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403节

  “陈先生,我们都知道你今天才十九岁,未来的你,只要你继续深耕数学大道,几乎可以确定,你会跟历史上的那些数学家们一样,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

  听到此话,陈国华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已经骂开了。

  这是捧杀吗?

  不太像!

  应该说是陈省身这人的阳谋吧。

  那就是夸张陈国华的天赋才情,希望陈国华可以彻底在理论研究层面作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不要搞什么应用科研了。

  毕竟此时的陈省身已经是北美人了,当然得为北美这边考虑啊。

  别人不太清楚,陈省身绝对是非常清楚,陈国华这样的人物,如果是在应用科研层面深耕下去的话,可能很多难题都会被他势如破竹地攻克的。

  众所周知,核弹之父奥本海默便是一个极为厉害的物理学家,而他本人的数学能力,跟他的物理天赋并不差多少。

  在很多科研项目,数学才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以陈国华展现出来的恐怖数学能力,他要是搞核弹研究,几乎可以肯定,内地很快就弄出来了。

  再说了,内地这边的物理学家还少吗?

  陈国华只需要稍微熟悉一下蘑菇蛋层面的基础理论,然后跟内地的那些物理学家们学习一段时间,再结合陈国华自己那恐怖的数学能力。

  破开核弹的大壳,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既然知道这些,陈省身当然不希望陈国华去搞这样的研究。

  何况,刚才维布伦的举动,当他听不出来吗?

  既然听出来了,陈省身也希望陈国华不要去碰这些,所以希望搞纯理论研究就可以了。

  见陈国华半晌没吭声,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同为聪明人的陈省身,很快就知道了陈国华的意思。

  只能够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坐了下来。

  他没有提问什么数学问题,因为卡拉比-陈国华定理已经确定了。

  陈国华写的论文,已经征服了现场的大部分人。

  或者,到现在为止,能够彻彻底底看得懂论文的人,也就是十来人罢了。

  但这就足够了。

  越是高深顶尖的论文,普通天才想要研究的话,得花好长一段时间了。

  “那好,大家休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开始进行下午的报告会.”

  陈国华没有回应陈省身的话,而是笑呵呵地如是说道。

  现在时间还早,十点不到的样子,完全可以把下午的报告会提前。

  大家听到这里,顿时都高兴了起来。

  邱宗岳马上就把陈国华拉了过来,悄咪咪地询问道:

  “刚才那位哭着的博士,你有没有把握把对方留下来?”

  听到对方的话,陈国华看了一眼尤金尼奥卡拉比这位意呆利数学家。

  后者的资料,很快在他大脑一闪而过。

  “领导,只怕很难,人家为了加入北美,亲自参加了二战,并且人家现在也已经结婚生子了,难!”

  见陈国华摇头,邱宗岳不由遗憾地啧啧说道: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博士.”

  陈国华无语地甩了对方一个白眼,真是什么人都要啊。

  类似卡拉比这样的数学家,陈国华并不稀罕。

  如果可能的话,搞掂一个陈省身,抵得上十个卡拉比。

  何况,埃尔德什这个人的实力也不差,搞掂他的话,也已经很厉害了。

  得陇望蜀可不行啊,否则的话,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反正现在来说,陈国华最有把握的是埃尔德什和霍曼德尔两人,其他人的话。

  再说吧!

  很快,二十分钟转眼即逝,陈国华便开始了创造了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的证明论文的报告会。

  不管是刚才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工具,还是关于几何结构的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都是关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主体部分内容。

  “大家应该看过我的第四篇关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这篇论文里面,我构造了一个几何结构.”

  “通过这个工具,可以把不规则的流形变成规则的流形,具体的证明过程是这样的.”

  黑板前,陈国华拿着黑板,一边写出那些数学符号,一边讲解道。

  台下,很多人都听得十分认真。

  因为这就是关于封顶前的全部内容,一旦证明,几乎就可以确定,仅仅只剩下最后的封顶了。

  搞定封顶之后,整个庞加莱猜想就变成庞加莱定理了。

  只不过,这个定理是不是在庞加莱后面加上陈国华的名字,那就不知道了。

  埃尔德什兴奋到脸红,目光死死盯着黑板。

  他感觉到这些数学符号就好像会跳动一样,活了过来一样。

  不规则的流形变成规则流形,这得是多么厉害的工具啊,必须得好好听着。

  邱宗岳却听得昏昏欲睡。

  陈国华讲述的每一个字,拆分开来,他都能够听得懂,数学符号听不懂。

  但这些字跟数学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完完全全听不懂了。

  所以他根本听不进去,又没办法自动屏蔽。

  同时他还没办法离开大礼堂,只能够硬生生地守着。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的全部证明过程了.”

  陈国华淡淡一笑,转过来,看向众人,道:

  “现在时间还早,距离十二点还有半个小时,所以大家可以抓紧时间提问.”

  当即,埃尔德什第一个站了起来。

  “陈,你真是太伟大了,你的想法天马行空,比肩欧拉、戴维希尔伯特.”

  “我的问题是关于这个几何结构,如果它进行空间变换的时候,是否会出现无法控制走向的点?”

  此问题顿时让大礼堂内的众人都愣住了。

  陈省身、盖尔范德等人全都皱眉不已,大脑疯狂运转,似乎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此时的陈国华,也同样皱眉。

  然后一声不吭地转身,在黑板上面开始计算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陈省身等人都惊了一下,然后看向了黑板这边。

  埃尔德什直接站了起来,表情十分激动。

  却是因为挡住了后面达文波特、克劳斯费里德里希几位数学家们的视线,顿时引起了公愤。

  重新坐下来的埃尔德什,目光依然没有离开过黑板,只因为陈国华已经写了不少符号。

  “嘶,这位陈大佬的脑子也太厉害了吧?运算速度应该比计算机还要强大了.”

  后排位置的几位硕士、博士们,只能干瞪眼。

  他们不是很懂,陈国华到底在计算什么。

  可是按照他写出来的符号,也能大概懂一点点。

  但,就是这一点点,也直接把他们给震惊住了,这不就是他们老师在办公室里给他们讲述过的定理嘛。

  好家伙,原来还可以这么应用呢。

  只不过,后面的那些内容,他们就完全看不懂了。

  而此时他们的老师,也就是中大这边的数学教授郑曾同,此时却已经突然放松了下来。

  “靠,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老夏,你怎么样?能不能跟得上?”

  夏敬农闻言,也颓然说道:

  “你都不行,我怎么能行?我年龄比你还大呢,思维早就跟不上了,现在的年轻人呀,真是了不得”

  郑曾同是一九一五年生人,清华大学毕业生,先后在西南联大、厦大等多所学校任教。

  后来又前往北美那边留学,拿到了博士之后,于一九四六年回国,在岭南大学、中大任教。

  目前是中大数力系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同时也是中科院数理学部委员。

  在数学这个领域,郑曾同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按理说,今年已经四十五岁的郑曾同,还算年富力强,应该是可以跟得上陈国华的思维才对。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陈国华的大脑运算速度太可怕了。

  比他们知道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还要牛逼。

  在这个领域内,恐怕也就是陈省身这样的学术大牛,才能够与之比肩了吧?

  身后不远处的几个硕士、博士生们,听到他们老师和夏教授的对话,直接就蒙圈了。

  老师他们也跟不上?

  嘶!

  众研究生们看向黑板前,依然奋力地书写的陈国华,更加崇拜和尊敬了。

  同时心里也泛起了嘀咕:明明陈国华也才十九岁,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厉害?

  可怕!

  在看到埃尔德什又突然猛地站起来的时候,邱宗岳还以为对方要搞事儿呢。

  没想到对方只是为了更好地观看陈国华写的文字?

  邱宗岳撇撇嘴,他也看了一眼黑板,顿时目眩头晕了起来。

  这些符号跟茅山道士那些人写的鬼画符有什么区别?

  都不是人能够看得懂的玩意儿,真不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符号,而且还有人能够看得懂!

  奇怪!

  旁边的吴文俊,此时已经浑身激动了起来。

  见他这么激动,邱宗岳好奇不已:

  “吴教授,你怎么了?”

首节 上一节 403/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