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没了,也就没了。
但他们的利益,可是跟恒太集团息息相关,如果没了,那就是真的没了。
吵吵闹闹,半个多小时。
所有人只是一致否决陆良的提议,但一句有建设性的话都没有。
“散会,再议!”许嘉音脸色阴沉,关掉视频会议,并驱散了会议室所有人。
他早该想到,询问集团那群废物,不如自己琢磨,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危机当头,所有人只会想到自己。
就在这时,办公室大门被敲响,没等许嘉音应声,那道翩翩倩影就推门而入。
许嘉音抬眼望去,凌厉的眼神突然变得柔和:“丹丹,你来了。”
“听说许董心情很烦闷,所以我过来看看。”歌舞团的团长白丹丹笑吟吟,走到老许身后,伸出十指帮他按压眉心穴位。
“呵,何止是烦闷,说是面临跟十年前的一样,甚至说是更严重的危机,一点都不夸张。”许嘉音长叹一声,更加详细的讲起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毕竟相较于那些废物高管,他信赖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白团长。
集团高管相当于古代的文臣武将,白团长就像是古代的太监总管。
而太监的权势是依托皇权,如果皇权没了,他们只是一个不能人道的阉人。
白团长蹙眉:“陆总这么做是为什么?”
“我也想知道!”许嘉音苦笑,他要是知道,就不会这么忧虑了。
白团长思索良久,轻声道:“这件事对陆总费力不讨好,那么他所说,不是害许董或许就是真话。”
“真的又如何?”许嘉音问。
“真的或许就该听从陆总的建议。”
白团长一脸认真:“许董,您常说,陆总的眼光无人能敌,对市场嗅觉更是超人一等,他是或许感知到了什么。”
“丹丹啊,只有你站在我的角度,为我考虑。”许嘉音长叹一声,牵着对方的手。
他又何尝不知道,陆良或许知道点什么,事件甚至严重到不可明说的程度。
但仅凭一点点猜测,就让恒太集团效仿万达集团壮士断腕,他做不到。
白团长轻声道:“许董,恒太现在的处境,不是比以前更好了吗?”
在没有进入香江地产市场之前,如果恒太暴雷,许嘉音必死。
但现在,坐拥香江地产市场的半壁江山,恒太暴雷,许嘉音未必会死,起码会有个体面的结局。
她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许嘉音没了她也就没了,无法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
但如果恒太只是从国内地产龙头,跌落到第二,乃至第三梯队,她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
“确实是比以前更好了。”许嘉音默然不语,心有不甘,但好像又无可奈何。
第847章 世界期待年少有为的故事,却
次日中午,拍摄团队结束为期24小时的跟拍,并对陆良进行专访,最后又拍了几张带妆全身照,作为杂志的封面照。
经过半天的剪辑,团队把24小时跟拍的内容,及一个小时的采访内容,剪成15分钟左右的样片,交给陆良查验。
如果陆良没意见的话,最终成品大概就是这版,只是后期还会再加一些配音或者是科普内容。
“陆总,您先看看。”张志远递上一部平板电脑,同时悄悄观察着陆良的表情。
毕竟15分钟里面,关于陆良跟许嘉音交谈的画面,起码占据两分钟以上。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可以清晰看到许嘉音表情的变化,从进门时的笑脸相迎,到交谈时的愤怒,到最后无力感,及赔笑目送陆良离开。
“就这样吧。”
视频最后,在陆良的全身照中结束。
一身西服,坐在椅子上,双肘撑膝,目光如炬,俯视镜头。
背景是略微昏暗天星金融集团的四角芒星logo,莫名有种二战德军风格。
很帅,他很满意。
张志远咋舌:“陆…陆总,一刀不减,全部放出去?”
“张导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陆良嘴角带笑反问。
张志远眼底难掩激动,连忙摇头说:“没有问题。”
两人寒暄几句,张志远便迫不及待的想辞别陆良,他感觉丰厚的年终奖金,正在向他招手。
临走之前他说:“陆总,本月18日,今年的新版杂志就会发行,到时我给您带过来几本。”
“18日?”陆良眉头一挑,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张志远疑惑:“陆总,这日期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陆良嘴角带笑摇摇头,又说道:“张导,还有各位老师,一路顺风。”
“陆总,留步。”
陆良笑眯眯,目送拍摄团队的离去。
如果他没有记错,小米新车内部会就在18日举行,虽然是集团内部会,但雷子的性格就是不炒作就会死。
虽然还有三天才会举办,但网上已经有小米车的Slogan(口号)流传出来。
比如‘速度是一种信仰’,又比如‘这是一辆能与灵魂共振的新能源电车’。
说是内部会,但其实更像一场试探性的新车发布会。
先让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的内幕消息。
包括但不限于车型风格,售价几何,市场定位等等,试探市场的反应。
如果市场反馈良好,那么那些内幕就是真的,反之都是假的,都是小道消息。
毕竟小米真的输不起了,必须,也只能靠这款新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陆良很期待,专访视频发布及小米新车内部会,热度正面对冲会孰胜孰负。
前脚刚送走的福布斯拍摄团队,后脚就迎来《时代》杂志的采访团队,还有《新闻报道》及《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家媒体在后面排队。
后面两家顶流媒体,经过几天的思考时间,在里子跟面子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里子。
毕竟陆良的热度太高,此前也没有接受过欧美主流媒体的采访。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所以在欧美民众心中,陆良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关键他才34岁,已经成为东大首富,兼全球华人首富,兼亚洲首富,还是全球富豪榜的第四名。
为了他而破例,好像也不是不行,于是便答应陆良的条件,派遣专业团队,远赴香江进行专访。
接下来两天,陆良都是没事找事,配合那些媒体团队拍摄采访素材。
直到17日的前夜,雷子打来电话。
隔日一早,陆良便乘坐私人飞机去往京城,参加小米汽车的内部会。
京城,亦庄经济开发区,小米汽车工厂门口,陆良遇到也受邀前来的大强子。
虽然京东没有进场新能源的想法,但投资了不少新能源车企,还是小米汽车工厂的邻居,大强子过来,也不奇怪。
“雷君,这次下血本了。”
大强子笑呵呵,跟陆良打了声招呼,同时也讲起最近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一些事情。
小米汽车原本是挂靠在北汽名下,但雷君不知道动用了什么手段,拿到一张生产资质牌照。
要知道,自从前年陆良跟王川福联名上书,认为新能源市场应该是宁缺毋滥,不是宁滥勿缺,自那以后上面就开始收紧汽车生产牌照的发放。
小米汽车获得的这张生产牌照,说是京城地区,最后一张也不为过。
“谁让他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陆良失笑。
就在这时,两人身后传来一道声音:“陆总,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您把他们架在火上烤,也把我们逼到两难的处境。”
陆良回头望去,脸上笑容不减:“张董,瞧您这话说的,这个社会发展很快,市场是容不下那些慢吞吞的企业。”
北汽集团的董事长张爱军,国资国企的老大哥,以前还在京城国资委任职,所以他才有底气说出这种话。
张爱军面无表情:“可是就算再快,也要有个度吧?这么快,真的合适吗?”
作为发展新能源的国策制定者之一,按照他们的预计,新能源市场想要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起码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但因为陆良的出现,导致整个行业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快进,快出,快淘汰,要不是有上面监管把着方向,估计行业早就失控了。
陆良眯着眼睛,直言道:“张董,不能因为北汽在新能源行业没有发展起来,就认为这个行业发展过快,不合适。”
他很烦这些倚老卖老的家伙,虽然不可否认,他们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行业最初的推动者。
但如果靠他们推动有用,魔都当初也不会引入特斯拉,让特斯拉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纯外资车企。
他们有功,但过绝对大于功。还总是喜欢仗着当初的功劳,倚老卖老,认为这个行业就该按照他们规划中发展。
张爱军黑着脸,鼻子都差点气歪。
大强子哭笑不得,赶忙打着圆场:“张董,陆总,你们就各自少说几句吧,就当给我个面子,行不行?”
说着,他给了陆良一个眼神,让他别再到处树敌了。
虽然他可以理解陆良此时的心情,但还是要建议他最好别这么做。
陆良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唉,这个世界总是在期待年少有为的故事,却又不希望年少太有为。”
“你……”张爱军瞪大眼睛,一口老血堵在胸口,差点喘不上来气。
突然又看到周遭聚集起来的人群,那些人那些戏谑的目光。
眼前一黑,差点就这么晕厥。
老家伙最在乎名声,陆良这话,几乎是指着他鼻子说,以老卖老,心胸狭隘。
“张董抱歉,我们就先失陪一下了。”大强子赔笑,连忙拉着陆良就往一边走。
“东哥,你没事拉我干嘛。”陆良一脸不悦,显然还没有说过瘾。
大强子没好气说:“你是不是在香江呆久了,以为这里也是你的陆家港?”
陆良一愣,摸着下巴,笑眯眯道:“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过也不碍事啦。”
“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大强子无奈叹气。
毕竟国内有一群老东西看陆良不爽很久了,也就是现在奈何不了他,而且陆良还跑到香江去。
但人总有低谷时,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第848章 他们拿捏不了我
“东哥,你就是太畏手畏脚,要拿出早年跟王伟厮杀的气魄来。”
京东全年销售额稳定万亿以上,而全年净利润只有不到600亿元。
只有六个点的净利润,跟实体制造企业有的一拼,主要是用工成本的不同,京东每年起码在人事支出上面多掏了几百亿元,所以才会导致净利润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