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20节

  “再说了,隔壁的纤维科研所,我当时也说过了,我们可是要研发出比钢铁还要硬的新型碳纤维材料呢”

  “您不会是忘记了吧?”

  段云平闻言,放松了不少。

  他本来就对陈国华有一种莫名的信心,但又害怕后者完成不了任务,所以一直没吱声。

  既然陈国华都这么说了,他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于是当天下午,北汽制造厂的领导层会议就召开了。

  薛亚军、田敬业等领导,以及十多位车间主任,还有科室主管等等,全都面面相觑。

  老段居然拿陈国华提交上来的项目,让大家探讨一下,是否要通过?

  好几位车间主任当即便表示,如果不从他们自己的车间抽调人手,那就无所谓。

  但也有几位副厂长表示,这不行啊,耗费太多的资源了,咱们北汽的家底儿再厚,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这几位副厂长一开口,立马就被薛亚军给喷了:之前那些兄弟单位送那么多物资过来的时候,你们怎么笑得那么开心?是不是忘记了那些物资都是因为谁才送过来的?

  真是过河拆桥的一把好手啊!

  一番话喷得几位副厂长无话可说,干脆闭目养神了。

  底下一直没吭声的陈国华,表面上毫无波澜,内心已经笑开花儿了。

  还别说,一二把手都帮着自己的感觉,就是爽啊。

  其他车间主任,却不为所动,因为陈国华他领导的两个研究机构,本身就分配走了不少大学生和设备。

  现在要搞新项目,也应该是优先为北汽制造厂考虑吧?

  听到这里,段云平正准备开口说话,陈国华已经抢先一步询问道:

  “那么邢主任,您觉得怎么样的科研项目才是为我们北汽制造厂考虑的呢?”

  第十二车间主任邢学智闻言,当即便道:

  “比如提高一下我们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改进一下设备等等,这些对陈所长您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吧?”

  此话很快就得到了其他车间主任的一致赞同,甚至一个个主任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国华身上,眼神里满是期盼之色。

  大家之所以这么高兴和充满期待,当然是对陈国华有信心,知道他肯定能做到。

  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做。

  如果现在借着这个机会,逼迫陈国华一把,那绝对是非常划算一件事。

  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苦陈国华久矣。

  同样是身处北汽制造厂,他们这些生产车间,都跟后娘养似的,不是那么受待见。

  因为对比配件研发车间和纤维科研所这两个机构,要大学生给大学生,要技术员就给技术员,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

  而车间这边呢?

  不仅没有,还要从他们车间这里抽调六七八级工人给陈国华。

  欺人太甚!

  其次便是任务指标的关系。

  如果陈国华能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让他们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那么以后别说让陈国华抽调工人了,就算是让他们这些车间主任过去帮忙,他们也绝对没有二话啊。

  被大家伙这么盯着看,陈国华微微错愕了一下,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对不住这些车间主任啊。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

  为了任务指标,他们应该没少跟老段吵架吧?

  下属硬刚一把手,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工人敢这么干了。

  这个时代的工人,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私心,都是一心为公的可爱工人。

  不过,陈国华转念一想,岂不是说,如果想要通过记忆磁芯这个项目,他要完成钢铁厂那边的任务,还有车间主任他们提出来的这个任务?

  没有过多思考,陈国华就决定答应下来。

  提高生产力是一件好事儿,只不过,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各位领导、主任,我其实是很想答应大家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现在做的这个记忆磁芯项目,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陈国华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

  “大家都知道,之前,我在搓牙机、板簧加工设备等改进项目的时候,也运用了一种机床技术.”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当机床技术继续提升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

  “数控机床就是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不二法门”

  “如果想要实现数控机床,那么就需要在计算机领域内有着更深入的研究,而记忆磁芯则是晶体管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之一”

  几位副厂长、众多车间主任和科室主管等人,全都瞠目结舌地看着陈国华。

  他在说什么呀?

  数控机床?

  计算机?

  咋地这么高大上啊?

  咱们不是京城汽车制造厂么?怎么变成了制造计算机了呢?

  见大家呆滞的反应,陈国华叹了一口气,他就知道,现在跟他们说这些,无异于对牛弹琴。

  确实如此,因为大家对计算机这样的高精尖科技,没有半点的印象。

  因此,即便陈国华描述得再完美都好,他们怎么可能会明白呢?

  指望他们理解这些,还不如给他们一些外国自动化生产设备吧。

  至于说领先这个时代数控机床这些设备,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就好,他慢慢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吧。

  之前,他就想着一步到位,直接越过那些半自动化生产线,直接拿出数控机床等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设备。

  在外国,人家在五十年代之前,很多工厂就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了,依赖的便是庞大的制造业和先进科技。

  这其中就包含了摇臂钻床、具有高速切割和高精度的龙门刨床、万能磨床等设备。

  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后半段几乎都是陈国华在讲话,也是他第一次在会议上面,讲话最多的一次。

  结束会议之后,陈国华就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因为接下来,他要忙碌的事儿,会比较多。

  或者说,他也就是忙碌一阵子,但配件研发车间,绝对不止一阵子了。

  转过天,配件研发车间内,陈国华亲自指导马云禄他们,终于是完成了最后这个干燥机的制造工作。

  “好了,接下来就开始检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今天下午给你们放一个小时的假,好好放松一下。”

  马云禄他们那高兴的表情,刚出现,马上就凝固了。

  “不是,陈组长,我还以为是放半天假呢,没想到就只是一个小时?”

  钱振鹏满脸不敢置信,陈国华却没好气地说道:

  “你不想要是吧?那你下午别休息了,你就看着大家伙儿休息,你在旁边忙活吧。”

  “不,不,不,我要休息!”

  哈哈!

  车间内,大家全都笑了出来。

  很快,检测结束,一切运行良好,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陈国华便让保卫科的同志过来帮忙,把这台干燥机运过去隔壁的纤维科研所。

  纤维科研所这边,陈国华看着机器全部到位了,拍拍手掌,把大家都聚集了起来。

  “从现在开始,生产碳纤维的设备,全部到位。”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我给你们设定的研发任务了”

  “当初我一共设计了一百五十种方案,那么现在就从第一种方案开始.”

  “大家记住一点,不管是黏胶纤维这种原材料还是其他,每完成一个步骤,都要把相关的试验数据,全都给我记清楚了.”

  “还有,我一般就在隔壁的配件研发车间,但从现在开始,我的时间也会抽出部分,放到我们纤维科研所这边”

  “所以大家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清楚明白?”

  大家都齐声应了一句清楚明白,不过却在大家都安静的时候,顾崇杰突然举手问道:

  “陈所长,为什么您不能一直待在我们车间呢?这样的话,我们的研究不是更快么?”

  “为什么?”

  陈国华笑着重复了一下,接着道:

  “同志们,时间不等人啊,我们都必须争分夺秒才行。”

  “再说了,段书记把大家邀请到这边来,可不是让我来帮你们搞科研的,而是你们亲自动手”

  “我的作用就是就是为你们提供技术资料图纸,还有研发设备等,在你们有困惑的时候,我会为你们解答疑惑.”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我们捆绑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无限可能”

  “隔壁车间也需要我,生产车间也需要我,我没办法一直待在这里,如果我一直待在这里,意味着你们都是一群蠢货,需要我一直在旁边指导,但你们是蠢货么?”

  肯定不是咯!

  所以,好好干活,其他的事儿,都别想那么多。

  “对了,隔壁车间已经完成了任务,今天中午可以去食堂小隔间吃饭,你们也努努力,争取拿到更多的奖励。”

  丢下这句话之后,陈国华就离开了纤维科研所。

  然而,所有人却都沸腾了起来。

  毕竟他们也想去食堂小隔间吃饭,也想吃肉喝酒,更想拿到奖励。

  很快,裴益民、齐北、顾崇杰他们就听到了隔壁传来的欢呼声。

  一个个顿时都羡慕嫉妒了起来。

  但现在羡慕嫉妒没有用,还得必须努力才行啊。

  中午放饭时间,马云禄他们顿时嗷嗷叫着跑去了食堂小隔间。

  小隔间里,今天直接摆放了三张大桌子,因为人太多了。

  首先是马云禄他们九位大学生,还有荣师傅他们这十二名技术工人,以及段云平他们几位领导。

  这肯定是要喝酒的,所以这么多人分三桌是最好的。

  小隔间里,大家坐好之后,段云平他们这些领导也到了。

  客套寒暄几句之后,就开始进入今天的主题了。

首节 上一节 220/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