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74节

  “董事长,军方的人刚走。他们带着协议来的,我这就给您送去,后续您派别人来谈吧,商业这一块我是真的不懂。”

  “行,你先送来,后续我亲自跟他们谈。”

  “您亲自谈?”

  “对,既然已经决定走这条路,那就谈清楚,不然后面还有的烦。”

  “好,我这就过来。”

  几天后,同一间会议室。

  何雨柱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李同志和王同志,以及一位新加入的、肩章显示级别更高的中年军官,介绍时只称其为“赵局长”。

  “何先生,久仰。”赵局长声音洪亮,目光锐利,“协议黄所长应该转交给你了。我们的需求很明确今天是不是可以确定合作。”

  何雨柱面前摊开着那份协议草案:“各位,专供代表着龙芯不会进入其他领域,这一点你们应该明白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吧?”

  “清楚。”

  “那好,我想请问前期和后续的研发费用贵方打算如何处理?”

  会议室内一下安静了,何雨柱的问题直指核心。

  赵局长与身旁的李、王二位同志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黄所长不谈。

  何雨柱没管他们的小动作,就那么平静地注视着对面的赵局长,等待回应。

  赵局长拿出另一份协议推给了何雨柱。

  “何先生,我们很清楚‘专供’对一家商业公司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关于费用,总部经过初步研究,提出了两种方案供商讨。其一,部队可以支付一笔可观的一次性技术转让费,买断‘龙芯’现有型号及后续三代改进型的独家军用授权。其二,我们按年度支付专利授权费,并承担全部定制研发成本。具体采用哪种,或者探索第三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正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目的。”

  何雨柱微微颔首,这个开场还算有诚意。

  “赵局长快人快语。那么,我也直言不讳。买断,意味着断绝了这项技术在其他领域可能产生的、或许是更大的商业价值,对团队的长期研发积极性也可能是一种挫伤。而年度授权,虽能细水长流,但不确定性较高,且会让贵方在长期成本上承受压力。”他稍作停顿。

  “显然何先生有更好的方案,我们洗耳恭听。”赵局长知道这是何雨柱给他说话的机会。

  何雨柱目光扫过对方三人,点点头道:“我的提议是,成立一家独立的、由我方控股的子公司,专门负责军用‘龙芯’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发、生产与保密管理。贵方以战略投资方身份入股,不参与日常经营,但派驻代表监督质量与保密。同时,贵方承诺一个长期的、保底的采购量。这样,既保证了技术的专属性与控制权,也让我们能安心投入,贵方也能以股东身份分享技术成功带来的部分红利,并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这个方案显然在对方的预料之外。

  李同志和王同志下意识地看向赵局长。

  赵局长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几下。

  何雨柱的方案,核心是“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主权在我”,同时又解绑了龙芯对其他领域的使用,这比单纯的买卖或授权要复杂,但也更利于长期深度绑定。

  “何先生的思路很新颖。涉及成立合资公司,我需要向上级详细汇报。不过,我们可以先就采购问题讨论一下,现在我们需要芯片。”

  “可以,第一批可以按照这份协议的数量交付,我甚至可以不收定金,你们可以验收合格后付款即可。”

  赵局长目光微凝,与身旁两位同事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何雨柱的爽快,反而让他们更加慎重。

  “何先生如此信任,我们也不能含糊。”赵局长沉声道,“首批芯片,就按您说的办,验收合格后,款项一周内保证结清。相关的验收标准和保密流程,我们会派专人对接。”

  “可以。”何雨柱点头,“我的助理会跟进具体细节。”

  “那么,关于后续的合作模式,特别是您提到的成立子公司一事.”赵局长将话题拉回核心,“我们会以最快速度向上级汇报。不过,在最终方案确定前,关于‘龙芯’后续型号的研发,尤其是适应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希望研究所能提前纳入考量。”

  “技术预研一直在进行。”何雨柱道,“研究所的研发路线图是清晰的。不过,定制化研发需要明确的需求指引和资源投入。在新的合作框架确定前,大规模的定向投入,董事会那边也需要合理的说法。”

  他这话说得平和,却点明了现实:没有稳定的合作保障和资金支持,仅靠研究所自身,难以持续满足军方的特殊需求。

  王同志开口道:“理解。我们会尽快推动内部论证,给出明确的需求清单和初步预算。也希望何先生这边,能准备一份更详尽的子公司组建方案,包括股权结构、管理模式、技术隔离方案等。”

  “没问题。”何雨柱应下,“一周内,方案会送到各位手上。”

  初步的意向就此达成,气氛比刚才缓和了不少。

  “那我们今天就.”

  “等等,我还有个项目,我想你们会感兴趣的。”何耀祖打断了赵局长的话。

  “请说。”

  “我们还在进行另一款名为‘Elbrus’的芯片及相关配套系统的研究,其在复杂计算和特定算法处理上颇有独到之处,你们有没有兴趣?”

  “能否说的具体一点?”赵局长问道。

  何雨柱看了他一眼,道吐出两个字:“轨迹计算。”

  接着对面三人身上的气势都变了,何雨柱泰然自若微笑面对。

  “你们还在研究这个?”赵局长沉声道。

  “Elbrus项目的灵感源于北方,经过研究所的彻底消化、重构和升级,剔除了所有潜在风险,其设计思路与“龙芯”不同,更适合高性能计算和某些专用领域。”

  “那你之前为什么没有给方老。”赵局长脱口而出。

  “我这个项目都研究了好几年了,这属于芯片项目,不属于军工,如果你们不感兴趣那就请吧。”何雨柱没好气道。

  赵局长挤出个笑脸,有些不好意思道:“请原谅我刚刚的无礼,我们很感兴趣,不知道这款芯片,是否也适用于某些需要高强度数据处理的指挥、控制系统?”

  “从技术特性上看,非常适合。不过,它和‘龙芯’的应用场景有区分。如果贵方有兴趣,我们可以安排一次正式的技术交流。”

  “那就太好了!”赵局长脸上露出笑容,“时间由何先生安排,我们随时可以派人过来学习。”

  送走军方代表后,黄令仪来到何雨柱身边,有些担忧地问:“董事长,这‘Elbrus’也抛出去,会不会.”

  何雨柱摇摇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藏着掖着反而引人猜疑。主动展示,掌握节奏,才能赢得更多信任和空间。况且,技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迭代进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和诚意,后续的谈判,我们的底气才能更足。”

  他顿了顿,继续道:“通知下去,准备‘Elbrus’的技术简报和演示环境,级别定为最高。另外,子公司方案的起草工作,你也要参与,技术层面的隔离和保密措施是重中之重。”

  “我明白。”黄令仪郑重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黄河微电子研究所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筹备状态。

  技术团队在黄令仪的亲自带领下,精心准备着“Elbrus”芯片及相关系统的技术简报和演示环境。

  所有参与人员都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演示地点也被安排在研究所内部最好的实验室。

  演示当天,来的车辆和人数超出了何雨柱的预料。

  除了之前接触过的赵局长等人,还有多位一看就不是军人的人,其中一些人的面孔,何雨柱甚至在上一世公开的资料或新闻报道里见过。

  这是一群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

  整个演示过程很安静,黄令仪亲自担任主讲,她没有过多渲染,而是用扎实的数据、清晰的架构图和流畅的现场演示,阐述了“Elbrus”芯片的设计理念、运算能力以及在模拟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表现。

  当演示到针对特定算法进行轨迹计算的模拟时,何雨柱注意到,有不少人开始有了无声的交流。

  演示结束后,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

  一位坐在居中位置、头发花白的老者对赵局长低声说了几句。

  赵局长站起身,走到了黄令仪刚刚的位置,用麦克风道:“各位可以开始提问了,这是难得的机会,何先生你们应该不介意回答一些问题吧?”

  “不介意,各位随便问,但是我不敢保证,黄所长能够全部回答,毕竟她只是在芯片领域比较专精。”何雨柱起身道。

  下面的那些专家们并没有站起来提问,而是每人交了一张纸上去。

  有人开始现场汇总,然后交到了黄令仪手里。

  黄令仪把问题条按编号排好,逐条念:

  “1,Elbrus在-55℃启动时间。”

  她摇头:“没测,记录:低温启动试验。”

  “2,125℃下持续运算误差率。”

  记录:高温稳态试验。

  “3,瞬时γ通量1E8 rad(Si)/s,锁存器翻转概率。”

  “抱歉这个我不懂,而且我们这边也没有测试环境,需要你们自己测试。”

  何雨柱却听懂了,这是要做抗辐射加固试验,不过他没有插话。

  解答继续,总共五六十个问题,黄令仪把答不上来的全写进待验证清单,共三十七条。

  下面那些人并没有什么不满,相反他们对这个芯片很感兴兴趣。

  底下开始有了低声交流,然后有人汇总了意见后报给了刚刚对赵局长吩咐的老者。

  老者听后点点头,再次对赵局长说了几句话,赵局长再次起身,上去宣布今日的演示完成,其他人可以回去了。

  等把那些人送走,赵局长再次跟何雨柱他们回到了当初谈判的会议室,只不过这次多了个老者。

  赵局长这才介绍:“何先生,不好意思,之前领导不让说,我现在正式介绍,这是我们韩首长。”

  “首长好。”何雨柱起身。

  “坐,坐,何同志,你们这个研究所了不起啊,做到了很多院属研究所都没做到的东西。”

  “专攻领域不一样罢了。”何雨柱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道:“那是我们砸钱咋的多。”

  “你太谦虚了,之前你们提的那个分公司的方案,上面批了,就看今天的演示成果如何,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成了。”

  “嗯。”何雨柱表现的很平淡。

  “你们一点都不意外,看来着急的是我们哟!”对于何雨柱和研究所众人的镇定表现,韩首长自嘲道。

  “合同的事情也是韩首长谈么?”

  “这个我不负责,我只负责宣布结果,具体的小赵他们跟你们谈,今天就到这里,我也要回去复命去了。”说着韩首长起身。

  何雨柱等人也起身送了一下,不久后双方又坐回到谈判桌前。

  不过这次何雨柱不是主谈的,而是交给了法务那边,他在一旁压阵。

  结果就是对方批地,建实验室,建厂,复制黄河微电子实验室除去光刻机的所有部分。

  至于实验人员,他们会派一批先来黄河学习,后续以这些人为主,毕竟黄河自己的实验室还需要运转。

第413章 织网

  何雨柱书房里,父子二人对坐。

  “爸,您这么急找我回来是有什么大事?”何耀宗问道。

  “你自己选的通讯板块,是不是忘了什么地方啊?”何雨柱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

  “爸,您说香江吧。”何耀宗立刻反应过来。

  “你还记得香江啊。”何雨柱放下茶杯,“我还以为你觉得那边一直该是你大哥负责呢。”

  “哪能啊,”何耀宗笑了,“我明白您的意思。之前精力主要放在打开欧洲和北美市场,跟诺基亚他们周旋,国内这边也是刚拿到GSM的准入,重点在跟邮电部门对接实验网。香江市场,确实该动一动了。”

  “知道就好,香江地位特殊,是桥头堡,也是试验田。我们的GSM技术在那里站稳脚跟,意义不一般。你打算怎么做?”

  “我计划下个月就去香江,成立黄河通讯香江分公司。一方面,利用我们在GSM上的先发优势,拿下一块香江的移动电话运营牌照;另一方面,依托香江的国际地位,建立面向东南亚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中心。手机终端也可以先在香江上市,树立品牌形象。”

  何雨柱点点头:“思路对头,动作要快,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不会坐视。需要总部的支持吗?”

  “资金和设备方面,需要大哥那边协调。另外,我想从特区公司带一个技术团队过去。”

  “可以,你自己去协调。还有一件事,网络业务,该提上日程了。”

  “网络?”何耀宗稍一思索,“您是说,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像我们给研究所搭建的那种内部网络?”

首节 上一节 574/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