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53节

  “主流构想就两种,一种分子计算机,一种仿脑计算机。”宋河列举,“分子计算机,就是用有机分子元件替代半导体逻辑元件。仿脑计算机,就是通过研究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构建全新的数据处理方式。”

  “分子计算机并非宋教授的强项吧,聊聊仿脑计算机?”男人很直接。

  “如果部队想要一台和现有超级计算机功能类似,但算力能提高数百万倍的计算机,那么很遗憾,仿脑计算机够呛能快速发展到这个水平。”宋河顿了顿,“但如果部队想要功能截然不同的计算机,或许可以试试往仿脑计算机的方向砸钱!”

  男人连连点头,眼神认真起来,“能说的具体点吗?”

  宋河斟酌了半天,深吸一口气,“我先给您讲讲人脑和现有计算机的区别吧?”

  “好!”

  “如果计算加减乘除,循环卷积,这种纯粹数学性的问题,GPU可以拉爆人脑,普通人打草纸还没掏出来,电脑早就秒出答案了,这也是现在计算机被创造出来的原因。”宋河说。

  “但如果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乱糟糟的游乐园,让人和电脑同时去数照片里的真人人数,差距就会很巨大,人能数的又快又准,电脑往往又慢又错。”

  “但现在有自动算人数的程序了。”男人插话,“比如很多大学里就有自动点名的程序,一瞬间拍摄全班的脸,统计所有脑袋的数量,给出全班学生数总和,比老师亲自一排排数人数要快得多。”

  “诶,对!您提到点子上了!”宋河笑道。

  “拿我刚刚说的游乐场照片为例,游乐场里会有正常走动的游客,但也有大量干扰,比如一个小孩骑在父亲脖子上,父亲脑袋被小孩挡住了,电脑经常就会把父子俩识别成同一个人。”

  “比如路边有乔装打扮的小丑,戴着大红鼻子,电脑扫描过去的时候,会发现大红鼻子不符合人脸特征,便把小丑给忽略掉。”

  “等工作人员调整了程序,让程序能识别小丑了,结果游乐场的墙壁上有彩绘的小丑海报,程序又会把海报里的小丑识别成一个人数。”

  “妈妈推着婴儿车,车里的小婴儿就露出个小脚,程序很容易忽略掉婴儿。”

  “顽童用纸箱子套着上半身,就两条腿漏在底下走,程序也会忽略掉。”

  “这些情况,虽然都可以通过程序员不断的调试,让程序学的聪明一些,最终达到不错的效果。”

  “但人脑的表现要更优异,人一眼看过去,就能快速分辨出哪些算数,哪些不算数,在这方面人脑的优越性,是现有计算机望尘莫及的。”宋河道。

  男人点点头,“既然是程序员不断对程序进行调试,本身就说明人脑在这方面更强。所以你的意思是,人脑识别图像的能力更强?”

  “我听过这种说法,人做梦时渲染的都是3A大作,只需要一点点能量就梦了,但电脑运行3A游戏,耗电高热,还动不动卡死。”

  “不仅仅是识别图像的能力,可以总结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宋河道。

  “愿闻其详。”男人道。

  “还是回归到游乐场照片的场景里,刚刚计算总人数这一关过了,这时候再抛出新问题,照片里究竟有多少小宝宝?”宋河举例。

  “程序员必须得给程序设定一下,身高矮的是小宝宝,程序才能开始数。”

  “但这还不够,又会冒出干扰项,程序会把穿衣服的小狗识别成小孩,把瘦小的老人识别成小孩,把距离较远的人识别成小孩,把成年的侏儒症患者识别成小孩。”

  “这个时候再给另一张照片,动物园里的狮子山,一群大狮子和几只小狮子幼崽趴在山上,要求计算小宝宝的个数。”

  “此时,哪怕一个从来没见过狮子的小孩,也能很自然地去数照片上的小狮子,因为人脑能举一反三,知道小宝宝的定义就是还没长大的动物。”

  “但计算机不行,它又抓瞎了,它完全不认识狮子,程序员还得对它进行海量狮子图片的训练,再一点点给它标注小狮子的特征。”

  “总之,人脑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强的不能再强,让计算机去处理现实问题,每次都要提前详细设定,而且即便设定了也很难出效果。”宋河道。

  “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了。”男人沉思道,“我觉得这是成长环境造成的。”

  “哦?”宋河一怔。

  “人类从小到大会有意无意学习各种概念,什么是人类,什么是小孩,相当于识别程序已经提前设置好了,所以遇到问题能算的很快。”男人道,“但计算机不一样,计算机拿到的信息全是人类输入的,它本事其实见识短浅,了解现实的能力肯定要差一些。”

  宋河点头,“的确,往深了说,人类和计算机看似在同一个世界里,实际上却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犹如阴阳两隔。”

  “但这也不是全部原因,我记得我年轻时,人工智能刚出现一次小爆发,很多AI绘图软件,可以在短短一分钟内画个人像出来。”男人又道,“当时的AI画人有个致命问题,手指头的数量画不明白,各种四指六指七指,或者连续好几个无名指。”

  “是的,按理说AI被喂了海量和人有关的照片和视频,尤其是视频,和人眼看到的世界景象几乎一样,结果最后AI还是无法理解正常人每只手五根手指的概念。而儿童呢,见过寥寥几十个人,就知道正常的人类手指头就是单手五根。”

  “这就是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人脑机制的优越性!”宋河总结道,“因为人脑是在自然界千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如果应对现实情况的能力差,早就灭绝了!”

  “换句话说,人脑优越性就在于算法的鲁棒性?”男人笑道。

  宋河愣住,“哦!您知道鲁棒性的概念啊!”

  男人大笑,“我虽然没有你专业,倒也不是文盲,我也是有博士学位的!”

  宋河尴尬了,“早说啊!早说我就不用费劲解释这么半天了,一个词您就懂了!”

  “没有没有,这半天听宋教授详细讲,很有启发。”男人谦虚道,“所以宋教授的意思是,如果仿脑计算机问世,它可以把很多暴力计算变得巧妙,可以老辣地处理实际问题?”

  “对。”宋河点头,“我再讲个段子,您能理解的更透彻。”

  “请讲。”

  “让生物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一起下围棋,电子计算机算力很强大,能提前计算成千上万种棋路发展。”

  “生物计算机思路强大,一旦发现快输了,它会直接挥舞机械臂,把棋盘举起来狠狠砸向对面的电子计算机,直到把对手砸个稀巴烂为止。”

  “最后,电子计算机确实很能算,但赢家是生物计算机!”宋河道。

  男人大笑,终于迈起步子,继续撑着伞,往食堂的方向走。

  “所以仿脑计算机的研发是很有必要的!”男人被打动了,怂恿道,“宋教授,你是有才华的天才,大胆做吧!成功完成双脑连接,是不是就能向仿脑计算机迈出一大步?”

  “难说,乐观的话可以。”宋河谨慎道,“这些只是美好的构想,值不值得真的砸大钱去做,有待商榷!”

  “科研总有点赌博性质嘛,谁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但待在雨里不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食堂。”男人嘿嘿笑,“不耽误宋教授太长时间了,那咱们等开会再细聊。”

  “好,多谢您送我一程。”宋河客气。

  食堂终于到了,男人给宋河撑着伞,一直把他送到食堂门口,这才转身离开,大步流星地走入风雨中。

  食堂门口,游德义和谢元勋正要撑伞出来,师徒二人像看见了什么离谱至极的景象,目瞪口呆地注视宋河。

  “怎么了?”宋河一怔,低头看看自己身上,茫然问,“为啥用那种眼神看着我?”

  “宋兄啊,你是不是疯了?怎么让司令给你打伞?”谢元勋瞠目结舌道。

  “司令?”宋河脚下一个趔趄,惊恐道,“给我打伞那哥们儿是司令?别吓我啊!什么级别的司令?”

第850章 狠狠拍桌!

  “别慌张年轻人,级别不高。”游德义拍拍他肩膀,安慰道。

  宋河微微松了口气,如果是某个基地的司令那还不算太吓人,大概也就师级大校,只是稍微有点吓人而已。

  “只是新成立的太空军司令罢了,王伟,我们都叫他王将军,正儿八经的将军。”游德义撑开伞,走入雨幕中,啧啧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宋兄,牛逼大发了,将军打着伞送你来食堂,能吹半辈子!”谢元勋竖了个大拇指,也砰一声撑开伞离开。

  宋河整个人石化,呆了。

  ……

  次日清晨,会议室。

  强者气息浓郁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前三排真是院士窝,一大群院士坐在附近,宋河像误入老虎群的小橘猫,紧张不安地坐在角落不吭声。

  正常情况下,以宋河的年龄是绝对混不到这个圈子里来的,整个会议室放眼望去,全是上了年纪的学者,像谢元勋这种刚成家立业的都算超级年轻了。

  宋河这种毛头小伙往前排一坐,细皮嫩肉,格格不入,连自己都感觉自己太另类了。

  但有些事是躲不过去的,会议时间还没到,学术神仙们笑呵呵地互相攀谈,很快有人回头看到宋河,好奇地询问。

  “诶这位小同志,你是哪位啊?”

  “胡院士好,我叫宋河,是脑……”宋河还没来得及介绍专业,被周围一群院士惊喜地打断了。

  “哦!你就是宋河啊!”

  “哎呦,见到真人了!”

  “厉害厉害,青年才俊!你那个神经肽抗疲劳药我常吃,效果确实好!”

  “人比人该死啊!前天我那些博士生交论文给我审,写的一塌糊涂,气得我高血压都犯了!小宋教授比我那些倒霉学生年轻多了,现在都天天发顶刊了!”

  “哎呀老赵你不要抱怨了,怎么可能随便一个博士都有小宋教授的水平?咱们那些倒霉学生,哪怕有人家小宋十分之一,人类早都征服海王星了!”

  学术神仙们纷纷夸赞起来,像家族长辈在升学宴上夸奖考上大学的后辈,一通毫不掩饰的吹捧,同时拉踩一番自家孩子。

  宋河惶恐得快要冒汗,连声问好,不停谦虚,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他哪见识过这种场面!

  终于,王将军入场!

  一片掌声中,王将军坐到第一排东侧的中间位置,打开话筒。

  宋河脸色复杂,这个男人昨天还给他撑伞来着,说出去简直没人敢信。

  别说别人了,他自己都不敢信!

  “非常感谢各位顾问同志,拨冗前来参会!”王将军对着话筒开口,语气平和,但嗓音浑厚。

  会议室里一阵猛烈的掌声。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太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一次深度交流。”

  “太空军面临的急迫任务,是探索太空技术如何转向军事用途,如何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的太空作战模式,为月城计划、小行星防御计划、乘云工程二期工程、太空电梯工程等太空任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宋河瞪圆眼睛。

  别的他都听说过,月城计划是到月球上建设科研基地和小型城市,小行星防御计划是打爆可能砸向地球的小行星,乘云工程主要造空天飞机……最后一个是什么鬼?

  太空电梯?这玩意儿真的提上日程准备造了吗?怎么外界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这里有一份清单,是部队非常关心技术,在这里请各位针对清单上的技术畅所欲言,哪些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哪些技术还急需追加投资,哪些技术有更好的替代,一切专业想法我们都欢迎。”

  “下面进行第一项,抗拉材料。”

  会议相当迅速,开场白一下子就结束了,马上进入集体讨论的环节。

  刚上来全是材料学领域的技术,前两排一堆材料学泰斗对着话筒发表观点。

  起初大家还和颜悦色,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听别人讲完,自己再开口反驳。

  这一阶段的会议气氛是最好的,大家都太有礼貌了,反驳之前还得铺垫铺垫,把对方的思路夸赞一番,然后接个但是,才进行真正的驳斥,驳斥完了还要再把对方发言的可取之处夸赞一番。

  但好景不长,随着问题的深入,一些脾气暴躁的泰斗们坐不住了,先是一个人提高音量,随后一大群人跟着提高调门,从只有一两个人忍不住开话筒插嘴,变成一群人接二连三地开话筒插嘴。

  终于,吵起来了!

  一群学术泰斗们脸红脖子粗,用指关节敲着桌子,揪住某个学术词汇或预测数据开炮,不少人掏出准备好数据纸,拿在手里猛力乱晃,然后给对方传过去,指着对面鼻子要求睁大眼好好看看数据。

  王将军都无奈了,竭力维持秩序,但每次他开口只能消停个一小会儿,很快泰斗们又大声争吵起来,比幼儿园小孩还能吵。

  宋河都看傻了,会议开始前大家不还其乐融融吗,怎么一转眼就吵得快要打起来了?

  他倒是知道有些学术会议骂战激烈,譬如个别数学家大会甚至会上演自由搏击,几个暴躁的数学家挥动拳头互相干起来,彼此干的鼻青脸肿。

  但万万没想到,这种顾问会议也能脸红脖子粗,看来民间传闻说的没错,能做出大事业的人往往都是些犟种,脾气暴躁、极度自信且多少沾点偏执。

  平时这帮人在工作单位地位崇高,大家不敢与忤视,暴脾气往往还不会发作,但要命的是这帮人此刻聚集到了一起,火星四溅是无法避免的,别火山喷发就行。

  材料学神仙们快拔出拳头的关键时刻,王将军紧急灭火,做了一番快速总结,随后把技术问题转向物理领域。

  于是物理方向的大佬们争执起来,物理数学不分家,紧接着一些数学家也加入战局。

  宋河听了半天,听到好几个明显的数学错误,实在憋不住了,犹豫着开口:

  “各位老师,我觉得关于钱式代换的问题,可以有一个更优解……”

首节 上一节 553/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