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92节

  当然了,也不会干等着,跟他们闲聊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闲聊中,不少同学也陆陆续续走进了教室,大家看到陈国华也来了,得,直接都围着他了。

  搞得陈国华没办法,只好让他们全都回自己座位上坐好,准备上课。

  要唠嗑也可以,但不能凑近来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是来齐人了,上课铃还没响起,陈国华就直接开始上课了。

  练习题发下去了,都是试卷,让他们自己做题就对了。

  过去的八月份这大半个月,他们肯定都预习完了他之前编写的讲义。

  因此就没必要再给他们讲一遍了。

  通过做题的方式,让他们再熟悉一遍内容,往后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在北大实验室这边,安排他们来做实验。

  或者直接跟学校领导申请,然后把同学们都拉过去北汽那边,专门弄一个仓库实验室,让他们折腾一下。

  磁芯板技术还好说一些,程序语言可就有点困难了。

  反正今年是不可能了,明年?

  明年估计会挺困难的,希望他今年弄出来的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能帮上点小忙,不至于让那么多地方的农作物欠收。

  只要不会太困难,那么上面的领导就会有可能拨款给到北汽制造厂这边,协同其他单位一起制造运算器等元器件,然后再造几台晶体管计算机。

  原时空的历史,就是在六四年左右,北大和清华的教研室这才有了一台103电子管计算机。

  但是现在嘛,完完全全可以提前。

  在陈国华思索这些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同学完成了练习题。

  这些完成作业的同学,都是薛晋权、章济川、赵菊生等超学神学生们,只因为他们的脑子更加灵活,扫一眼试卷,答案就差不多出来了。

  没办法,他们直接把讲义塞进大脑当中了。

  而他们的大脑,比超级计算机还牛逼,运算速度很快,反应也是十分灵敏。

  在答题速度上面,当然会更加快速了。

  见他们都答完题目了,陈国华提醒了他们一下,别打扰其他同学。

  万庆萱她们这些普通学神学霸们,可就有些紧张了。

  唉,差距还是太大了。

  不提这些,两节课下来,陈国华对他们这六十二名大学生的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

  可以说,他们都大概掌握了讲义里面的内容。

  但要说有多么熟练,也不尽然。

  “下课!”

  陈国华是下课了,但薛晋权他们却还得必须上课。

  今儿是周一,八节课!

  原本他们还有可能回北汽再捣鼓一下高级单反的科研任务,现在看来,没办法了。

  毕竟他们也没有想到,周一就是八节课,并且还是开学第一天。

  回到北汽制造厂之后,陈国华也没有回光学材料研究车间,而是去训练了。

  等他结束训练,回到车间的时候。

  嗯,果然没有完成,只能是等明天再收一收尾巴,那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转过天,伴随着光学材料研究车间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附近都听到了动静。

  远处的王怀水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羡慕不已:

  “陈主任又完成了一项科研成果,而我又白活了一天。”

  “同样都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同样是风流倜傥的帅哥,为什么陈主任就那么厉害,而我就只能站岗呢?”

  “有些时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还要大”

  “听声音是十六号仓库那边,前两天也听说了是他们即将有个什么照相机要研究出来了,这照相机有什么好研究的?”

  几个保卫科职员,闲扯淡地打发时间。

  直到罗树江吹响了口哨声,他们这才起身去训练了。

  保卫科肯定是需要进行日常训练的,可不是天天站岗或者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偌大的北汽制造厂,也不可能天天都有那么大案子给他们去破。

  不提保卫科这边,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等人听到消息之后,也来到了十六号仓库这边,准备看一看陈国华他们说的高级单反,看看到底有多么高级?

  “赶紧先洗出来看看.看看成片效果如何!”

  车间内,陈国华取下了胶卷,让人马上去洗照片。

  刚才,高级单反研制出来之后,陈国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召集众人,直接来了一个大合照。

  整个车间内的众人,全都站一起,然后就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这样的照片拍摄出来之后,还需要洗出来,否则的话,无法确认成片效果。

  单反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就是操作简单,并且还可以看到成像。

  但这个成像跟洗出来的照片,还是会有差距的。

  如果是数码单反相机的话,那就好很多了。

  只可惜,现在的芯片都还没影子呢,咋可能会有数码照相机呢?

  “这就是你说的高级单反?”

  走进来的段云平,看着陈国华手中的照相机,好奇地询问道。

  后者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回答。

  “是的,这台照相机就是高级单反,采用的技术也都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感光元件、搭载了全开光圈测光系统的镜头.”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云平他们三位领导明显有点懵逼。

  直到陈国华给他们进行更为细致的解释,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他们这才明白了过来。

  其实这个镜头技术,也只是这台高级单反的部分功能罢了。

  这套全开光圈测光系统的奥秘,其实是在于光圈耦合销钉会将光圈实际设定值传递给相机用于测光。

  因此在取景的时候,光圈可以保持全开状态。

  而在拍摄的时候,光圈会收缩到设定值,然后再恢复到全开状态。

  这种技术,跟后世的那些单反相机,已经完全一致了。

  然而这种技术,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一九六六年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也不是什么黑科技。

  除了全开光圈测光技术之外,还有高对比补偿技术。

  这意味着,照相机可以对明亮天空下、较为昏暗的主体进行自动曝光补偿。

  其实这也是高级单反那么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操作简单嘛,并不需要考虑到太多的取景、曝光等情况。

  在这个时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之前,会拍照的人,都是非常牛逼的。

  而很多人有钱买照相机,却是未必会拍照。

  导致他们拍摄出来的照片,很多都是曝光不完整,然后出现一片空白的情况。

  这可不是数码相机,随便拍摄都可以。

  胶卷照相机时代,出现这样的过度曝光或者曝光不够的照片,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国营照相馆的生意,那么火爆的原因之一了。

  领导们听完之后,懂了一点,又好像没懂。

  反正不管怎么说,都是陈国华他们牛逼,又拿出了一项好的技术成果来。

  照片想要洗出来,肯定是需要时间等待的。

  下午五点的时候,章济川他们放学过来了。

  他们一到,就知道高级单反已经出来了,顿时很是欣喜,同时也有些懊悔。

  还跟陈国华抱怨:为什么不等他们回来再研制出来呢?

  “哈哈,有关系吗?反正你们迟早也会知道的,来来来,赶紧给你们拍一张大合照”

  陈国华呵呵大笑着,赶紧拿起照相机,给他们进行拍照。

  章济川他们这才喜笑颜开,美滋滋地站一起,直接就拍照了。

  仓库的光线还是很足的,并不需要额外补光。

  不过,为了拍出来的照片更加好看,补光板还是少不了的。

  转眼第二天,一大早,陈国华回到北汽制造厂,就直奔洗照片的工作车间了。

  照片当然已经洗出来了。

  简单查看了一下,陈国华就知道,技术完全没有问题。

  这是一个好消息,可以找老段商量了一下。

  “领导,想不想咱们北汽制造厂也卖照相机?”

  一把手办公室内,陈国华刚走进来,就笑呵呵地对着段云平说道。

  后者愣了下,旋即笑着点头。

  怎么可能不想呢?

  造汽车的工厂,不务正业地去造照相机,这不是玩嘛?

  然而,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毕竟有些工厂就是这样,常常歪打正着。

  甚至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造原子弹、飞机大炮的工厂,跑去造雪糕呢。

  这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你有什么计划么?”

  昨天的时候,段云平就去过了十六号仓库,当然知道高级单反已经出来了。

  按照之前陈国华的说法,高级单反只是他为了后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一次摸底和测试罢了。

  尽管后续也会继续在照相机技术层面进行研究,但不会投入那么多力量了。

  甚至可能会减少到只有几个研究员的规模。

  饶是如此,研制出来的照相机,绝对是当前市场上最厉害的照相机了。

  “我的计划就是跟上面申请一下咯,投建一个生产车间,然后找电视台、人民报、公安派出所等单位合作咯”

首节 上一节 292/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