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20节

  任何一家上规模的企业,如果倒闭,造成的损失是任何一个ZF都不可接受。

  它的合作伙伴,它的供应商,它的客户怎么办?一些关连企业也会因此倒闭。

  公司规模越大,这种较应会成倍放大。如果和记倒闭,引起债权银行的储户挤兑,造成的后果无法估计。

  “郝生,这个你控制好时机,我建议你先去接触黄埔集团的董事会,向他们询问百佳超级市场的价格,先去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如果他们没有反应,你就烧一把火,逼一逼他们。”

  如果和记董事会反应强烈,就说明对方真的已经穷途末路。如果对方反应平淡,就烧一把火,把他们逼上末路。

  郝庆文得到刘志成的指示后,他立刻起草文件询价。

  询价文件递送给黄埔集团董事会后,第一天没有反应。

  第二天还是没有反应。

  第三天同样还是没有反应。

  “和记印尼港口被政府没收,几亿投资血本无归。”这是第四天,一个不知明小报首先报道出来报道。

  “本报消息,和记集团于1972年中标的印尼巴鲁港港口项目…………因为石油危机…………和记集团多次承诺不兑现………至今停工……………印尼政府决收回港口开发权。”

  反正就是印尼政府准收回巴鲁港港口开发权,和记集团会造成几个亿的损失,并附上了印尼政府出具给和记项目公司的文件影印件。

  当天晚上,香江的晚报纷纷转载,消息经过一天的自然发酵,已及各大晚报的转载,已经成为当晚香江市民茶前饭后的话题。

  第二天一早,郝庆文就接到了一个祁德尊的秘书处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客气的询问郝庆文,是否真的有意收购和记的资产。

  并且表达祁德尊在周末举办私人联谊聚会,想邀请刘志成参加,对方想确认一下刘志成是否愿意赏光参加。

  郝庆文把消息汇报给了刘志成,没有考虑就点头答应赴约。

  当周末刘志成准时赶到祁德尊家中的时候,看到他面容憔悴,人显得有点消瘦,头发花白,看上去明显的衰老了。

  祁德尊的语态仍是那么刚强有力,笑容满面的迎接刘志成。先是一起吃了一顿烧烤大餐,然后才去茶房饮茶谈生意。

  一开始,祁德尊和刘志成只扯人情世故,就是不谈生意。他是一个华人通,粤语都讲的很地道,把华人‘人情事故’这一套都整上了。

  “刘生,伱是怎么想到收购百佳超级市场的,目前超市仍在规划,大部分都只有铺面?”

  祁德尊刻意与刘志成套近乎,想从他这里套出一些有利于谈判的信息。

  刘志成笑了笑回答道:“我想要进军制造业,想开一间电器连锁店,正需要一批店面,经过调查了解,和记旗下有一批百佳店铺,就找你们询问。”

  祁德尊为了提高谈判筹码,笑着说道:“百佳店铺全部选址精心,布局合理,不管你要开什么样的店铺,那都是绝佳的选择。”

  刘志成点了点头,说:“既然祁生那你的意思是打算卖给我了吗?”

  “刘生既然想要,只要价钱合适,我没有不卖的道理。”

  祁德尊顿了顿,看着刘志成说道:“实不相瞒,百佳超市的股权有一部分设置在屈臣氏旗下。”

  “刘生,你也知道,我现在有财务困境,股东不信任我,即使我想把百佳超市卖给你,也力不从心,股东大会肯定不会通过。”

  其实这是祁德尊的缓兵之计,见刘志成真心想购买,想钓一下他味口,目的提高筹码的价格,或者让他购买更多资产,好度过和记的难关。

  刘志成肯定不会上了这洋鬼子当,起身欲走,说道:“那我不能让祁生你为难,百佳超市我不要了。”

  祁德尊马上伸手抓住他的手臂,动作里带着一丝轻微颤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想购买和记资产的投资者,怎么能够随意放过。

  “刘生,不要急嘛,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只要价钱含适,没有谈不拢的生意。”

  “哦,祁生有办法吗?”

  “其实办法也简单,那就是让股东重新信任我,如果刘生你不只买百佳超市,还愿意把黄埔集团打包买走,让我有资金解决目前的财务困难,我想屈臣氏股东,一定会乐意把百佳资产置换给你。”

  刘志成一下子明白了,刚才祁德尊扭扭捏捏,原来是想让自己多拿钱,购买更多的和记资产。

  看样子,和记国际已经山穷水尽了,已经到了绝镜。

  这正合了刘志成心意,但他没有急于表态,只是问道:“祁生需要多少钱才能够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

  “一个亿港币。”

  祁德尊说着话,心里不停琢磨刘志成的意图,见刘志成没有表态,继续说道。

  “刘生,黄埔船坞67.7%的股份,低于这个数字,而且必须是现金,否则我是不会转让。”

  有了这一亿,会让和记暂时度过债务危机,祁德尊才有可能重整业务。

  其实,刘志成心里也一直在考虑,和记全身是宝,怎么样才能够,从祁德尊手里淘宝更多产业。

  刘志成摇了摇头,说道:“祁生,黄埔船坞的市值不到一亿,债务又那么多,我不可能溢价收购你的股份,最多七千万接手。”

  祁德尊解释说道:“刘生,和你说实话,百佳超市是与屈臣氏合营,4号码头是与均益仓合营,我需要从这两家公司掏资产,才能全部置换到黄埔集团旗下,如果没有一个亿,我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为了和记做最后一次努力,如果今天与刘志成做成了这笔生意,会利用一个亿现金替和记续命,如果刘志成拒绝交易,直接把和记控股权卖给汇丰银行,祁德尊会彻底离开这间企业。

  时间仿佛停止,刘志成在思考,祁德尊静等待他答复。

  “祁生,如果把和宝公司算上,我愿意拿出一亿三千万现金。”

  祁德尊听到这句话,几乎气得吐血,但他又不得不忍住。华人的俗话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否则,他将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商场就是这样残酷,无论企业有多大,手中没有资金,只能被迫割肉。

第40章 华商标青

  时间进入1975年的六月底。

  从四会市场传出来一个重磅消息,是关于老牌英资企业和记旗下黄埔集团、以及和宝公司,这两间英资即将易主。

  一开始,这个新闻并没有引起股民们多大反响,关于和记国际即将易主的消息,已经传了快一年,也没看见和记真的易主呀

  而且从年初开始,股市上还谣传和记集团要倒闭,旗下子公司统统要改换门庭,到现在不也安全无事吗?

  所以,股民听到这个消息,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太在意。

  结果6月28号,这天上午。

  由于黄埔集团,以及和宝集团涉及到重大股权转让,申请紧急停牌。

  Tvb、佳视、丽视三家电视台,实时插播一则发生在香江证券交易所的时事新闻。

  同时,花旗银行发出两则公告。

  受山峰投资的委托,以每股6.04港币每股,收购31654万股黄埔集团股份,约占黄埔集团全部已发行股份的67.7%,现已成为黄埔集团最大的单一股东。

  按照公司法,山峰投资正式接手黄埔集团管理工作。为了让投资者放心,承诺上述股份,12个月内不转让。

  受志高工业的委托,以5.6港币每股,收购和宝公司71.3%股权,现为和宝公司最的单一股东。按照公司法,志高工业正式接手和宝公司的管理工作。

  这两份公告在四会市场都有官方公布,已经实锤。

  同天中午。

  山峰投资老板刘志成,坐在一张绘有山峰投资、志高工业、黄埔集团、和宝公司标志的巨幅招牌下,向全港上百家媒体记者发布新闻。

  “在不影响本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现在在新的领域已经取得更大突破,我旗下的山峰投资公司,成为了黄埔集团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黄埔集团。”

  “志高工业正式成为和宝公司的绝对控股大股东。”

  话音落毕,记者们纷纷涌向刘志成的面前,举起话筒,询问收购过程。

  把刘志成的保镖们吓了一大跳,害怕老板受到意外伤害。

  道是刘志成来者不拒,主动和记者们互动,一时风光无限。

  等应付完记者的采访,刘志成就离开了发布会现场。

  下午,四会市场又贴出花旗银行关于黄埔集团、和宝公司的新公告:

  鉴于委托人山峰投资此次购入的股份,已经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我们将继续以每股6.04块港币的价格,现金收购其余股东持有的32.3%股份,要约期持续一个月。

  鉴于委托人志高工业此次购入的股份,已经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我们将继续以每股6.5块港币的价格,现金收购其余股东持有的28.7%股份,要约期持续一个月。

  这是股票交易所的强制性规定,刘志成不得不主动发出要约收购公告。

  股民们突然发现,一个平价要约收购,一个溢价要约收购。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主要是刘志成在郝庆文建议下,把黄埔集团保留上市地位,当成一个融资平台,可以随时增发股票集资。

  而和宝集团在私有化完成后,刘志成准备和志高工业合并,正式进入制造业。

  在一个月的要约期内,如果投资者认为刘志成入主黄埔集团、和宝公司是利好,那么这些投资者,就不会去山峰投资登记出售,而是坐等升值。

  如果投资者把股票登记,全部卖给山峰投资,一旦持股量达到七成五,那么黄埔、和宝就要主动退市。

  如果刘志成非常希望私有化黄埔集团,就应该溢价收购投资者们手中股份,但他手中现金还是太少,下一步黄埔集肯定的整顿,扩股增资,用于还债。

  现在公告已经发出,但其余股东到底如何选择,谁也不敢肯定,只能耐心等着要约期结束,才能水落石出。

  其实,不管要约结果如何,对刘志成都没有坏处。除此之外,刘志成并没有觉得收购黄埔、和宝有什么了不起。

  所以,刘志成接受了郝庆文的建议,表现的比较平静,云淡风轻。

  随着电台、报纸的报道,这场收购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一天时间内人尽皆知。

  香江市民心中,如同晴天霹雳,开始议论纷纷。

  香江开埠以来,只有英资收购华资的新闻,而这一次华资收购老牌英资企业。

  毫无疑问这是提振华商信心的大事件,让华人扬眉吐气了一把

  自从这天中午,电视台报道刘志成的收购黄埔、和宝的新闻后,影响力就像海啸一样扩散出去,刘志成的名字也让更多人知道了。

  香江商界的大佬们也开始议论这件事,在东方文华酒店里。

  何洪森正和几个老友正在喝茶,当他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也是久久无语,抽着雪茄,最后不由地感叹道。

  “成仔胆子不小呀,从小看他长大,没见到他有这么大胆,想不到居然真成功了。”

  郑雨彤和何洪森是多年老友,几十年的老交情。也忍不住说道。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问题,英资时代真过去了。”

  “他这是掏到宝贝啦。你们说,我们要不趁着这个机会去参与一脚,英资子公司可多了。”

  这个时候,何洪森对飞艇泰说道:“霍生,要不我们也组个团,我看怡和旗下的九龙仓也不错。”

  彤叔接过话:“九龙仓现在也面临和记一样的局面,资金紧缺,股票低迷,资产优质。是一桩值得投资的好买卖。”

  “何生、郑生,我的情况你们也知道,现在港府天天盯着我,我就不参与啦。”飞艇泰无奈的说道。

  “老郑,你就别眼红了,伱的宝贝也不少,我们才是羡慕嫉妒恨呀。”郭德圣笑着说道。

  这时李兆基放下手中报纸,说道:“我们也得感谢刘志成这个后生仔,这次他们成功收购黄埔、和宝,给我们指名了一条道路,只要去偿试,就万事皆有可能。”

  “而且香江只有那么点大,肯定得去抢食,否则,我们将无法壮大自己。”

  李兆基一一向他们,分析了当下企业发展的难题与机遇。

  “这次刘志成收购黄埔、和宝,肯定需要大量后续资金,我们华资应该团结一致,千万不能让他这个榜样倒下。不防告诉各位,今后我肯定会加大对刘志成的投资。”

  其他人自然明李兆基这话里的意思,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只有在一旁的李超人,一直没有有言语,像在思考着什么?

  时代变了,英资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至于在香江普通市民之间,更多是对刘志成的佩服,这件事和他们无关,但不影响他们高兴,每一个人都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

首节 上一节 20/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