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82节

  陈国华自个儿也是乐不可支,有这两头大野猪,足够他们家吃上一整年的了。

  暂时来说,是足够了。

  这次前往哈工大,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搞来一些肉食。

  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肯定不会放过的。

  按照之前的行动,他又故技重施了一下,扫除自己的痕迹之后,转身离开了霞云岭。

  回到城里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

  没办法,他只好去国营饭店那边,吃了顿饭,然后才回北汽制造厂。

  到设计部之后,他就直奔自己的工位上,拿出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

  很快,关于暖水袋内胆的设计就出来了。

  他翻阅过生物硬盘里,关于暖水袋的资料,特别是电热水袋,四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既然是无法注册专利,那就搞技术革新呗。

  比如橡胶内胆的暖水袋,其实还是很有市场的。

  只不过,现在无法跟东南亚那边的橡胶产地进行交易,恐怕也无法大规模生产,然后赚取外汇了。

  “算了,我想那么多干嘛?这些就由领导层自己去决定吧。”

  于是,他把弄好的几种暖水袋设计和技术配方放进文件袋里面,就直奔二把手办公室了。

  但薛亚军并不在,于是他就去了一把手的办公室。

  得,一把手也不在,问了领导秘书,才知道领导们去开会了。

  那就只能等了。

  他没有再回设计部,而是去了配件研究车间。

  临近中午的时候,段云平他们这才回来了,遣人来通知陈国华。

  一把手办公室里,陈国华把技术资料摆放在领导面前,道:

  “领导,这是我最近这段时间想到的一款产品.”

  “不过这款产品应该早就出现了,我娘她自己也有一款暖水袋,只不过有点丑.”

  “关于暖水袋的内胆,我设计了几款产品,其中橡胶、金属和玻璃这三款,是我们北汽制造厂目前可以制造出来的”

  “还有就是硅胶内胆和不织布内胆这两款,目前我们北汽制造厂很难制造出来。”

  “但如果领导愿意给人和时间的话,我可以协助一二,上面就是关于这两份材料的技术配方和化学公式”

  “当然,纤维材料是新型材料,一旦被研发出来,它们可应用的在服装、家纺、家具、汽车内饰、座椅等等领域,还可以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当中”

  纤维材料在原时空的历史中,是在七十年代才被研发出来的。

  这种材料是被广泛应用的,所以完全可以给人给钱进行研制出来。

  另外,陈国华也阐述了一下关于硅胶这款材料的具体情况。

  “领导,我在北大图书馆,看过一些外国学术文献,硅胶这款材料早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了北美大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国家好像在五五年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生产硅胶了.”

  “不过呢,硅胶这东西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其细分的技术也非常多.”

  一口气,陈国华就有关硅胶这个话题,直接延伸展开来说了不少。

  反正硅胶的应用领域一样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等。

  还可以应用在建筑领域的防水、密封材料,以及汽车和航空领域的轮胎、密封件和隔热材料等等。

  而且,刚才陈国华就已经说过了。

  五五年的时候,北方国家援助的项目之一,就有硅胶。

  应该是应用在国防和军工产业领域,这个是搅拌床工艺吧?

  段云平、薛亚军等人全都目瞪口呆,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昨天他们才刚例行公事地询问过陈国华,但后者当时并没有说这些。

  没想到转过天,他就给大家爆出了这么大的料。

  从一个暖水袋,延伸出了五种暖水袋内胆技术,其中的硅胶技术居然还能应用在这么广的领域内。

  那么那些军工企业,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他们就不知道这些么?

  老段他们几人又不是军工企业的领导,当然不知道生产硅胶的工厂,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就现在,按照刚才陈国华的说法,一旦深入研发硅胶技术的话,那么对于国家的汽车、航天、医疗等领域,都是有非常不错的帮助。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纤维材料这种新型科技啊。

  对于老段几位领导来说,这意味着功劳啊!

  毕竟硅胶技术这玩意儿,早已经出现了,并且还是军工企业正在生产的产品。

  所以,段云平他们根本抢不过来。

  “小陈,我们知道了,现在除了你,还有谁知道这些技术?”

  “还有您几位领导咯,我在写这些技术方案和画图纸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工作呢,没人注意到我这边。”

  陈国华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

  但段云平几人却是高兴不已,只听老段如是叮嘱道:

  “这样,橡胶、金属和玻璃这三种内胆,我等下就安排人去制作,争取在后天你离开京城之前,分别给你一个这三种内胆的暖水袋。”

  “关于硅胶和纤维这两种材料,你先不要对外说。”

  “一切就等你从东北回来之后,我们再从长计议,行不?”

  老段之所以这么紧张,主要还是担心被军工企业的人知道陈国华的这些技术。

  比如硅胶技术,那可是应用在国防领域的呀。

  不说其他了,医疗、航天等领域,那都不是北汽制造厂能硬刚的存在。

  汽车确实很吊,但人家医疗和航天这两大领域,却是更强。

  毕竟战争的时候,部队最需要的就是医疗和航天,汽车的重要性还是靠后一些。

  因此,段云平他们听完陈国华的陈述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工企业那边可能会把陈国华给带走。

  这绝对是不允许的事儿啊。

  之前中科院那边,直接把陈国华拉进了计算研究小组这件事,段云平还特意找张逢时反馈了此事呢。

  也因此,老段还被训斥过,说是要看紧了陈国华这小子。

  因为这小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会跟其他单位勾搭在一起,合作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项目。

  现如今看来,陈国华是真的有这种可能。

  一不小心,他还真有可能跑去跟人学习,或者跟人合作科研项目了。

  年轻人嘛,精力充沛,大家都能理解。

  可又不能绑着陈国华,只能多关注一下陈国华咯。

  “可以啊,没问题。”

  陈国华呵呵笑着应了下来,他当然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

  如果可能的话,他倒是不想折腾,可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开心一些嘛?

  反正陈国华不可能让自己不吃肉,忍冻挨饿,当一个大懒虫。

  这样的日子看似舒服,其实一点也不好受。

  转过天,陈国华需要的暖水袋已经制作好了。

  同时薛亚军告诉他,目前一把手已经开始调集技术员,有针对性地准备研发纤维材料。

  之所以不动手硅胶材料,还是因为害怕被军工企业那边发现。

  毕竟只要研究硅胶技术,那就必须申请新的设备才行。

  比如目前军工企业、京城化工研究院他们就掌握了搅拌床工艺。

  并且京城化工研究院需要三氯硅烷合成乙烯基三气硅烷,已经在学习如何使用流化床工艺。

  流化床工艺也是从北方国家那边援助过来的项目。

  甭管如何,北汽制造厂这边,都不会先开发硅胶技术。

  而是研究纤维技术。

  只不过纤维这东西可是有很多种类的,光是合成纤维便有聚丙烯、涤纶、锦纶、丙烯酸纤维等等。

  类似后世经常提及的一些超跑炭纤维材料,这玩意儿又是属于复合材料,这是高强度、耐高温的优良材料。

  其是由腈纶和粘胶纤维作原料,尽管过问氧化碳化而成的,可应用在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领域当中。

  如果要深入展开的话,光是一个北汽制造厂,根本无法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技术。

  就比如说腈纶这东西,想要制造出来,就已经千难万难了。

  以目前内地的工业基础,无疑是说梦话。

  “领导,我们先一步步来吧,优先合成一些最基本的纤维材料,不过就需要很多设备了,所以还是先攻克设备吧.”

  陈国华听罢薛亚军的话,当即便说道:

  “如果领导层真的想要开发这样的技术,那么就需要重新设立一个新的车间厂房了,而且我还需要更多的六级,算了五级技术工人,以及最少六名理工科大学生帮忙.”

  “现在已经是一月份了,明年七月份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有不少”

  “领导,这项技术是十分长远而庞大的技术,它的背后是一整个庞大的技术产业链”

  “所以,后续会需要很多技术人才,甚至,我担心啊,要不了多久,北汽制造厂就必须把它给分割出去才行”

  薛亚军闻言,直接干瞪眼。

  旋即又跟泄气的皮球一样,然后带着陈国华去找一把手了。

  后者此刻并不在厂区内,听说是去找领导汇报工作了。

  陈国华猜测,估计是跟张逢时在聊纤维技术的事儿吧?

  段云平肯定没有提什么硅胶技术的事儿,否则的话,张逢时还真有可能会往上面汇报。

  因为人家张逢时是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大局观肯定比段云平要强得多。

  既然涉及到了国防领域,张逢时就不会耽搁,甚至是私自隐瞒起来。

  也就是段云平他们才会这么做。

  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能拖住陈国华一时是一时,等到纤维技术出来之后,段云平说不定可以凭借这项功劳,加上之前的功劳,直接稳步上升。

首节 上一节 182/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