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多大的心啊,就把这么大的东西停在了还在建设的地方,而且船上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就不怕人看到么。
担心是必要的,不过看到的人也分不清是啥,没见过啊。
拍照,更不可能,大晚上的能拍个啥,再说了那年头有照相机的又有几个。
再说,老范接了电话带着人到了新建码头,车停了一群人就呼啦啦的往海边冲。
还没跑到地方就听到了海浪拍船的闷响,近了一看,黑夜里的大船像小山一般在海水里起起伏伏,他们的心跳也随着起起伏伏。
“调所有能动的拖船!快!”老范抓着部队负责人的胳膊,由于用力过度指节都泛了白,“天亮前必须拖进船坞,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负责人根本不犹豫,抓起对讲机就开始布置。
半小时后,八艘拖船冒着黑烟靠过来。
上大船还费了一番功夫,老范急的是直跺脚。
前船拉,后船顶!侧船稳住方向!
好不容易把大船拖出新建码头,中间指挥的人不知道喊了多少次“快!”
天光放亮,大船才慢慢蹭进腾空的船坞,船坞小了。
刚固定好,钢铁闸门“轰隆”落下,挡住天光。
所有人都抹了把汗,浑身的衣服早湿透了。
顾不得身上如何,老范拉着这边的负责人,就去打电话。
那边显然也很激动,并且严令他们不得探究如何运回来的,算是下了封口令。
与此同时,技术人已经登船。
掀开甲板上的帆布,四架战机的露出来,机身上的标识还清晰。
打开船舱箱子,雷达部件、发动机零件摆得整齐,油封都没拆。
“船是完整的!“动力、雷达都好的,不是空壳子!”技术负责人用颤抖的声音在对讲机里报告着。
老范嘴里叼着的烟“啪嗒”掉在地上,边上的一群人也是一样,这惊喜来的太突然了。
接着技术负责人那边的声音又传来:“船上的飞机是舰载机,是舰载机,妈呀,还有最新的SU35。”
一群人呼啦啦的冲了出去,争先恐后的往甲板上冲。
老方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心情,他也想去看,可他知道现在更应该去做汇报,他找了办公室拨通上面的电话。
听完汇报,那头沉默几秒:“厉害啊,厉害!接触的人都签字,半个字不能漏,专家队后天就会到。”
“是首长!”
挂了电话老范就开始执行命令,只是他心里想的却是:“柱子啊,你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你这惊喜差点变成惊吓啊!”
而我们的何雨柱同志,带着范虎等人,溜溜达达逛了一圈滨城,吃了一顿海鲜大餐,然后坐着船回津门了。
却不知道他这一路上,老方不知道往他家跑了几趟,惹得老何家人一阵紧张,还以为何雨柱出什么事了。
老方也意识到不对,连忙解释,说是有及时找柱子,反正众人是半信半疑。
接着老方就不敢来了,只告诉小满如果何雨柱回来,让他赶紧给老方去个电话。
何雨柱呢,到了津门去视察了一下贸易公司和新建的工厂,还跟交代了那哥俩边贸抓紧时间做,后面可能会有变化。
那哥俩也直接,“叔,再给调几艘船呗,不够用啊。”
“行,我尽量给你们调。”何雨柱道。
“太好了,这下非要搬空老毛子不可。”周磊道。
“我可没那么大心,不过这次我们可以挣出一个541厂了。”伍阳道。
何雨柱无语,伍阳这小子这是对梅家丫头有多大的怨念啊。
回了四九城,还没歇口气,老方就找了过来。
“柱子,你可算回来了。”
“咋了,方叔,东西不对,还是咋了?”何雨柱道。
“什么不对,对,太对了,叔就想问问你咋弄的。”老方道。
“叔,你这是在犯错误啊,不该问的你也问?”
“这次太震撼了,比你当初弄‘伊万’的资料还震撼。”还有这个,老方双手拇指扣食指比了个棍状物。
何雨柱眯起眼,老方感觉到了杀气。
“混小子,连我这个糟老头子你都想灭口不成。”老方怒道。
“您老知道那么多干嘛啊!”何雨柱无奈道。
“废话,有本事能办成的只有你,我怎么想,我憋了这么多年我容易么我。”老方道。
“行,行,那您就继续憋着吧,这次也一样。”
老方被气得差点一口血喷出来,“呼,呼,呼”了老半天才平复下来。
“来,方叔,喝茶,消消气,消消气!”
“哼,你这次算是稳了。”老方道。
“什么稳了。”何雨柱不解道。
“你说什么稳了,我看以后谁敢动你。”老方道。
“话可别说这么死,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何雨柱道。
“那跟你没关系,我会帮你争取你该得到的,包括以前欠你的我也会努力争取。”
“别,别,说了以前的不管了,不然翻出旧账太麻烦。”何雨柱忙道。
“行吧,你要是没出去多好,说不定上面还有你一个位置。”老方道。
“叔,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也没那个想法。”何雨柱道。
“诶,你啊!”老方叹气道。
第409章 水火无情
“行了,您老就别感叹了,我这还有一份东西给你。”说着何雨柱走到书房角落打开箱子,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老方看见文件袋眼皮跳了跳,等何雨柱将文件袋交给他,老方接过时手都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拆开封口,翻开几页,呼吸都急促起来。
他猛地把文件塞回文件袋,合上封口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怕它飞了。
“这里面列的东西,东西在哪?”老方声音发紧,目光灼灼地盯着何雨柱。
“清单你先拿回去,等那边安排好人,东西大概就到了,这东西,可比那艘船更烫手。”何雨柱语气平静道。
“我明白,我明白!”老方连连点头,激动得在书房里转了两圈,“有了这个,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自己造大船了。”
“你这.你这真是”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最终只是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了方叔,看你那样子,应该着急走吧,赶紧去吧。”
“好,好,我这就走!不对,我不能这么走,我先打个电话。”老方说到一半反应过来,他一个老头子拿这么重要的东西太不安全了。
何雨柱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转身出了书房。
老方拨通了某条内线,汇报了将近十分钟,才出来。
半小时后,何家外面响起汽车喇叭,老方不再耽搁,将清单仔细揣进怀里贴身放好,拉紧外套,脚步生风地离开了何家,那背影仿佛一下子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其实老方还有话没有问,那就是大领导点他了,这么大的功劳人家是不是担心什么,才只给了个清单,是不是要给点实际的让人家安安心。
老方觉得何雨柱不是那样的人,所以他就没问出口,当然大领导说的对,这也是他想帮何雨柱争取的。
如果何雨柱知道对话内容只会说:“你们怎么说怎么算,我不过是想让你们划拉一圈看看有没有不该入圈的人。”
一九九一年的夏季,华东地区暴雨如注,江河水位猛涨,最终酿成了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新闻里开始出现受灾地区的画面,一片泽国,触目惊心。
何雨柱在书房看着电视新闻,眉头紧锁。他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花城救援队基地。
“余云涛!”
“到!何先生!”电话那头,余云涛的声音瞬间绷紧。
“看到新闻了?”
“看到了!队伍已完成集结,随时可以出发!”余云涛语气急促,“装备和补给都已装车,就等您的命令!”
“命令就是,立刻出发!以最快速度赶往重灾区,听从当地防总统一指挥,配合部队行动!”何雨柱语气沉稳,“记住你们的任务:救人!尽一切努力救人!遇到困难,直接联系我。”
“是!保证完成任务!”
挂了电话,何雨柱又联系了小满。“启动应急慈善预案,所有储备仓库开放,按灾区需求清单,就近调配物资。主要是干净饮水、食品、药品、帐篷和被服。”
“明白,各仓库负责人已经待命,运输车队也联系好了。”小满回答得干脆利落,这套流程他们已经演练过多次。
几乎是同一时间,香江。
何耀祖在办公室里,面前堆着最新的灾情通报。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秘书的内线:“以黄河集团名义,向内地红十字会捐款五千万,用于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消息可以公布。”
“是,何生。”
同时,黄河文化旗下,以及在香江与黄河关系密切的艺人们也行动了起来。
钟楚红牵头,联合多位明星,迅速筹备一场大型赈灾义演,通过电视和电台向全港募集善款。
灾区,洪水肆虐。
余云涛带领的黄河救援队,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专业的技能,成了灾区一支异常醒目的力量。
他们驾驶着冲锋舟,在浑浊的洪水中穿梭,营救被困在屋顶、树梢的群众。
在一处几乎被淹没的村庄,救援队与奉命赶来的一支工兵部队汇合了。
带队的是一位姓张的团长,他看着救援队那些专业的水上救援设备、高效的水域通讯系统和队员们娴熟的操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张团长看着余云涛递过来的证件,“黄河救援队?”
“是的,首长。我们是民间救援力量,受命前来协助。”余云涛敬了个礼,虽然他已退役,但姿态依旧。
“来的太及时了!”张团长用力握了握他的手,“前面村子水太深,我们的冲锋舟数量不够,有些地方水流太急过不去。”
“我们有四条冲锋舟,可以协同作业。我们还有水下探测设备,可以帮助寻找被淹没房屋的可能幸存者。”余云涛立刻说道。
“太好了!我们正缺这个!”张团长大喜,“我派人配合你们,统一指挥,我们一起把这片区域梳理一遍!”
军绿色的冲锋舟和黄河救援队标识鲜明的橙色冲锋舟混合编队,驶入更深的水域。
士兵们体力充沛,负责破拆和强行进入,救援队员则利用声纳设备探测水下情况,并用专业担架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伤员。
一次营救中,一处危房在洪水中摇摇欲坠,一名老人被困在二楼。
水流湍急,冲锋舟难以稳定靠近。
“固定绳索!”余云涛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