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59节

  电弧炉炼钢起源于一百年前的高卢鸡,那个时候是一个高卢鸡人用两根水平惦记在熔池上方发生电弧间接加热熔池熔炼金属。

  这项技术,后来就被慢慢改进了,出现了三相交流电弧炉。

  由于其工联单、工艺灵活、可用废钢为原料、产品质量高,所以很是被钢铁厂所喜爱。

  然而五十年代的京城钢铁厂,目前也只是使用小型电阻炉、中频感应炉、炼钢电弧炉等等,但功率都是在30t以下。

  “当然可以,甚至,我还能提供控制气氛电阻炉、真空电阻炉和真空电弧炉等相关技术,以及配套的技术,但汪书记您刚才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陈国华淡淡地点头,道:

  “并且,据我了解,咱们京城附近目前可没有多少发电厂,应该不足以供应这么高功率的电弧炉”

  “其实最合适的还是核电厂,只不过,您也知道,别说我们国家,就算了外国,现在的核电厂技术,其实也不太稳定.”

  看着侃侃而谈的陈国华,办公室内的众人,齐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特别是汪兆惠,心说小陈你可真敢说啊,还核电厂呢?

  如果是三峡水电站能够建设出来的话,那么内地这边,在短时间内来说,就不太缺电了。

  关于三峡水电站这个方案,早在孙先生的建国方略之二的实业计划当中,便提出了三峡工程的设想。

  甚至当时的民国政府还派人前往长江上游进行勘测,并且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一番方案。

  便是北美那边的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也来三峡勘测之后,提出了一份萨凡奇计划。

  而在建国之后,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江城城里,当时就有人提议修建三峡水库。

  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文津街那边的领导,一直就没有放弃过建设三峡水电站的想法。

  并且也是多次前往那边进行调研考察,也有北方的工程师去过。

  然而,截至目前,也没有定下来。

  汪兆惠便直言道:

  “小陈,你说的核电厂不太实际,还不如考虑一下三峡水电站呢.”

  对方这么一说,话题就更歪了。

  陈国华呵呵一笑,把话题给带回来了。

  说什么核电厂不切实际?

  讲真的,三峡水电站才是不切实际呢!

  原时空的历史上,一九九一年的时候,秦山核电厂就已经投建完成,并且并网发电。

  而三峡水电站却是在一九九四年的时候,才开始动工。

  直到千禧年的第三年,也就是二零零三年,三峡水电站这才开始蓄水发电,到了二零零六年,大坝主体才完工,二零零九年这才全部完工。

  而这个时候的秦山核电厂,已经发电快二十年了。

  所以说,陈国华提出的核电厂,看似很虚无缥缈,实际上,比三峡水电站这个项目,靠谱得太多了。

  然而现如今的五九年,蘑菇蛋都还没出来,大家当然更加期待三峡水电站,而不是什么核电厂了。

  汪兆惠表示,他们钢铁厂的发电厂肯定是无法满足200t这么超高功率的电弧炉,但可以先把技术给他们研究一下嘛。

  另外就是还剩下的最后一种技术,他也想听一听。

  陈国华闻言,心里好笑不已,还真是贪心了。

  算了,让你死心吧!

  “汪书记,您记得前年在人民报上面,刊登关于魔都那边的钢铁公司中心实验室的那一台工业规模立式试验机组吧?”

  “我当然知道啊,去年京城钢铁学院的徐宝隆教授就亲自设计了矩形坯连铸机,就在重钢三厂那边建成了呢,我可是很眼馋啊.”

  汪兆惠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地说道:

  “小陈,您不会是有比这个更先进的技术吧?”

  “当然,但是汪书记,您一口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啊.”

  却在这个时候,段云平直接开口道:

  “小陈,那我们现在就去重钢三厂那边,老汪他们现在肯定是吃不下去了,但三厂那边绝对没问题.”

  还别说,陈国华此时确实有些心动。

  可是汪兆惠却赶紧拉住了陈国华,“小陈,陈所长,您别走啊,把技术给我们钢铁厂吧,真的.”

  “老段,你们别这样,我们京城钢铁厂肯定能够吃得下.”

  京城这个地界,钢铁工厂的大佬,绝对是京城钢铁厂,没有之一。

  虽说重钢三厂并不在京城,而是在遥远的山城观音桥。

  但对于段云平来说,这是事儿吗?

  再不济,津城、东北、魔都等地,也都一样有钢铁厂,要去这些地方的话,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

  甚至都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要拍一封电报出去。

  津城等其他地方的钢铁厂领导,绝对会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北汽制造厂这边拿技术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去地安门大街附近的工业部衙门,把技术资料往领导办公桌一放,就可以等着领取奖励了。

  至于说京城钢铁厂嘛,大概率是没办法在短期内内拿到这份连铸机的技术方案了。

  “老汪,小陈说的没错啊,你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段云平好笑地指着汪兆惠,道:

  “你们京城钢铁厂,现在可是手握两大技术项目,等你们消化之后,绝对会远超全国其他钢铁厂的.”

  “这个时候,你还盯着其他技术资料?还真吃不下呢你们!”

  后者哪里会放弃啊?

  经他的手提交给到上面工业部的领导,那么上面领导肯定会考虑一下他们京城钢铁厂啊。

  如果只是北汽制造厂这边,直接提交过去的话,那就跟他们钢铁厂没什么关系了。

  “不是,老段,你真见死不救啊?”

  段云平闻言,顿时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说老汪你好歹也是京城钢铁厂的书记啊,讲讲道理好不好?怎么就见死不救了?”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口出现了罗树江的身影。

  他是来汇报情况的,因为外面又来了不少汽车,而且这次不仅仅是送资料来了,还有技术人员、设备等等。

  陈国华闻言,已经站起身来,段云平也同样如此。

  只有薛亚军和田敬业两人还一脸懵逼:今天什么情况?咱们北汽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过?

  就是大家伙组团来给北汽送物资送人才,难道上面领导有安排?

  此时的汪兆惠,也是好奇不已,都顾不上惦记陈国华手里的那两份资料了,跟着就出去了。

  厂区里面,物理研究所二部的车队已经抵达了。

  程孝刚亲自带队过来,看到陈国华之后,便询问后者,接下来怎么安排?

  陈国华只能看向段云平了。

  后者当然明白是什么事儿,直接让陈国华自己安排就是了,他自己则是拉着程孝刚回了办公室。

  罗树江已经安排人清理仓库了,但现在并没有清理好。

  只能加派人手,抓紧时间清理了。

  不过,陈国华并没有让那些技术员、研究员傻乎乎地站着。

  而是让他们直接先去十二号仓库这边,因为这边原本就是给那些军工企业培训用的场地。

  反正前段时间刚把那些军工企业的技术员送走,现在也用不上。

  霎时间,十二号仓库就来了不少人。

  望着乌泱泱的人群,陈国华让高福赶紧把资料发下去。

  “诸位同志,现在给到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接下来咱们需要生产的控制器等计算机元器件的技术方案.”

  “大家先熟悉一下这些技术,等设备安装好之后,我们就开始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你们可以先相互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可以直接来找我”

  他们这群人都是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找来的研究员,一个个都是人才。

  所以关于技术层面的事儿,并不需要陈国华担忧太多。

  安排好之后,陈国华也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他还是会很忙碌的。

  过了没多久,王树迎也过来了。

  他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少设备和原材料。

  “小陈,设备和人员都安排好了吧?”

  十二号仓库门口,王树迎和陈国华站着闲聊工作的安排。

  “嗯,下午下班之前,应该没什么问题,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始培训了”

  陈国华点点头,接着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那么三天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生产了”

  “对了,领导,运算器、晶体管等其他元器件,您能不能帮我要来一份?到时候直接在北汽制造厂这边组装,然后编入程序之后就可以进行运算测试了.”

  王树迎沉吟着问道,“不能在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进行组装测试么?”

  对此,陈国华默默地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我才不去二部那边呢!

  二部有很多单位,如果是计算机的单位,很有可能是保密级别更高的实验室或研究所。

  跑去这样的地方编程和测试,他吃饱了撑着,才不会去呢。

  见陈国华沉默着不说话,王树迎只好点头同意了前者的要求。

  其实在哪里测试,对王树迎来说,问题不大。

  关键是能研制出晶体管计算机,而且速度还不能太慢,毕竟他们二部可在等着计算机呢。

  现在最大的希望还是看陈国华这边,至于中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

  算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干吗。

  现在有了陈国华的加入,希望他们能幡然醒悟,早点解决问题吧。

  傍晚,王树迎和程孝刚两人都被段云平三人拉着留了下来。

  即便是陈国华也被迫留在食堂小隔间,一起吃饭。

  “老高,回去的时候,帮我跟我家里人带句话,就说我今晚不回去吃饭了,让他们先吃吧。”

  高福闻言,点头答应了。

  作为助理,尽管只是兼职的,但高福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首节 上一节 259/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