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60节

  哪怕是前世的内地,有基建狂魔之称,凡涉及到从零打造新城市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原有的老城区边缘地带,进行一步一步的扩张,因为所需要的资源是巨大的。

  “好,如果这样操作的话,就需要在天水围那边修一个大一点的港口。”郝庆文道。

  “这个港口建成之后,还要去港府申请开通到蛇口工业园区的直达航线,这样两岸来往会方便很多。”刘志成点点头说道。

  其实,香江边缘地带来说,也有一定的好处,港九繁华地区的房价太贵。

  天水围只要交通方便、生活设施齐全,也会吸引大量香江市民来购房安家。

  前世,李超人的嘉湖山庄能够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不过李超人是纯粹的商人,没有去激活天水围的经济,赚到钱后拍拍屁股走人,导致天水围成为了新世纪香江的贫民区。

  这一世,虽然刘志成旗下有大量的工业,但也不可能把他们迁到这里来,因为香江工业马上就要到了制造业的‘穷途末路’。

  所以,刘志成打造了一个电子广场,希望可以为天水围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当然,就业这一块,刘志成可以提供部分,可并不是有了就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而且新市镇几十万人,也不太可能都由刘志成来提供就业,就算自己把所有产业都开在天水围,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何况,这根本不现实。

  因此,想要更稳的发展,还是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一条路。

  而且是各式各样的服务业,肯定也是需要吸引各方人来自己开拓。

  但如果能够提供部分就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随着香江房价进一步提升,肯定要比前世效果更好。

  当然,房价可能会比前更贵,就看市民们的取舍。

  “如果能够将部分华人资本都吸引进来,那的确更容易成功。”郝庆文点点头说道。

  “嗯,所以,你回去之后,放出风去,我们集团在这一年之内,在港九的办公室,会搬迁到天水围来,鼓励员工们购房,

  而且,集团员工来购房,我们通过远东银行提供贷款利率优惠、首付优惠、按揭年限延长支持。

  而且,我们还要对香江的无房市民,也给予周样优惠政策。所以,我们整个项目,

  要适当分级推出高档和低档小区,提供不同密度的楼盘,以供市民们选择。”

  “好的,刘生,我马上适当调整规划,另外,港口的建设,我会协调九龙仓立马实施。公共交通方面,明天我就指示九巴开通相关线路。”

  千万别小看现在香江的房贷利率,基本上在6%左右,如果刘志成给出部分优惠,也将吸引不少购房者。

  现在刘志成有钱了,就算少赚一点钱,也必须做一些有益于市民的事情。

  但赚钱也是必须的,求名也是必须的。例如天水围的学校建设,全部就是通过彦信志成慈善基金捐赠。

  就象这次准备对普通市民提供购房的优惠活动,喊出的口号就是:居者有其屋。

  有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赚钱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刘志成在香江的影响力。

  第二天,九龙仓就立刻派出一批港口方面的专家,来到了天水围,讨论修建港口的问题。

  同样,九龙巴士开通天水围至港九和罗湖口岸的直达巴士线路申请,就递交到了港府。

  东方文华酒店,今天李超人邀请了郑裕桐、李兆基早茶。

  “天水围造新市镇,这刘志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呀。”李超人放下报纸后,摇头说道。

  今天的《天天日报》刊登了刘志成的专访,大谈‘居者有其屋’计划。编辑也是把刘志成吹上了天,赞美了刘志成造福香江市民的功德。

  “去年,黄埔集团和置地都没怎么参与竞拍土地,也没购置其他地皮,只是在认真的开发着自己的地产,想不到突然间来了这么一个大招。”郑裕桐也笑着说道。

  坐在沙发侧面的李兆基笑着说道:“人家只是看不上那些小打小闹的项目而已,但要是碰到这样的大项目,怎么可能不动心。

  而且,这个天水围项目,在多年以前就被刘志成收购,伱们说,他会不会在那个时候就想到今天的事?”

  “不太可能,估计也是看那边地皮面积够大,才买下来的吧,但是他现在的这些优惠政策,也会对我们手中的一些楼盘有些冲击呀。”李超人缓缓的道。

  “当初刘志成的想法,我们完全没必要去猜测,不过我倒是觉得,天水围这个造新市镇计划,还真有可能成功,

  你看交通不便的问题,他手中握了九巴和天星小轮,完全可以自己去改善天水围的出行问题,你看他在专访中也谈到了。

  同样,他也谈到了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去购房的优惠问题。他的这些优惠对于香江普通市民有不小的吸引力呀。”李兆基缓缓的道。

  “我看呀,他就是一个搅屎棍,这个计划,完全会拉低香江的房价。”李超人笑了笑道。

  “其实,受限地政策的制约,影响也不会太大,有钱人谁会去农村购房?”李兆基继续分析道。

  “刘志成这么大的计划,有没有可能和我们合作开发?”郑裕桐问道。

  “你的意思是,刘志成会让我们这些地产公司也去他那里合作发展?”李超人问道。

  “真有可能,不然黄埔集团一家公司负责所有的事,那是何种的艰难。”李兆基说道。

  “那倒也是我们的机会。”李超人点点头说道。

  “这个其实不急,就算是刘志成与港府联手,也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有点效果,我们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郑裕桐点了点头道。

  “也是。”李超人点点头,笑说道。

  关注天水围的人很多,市民们都在议论纷纷,讨论要不要去天水围买一套养老房,或者去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其中,不少地产公司也都在等着看结果,如果天水围真的发展起来了,是不是也可以去附近开发几个小楼盘。

  《天天日报》报道这件事后,香江的媒体也关注了这件事,也炒作了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偃旗息鼓。

  除了刘志成重提‘居者有其屋’,实在是天水围那边的环境,除了炒房没啥可炒。

  香江市场也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各个地方都在不停的建造新的房子。

  当利润足够高的时候,地盘工人们也会不停的工作,买房的人也不会停下看房的脚步,黄牛们也不会放弃倒腾。

  只是,对于普通香江市民来说,多了一个有购房优惠的天水围可参考。

  黄埔集团对于来天水围看房的市民,推出了免费乘坐巴士活动。

  这个政策一出,每当节假日,就会吸引了大量香江普通市民来天水围参观。

  可谓人山人海,只是真正的购房者寥寥无几。

  再过几年之后,香江房价爆涨,他们就会知道天水围的好。

第211章 价高者得

  刘志成在安排好天水围的事情后,也就没有太关注了,那边想成规模,不是三五年就可以成功。

  只是有一件事,让刘志成感到十分意外,吕耀华(吕智和长子)代表大亚地产登门拜访,寻求在天水围地块上合作的可能。

  现在大亚地产在香江,可是如日中天,已经远超前世所谓的华资地产五虎。

  自从接手恒隆所有地铁站物业开发权后,已经是紧随黄埔集团与置地之后的大地产商。

  对于吕耀华的到来,刘志成表示了热情欢迎,因为大亚地产可是有他一份子呀。

  “耀华老弟,你可是难得来一回老哥这里呀。”

  “成哥,你这可是在批评我呀,以后肯定得多来拜访哥哥。”吕耀华也是丝毫不客气。

  这一世,吕家在刘志成的支持下,已经开创了地产风云,不知道还会不会到澳海去发财,前世可是鼎鼎大名呀。

  “我们都是年轻人,别学父辈哪一套,太累。”刘志成笑了笑道。

  两人寒暄之后,吕耀华主动说道:“成哥,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寻求大亚地产与黄埔集团在天水围合作的可能。”

  刘志成听完,感到十分惊讶,前世香江这些有名之人,难怪他们都这么有钱,原来都是商业嗅觉灵敏的人精。

  当然,如果刘志成知道有更多人在打天水围的主意,肯定会惊掉下巴。

  既然郝庆文之前都认为,有更多资本的加入,会有利于天水围的发展,思考片刻后,笑道。

  “大亚地产既然有兴趣加入天水围的开发,我是持欢迎态度,我们可以先拿出一块地皮合作开发。

  但是天水围的情况比较特殊,合作就不能够五五分账,必须得先拿出两成利润用于市政建设,余下的利润一家一半,怎么样?”

  吕耀华也理解刘志成的意思,新市镇建设,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这些是有利于楼市的行为,吕耀华点了点头,笑道:“成哥,这些都没有问题,主要是有机会分食其中一杯羹就知足了。”

  其实,现在进军天水围,赢利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吕耀华完全可以进军别的地方。

  他现在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主要是为了支持刘志成的造城计划,为长远利益打算。

  交好刘志成,肯定错不了。

  “好,那你派人去联系郝生就好。”刘志成点了点头说道。

  当吕耀华离开后,刘志成站在窗户前,望着维港的景象,陷入一种思绪。

  自1972年重生而来,通过娃娃机挖得第一桶金后,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不过,已经实现了刘志成在一个普通夜晚,独处时许下的宏愿:成为香江首富。

  创业之初,他以为需要到九十年代初,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宏愿,但他出人意料,将自己的理想提前了几年完成。

  这个成绩,有几人能敌?

  一个有进取心的男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狂妄的梦想,的确是一件令人兴奋又自豪的事情。

  刘志成平日里严肃的帅气脸上,不经意间露出少许的放松和笑容。

  “咚咚”

  敲门声响起,刘志成收回思绪,他还年轻,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度日子。

  钱是自然是越多越好,这样他可以完成他更多的梦想。

  “刘生,鳄鱼恤的调查资料已经整理好了。”韩春喜恭敬的说道。

  “嗯。”

  说完,刘志成回到办公桌前坐下。

  刘志成将心思收回,认真翻着韩春喜搜集的关于‘鳄鱼恤’的资料。

  鳄鱼恤对先富起来的香江人来说,是不二的选择,只要身上能够用得鳄鱼logo的地方,就必须是鳄鱼的logo。

  不管是地产经纪人,还是香江城中富豪,从皮带、钱包、皮鞋,以及在外套里面搭配的Polo衫,都会选择鳄鱼恤。

  如果再搭配一块金色劳力士,那就是妥妥的成功人士的标配。

  作为华人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国际服装品牌,鳄鱼恤品牌在香江人心中的份量十足。

  但这个世界有三个鳄鱼品牌:分别在法国、新加坡、香江。

  香江鳄鱼恤是1911年,德国人在香江注册的服装商标。德国战败之后,被香江当局没收。

  1952年华人陈氏家族接手鳄鱼品牌,并正式命名为“鳄鱼恤”。

  刘志成认真的翻看着鳄鱼恤的资产资料,有接近2000名熟练工人。

  还有三处分别高达几十万平尺的工厂,分别位于荃湾和筲其湾、红磡。

  而且有两幢12层,位于干诺道的总部大厦,占地面积加起来有6000多平方尺。

  刘志成记得,这里是前世农业银行香江总部大厦的前身。

  这些都是优质的土地储备,无不令香江地产商们垂涎三尺。

首节 上一节 160/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