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414节

  之前他对带学生还是有些不太乐意的,事儿太多了。

  现在都成北大教授了,拖延一个学期,明年再带的话,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如果让他跟那位柯尔莫哥洛夫一样,指导六十七位学生的话,他还是有点头皮发麻的。

  慢慢来吧,有合适的机会,就先带一两个,三个的话,就太多了。

  要不然,耽误了人家可不好。

  毕竟,如果收了人家当学生,自己却没时间指导对方,不是耽误对方是什么?

  很快,此时就这么定了下来。

  段学复也很开心,从今天开始,北大数学系也有了一位真正大牛坐镇了。

  陈国华也挺开心的,北大教授啊,多领一份工资。

  所以,晚上到家的时候,他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他的工资是三级教授当中最顶的那一档,每月两百四十一块五毛钱。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一级教授,估计是不好一下子直接一步到位吧?

  毕竟内地多多少少还是一个讲究资历的地方,破格聘请为教授已经十分出格了,要知道陈国华今年也才十九岁啊。

  之前最年轻的教授是梁漱溟,此君成为北大教授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四岁了。

  现如今,陈国华直接把这个年龄提前到了十九岁。

  十九岁的年龄啊,很多人也才刚刚读大学啊。

  一家人听到他的话,全都惊呆了。

  前几天,陈国华说什么参加报告会,什么证明了什么论文,还有在人民报等报纸也有宣传他有多么多么伟大。

  这些都只是外界的声音,家里人就没有几人是清楚这些事儿的。

  即便是云婉裳这个人大教授和甘如霜这位北大教授,她们都是中文系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可能还不如人家数学系的学生呢。

  所以,她们哪里懂什么叫庞加莱猜想啊。

  可能是知道庞加莱猜想的定义,但不知道成为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之后,它对整个数学界有什么影响。

  现在不同了,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了。

  北大数学系教授啊!

  这可不是什么中文系教授之类的,更不是之前的那位梁漱溟那样,讲授的是佛学知识也能够成为教授。

  民国时代是混乱年代,思想大爆发,很多思想青年拿起笔杆子,要振聋发聩,提倡各种学说、宣扬什么思想等等。

  这样的话,成为教授的速度会很快。

  可是数学不同,这个没有天赋的话,估计永远也只是讲师,或者只能够熬年龄了。

  “大哥,你岂不是真的可以教大嫂了?我记得大嫂她好像需要学什么数学基础?”

  陈小月顿时眼睛雪亮,调侃着说道。

  她大嫂顿时拍了她一下,被她笑嘻嘻地躲开了。

  便是陈小梅和陈小敏她们两姐妹也同样十分开心,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云婉裳、胡萍姑、陈梨花她们也乐得不行。

  “我不会再给本科生上课了,以后想要成为我的学生,最少是硕士研究生才行.”

  听到陈国华的话,一家人都瞪大了眼睛。

  陈梨花忍不住直接惊呼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我们南大数学系主任都要给本科生上课的啊,弟弟你居然不用给本科生上课?”

  于沫离也是眨了眨眼睛,道:

  “对啊,我还去上过段主任的课程呢,他讲的课确实很好.”

  “对啊,娘不也还要给学生上课嘛,你怎么就不用啊?”云婉裳也跟着说道:

  “本科生都没资格上你的课,还要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这是什么新规定?”

  陈国华闻言,无奈地说道:

  “一是我很忙,分身乏术,能够答应带几个研究生就不错了,而且最多两个,多了,我也带不过来,那就真的误人子弟了.”

  “二来我的论文,他们都搞不懂,跟我学什么?教基础的课程,对我来说有点浪费时间,偏偏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还有啊,这个教授的岗位,我是不想要的.”

  于沫离、陈梨花她们听了之后,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咋这么能装呢?

  对视一眼,确认过眼神,都是想揍陈国华一顿的人。

  陈国华却已经赶在她们动手之前,开口说了一句,顿时让她们瞠目结舌了起来。

第191章 ,芯片经济战(求月票)

  翠花胡同,客厅里的气氛十分欢快。

  于沫离、陈梨花、陈小月她们都在追着陈国华,想要揍他。

  其实,原本大家也不是那么想要揍他的。

  结果他又说了一句,直接引起了大家的‘公愤’,不揍也不行了。

  只因为陈国华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他长这么高大帅气,又那么聪明,你们捆一起也是打不赢我的。

  于是,一场家庭大战,就这么发生了。

  笑闹过后,大家这才重新坐回来,然后继续聊起了工资的事儿。

  之前,陈国华已经是振华研究所主任,拿的是二级研究员的工资,每月两百七十八块五毛钱。

  现在又迭加了一个北大三级教授,工资是每月两百四十一块五毛钱。

  好家伙,光是这两份工资加起来,就刚好是五百二十块钱。

  妥妥的高薪人士啊!

  就这,还没计算陈国华编写论文的稿费收入呢。

  “那大哥,你以后还会写论文么?”

  陈小敏拿着笔记本和铅笔,开始计算了起来。

  她是五八年九月份读学前班,去年九月份读一年级,今年九月份,也就是这个月,她开始读二年级了。

  这个年纪,已经开始学乘法口诀表了。

  但对于三位数的加减法,她还是需要拿纸和笔来进行计算的。

  让她心算的话,还是有些难为了她。

  “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不行。”

  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陈国华笑呵呵地说道。

  跟家里人聊天,是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儿了。

  平时工作忙,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不多。

  万幸他是每天都住在家里,每天都可以看得到家里人,除了中午那顿饭之外,平时都是跟大家一起吃饭的。

  就这一点,已经比很多人要强很多了。

  毕竟很多人要么是赚不到钱,要么是赚到钱却是家人不在身边。

  像陈国华这样的话,有什么开心的事儿,都能够第一时间跟家人分享。

  就这一点,陈国华就知足了。

  时间流逝,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事儿还没到,陈国华已经解决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发工作。

  整个振华研究所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攻克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之后,光刻机最难的部分就仅剩下光源的问题了。

  就在陈国华继续带着团队解决干涉滤光片问题的时候,秦元勋再次来访。

  这一次,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邓稼先这位大佬。

  好家伙,陈国华看到对方之后,人都傻了。

  “陈教授,恭喜恭喜啊,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攻克了庞加莱猜想这个数学难题.”

  邓稼先十分热情,笑容满面地跟陈国华打招呼。

  “我这是不请自来,多有打扰,还请陈主任不要怪罪”

  一会儿是教授,一会儿是主任,听着让人迷糊。

  但陈国华却是听出来了。

  当即也热情满面地跟对方客套了几句。

  都是为了科研项目,没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而且邓稼先此人估计更加忙碌。

  要知道,对方现在可是二部九院院长,位高权重,事务更加繁忙。

  对方此行的目的很简单,还是跟陈国华讨论关于之前的那个蘑菇蛋球形体的方案问题,以及锆和锆合金材料的技术问题。

  清楚对方的来意之后,陈国华只能够再重述了一遍。

  一番讨论之后,直接浪费了陈国华的一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现在没有数学模型,跟对方讲述起来的时候,就有点让人崩溃。

  老邓头绝对是物理学层面的大牛,可在数学层面,终究是差了一些。

  所以,陈国华需要解释得更加详细。

  即便旁边的秦元勋也帮忙解释了一下,可还是需要老邓头能够了解才行的。

  自从他当上了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之后,职位一路升迁,意味着他的事务繁多,反倒是没那么经常搞研究了。

  简单来说,他本身专注的是高能物理层面的理论研究,数学方面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的。

  加上秦元勋也在今年年初加入了二部,成为了老邓头下属的数学研究员,专门负责数学、计算机等层面的工作。

  换句话说,所有关于数学、运算等方面的研究,都是由秦元勋来负责解决的。

  而老邓头除了搞蘑菇蛋装置设计之外,还需要进行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加上协同管理层面的事务,让他哪里有时间去专注数学研究啊?

  可不得需要陈国华和秦元勋花时间来解释清楚啊。

  不解释清楚还不行,因为对方是领头羊,他都弄不懂的话,绝对是不行的。

  如果不能够对蘑菇蛋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到时候造出来的蘑菇蛋,说不定是一颗哑蛋呢。

首节 上一节 414/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