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184节

  就好像大学生寒暑假坐车回家等等,那也是需要学生证,甚至是学校老师的证明才行。

  估计之前王学国前往哈工大的时候,用的是录取通知书这才买得到火车票的吧?

  车票也很简单,就是硬板纸车票,上面有一些防伪的孔洞、黑色字体、红色印章等等。

  硬卧票(下),京城至哈市,单程全价票是三十七块八毛钱。

  还有六毛钱的卧具票,凭借这张票可以使用一套卧具。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火车站给的一个卧铺乘车证,上面也都是有日期、印章等标识。

  列车收走了票之后,就给了陈国华一个木制的类似床位的板块,到时候下车的话,就需要用这个板块换回车票。

  折腾完之后,火车已经哐当哐当开出去一段距离了。

  此时车厢内的空气流动,那股浓浓的烟味就挥之不去了。

  陈国华对这股味道,是真的很不喜欢。

  而且这个时候的车厢,真的很冷,一点都不暖和。

  讲真的,那个供暖的锅炉到底是从哪里吹过来的呀?

  可能没有这个锅炉吹的这些‘暖气’,车厢内反而会更好吧?

  唉!

  临近中午才出发的火车,中午都还没出关呢,速度是真的慢。

  午饭是吃窝窝头,陈国华就在车厢内吃的,但他的窝窝头是软糯的,并不是硬邦邦的。

  他一直都在看书,并没有跟其他人交流。

  换了车票的中年人,此时已经后悔了,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谁让他刚才那么爱出风头,又拉不下脸拒绝陈国华给他戴的高帽呢?

  上铺的霉味,是真的熏人。

  反倒是沈冠宇这位老同志,坐在陈国华的对面,直接躺着看书,十分自在。

  而且还十分好心地让出了一点位置,邀请中年人坐过来。

  多少有点砂仁猪心了。

  对于这两人相爱相杀的故事,陈国华一点都不感兴趣。

  不过,总有人喜欢闹事儿。

  下午的时候,陈国华对面中铺的一个三十岁女同志,就突然开口,想问陈国华借本书来看看。

  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打牌下棋吧?

  那也得有这样的工具才行啊。

  “不好意思,我这边可没有闲书哦,我这些书,我也不知道您是否能看得懂,要不您看看?”

  陈国华抬头,把自己的书全部亮了出来。

  女同志扫了一眼,直接瞪大了目光:汽车工业基础、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线性代数方程、堆垒素数论、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等等。

  这些书籍,全都是专业性十分强的书。

  比如陈国华正在翻看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这本书,这是华院士在一九五六年编写的论文,并且还获得了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书的专业性就毋庸置疑了。

  沈冠宇和中年人王忠信等人也都看了过来,看清楚那些书本名字之后,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位女同志杨丽清反应过来之后,当即说道:

  “小同志,您还真的是看专业书籍呢?这是华罗庚院士编写的论文?您能看得懂?”

  杨丽清已经忍不住用上了敬语。

  很明显已经被陈国华给折服了。

  其实,这个时代能坐火车的人,身份都不会太差,毕竟都是公务出差嘛。

  可对比陈国华这位北大学子,同时还是北汽制造厂的小天才,又多少有些不够看了。

  因为大学生在这个时代,很少很少,所以很受人尊敬。

  “看不懂也要看啊。”

  陈国华呵呵说道,“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研究的,华院士太忙了,都没时间搭理我.要不然我肯定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所以很抱歉啊,这些书,可能都不适合您。”

  说罢,他就把书本给放起来了,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瞅他认真的模样,大家伙都不敢再吱声了,就连其他动作的时候,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到他。

  这是陈国华没有想到的事儿。

  一个下午,就只有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以及抵达其他火车站时的喧闹嘈杂声。

  不过,影响不到他们这边。

  每到一个车站停靠的时候,王忠信、沈冠宇和杨丽清等人都会下车去换换新鲜空气。

  陈国华懒得下车,就连车窗也没有打开来,因为外面还是蛮冷的。

  傍晚,吃饭的时候,王忠信他们去了餐车车厢吃饭。

  他们还喊了陈国华,只不过他笑着表示自己带了干粮。

  就这一波,又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一个努力向上的大学生形象,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等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就从空间里拿出馒头啃了起来。

  馒头的味道还是蛮甜的,不过味道并不算很浓,加上车厢内还有烟味呢,很快就被压过去了。

  然而,等杨丽清等人回来之后,陈国华却有些吃惊了。

  “大学生,打扰你一下,这是我们吃剩的菜,我们也吃不完,点多了,你不要嫌弃.”

  杨丽清笑眯眯地拿着一个饭盒,里面装了两个菜,一个是土豆丝炒肉,另一个则是大白菜炖肉。

  两个菜,上面的肉仅有四块。

  但即便如此,这已经非常多了。

  什么叫吃剩的菜?什么叫她们点多了?还说什么吃不完?

  这怎么可能呢?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杨丽清她们出钱出票购买的。

  以这个时代如此稀缺匮乏的物资,怎么可能有人吃不完呢?

  “谢谢你们,但是真不用了,我刚才已经就着萝卜干和开水,吃饱了,真的。”

  陈国华连忙站起来,感激地说道。

  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惊讶到了。

  还别说,来到这个世界,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善意的人。

  王忠信就算了,杨丽清确实是很善良的同志。

  所以他不能这么傻乎乎地坐着。

  尽管他并不需要这些菜,但也应该好好感谢一下对方的好意和善心。

  杨丽清还是一再推让,但陈国华却坚决不肯要,并且还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两张全国粮票,示意自己并不是没有钱。

  见陈国华目光清澈、态度诚恳,杨丽清又让了一会儿,这才作罢。

  送肉都送不出去了,这可真是真有意思啊。

  眼下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车厢里的车灯还亮着。

  但这个灯光并不会一直亮着,而是只维持到八点钟。

  八点一过,熄灯,大家全部睡觉。

  这个时候,火车上就真的只剩下哐当的声音了。

  一个夜晚下来,中间停过几站,转眼又是一个白天了。

  清晨六点,灯光亮起,外面还是漆黑一片。

  陈国华起床洗漱之后,就重新了暖水袋,接着拿出窝窝头,一边啃一边看书。

  动作很轻,因为大家都在睡觉。

  只不过,杨丽清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口了。

  “我说大学生,这么冷的天气,你就吃这个硬邦邦的窝窝头,你还能啃的动么?”

  越是往北,气温就越低。

  窝窝头这样的食物,只需要放在室外两个小时,立马就变成石头。

  即便是车厢内,藏在被窝里,那也是很硬的。

  没办法啊,车厢内的气温最少也是零下三四度啊。

  这样的气温,窝窝头都放了一天一夜了,又怎么可能会不硬邦邦的呢?

  “哦,不会啊,我用开水蒸煮了一下,很软很香,您要试试么?”

  说着,他就从床上的布袋里,掏出来一个。

  杨丽清好奇地接过来,差点还烫着她了。

  因为这玩意儿是刚出锅的温度,当然很热了。

  而她的手是从被窝里伸出来的,差点被烫着,也很正常。

  “嚯,您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手里的窝窝头,杨丽清顿时惊讶地爬了起来。

  该说不说,这是真的很暖和啊。

  “这个简单啊,用开水就可以了.”

  陈国华笑了笑,但没详细展开来说。

  对方也是没那么多讲究,说了句谢谢,便将窝窝头放嘴里啃了起来。

  一边啃还一边赞不绝口,似乎真的很好吃。

  见对方如此豪迈做派,陈国华顿时觉得,对方大概率是一位退伍军人了。

  毕竟这样的作风,跟部队实在是太像了。

  但陈国华没有打听对方身份的意思,只表示他这里还有,又给对方递了几个过去。

  杨丽清也是不客气了,接过来就吃了,没洗漱,就直接吃早饭。

首节 上一节 184/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