小型机的Vision服务器操作系统。
他同时向全球开发者发出邀请,宣布开放系统接口,开发者可免费获取,鼓励其为Vision系统开发各类应用。
“无论是希望合作分成,还是直接出售软件版权,Neo-Vision都持开放态度,并愿意支付合理的版权费用。”马汀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我们相信,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比任何封闭的系统都更具生命力。”
台下,微软派来的代表脸色铁青。
他们寄予厚望的Windows 3.1尚未正式发布,在功能和完成度上似乎已被Vision 2.0甩开一截,更不用说对方已经开始构建应用生态和进军服务器领域。
消息传回微软总部,技术团队在详细分析了收集到的Vision 2.0信息后,气氛更加凝重。
“他们的图形渲染效率更高,内存管理机制也很独特。更重要的是,那些专业软件公司很可能因为他们的先发优势而优先为他们适配。”一名工程师指着演示数据说道。
盖茨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意识到,这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竞争,更是生态和时间的赛跑。
“加快Windows 3,1的进度,必须尽快发布。”盖茨最终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同时,接触那些主要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确保他们不会放弃我们的平台。”
几乎在北美发布会进行的同时,国内,一些特定单位就已经有黄河电器商城的推销员上门了,推销的正是全新的Vision 2.0系统、配套的办公与专业软件,以及Vision服务器版和AMD的服务器,还有用于组建局域网的网卡、交换机等设备。
东西都是提前运出来的,不然以那边的尿性,国内想要用上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这些单位还需要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才能购买,不过谁在乎呢,上面只是让他们一年后才可以透漏购买过AMD和Neo-Vision的东西。
他们才没那么傻,闷声得实惠不好么。
就这样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悄然流入那些急需提升信息化水平的科研、设计和关键部门。
其中接收何雨柱最近给老方资料的部门直接过来订了五台服务器和五十台普通机器,要求软件配全。
黄令仪在微电子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也拿到了一套李成儒派人送来的Vision 2.0和配套软件。
她安装测试后,看着在AMD机器上流畅运行的操作系统和专业的绘图工具,在对比在她们自己开发的芯片上运行的效果,感受到了很大的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来了动力。
她拿起电话,打给研发团队:“通知下去,半小时后开会。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下一步的芯片设计需求,必须跟上系统的步伐。”
而在四九城的何雨柱,在发布会结束后就接到了陈胜从北美打来的越洋电话。
“老板,发布会很成功,订单咨询量远超预期。另外,微软那边的人提前退场了,估计他们现在很头疼。”
何雨柱听着汇报,脸上没什么意外之色:“按计划推进就好。开发者生态的培育要耐心,不要吝啬投入。另外,注意内部安保,我估计接下来的小动作会更多。”
“明白,安保级别已经提升。FBI那边,我们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这一棍子结结实实地打了下去,微软想要翻身,需要时间,而Neo-Vision和整个黄河系,最需要的就是这个时间窗口。
何雨柱放下陈胜从北美打来的电话,又接通了微电子研究所的黄令仪。
“黄所长,Vision 2.0的系统和应用软件体验过了吧?”
电话那头,黄令仪回道:“董事长,刚初步测试完。系统很优秀,配套的软件也很强大。这对我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正想向您汇报,我们现有的芯片设计,必须尽快跟上这种系统和应用对算力、尤其是对图形处理和数据交换的需求。”
“光跟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根基。硬件是躯体,软件就是灵魂。所里的软件部门建设也要提上日程了,而且要作为战略重点来抓。”
“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们之前更侧重硬件和底层驱动,在高级语言编程、系统工具和应用软件层面,积累确实薄弱。”
“那就从现在开始补课。面向全国各大高校,重点招聘数学系和软件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研究生。理论基础一定要扎实,我们要的是能沉下心来做基础研发、能构建体系的人。”
“招聘标准和待遇方面。”黄令仪询问。
“标准要严格,宁缺毋滥。待遇参照国际同类岗位的中上水平,加上我们的项目奖金和长期激励。告诉他们,来这里不是简单找个工作,是参与打造中国自己的基础软件生态。要有理想,但集团也不会亏待实干的人。具体方案你和所里的人力资源部尽快拿出来,报给我看。”
“好的,董事长。我马上组织开会落实。”
何雨柱的想法可不是单纯的在Vision的基础上做应用,他要打造一套匹配龙芯的生态,当然研究所也需要挣钱填补实验费用,那就是商业软件。
几天后,一份详细的招聘计划书放到了何雨柱的办公桌上。
计划书里明确了招聘方向:操作系统核心组件开发、编译工具链、基础算法库、图形图像处理、以及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软件前期研究。
招聘启事很快通过黄河集团的渠道,发往了国内几所顶尖高校的相关系所。
没有大张旗鼓的广告,目标直接对准那些在专业领域表现出潜力和热情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