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企鹅并没有完全实现当初收购盛大文学的意图。
阅文集团在帮助企鹅以“文字IP为源头切入文娱行业”过程中,与影视、游戏、动漫等板块协同不足。
这是企鹅内部的问题。
小马哥不亲自处理,基本无解。
异性王制度的弊端。
不过企鹅的核心是游戏,小马哥抽不开身。
这就和小米差不多,雷俊的身边簇拥着小米的精英,他主管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会起飞。
一旦他离开那个部门,换另一个赛道时,原来那个部门就会肉眼可见的衰落!
IP这东西,需要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企鹅要团结所有对他有帮助的才行。
企鹅谈妥了盛大文学,反而要来团结他,给他好处。
李明洋这时候送上门,跟企鹅送好处,纯纯白瞎了。
搞定了互联网巨头,接下来李明洋开始对公司内部,所有资源进行分权整合,秣兵历马,准备开战!
吴志奎的大江大河终于杀青了。
在花束娱乐的多媒体会议室,李明洋挑了上百人,还有光线和华策的高层一起看了这部大江大河的粗剪版。
评价极端!
光线和华策的高层并不满意这部电视剧,评价很低……
但是花束的年轻员工对大江大河的评价很高。
主要是演员很符合他们的审美,全员表演在线,三线叙事表达的很完整,每条线都很好看。
宋运辉代表国有经济发展,雷东宝代表了农村集体经济,杨巡代表了个体经济。共同组成了时代的篇章,三线交相辉映,剧情非常紧凑!
大江大河的原著更像是一部大纲体小说,事情很多很满,但是缺乏细节和普世情感。
老吴拍的这版大江大河相较于原版,改编的细节有差距,内容深度不足,他并没有按照剧本拍,而是大量借鉴了原著。
通过大量的信息,把三线搅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好的三线循环。
画面感非常强,大量的一镜到底……
老吴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镜头、调度、转场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很有电影感。
这版大江大河竟然有奈飞定制剧的感觉……
信息密集,剧情快,人物情绪极端,宋运辉的成长,雷东宝的热血,杨巡的压抑……突出主要矛盾,戏剧冲突特别多。
总而言之,老吴的大江大河,优点相当突出,相当炸裂,出乎李明洋的意料!
比大江大河差一些,年代感薄弱,代入感很差。
但比另外两部好太多了!直接碾压。
大江大河最精彩的就是第一部,然后一部不如一部……第二部聚焦在宋运辉身上,雷东宝开头打个酱油,结尾又打个酱油,就那么结束了。
第三部剧情跟赶飞机似的,飞的贼快,还特别无聊。
人物转折非常生硬,没有任何代入感,特别不伦不类。
这也是正午的老毛病了,孔笙开个好头,丢给其他导演延续,一对比,拍的越来越垃圾……
李明洋培养了老吴快三年,电影、网大、电视剧都拍了一遍。
老吴有点死脑筋,得有个参考,没参考就会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搞出有漫画基础,大爆的一拳超人网大。
拍电影,连折两部,一部孤岛惊魂,一部李献计历险记。
拍电视剧大江大河,非常有水平,老吴完全能胜任电视剧导演,不过拍着拍着质疑剧本,拿原著开拍,阴差阳错拍出了奈飞的风格……电影级的画面,精品长剧的节奏,短小精悍。
这是好事,但不符合潮流。
华策高层全都摇头叹息,不是因为拍的不好,而是老吴拍的太短了!
粗剪般竟然只有三十集!
不好卖啊!
电视台买剧喜欢买长剧,越长越好!
长剧有利于观众投入感情,出于稳固收视率的考虑,如果一部70集电视剧收视率高,又何必去买3部20集的呢?
作为依靠广告收回成本的买方卫视平台,剧集越长,植入广告的空间就越多,因而也很钟情长剧集,而演艺人员也由此可以增加片酬。
如此一来,制作方、平台方和艺人都能在“注水”中得益,因而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合谋”,共同靠拉长集数牟利。
2012年,新《还珠格格》99集,新《水浒传》86集,《爱情有点蓝》、《夏家三千金》、《娘家的故事》均达80集,《回家的诱惑》68集,《后宫甄嬛传》76集,张纪中版《西游记》66集……一部部“鸿篇巨制”可太赚钱了!
电视剧圈在‘注水’潮流之下。
即便主打精良,只拍四十集,资方也会认为不符合市场而不予投资。
老吴这粗剪30集的大江大河……把华策给搞懵了。
30集左右的作品半个月播出完,就算口碑好,没等到带动收视率爬升就剧终了,而长剧对观众的黏性更强,话题的发酵也更有效,广告曝光的时长也随之相应拉长。
电视台那边根本卖不上价。
老吴的大江大河更适合节奏明快的网剧,但网剧现在卖不上价,血赔……
上亿的成本,必须卖给电视台才能赚钱!
华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李明洋是不管的。
老吴没时间去补拍,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李茗管理花束娱乐,管理的很不错,但是她属于放养型,花束娱乐的自制剧成长太慢。
李明洋将花束娱乐重新交给老吴来管理,引导制片,主管制片业务!
李茗去棒子给张薇做助手,主管直播业务。
张薇继续负责花束科技,主管视频业务。
小叶和阿火一起负责盘古特效,主管特效和动画业务。
中韩花束计划由光线、华策、花束娱乐、爱奇艺四家成立新公司了巨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明洋做主。
本来是有于东,这家伙中途被座山雕拉跑了。
于东嘴里嚷嚷着对座山雕不满,但行动上是一点都不敢反抗。
“下半年是我们最重要的一年,赢了,我们就有与爱优腾叫板的能力。”
“绝对不能输!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李明洋说完了自己的计划,扫视着会议室里的赵老板、王常田、张薇、老吴。
“你的计划里面有一个大前提,TVing真的会和FBTV合并吗?”王常田说。
“是啊!如果TVing和FBTV不能合并,我们就是个笑话了。”
李明洋点了一根烟,抽了两口,将烟掐灭,“我不仅仅是CJ的外理事,最多半年,我就会成为CJ娱乐的副会长。”
王常田和赵老板齐齐一愣,难以置信,不敢置信。
“我这个副会长也不知道能当多久,机会只有一次,错过这次,以后就再也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的是,FBTV必然有你们一席之地!”
“好了,是当人?还是做狗?”
……
第608章 狂人赌局!
“目前已经有三十位导演加入C计划,想必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计划的灵感来自于华艺兄弟的H计划!”
“华艺推出H计划的口号是要更为深入的贯彻电影革命的精神,不断开拓华语电影的新可能。C计划的口号和华艺差不多,打造中韩合拍新风潮,开拓出属于中韩电影人的新风暴!”
话音刚落,李明洋身后的巨幕亮起,三十部电影的海报滚动出现。
清一色全是韩片!
说好的中韩合拍,竟然无一东大电影!
“卧槽!李明洋这是要跟其他人杠上了!”
“本来就水火不容,干起来好啊!有大新闻!”
“李明洋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他在棒子混的开,凭什么要给东大电影投钱。”
“牛逼plus!”
“交流会干冯裤子,我就知道这小子立场有问题,没想到这直接倒戈了。”
“不倒戈,没法还手啊!”
“怎么感觉这些电影有点眼熟啊!李政宰、全智贤、河正宇、黄政民、李秉宪、宋康昊、全度妍,这是把韩娱最卖座的人一网打尽了啊!”
就在台下一众媒体窃窃私语,惊讶万分的时候,一位棒子记者站起来。
“李导,你有参与C计划吗?”
安排好的记者开始提问,李明洋摆摆手,“中韩电影市场,我已经很成功了,并不需要中韩合拍C计划的扶持,C计划是专门针对中韩电影人的。”
“据我所知,目前东大并没有那么多中韩合拍项目,而棒子进口片又有数量限制。这么多韩片有多少能进入东大市场呢?”
“中韩合拍不仅仅是针对市场,也不应该局限于棒子导演执导的模式,合作模式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而应扩展至导演、艺人、幕后团队、剧本等多层面的合作,双方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才能走的更远!”
李明洋侃侃而谈,谈的兴起,摆摆手让记者先停一停。
“C计划的片单只是暂时的,大多数电影是投资为主,人力为辅,将来还会有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模式的影片,我说过要投二十亿,但是现在连一半都没用到,我期待与更多的电影人合作,无论是内地的,还是港台的,棒子的,我一视同仁!”
“我不会窃取任何人的果实,也不会针对任何人,我淋过雨,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最想要的公平!”
“无论是文艺片,我本人就是拍文艺片出道,还是商业片,我都接受!赚不赚钱无所谓!”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中韩电影文化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起中韩电影文化交流的桥梁,二十亿不是我的极限,也不是中韩电影的极限!”
“我的话讲完了,你可以继续问了。”
思密达记者被感动到了,热泪盈眶,含泪看小抄,继续提问。
“李导,你的中韩合拍片小姐什么时候开拍?”
“什么小姐,我从来没有接到过这个项目。”
李明洋睁着眼睛说瞎话,把在场的记者惊得目瞪口呆。
“李导,你的两部中美合拍片,新世界和一拳超人项目进展到哪个程度了,什么时候开机?”
李明洋大手一挥,“这两个项目跟我没关系。”
台下一阵骚乱,李明洋是不打算认账了啊!
既得罪中影,又得罪另外两个出品方福克斯和环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