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443节

  宋钢主要是在国内的合资车厂工作,涉及的是整车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

  熊潇鸽还托人问了问,这位确实有很好的口碑。

  他转着念头,忽然有所猜测:“我不觉得他是和我说场面话啊,也许是你们挖人的时候,碳硅集团还一穷二白,人家自然不愿意来,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他有施展的空间,那自然就能认真考虑了。”

  俞兴认可这种想法,但还是笑道:“那我让人再问问,算了,那我直接给他打电话问问,不过,熊总,以后你就不用这样的来给我推荐了,我们会自己寻找合适人选的。”

  熊潇鸽有些悻悻,股东也想出份力而已。

  俞兴让秘书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宋钢确实有登上公司的人才名单,这也就可以再问问。

  他又聊到电车三大件的进度,着重提到的是目前进展最慢的电池问题。

  碳硅集团已经就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标准向宁德时代发出要求,但这方面得到的反馈也就是正在推进,预期还要优化和测试到年中。

  既要符合性能要求,也要符合两家乃至三家的安全标准,宁德时代那边的压力表现出来的也很大。

  俞兴无视了这种几次三番的压力,就一个想法,你是宁王,你不能不行。

  熊潇鸽听着俞总表现出的些许苦恼,也没什么表示,你是俞总,你就该苦恼。

  两人交流了一番电车的情况以及一些明年的融资。

  最后,熊潇鸽提起另一位股东:“徐总最近有过来吗?她好像也挺忙,有两次机构会议就没出席。”

  俞兴眼里闪过一丝古怪,摇头道:“她没过来,就是挺忙的,不知道在忙什么。”

  八成是在忙她那个野鸡空头。

  有的投资人在帮忙寻找适合项目的人才,有的投资人……

  俞兴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又转瞬释怀,旁边的毕竟是上等马。

  而且,凡利亚要搞打草惊蛇,或许也能发动发动徐总那边的主观能动性,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

  他在心里记住要向徐总汇报碳硅情况的由头,见熊总已经要靠边停车,想着对方的情况便又发起下午到碳硅数据公司视察的邀请。

  熊潇鸽自无不可,还提到企鹅微视的变动以及短视频的风向。

  他觉得碳硅数据其实也可以尝试尝试这方面。

  哪怕是熊潇鸽,俞兴暂时也不打算透露Mus的情况,这也是利用离岸公司遥控的好处之一,包括吕海颖等人的上上下下也都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我们还要看看市场的情况,但今年的最新热点在广告营收的开拓上面有了极其可喜的进步,下午的时候让钟志凌给你好好介绍介绍。”俞兴想着熊总的背景,又笑道,“对了,熊总,你在脸书和推特有没有朋友,我这阵子对国外的互联网公司也挺感兴趣。”

  熊潇鸽有些纳闷:“碳硅数据要和国外公司进行合作吗?”

  “就是想了解了解,互联网公司嘛,都有共通之处。”俞兴感慨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太快了,我和碳硅数据都想多研究研究。”

  熊潇鸽想了想,说道:“我和吉姆比较熟,他很早就投了脸书,现在是脸书的董事,我们会有一些交流,包括投资上也有些合作,他自己有一家布雷耶资本,对国内的市场是比较感兴趣的。”

  俞兴没想到颇为随意的一问还能问出来这种关系,不由得赞道:“熊总,你不愧是……上等马啊,下次要是有见面交流的机会,记得喊上我。”

  “你是想要什么?”熊潇鸽思考着碳硅数据的业务,直接询问。

  俞兴笑道:“国内的竞争太卷了,这么说吧,最新热点下半年的广告营收增长很快,这种增长基本就让碳硅数据今年的盈亏基本平衡了,这是来源于我们在算法推荐上的研究与应用。”

  他不提短视频,现在所说的也是真实的:“我们在考虑类似于最新热点的这种应用也可以在海外试试,但海外市场的投流渠道比较少,我想先摸摸情况。”

  “盈亏平衡了?”熊潇鸽很惊愕,“最新热点的信息流这么厉害?”

  他看到俞总的点头,心里还是止不住的惊异,就像俞总刚才的感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太快了,而作为深耕移动互联网的碳硅数据,它的发展又何尝不快?

  哪怕算上三大巨头,碳硅数据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发展速度也能摸一摸第一批的边了,而盈亏平衡的意义更是巨大的。

  熊潇鸽一念及此,给出更具体的东西:“吉姆和我们有个DG-Accel华夏成长基金,他也参与了我们风投IV的募资,我们今年一起在美国投了Circle的A轮,嗯,Circle是一家美国的区块链金融公司。”

  俞兴这才知道“熟”是熟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熊总都已经投了区块链的公司。

  熊潇鸽思考着说道:“这样吧,俞总,吉姆下次来国内,我让他来临港看看,碳硅数据如果想要做海外市场,或许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他的布雷耶资本。”

  俞兴只能递烟了。

  一位脸书的董事,这是很适合交好的目标,而且有着熊潇鸽的从中背书,关系与业务处理起来更为方便。

  熊潇鸽笑眯眯的接过烟,固然见到俞总脸上的惊讶,但自己又何尝不惊讶于碳硅数据在营收上的进步。

  他这天下午参观了碳硅数据公司,进一步了解推荐算法和信息流广告的实践,有一种……碳硅数据窝在临港平平无奇,但确实在深造进步的感受。

  熊潇鸽算着时间,如果吉姆春节前不来华夏,等过完年,自己可以专门邀请一趟。

  第二天,作为股东,熊潇鸽列席了碳硅集团的材料实验室与碳力公司的研讨会。

  他确实当了个木头人,不太能听懂两边的讨论。

  但是,熊潇鸽怀疑几乎不怎么说话的俞总也是听不懂这些的!

  然而,他正这么想着,却见俞总出声打断。

  “杜总,我听你的意思,你们的压铸机性能差异是和原材料有关?现在更换了就没这方面的问题,那前面批次的材料是用的谁家?”俞兴翻看文件,注意到实时讨论里的细节。

  “我们之前用神户制钢的6000系铝板,是用来做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但总是有问题,它会在高压射条件下开裂。”杜耀杰对这个情况的印象很深,“后来我们换了个鞍钢的材料,近期测试就没这个问题了。”

  他摇摇头:“神户制钢的材料一致性可能没达标,实际强度有问题。”

  杜耀杰见俞总若有所思,又皱眉道:“包括我们用神户制钢的钢丝,用它做液压部件,也存在设备故障,那个抗拉强度感觉也不太一致,我们已经要求神户制钢查验问题了。”

  俞兴微微点头,敏感肌又要发作了。

  神户制钢,日本的神户制钢,这不会又是一家有问题的供应商吧。

  他用笔在文件上写了“神户制钢”的名字又圈起来,对于这种来自日本厂商的材料问题有着很大的筛查意愿。

  俞兴伸手示意讨论继续,自己也继续充当旁听的木头人,刚才只是过山峰临时过来插个队。

  熊潇鸽听着俞总的问答,心里已经叹服了,人家似乎是真懂啊。

第438章 求真

  碳硅集团材料实验室与碳力公司的研讨会气氛很好,两边都对一体化压铸的落实前景很乐观。

  按照杜耀杰的说法,2014年Q2之前就能彻底完成设备的引入。

  这比先前要研发预算时的口吻要早一些,也就自然离不开俞总慧眼如炬下的大力支持。

  熊潇鸽听出这位杜总的吹嘘,但也为碳硅集团完成一次重要的工艺创新而欢欣鼓舞。

  只是,等到这场会议结束,他注意到俞总的表情仍旧颇显凝重,心里就觉得奇怪:“俞总,今天的会议不是好消息吗?你怎么不太高兴?”

  “没有,没有,挺高兴的。”俞兴思索的念头收回,笑着对熊潇鸽说道,“我就希望每回碰见这样的好消息都能让熊总你们这批股东赶上,那下轮融资就一丁点问题都不会有了。”

  熊潇鸽不知道俞总在琢磨什么,顺着这个话就说道:“IDG这一轮的融资应该没问题,但今日资本它们未必能继续跟,到时候如果有情况,那咱们就牵头再找一批机构,事到如今,资产都在临港摆着了。”

  今日资本它们可能不是没有信心,只是碳硅集团的融资规模越来越大,相较于继续投资这样的重资产项目,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就显得更具性价比。

  IDG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准备,也自然知道同行们的考量。

  俞兴感谢了熊总的用心,但同样给了个态度:“熊总,碳硅集团下一轮融资不会很迫切,也许就是我们车型面向市场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公司里对此会从长计议的。”

  熊潇鸽思考俞总这样的说辞,嘴里说着对碳硅集团试水市场的祝福。

  他最后跟着俞总到工厂转了转,结束IDG年前对临港项目的考察,不过,也打定主意要和美国脸书的朋友聊聊这边的投资机会。

  俞兴送走熊总,转身回了办公室就对日本的神户制钢进行粗糙的研究。

  三菱造假是已经被戳破的,与日产进行联盟的雷诺造假是已经验证的,而日本那边前几年还有做安全气囊的高田公司频频出现负面舆情。

  俞兴大概知道日本从工匠到躬匠的转变,坚信日本企业里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早前就有密切注意碳硅集团供应链里日本供应商的情况,但一直没什么反馈。

  不过,这也是正常情况。

  就像这次的神户制钢,如果不是俞兴看到文件后当面追问细节,也就直接把事情放过去了。

  供应链有不同层级,力劲集团属于直接把产品供给碳硅集团,而神户制钢又是力劲的供应商,这就隔着一层,天然的具有隐蔽性。

  而且,神户制钢是百年企业,长期为丰田、波音等全球顶级企业供货,早就积累了足够的声誉,会让下游企业降低警惕性,乃至于……主动过滤负面情况。

  俞兴在会后状似不经意的问了杜耀杰,既然神户制钢出现问题,后面要怎么处理。

  杜耀杰对此的回答是:“我们是多年的合作关系,这次可能是批次有问题,也可能……嗯,对我们的合作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已经和公司说了这个情况,相信神户制钢也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

  他以为俞总是担心压铸机,又补充道:“压铸机这边的材料会反复测试的,我觉得也许是我们在强度上的预估也有点不够,神户制钢那边的就是卡着线了。”

  超大型压铸机本身就是对过去工艺的提高,也就相应的要求材料性能的提升。

  杜耀杰出于对神户制钢的信任,下意识就考虑到自家这方面可能存在的疏漏。

  俞兴不一样。

  他不做那种预设的信任惯性,也对这种异常的表现充满警惕。

  仍以高田公司为例,它的安全气囊也同样提供为全球众多一线的汽车品牌,包括大众、奔驰、宝马,业务规模和行业声誉在没出事之前也是极佳。

  按照常理,顶尖的全球声誉,事发必然会遭遇重罚的巨大成本,这就让大家都理所当然的感觉,它完全没必要,一点不值得,但是,反过来看,人家也许就是要用这种心理从这边降降成本,从那边搞搞利润。

  俞兴简单整理了神户制钢的信息,又标明力劲集团所遭遇的问题,还罗列类似高田气囊这类供应商的情况,随后在晚上的时候把它递给了过山峰。

  刘琬英迅速地扫视文件,第一反应是荒谬,不是对神户制钢,而是对这么一个周期所遭遇的问题。

  她诘问道:“你们车圈是怎么回事?发动机造假,排放造假,哦,气囊造假,现在还有铝合金造假……你们都什么情况啊?”

  俞兴摊了摊手,无言以对。

  刘琬英又看了两遍,摇头道:“这个验证起来不会很费事,那就采购几批原材料,重点是力劲那边用过的6000系铝材,是不是有问题,测就知道了。”

  她想了想,又问道:“这种测试设备应该不会很贵吧?”

  “我简单问了,要用什么拉力试验机,全套搞下来估计最多几百万,但不用费这个事,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检测机构,注意送检的渠道就行,依旧可以混检,可以把不同供应商的材料混合起来,也送到不同的检测机构。”俞兴回家路上连流程都考虑过了。

  刘琬英点点头,问题又重新回到圈子上面:“你们车圈到底还有多少猫腻啊?”

  “供应商太多了,有时候出问题了就很难扯,我这边的压铸机如果坏了,只会找力劲,力劲要排查,排查来去可能就很长时间过去了。”俞兴稍微解释道,“中间还能推诿到加工上面,可能也就不了了之。”

  他又想起空悬的事,说道:“就我们上次德国空悬也出了二级供应商的问题,就一个塑料环导致冲击测试没过,我也问了德国过来的工程师,但他们不告诉我是哪家供应商。”

  这可能是保护供应商,也可能是习惯性的自我消化,反正就是会处理,至于怎么处理,小客户就不用打听了。

  这次的压铸机不太一样,两边成立合资公司,又是高管面对面,也就让疑似有问题的神户制钢浮出水面。

  刘琬英嗤笑道:“这个信任转嫁啊,没准神户制钢在很多企业里还是绿色通道呢。”

  俞兴觉得真有这种可能。

  “如果神户制钢真有问题,过山峰明年出手顺利,我觉得2014年就能命名为‘车圈之乱’的一年了。”刘琬英悠悠的说道,“碳硅集团‘老实造车’的含金量是真的在上升啊。”

  她想了想,又笑道:“碳硅集团一老实造车,怎么就发现别家的不老实呢?”

  “碳硅集团是务实。”俞兴说道,“过山峰是求真,这就赶上了。”

  刘琬英眨眨眼:“回头我就在红隼资本的办公室里挂上‘求真’这两个字。”

  她笑眯眯的说道:“说真的,有时候藏着掖着过山峰,还真有点锦衣夜行的感觉。”

  俞兴摇头:“这省太多事了。”

  刘琬英颔首,收起检举文件,打算年前就把神户制钢的材料检测问题搞定。

  截止到目前为止,她经手的大大小小的骗局,几乎也就难以应对“求真务实”这四个字,真假优劣,一测便知,一查便明。

  最为让人挠头的还是大众和雷诺的排放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来推算,这两家公司存在相似的造假方式,是把检测方向盘角度、车速、气压等参数的手段集成到发动机上。

  甚至,俞兴觉得可能还有信号的定位,以此来判断处于哪种排放标准的市场区域。

首节 上一节 443/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