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87节

  从79年下半年,中电就与内地联网,向当时鹏城市提供电力供应。

  “那蛇口工业园区有没有打算建设自己的发电厂,如果缺乏资金,我可以投资。”刘志成缓缓的说道。

  前世,胡应相在珠江入海口沙角,与鹏城一起投资建设了电厂,成为内地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也就是在1985年开始沙角电厂B厂,采用的是“建设—经营—转让”(B0T)方式建设的工程项目。

  由鹏城控股,合和实业参股,电厂建成后由港方运营十年,十年后将持有股份无偿捐赠。

  C厂的模式也一样,只是经营年限由十年,变成二十年。

  “刘生,你也知道,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但你的想法,我肯定会上报。”现在元局长对于刘志成可是客气得很。

  刘志成可以说是元局长的贵人,如果当年不是他的无私帮助,蛇口工业园区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另外,现在蛇口这边每天的出货量很大了吧?还是走的香江的港口出海?”

  “对,目前是这样。”元局长点点头说道。

  “那我之前提出的合资建一个大型港口的建议,考虑得怎么样?如果有了港口,那货物运输就更加方便,招商工作会更加顺利。”刘志成说道。

  “大型港口?多大?”元局长问道。

  其实,蛇口工业区本身也是有了准备吸引外资建港口的想法,当初刚刚改开,也不知道蛇口未来会不会成功。

  加上这里的改开试点工作,会成为全国,以及全球的焦点,一旦外资大量投资失败,那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改开一年多,蛇口的工作重心一直没有重视港口的建设工作。

  而现在蛇口的工业欣欣向荣,每天都有数百个集装箱送往香江,看趋势还会越来越多,那么自建港口就自然而然了。

  刘志成的确是一个优质的合作对象,不仅第一个在工业区投资建厂,而且捐赠了一条水泥公路。

  “具体多大,还需要专业人士意见。”刘志成说道。

  刘志成指了指整个工业园区,继续说道:“蛇口其实就算全是工厂,出货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但我们必须放眼整个南粤省,只要我们将这个港口建好,再修好通往附近的道路,那南粤省的出口,都有可能会依赖这个港口。”

  “面对刘生高瞻远瞩,我感到惭愧,只会考虑蛇口的需求。”元局长尴尬说道。

  “但是目前蛇口的外企独资权,也只是涉及到生产型工厂,港口的话,按照原则还是需要合资才行。”

  “如果建设大型港口,这么大的资金,只怕我们也是有心无力,我们的资金首先要保障下一期的厂区平整。”

  感谢书友大大们的订阅!

第142章 北上

  内地由于处在改开初期,基本上都需要合资,而且自身又缺乏资金。

  面对内地现在的实际情况,刘志成决定放出自己的最大善意。

  “元局长你看这样行不行,如果你们暂时缺资金的话,你们就用土地入股,投资由我来承担,各占一半股份,港口由我方经营,怎么样?”刘志成说道。

  “刘生的意思是,投资全部由港方承担,我们各占五成股份,但港口的经营由港方负责?”元局长问道。

  “是这样,毕竟目前伱们还缺少大型码头物业的管理经验。”

  元局长点点头,说道:“那刘生等我一段时间,因为这里涉及到改开的新深度,必须上报请领导批准,我想应该会得到同意。”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港口建好之后,但能够吸引足够的海外货轮停靠吗?”

  “这不是问题,我前期会邀请包船王旗下的船队,以及东方海外的船队过来停靠,再说,蛇口的收展会越来越好,不愁没有船泊公司过来停靠。”刘志成笑了笑说道。

  海运市场正在迎来接前所未有的困难,香江的船东们,都会努力开拓新市场,那怕是牙签上串一点,也不会放过。

  “好,有了刘生的承诺,我更有信心。”元局长有些佩服刘志成的人脉关系。

  “这样,我先派人来做初步的设计,等上边批准之后,我们再合资建设这个港口。”刘志成接着说道。

  在内地的港口投资,是刘志成特别重视的基建投资工作之一。

  内地有了足够的出口创汇需求,而且自己在鹏城的投资加持下,蛇口港是他目前最容易获得的港口。

  只要成功获得了第一个港口,有了这个样板,那后续其它地方的港口投资,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多。

  这一圈下来,刘志成就电力、高速公路、港口投资给了内地一个明确信号。

  …………

  联邦大厦:

  刘志成昨天已经从蛇口回来,刚到三十一层的办公室,就看到韩春喜带着钟楚红和关家慧在办公室门口迎接自己。

  由于自己的关照,这一世的关家慧没有进入娱乐圈。她从今天开始算是正式来到了自己的身边做助理。

  由钟楚红负责以老带新,过段时间,钟楚红肯定会另有安排。

  身边女人就形成了流水,这样才不会产生厌烦情绪,生命才会充满战斗力。

  刚在办公室翻看一下报纸,了解一下当下的实时资讯,钟楚红就进来汇报,新华社秦社长拜访。

  “秦社长,请坐,要不要喝点咖啡?”刘志成见钟楚红将秦社长带进来,立刻起身迎接,将他带到了会客沙发旁边。

  “咖啡是洋人的玩意,我还是喜欢喝茶。”秦社长客气说道。

  “其实我也挺喜欢喝茶的,内地的一些顶级茶叶我也在香江买过不少,就是不知道真假。”刘志成随口说道。说完,示意钟楚红上茶水。

  秦社长笑道:“原来刘生也喜欢喝茶,我回去后立刻安排人去收集一些内地名茶,再叫人送过来。”

  “那多谢了。”刘志成点点头谢道。

  秦社长喝了一口钟楚红刚刚端来的清茶,说道:“刘生,听说准备投资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必须得有畅通物流基础,我看到内地在这一方面比较欠缺,所以想进入这个领域,为内地改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刘志成点点头答道。

  秦社长说道:“刘生,目前内地政府对香江资本的态度你也清楚,我们是欢迎你们的投资,但由于一些方面的限制,正在讨论中。”

  今天李社长过来,也是给刘志成这样的大资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统Z,也算是一种拉拢。

  “秦社长,你放心,只要内地需要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利润,我随时可以投资。”刘志成表明自己的态度说道。

  投资也需要利润,有些话闯开了说明白一点好些,免得到时候双方闹不愉快。

  秦社长笑了笑,说道:“这个我们理解,投资的条件,肯定会是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个我倒放心,我相信内地改开的决心。”刘志成笑着说道。

  “刘生,春节前,我们新华社准备组织一批香江有识之士前往京都,不知道刘生有没有兴趣去一趟,也可以参观一下内地的各种风景。”

  刘志成点头答应道:“没问题!我也想看看现在的京都是什么样子。”

  “好,我们一定会安排最好的导游带着刘生参观祖国的大好风光。”秦社长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几分。

  这次安排北上,邀请的都是香江的华人政界、文化界、商界的最尖端人物。

  不过香江是资本主义社会,商界大亨的影响力自然是最强大的,以前的几次都是那么些富豪。这次能邀请刘志成参加,也算是统Z工作的一个突破。

  秦社长的目的已经达到,寒暄几句之后便起身告辞离开。

  …………

  “老爸,在看什么报纸呢?”刘志成回到家后,就发现刘彦信在沙发上认真的看着报纸,都没注意到他已经回来。

  刘彦信抬起了头说道:“就是一些关于内地的新闻,没什么事就翻出来看看,整理一下改开的动向。”

  “是吗?那老爸认为下一步内地改开会怎么样进行?”刘志成笑着问道。

  “会扩大改开的区域和领域。”刘彦信回答的很干脆。

  刘志成对刘彦信竖起大拇指,笑道:“老爸很厉害,过年之前我要去一趟京城,可能就是听取我们的建议,或者是一个改开的内部通报。”

  正在此时,母亲殷慧芬和杨敏丽从外面回来,听到后问道:“你要去京城做什么?”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新华社邀请一些香江知名人士去京城一趟,我也是其中之一。”刘志成笑了笑说道。

  杨敏丽见刘志成在家,就老老实实坐在他身旁,为他们父子俩倒起茶来。

  这段时间,刘志成对于杨敏丽的表现还算可以,不吵不闹,见不到自己就主动陪自己的父母,比自己都孝顺父母。

  “阿敏,这段时间忙得赢不?要不然跟我一起去京城?”

  “我?”杨敏丽听到一起去京城,有些惊讶,说道:“他们又没邀请我?我怎么去。”

  “没关系,你就用家属的名义去。”刘志成说道。

  杨敏丽听到家属二字,脸上露出不好意思,有些害羞,也有些小惊喜,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刘彦信在一旁说道:“这倒不错,你去谈谈大事,阿敏到京城游玩,倒是一举两得。”

  刘志成看了看杨敏丽,点头道:“嗯,不过行程上面,我要搭乘新华社安排的飞机,你可能要和我的助理团队一起坐飞机头等舱去。”

  杨敏丽有些小声的说道:“这没关系,你看着安排就好。”

  “嗯,”刘志成点了点头,对于现在的她,希望她不要像前世的她,如果能够一直这样乖巧下去,就算自己一辈子不结婚,她都是大房。

  当晚,杨敏丽就留宿在刘家浅水湾别墅,刘志成决定满足她为自己生一个儿子的愿望。

  ………

  1981年1月18日,星期日。

  香江的天空太阳高照,万里无云。

  香江新华社包租了一架波音737飞机,北上代表团的将乘坐豪华公务机飞往京都。

  此次参加的成员大部分是富豪,如李超人、胡应相、包船王、飞艇泰等等,同时也有文化界的代表,如金大侠等人也在其中。

  另外有几个人刘志成也认识,在电视上或者一些宴会之上见过,应该是Z界的人士。

  刘志成对于这些人,或多或少的有些熟悉,毕竟香江就这么大一点。

  如果你来香江游玩逛街的时候,就经常能碰到一些说不出名字的明星,这个也不用大惊小怪。

  登机口VIP休息间,李超人走了过来笑道:“刘生,好久不见。”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李生,好久不见。”

  李超人说道:“哈哈,那也比不了刘生啊,听闻刘生在鹏城投资一座五星级酒店,而且还是内地第一高楼,可是震惊了整个香江商界。”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听起来的确很威风,只是李生也去过鹏城,如果想赢利还是有难度。”

  李超人摇摇头笑道:“我以前也想在内地做酒店,只是经过考察之后,决定只做房地产开发,我现在就在鹏城开了新盘。”

  “恭喜李生大卖呀。”刘志成笑道。

  刘志成旗下企业,在内地应该是只会做商业地产,住宅楼开发应该会主动放弃。

  “黄埔集团不怎么参与地产拍卖,刘生莫非是想退出地产领域吗?”

  刘志成笑道:“也不算吧,黄埔集团在商业位置较好的地皮及物业我都保留下来,至于地产拍卖,现在的地价太贵,暂时可能不会参与。”

  李超人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刘生是打算做香江的收租之王?”

  黄埔集团的未来,主要营收是收租,当然也会介入商业地产开发,增加自己收的租面积。

  “可以这么说吧,毕竟,我的主营还是想发展实业。”刘志成笑了笑说道。

第143章 抵达京都

  住宅的利润的确很大,而且收回成本的周期短。开发持有商业楼宇的成本,远远超过开发住宅楼出售。

首节 上一节 87/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