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259节

  “其他高速,也可以,只是我需要再研究研究,辛局长也知道,这样的投资动辄上百亿,我也需要非常慎重。”陈志文说道。

  虽然这种高速可以尽量使用贷款,但如果是超大型的或者数量多,那也会需要不少的起底资金,同时,信贷额度,也是一种资源,在国内消耗太多,也不符合他目前的最大收益。

  在国内投资高速公路,自然未来不会亏,甚至大赚,可做生意,是要对比的,一个普通重生者,在2010年之前买房子肯定能赚大钱,但综合来看,其实还是不如买一些公司股票的,比如腾讯。所以该怎么做,就要看不同时代的机遇及取舍了。

  80年代后期,全球市场也有很多机会,比如马上就要出现的日本广场协议,87年的全球股灾、香港本身的房价牛市、甚至东南亚也一样有很多机会,所以,对比起来,在国内的大型基建,也就少数高速是值得投资的,不然,在国内投资过重,反而会影响其他国际机遇。

  而到了90年代,这些大事件结束,虽说国际上一样也有其他机会,但自己的资金必然更多,且国内市场也会更加开放,那就是自己真正大规模投资的春天了。

  “那是当然,如果陈生确定了,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或者需要一些资料,也可以随时找我们。”辛局长点点头说道,他倒没有怀疑什么,这种事也是应该的,就是国家财政,当需要建设一个大型高速的时候,都得考虑再三,调查足够的数据,才会确定下来,这个过程怎么着也得几个月乃至更长。

  陈志文虽然被号称为富可敌国,但在当代社会,也就是指那种小国,与大国比起来还是不足的,不过一个国家,费钱的地方太多了,可能在纯粹的投资方面,还比不上人家。

  “好。”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就算现在开始接触一些也没什么,重大投资,从初次接触到最终开始落地开工,三五年时间其实也很正常,到了90年代初自己资金足够,也不应该到那个时候再开始从头查资料等等,至少可以挑选哪些合适的位置进行投资,以及各种路线等等,完全可以先商量好,这样等到从日本市场的钱出来了,就可以立刻投资了。

  再说,日本市场的规模很大,里面资金也很多,即使知道明确的时间点,陈志文也不可能都等到最后才撤出资金,宁可适当的“少赚”一点,肯定也需要早个一两年逐步撤退,就如同前几年一样,他的资金,也是提前两三年时间进入日本,逐步进入,一切都显示的很平常。

  对着地图,辛局长又吹了一会关于未来的国内交通规划,陈志文也是认真的听着,虽然都是规划,可基本上与后世的区别不大,毕竟,人们居住的城市,基本上也就是目前这些,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被古人选中的城市,就是适合大规模发展的,以这些城市为根基,未来的高速路,基本上也就出来了。

  随后,几人来到了楼上的一间会议室,辛局长亲自泡茶后,说道:“陈先生,我这次邀请您过来,也是正式通知您,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已经通过了中央的许可,贵公司可以与地方上进行资金、运营以及路线等问题上的探究了。”

  “好,多谢了,我也会安排让这个项目尽快确定下来,争取能够早日动工。”陈志文淡笑说道。

  中央同意项目启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85年左右,国内外汇短缺,哪怕这一世,有着陈志文的大量投入,以及大量可以出口创汇的企业及星河贸易的订单,可对于整个国家的需求来说,还是不够缓解外汇短缺问题的,表面上来看,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元,可这也只是一个盈余,类似于企业的流动资金,实际上国内进出口的贸易都是高达数百亿美元的。

  想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等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大量工厂数量足够了,并且开始出口创汇才行,虽然每一家都很小,可蚁多咬死象就是这个道理了。

  高速公路本身的投资能够带来外汇,选择地又是在沿海地区,建成后也会方便出口,本身又是支线高速公路,正常情况下,政府都会同意。

  不过现在的同意,也只是针对这个项目本身,如同香港迪士尼一样,后续各种细节问题确认好了后,也还是需要中央再审批的。

  “有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在前,我想沪杭甬的合作会更顺利。”辛局长哈哈笑道,这个项目推动成功了,对于他们来说,不但多了一条高速,还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税收,上面也已经表面了,这是交通部相关产生的税收,这些税收收入也会再拨给交通部,甚至部分外汇收入,还会用来购买海外的大型设备,以方便交通部在一些特殊地方的钻山开洞计划。

  “希望如此。”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正事结束,几人又随意闲聊了一些关于国内外经济的趣事,以及部分交通方面的情况,陈志文也以自己的见解,提供了部分意见,不过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

  到了下午时分,陈志文才告辞离开,虽然早先就知道沪杭甬高速项目的问题不大,不过当这件事确认下来了,也算是了却一桩事了,至于后面的审批绝对不会有问题,第一是模仿京津塘高速公路,已有超过的例子,第二就是后续只会是经济方面的协商,无伤大雅,迟早能找到以后平衡。

  ……

  第二天,陈志文刚刚在自己老头的五星级酒店吃完早午饭,一名助理走了身边,递上来了一份资料后,说道:“陈生,这是您要的鲁省清岛市海尔电器的所有资料,还有一份,关于海尔工厂工人砸毁76台冰箱的新闻报道报纸原件。”

  “好,速度挺快的,辛苦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随后接过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在内地的投资,基建只是一部分,虽然看起来规模大,可初期投资非常大,即使通过杠杆贷款之后也是一样,而在任何地方,投资一些最有潜力的未来巨头公司,那才是利润回报率最高的。

  10年前陈志文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哪怕资金紧张,也还是义不容辞的在沃尔玛股价较低的时候,入手了一大笔,从而为星河贸易的扩张奠定的基础,到了今天,沃尔玛股票已经翻了十倍不只,且这十年里,因为其优质资产的特性,陈志文还可以利用它们来作为抵押物,从而套现出更多的资金。

  不过70年代的美国,这样的黄金投资机会太少了,到了80年代就会有未来的电子科技公司巨头,如微软、思科、戴尔等等,可在今天的内地,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遍地都是未来的巨头公司。

  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有哪些知名的才行,陈志文虽然也是后世穿越而来,可脑子里也没有一个福布斯排行榜,因此,大部分国内未来巨头,他也是不知道的,不过就那些后世最出名的几家,也就足够了。

  海尔,正式其中之一,毕竟陈志文小时候,可是看过《海尔兄弟》的动画片的,工作之后也买过海尔的电器,因此记忆深刻。

  其巅峰时期,曾经当过全球第一的家电巨头,后面即使稍微差了点,也一直保持在这个全球前五的水平。

  虽说现如今因为自己的存在,特别是自己还直接参与了家用电器行业,会对整个历史产生不可控的影响,不过哪怕美的集团未来再牛逼,也不可能垄断电器市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与其未来有着不可控的其他对手,那还不如趁着现在,入股这些有潜力的公司,然后资助其发展,这样未来即使成了对手,自己也有其股份,或者说,错位竞争之下,自己也就间接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至于被自己投资之后能不能还跟原先历史一样崛起?有可能不会,但概率应该不高,毕竟是有能力的人,如果再获得更强大的支援,理论上来说,成功的概率,只会更高。

  一会过后,陈志文合上所有资料,说道:“安排一下,我们明天上午去一趟清岛市!”

  “您亲自去?”助理有些不可思议,老板关注这样的公司,还可能是因为“砸冰箱”这个事情,现在居然还要亲自去?

  “对,去安排吧。”陈志文说道。

第589章 参观海尔与投资

  在燕京,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事,除了沪杭甬高速,其他的,也不过就是去自己的几个工厂看看,又查看了一下自己手下这一年多为自己买的一些四合院或者古建筑资产等等,还有就是国贸中心,也建了一大半了,基本上快要封顶,后面半年就是内部的各种装修,毕竟是对外项目,不是准备租出去的写字楼,对于装修这一块,也还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需要一些时间。

  在没有什么其他大计划的情况下,去一趟海尔反而重要性更高,这些公司的潜力实际还要在“国贸大厦”这栋大楼之上,也许在净利润方面比不过顶级的大厦,可在整条产业链及就业控制或者经济带动方面,十栋收租大厦也比不过一家实业巨头,甚至,海尔这样的企业,能够成为国家的基石之一,虽然比较小,可数量多了,也是任何国家竞争力的代表,甚至很多国家首领去其他国家国事访问,主要都是带着商人。

  在相关人员通知燕京市相关领导之后,陈志文等人在数辆警车开道的带领下,前往了清岛市。而清岛市那边自然也会知晓,立刻开始准备了迎接活动。

  路有点不太好走,到了天快黑了,一行人才来到了清岛市,在市政府的门口,陈志文等人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清岛市官员对于陈志文自然很重视,只是目前的清岛,连个像样的西方高级酒店也没有,就只能让陈志文等人居住在一间高级招待所内了。

  住的地方陈志文也不是很重视,干净一点就行了,到了第二天,陈志文便出发,前往了海尔工厂所在的地方。

  海尔工厂门口,厂长张锐敏带着一行人在门口等待了半个小时,一名手下说道:“厂长,这市里的车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要不你还是进去休息一会,等他们来了我再去通知你?”

  “来不及,那里拐个弯就来了,香港富豪来海尔,我这个厂长不在门口接待,不是给政府找麻烦吗?”张锐敏摇头说道:“再说,就是站一会,也没什么。天又不是很热。”

  “我是怕你累了。”手下连忙说道:“也不知道这陈志文怎么会突然要来我们这里。”

  前天下午,他们还在讨论是否引进日本冰箱生产线的事情,突然接到了市政府的急电,说香港的爱国港商陈志文即将来海尔工厂,这可讲他们吓了一大跳!

  陈志文是谁?目前的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可只要对外有点消息的人,就没人不知道,海尔公司的产品虽然没有出口,可也买过国外的设备,也算是接触过世面了,自然知道陈志文,更不要说,目前国内最大的合资家电工厂,就是陈志文的。

  他们这些做家电的工厂,不怕国外的进口电器,因为人家价格特别高,跟自己的产品完全不相关,可美的不一样,人家也是在国内生产,且规模更大。

  不过还好,美的走的也是高端路线,他们这些国内工厂走的是中低下路线,一直以来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不过如果他们要挖人,就会去美的公司,只是成功的概率很低罢了。

  无论怎么说,即使海尔与美的有点关连,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怎么着也不会让人家大老板亲自前来啊。

  “估计,是因为我们之前砸冰箱的事情。”张锐敏思考说道。

  海尔工厂,在附近省市有点名气,可在外面就不行了,就是燕京市或者上沪市这样的大城市,他们也还没怎么进去,就这点知名度,估计美的燕京工厂的一些人都不一定看得上,更不要说陈志文了。

  不过就在两个月前,因为发现了一批质量差的冰箱,而自己内部所有的员工却不肯报废,觉得这些卖出去也没问题,于是,他立刻当着所有工人的面,要求制造这批冰箱的人,全部砸了这些冰箱。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了就上了人民日报,然后就成了国内大新闻了,也就这一种可能性,能够引起陈志文的关注。

  “估计是的。”助理点点头说道:“厂长您可真厉害,砸了76台冰箱,让我们海尔上了人民日报,这次还把香港富豪给引过来了,您可真是高招啊!”

  “什么高招,别乱说。”张锐敏懒得再说什么,再说下去,别人说不定会以为他那时候是故意制造新闻着。

  不一会功夫,街道角落转过来一辆警车,随后后面也出现了几辆轿车。

  张锐敏出过国,一眼就认出这是德国豪华品牌奔驰,这个轿车在国内可是稀罕物,就是国内官员也不会坐这种车。

  车子停下来后,小车上下来了数人,其中也有数人是清岛市的相关领导,张锐敏自然认识,对他们微心一笑后,就立刻看向了中间的年轻人,正是陈志文。

  张锐敏不知道陈志文的画像或照片,可看起来30的年纪,却能让这么多人围在中间,除了陈志文还能有谁。

  “陈先生,我来介绍一下。”负责清岛市工业的赵局长介绍道:“这位就是海尔工厂的厂长张锐敏先生,张厂长,这位就是香港富豪陈志文陈先生。”

  “陈先生您好,久仰您的大名了。”张锐敏说道,这可不是奉承的话,作为国内敢单独承包国内工厂的企业家,张锐敏自然也算是见识渊博,对于香港的经济情况也有所了解,陈志文自然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越了解陈志文的过去,他也就越佩服人家,以一个华人,在香港彻底击败英资,这样的经历,有几个华人不服?

  “张厂长,你怒敲76台劣质冰箱的事情,也是在整个华国如雷贯耳啊!”陈志文哈哈笑道:“我也是做实业企业的,非常重视质量,国内这边,在了解你们公司的情况后,你这个操作,让我都有点佩服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理由,因为这个事情上了人民日报头条,震惊了当时全国很多企业家,陈志文听说了后主动来看看,虽说还是有点大题小做,毕竟以他的身份来这种小公司有点奇怪,可总算说的过去了,是张锐敏“重视质量”的态度,引起了陈志文的好奇。

  身边的其他人也顿时明白了过来。

  “应该的,我们做产品的,就应该做最好的产品,虽然比不上您的美的,但也是因为价格定位不一样,我们内部也要有自己的标准。”张锐敏跟着说道。

  “这句话是不假,在海外市场,这句话绝对是每个企业追求的,至少说应该追求的。”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不过在国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能在国内物资短缺,任何商品都不愁卖的时候,你还能坚持这一点,就非常特殊了,也可以说,非常有未来的眼光了。”

  追求质量,是每个企业的目标,但很多都是口号,大部分企业都是不愿意在质量上进行大投入的,即使剩下的少部分有,可能也是被客户逼的,能够在没什么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做这件事,就非常罕见了。

  目前的张锐敏,自然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80年代被称为倒卖者与企业家的天堂,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生产力非常低,工厂很少或者说技术能力不足,导致部分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甚至因为物资太少货币较多,又衍生出了各种“粮票、布票、肥皂票、肉票、烟酒票、茶叶票”等等,就是因为物资不足的原因。

  70年代出生的人或许也有印象,去小卖店买东西,都被柜子隔在外面,店员对客人也是爱理不理,这个普遍现象,本质原因一样也是物资紧张,整个80年代社会的很多奇怪事情,在后世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从根本问题上分析,就很合理了。

  这个时代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要不是质量差的离谱,那就绝对不愁卖,而张锐敏安排工人砸掉的冰箱,其实没什么太大问题,就是一些噪音偏大、外观不太好等小问题,在国外市场是绝对不接受的,可在国内,一些商家能卖给你就不错了。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张锐敏笑说道,不过心中还是很开心,能够得到陈志文的夸赞,这也是很大的荣耀了,同时,哪怕只是这一次对话,传出去,恐怕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与对方有一点点关系了,哪怕关系很弱甚至以后都没有,可别人不知道,借着这个虎皮,估计以后做很多事情,也都方便多了。

  “陈先生,这外面风吹日晒的,我们还是进去吧。”张锐敏又说道,虽然现在的气温不是很高,可太阳光却很强,晒时间长了可不好。

  “好,我也想进去看看,这内地第一重视质量的公司,是什么样的。”陈志文笑着说道,这算是给海尔贴金了,不管是真是假,要是真的传出去了,也算是给海尔品牌打广告了,从长远来看,也许作用不大,但短期来说肯定还是很重要的。

  “请,各位。”张锐敏指引着方向,带着陈志文一行人进入了工厂,同时所有人也一边参观一边聊天。

  来这里的可不仅仅是陈志文,还有清岛市乃至鲁省的大领导,经过介绍之后,张锐敏也是一身汗,这里面任何一个人如果来自己公司,都得最隆重的接待,只不过陈志文在这里,这些领导反而成了配角,刚刚自己与陈志文说话的时间虽然不长,可他们显然也没有在意自己似乎无视他们了,实在也是因为,本市的介绍人,没第一时间介绍。

  在全球超级富豪面前,且这位还与内地高层关系较好,在场的可没人与陈志文抢风头,也没必要。

  海尔工厂在国内一众家用电器品牌中还算不错,曾经也是清岛市不小的地方企业,在去年引入了意大利的一条70年代初的陈旧生产线,技术方面很多也是来自于国外,不过最核心的压缩机却不是。

  “这压缩机是美的的?”陈志文看到一台压缩机的标牌后问道。

  “是的,陈先生,不光是我们公司,国内基本上所有的冰箱、空调压缩机,都是从燕京或者深海的美的工厂购买的,因为不需要外汇。”张锐敏说道:“就是很多做电风扇或者洗衣机的,很多电机也是一样。”

  “嗯,我还要多谢你们对我品牌的认可了。”陈志文笑说道。

  美的在国内的终端销售,只能走高端路线,这是政府的要求,可各种零部件就没限制了。

  这个时代,国内根本造不出好的压缩机,哪怕比较简单的电机,能造出来,可是肯定也比不上美的十几年的高研发投入的,这就给了美的旗下压缩机及电机工厂很大的空间,虽然美的这些零部件的利润也不低,可无论如何,也比进口的要便宜很多。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国内本土品牌的研发,面对有规模有技术资金雄厚的美的,谁研发出来的压缩机,能比得了呢?倒是电机这个玩意,美的不太可能垄断,市场太广,没人能做的那么全,可控制一部分还是没问题的。

  对于这种间接垄断,美的内部也是特意控制的,这本身也是自己应得的,纯粹靠着技术与成本得到的市场结果,对于内地政府来说,这也能节省大量外汇,工厂又是在国内带动就业,与自己拥有,也就差了一个所有权的区别,再加上这个外资也是香港人,就更安心了。

  双赢的局面。

  海尔的简陋生产线,对于陈志文来说也看不上眼,他看重的,并非海尔的现在,而是未来,如同健力宝一样,团队里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而海尔内最重要的自然是张锐敏。

  车间看完之后,陈志文与张锐敏来到了工厂内部前方的一栋三层高的写字楼里,张锐敏取出一瓶冰镇的健力宝,笑说道:“陈先生,这是我们内地特有的饮料,您尝尝。”

  原本他自然想泡茶,不过被陈志文拒绝了,可能因为车间比较热,就要了冰饮料,于是就拿来了健力宝。

  “健力宝。”陈志文有些惊讶,笑说道:“我当然知道,这可以说,一半是我的公司。”

  “您的公司?”张锐敏愣了下,显然,他并不知道这件事。

  这也正常,健力宝的总部在粤东省,离清岛市这里足有数千公里,又是不相干的公司,自然不清楚对方的情况了,他也就知道,自去年开始,健力宝开始火爆内地的大江南北,他也有点喜欢喝,就在办公室里存了一些。

  “一年多以前投资的。”陈志文笑说:“张厂长,这次我来海尔,其实也是有着同样的想法,你意下如何?”

第590章 清岛啤酒

  “陈先生是要投资海尔?”张锐敏并没有很惊讶,其实,他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不是一定,但有一定概率,如果只是因为好奇就跑过来,虽然不能说不行,就是有点过了。

  再一个,好奇或者看好,本身也是选择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陈志文都夸赞海尔看重质量,那再投资也很正常。

  “对,如同健力宝一样,我投资了他们,他们也获得了足够的外汇,购买海外的设备甚至技术专利,还有就是能够让他们的饮料,进入我旗下的销售渠道。”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销售渠道,陈先生的意思是说,健力宝走出海外了?”张锐敏连忙问道,这种事情,他自然不可能知道,想查也行,但之前又跟自己没关系,自然不会去查。

  “这倒没有,健力宝现在用的是我红牛在国内的销售渠道。”陈志文顿了顿说道:“不过那也只是在初期,实际上,现在国内健力宝比红牛旗下的饮料还要火,他们已经在自建渠道了。

  至于国外市场,饮料这个行业,已经很成熟,想走出国外很难,健力宝目前的工厂,还满足不了国内需求,也就没走出口的生意,等以后国内市场饱和了,再考虑这件事。”

  原先历史上的健力宝,并没有走出海外,主打的就是国内,不说其后期没落的事情,在没落之前的90年代初期,健力宝在国内仍然高速发展,现在自己投资持有接近一半股分,那些引发健力宝衰败的事情也未必会发生,且健力宝在国内也发展的更好,所以,考虑海外,至少需要接近21世纪了,这就等到以后再说了。

  “那您要投资海尔,不知道能不能让海尔也走出国外?”张锐敏问道。

  “你想做出口生意?我能理解,谁都想赚外汇,可是国内市场,还是很大的,没必要这么急吧。”陈志文说道。

  在他的印象中,海尔是国内第一家征服欧美市场的国内品牌,不过具体哪一年他就不知道了,可以前看过这方面的纪录片,当时欧美很看不上华国商品,那就应该是80年代末或者90年代初。不管怎么样,张锐敏肯定是比其他人早多了。

  “我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海尔的商品质量,不低于国外进口品牌,我也知道目前差距很大,现在出口不现实,但至少要有希望。”张锐敏说道。

  “有这么宏大的目标,自然是好事。”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这个目标也不难,美的就能做到,你海尔自然也可以,你们缺的是最新技术的生产线以及能够熟练使用它们的工人。

  这一点,我们倒是不谋而合,之前我们看的生产线,造出来的冰箱,也的确能够符合国内需求,但对比国外就差远了,所以,你们接受我的投资,然后重新购买最新生产线,那至少从理论上,可以实现生产出与美的或者其他国外品牌一样质量的冰箱。”

首节 上一节 259/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