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第405节

  添加BdG方程建模和耦合强度量化,独立建模拓扑态与超导的耦合,量化界面参数,最后再修正他曾经做的钉扎力模型。将拓扑界面贡献和YO贡献( F_{ext{YO}})叠加。

  资金有限,必须要大幅降低试错成本,而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先通过数学进行模拟,确保拓扑超导界面与YO纳米掺杂技术的协同效应最大化。

  和先前一样,通过实验-迭代,最后确保预测精度,锁定最佳工艺参数。

  写了半小时,许青舟又掏出手机,给卡森发去需要添加的设备,让他早些去申请,找人安装。

  在人工这一块,国外的效率一向都很感人。

  得提前把设备搞定,这样才能保证方案出来,能够立刻动手实验。

  暂时需要一台配备Bi、Se、Nb源的分子束外延,Riber 32P。再来一台FEI Helios 600i的聚焦离子束。

  把实验计划的框架写出来,他也没再继续,时间一到中午,熬夜后劲儿上来了,身体轻飘飘的。

  许青舟嫌麻烦,干脆随便煮碗面盖上剩菜,嗦完,直接回卧室睡觉。

  睡之前,还特意摆拍了张照片,给宋瑶汇报自己的情况。

第522章 宋瑶的御夫之道

  1月下旬,冬季气息浓烈,道路两侧的树木只剩下枝丫,连查尔斯河畔都显得有些萧索。

  哈佛商学院,两个女生刚吃完午饭,坐在查尔斯河畔新开的咖啡店外摆喝咖啡。

  中午,太阳开始发威,把温度提起来,一直晒着会有点热,最舒服的是躲在遮阳下,喝着咖啡,再感受着午间的风徐徐吹来。

  查尔斯河两侧,游人熙熙攘攘,散步,运动,拍照,家庭聚餐.一切看起来都刚刚好。

  遮阳伞下,凯莉尔拿着平板,正在看宋瑶的做空模型。

  宋瑶很悠闲,抿了口杯盏内的咖啡,又打开手机看消息,许青舟发来的照片,盖着被子,露出个脑袋。

  她回消息评价:“睡得太假了。”

  许青舟:“我拍张被子里边的照片证明自己,有大宝贝。”

  宋瑶嘴角勾了勾,真以为她还是那个他随便调戏一下就脸红的小白?

  “你什么我没见过(鄙视.jpg。)”

  许青舟:“.”

  但过了几秒,许青舟还是发了照片过来,是卧着睡觉的二喵。

  宋瑶:“闭嘴吧你!赶紧睡觉!”

  “噢,太复杂了!”

  凯莉尔把平板还给宋瑶,有些惊叹:“这就是菲尔兹奖大佬的可怕吗,对于这些算法和模型,仅仅是看起来都无比吃力,我都无法想象一个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是挺厉害。”宋瑶点点头,对这点还是很认同的。

  “我觉得你可以用更肯定的用词。”凯莉尔笑着。

  她虽然喜欢和聪明人做朋友,可在这俩人面前,她有些时候真会感受到压力。

  当然,这压力不是自卑什么的,那种东西不可能会出现在她身上,更准确来说是紧迫感,似乎随时都会狠狠地落在后面的恐惧。

  宋瑶杵着下巴,望着河边的冬日雪景放松上午的劳累,家里那家伙不到两月时间就搞定了一个团队的数学计算,也难怪那些企业愿意开几百万美元的薪酬请他过去做工程师。

  不过,她也不是白让他打工。

  都给过报酬的了,毕竟经常被拉了坐在他腿上当宋老师。

  宋瑶顿时想到这人昨晚偷偷熬夜的事情,无奈地笑了笑,小声念叨:“就是有点不让人省心。”

  其实,她昨晚早就发现许青舟在熬夜写东西。

  因为睡觉的时候习惯性地朝那边拱一拱——许青舟的怀里暖呼呼的,每次过去,他都会伸手把自己揽住。

  所以很容易可以发现他不在。

  但.

  两人在一起四五年,以她对许青舟的了解,敢顶着挨揍的风险这么熬夜,估计是真的有什么新的思路。

  虽然经常嫌弃许青舟,还是能体会他的辛苦。

  尤其是现在超导薄膜方面的竞争压力大,不光是MIT,剑桥啊,普林斯顿,甚至连哈佛都有类似项目。

  真正叫做群雄逐鹿。

  于是,这次发现过后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是不能让许青舟知道的。

  这家伙属于那种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的类型,一旦放松了熬夜的管控,说不定整天来磨自己,申请熬夜,再或者就是斗智斗勇。

  《宋氏御夫春秋》第2条,张弛有度,不能让许青舟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凯莉尔感慨了一阵,突然想到个事情,好奇地问:“Mrs.宋,你的水平早就可以毕业了,有试过申请提前毕业吗?”

  “我在国内的教授已经和学校申请,并且已经通过,明年毕业。”

  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项目经验和sci,还有人脉什么。

  她现在接触过的都是世界顶尖的大课题,经验上挑不出什么毛病,再说硬性的sci要求,就她现在的sci数量,比大部分博士毕业生都多,而且还大都是1区的。

  国内的体制没那么灵活,五年时间缩短成三年已经足够快了。

  凯莉尔靠在椅子上咋舌:“你们夏国的制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

  宋瑶不置可否,国情不同,只能说各有优劣,这个时候,她的手机再度消息详细提示。

  “走吧,莫顿教授找我们。”

  “噢,又得忙了.稍等一下,我得把最后这口咖啡喝完。”

  1月26日。

  许青舟还没进办公室,卡森就迎上来,他直接问:“设备和前驱体准备好没有?”

  “都好好地躺在里边呢。”

  卡森指着实验室的方向。

  许青舟进屋,透过玻璃里观察实验室的情况,果然瞧见两台新装好的设备。

  型号分别为Riber 32P分子束外延和FEI Helios 600i的聚焦离子束。

  依旧有点老旧,但能用。

  上辈子,本科的时候在京大实验室里见过几次,当时还感慨先进,他心中乐起来,那时候还真有点坐井观天.

  不过,这恰恰说明两个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

  两台设备一塞进来,整个实验室显得更加促狭,但好在并不影响日常的走动。

  马尔斯挥手打招呼,“许教授,下午好哦,您是几天没睡了?!”

  许青舟此时顶着两个黑眼圈,胡子也没刮,发型同样有些潦草。

  和平日里英俊的许教授完全不同。

  一侧,孙思敏倒是有不一样的想法,相反,她还觉得这副模样挺有学者气质。

  “高冷校花和邋遢学者.”

  这位cp少女在心里略微兴奋,小小地嗑一波。

  许青舟摸了摸下巴的胡子茬,才想到出门比较急忘记整理形象,不在意地说:“好了,比起关注我的形象,实验的事情也许更重要一点。各位,现在开始已经被遗忘掉的组会。”

  卡森、孙思敏和马尔斯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许青舟打开笔记本,把整理好的实验方案发到大家的邮箱,说道:“这是未来5天的实验执行方案,拓扑超导界面工程与YO纳米掺杂协同优化。目标,实现 12 T磁场下Jc≥2.0×10 A/cm,晶界Jc占比≥90%,辐照后Jc保持率≥95%。”

  没错,尽管衡量超导薄膜性能的标准极其复杂,T_c,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等,可Jc仍然是超导薄膜商业化的核心瓶颈,其它参数可以在现有工艺中已接近理论极限或可通过成熟方案稳定控制。

  他的话语落完,办公室顿时陷入了寂静。

  卡森等人面面相觑,表情古怪。

  他们现在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点没睡醒,幻听了。

  貌似,他们听到许教授刚才说要实现12T磁场下Jc≥2.0×10 A/cm

第523章 我真挺擅长物理

  “拓扑超导界面工程?”

  “Jc≥2.0×10 A/cm?”

  卡森盯着许青舟发来的邮件,查看更加细节的信息。

  “看你们的样子,想必是有什么想说的吧?”许青舟停下,等团队成员提问。

  马尔斯讪讪笑着,说:“教授,我有个小小的问题好吧,不是小问题,恕我直言,咱们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点。”

  他们目前最好的超导薄膜样品性能也就Jc≥1×10A/cm。

  这一下直接翻了一倍。

  许青舟笑着道:“马尔斯先生,我很高兴你能这么谦虚,但这次不用,我认为,这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在NbSn薄膜表面外延生长拓扑绝缘体.利用其受拓扑保护的表面态抑制磁通线运动”

  卡森疑惑:“教授,您这种办法.有用吗?就提其中一点,我在拓扑上了解虽然不多,可还是能看出来,拓扑绝缘体表面易氧化,比如BiSe暴露空气后形成BiO,破坏拓扑表面态,这个该怎么解决?”

  “理论上可以解决,我们可以使用单层石墨烯或h-BN覆盖拓扑材料表面别这副表情,科学在于探索,而我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

  “嗨,咱们要不要赌一局,就赌这次实验,输的人请喝酒。”

  卡森打了个响指,兴致勃勃地说。

  孙思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马尔斯有些意动。

  “先停一下,打赌的事情,我建议你们私下进行,当然,我虽然不会参加,可建议你们押成功的一方,好了,现在言归正传,该说实验了。”

  许青舟把跑偏的会议主题拉回来。

  现在,各大实验室都在齐头并进,他们这样半路出家的小团队,要是没有点黑科技,那不妥妥的陪跑。

  “我们需要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完成蓝宝石基底预处理,BiSe拓扑层生长”

  许青舟给大家阐述实验中需要增加的步骤,蓝宝石基底抛光,构建拓扑材料.他也没忘记卡森他们加班做出来的梯度过渡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孙思敏和马尔斯俩人基本都在听,而卡森则时不时地打断一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

  “都明白了吧。”许青舟已经把实验流程和细节全部过了一遍。

  “明白。”

  卡森点点头,和先前不同,深入了解方案过后,他发现确实有很强的可行性。

首节 上一节 405/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