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我为王 第442节

  撤诉,意味着承认凯瑟琳说的是真话,那段监听UN代表的信息是真实存在,并且是百分百货真价实的丑闻。

  舆论的风暴再次把米国人和大英人摆上了桌面,CIA这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要消除舆论的影响,没有比找到大杀器来证实傻大木罪行更好的方法。

  作为CIA驻伊利哥分站站长的西蒙于是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这边要承受媒体的压力,那边也要承受来自上头的压力,导致了西蒙最近颇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就在他专心阅读报告进度的时候,突然听到电脑里传来叮的一声提示音。

  西蒙略微抬头,看到了CIA工作系统里弹出一份标红的文件。

  红色提示的文件意味着是急件,非常重要。

  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文件,点开了那份邮件。

  这是一份协查通知。

  一般来说,当出现重大事件而总部没有头绪的时候,会向部署在全球的各个CIA工作分站发出协查通告,要求各站点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源根据这份协查通告后面附上的报告,查找出线索,之后再汇总上报。

  西蒙快速阅读了一下内容,发现原来是东南亚分站出了事。

  一名叫做乔伊斯的情报专员在老缅境内失踪,根据现有的情报,他和两名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一起遇到了一次袭击,两名海豹阵亡,乔伊斯下落不明。

  西蒙的眉毛轻轻一挑。

  心想居然老缅那边还有战斗力这么猛的人。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华国的特种部队。

  只是往下看,越看,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因为报告内容提及在袭击中听见袭击者使用俄语,甚至英语,而袭击者的身形上判断,有亚洲人也有大毛子,看起来并不像是华国的特种部队。

  西蒙继续看下去,越看越心惊。

  报告里说,在乔伊斯遇袭后,驻扎在暹罗的那支海豹小分队前往老缅进行追捕,前后调动了一个侦察连,一支民地武自己的特种部队,到最后居然一个侦察连几乎团灭,民地武的“眼镜蛇”特种部队损失二十余人,就连前去追捕敌人的海报突击分队,也一死一伤。

  这事还没完。

  几天后,负责领导那支海豹小分队的上尉哈罗德,在暹罗死在了情人的家里。现场看来,两人是赤条条挂在床上的,现场发现了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也就是万艾可,尸检发现俩人都死于心梗,属于剧烈运动时过猛导致死亡。

  当然,米国人不承认这个结果。

  他们将哈罗德的尸体带回了米国,在顶级的解剖实验室里进行了解剖。

  最后发现哈罗德的身体里有一种能够导致心脏骤停的药物残余,而这种药物在医学临床上很少见,一般是特工用来谋杀目标所用。

  由此兰利总部得出了结论,认为哈罗德上尉是死于谋杀,而不是马上风。

  联系到之前在金三角地带的行动,兰利的情报分析员们认为这可能是一次报复。

  依据是海豹小分队的行动报告里指出他们的狙击手曾经击伤一名袭击者,只是最后被对方救走了,并不确定是否死亡。

  为了一名伤员而报复一名海豹突击队的指挥官。

  用兰利的看法来形容就是“丧心病狂”,简直不可容忍。

  因此发布全球红色协查令,要求各国分站提供线索,毕竟战斗力这么爆棚的队伍肯定在各国有一定的名气,不会是寂寂无名之辈。

  看完后,西蒙坐在椅子里想了半天。

  忽然,他又想起了之前的一份协查报告。

  那是一份关于绿扁帽小分队在哥伦比亚丛林里协助打击反政府武装ELN时候全军覆没的协查通告。

  那是三个月前的报告了。

  他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再次仔细地进行了阅读。

  再然后,想到了宋和平和他的“音乐家”防务。

  一分钟后,他拿起了电话。

  “鲍比,帮我查一下近期‘音乐家’防务的所有人员行踪,做一份报告送到我这里来。”

  求月票!求月票!

第421章 老高很给力

  委内,马罗阿镇附近丛林区。

  宋和平在直升机的机舱边上向下俯瞰,茂密的丛林如同一块深绿的地毯般铺满了整个大地,远处一条河流如同蟒蛇一样蜿蜒在丛林中若隐若现,充满了原始味道的景色令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江峰指着前方说:“老班长,你看那边。”

  宋和平顺着江峰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远处的山谷中,出现了一片已经开拓出来的空地,一条南北走向的跑道映入眼帘,山谷中不少地方已经被清理出来,一些火柴盒一样的建筑物散落在四周。

  “进度这么快?!”

  看着已经初见规模的跑道和营区建筑,连宋和平都感到惊讶。

  江峰说:“你那位老同学很给力,他们带来了一百多人,又从本地招募了两百多个工人,日夜不停赶工,在这种地方居然能做到这种效率,简直就是奇迹。”

  宋和平心里清楚,那是因为老高想要翻身全凭这个工程了,他不赶工谁赶工?估计他比自己还急着要完成这个项目。

  直升机很快降落在山谷的营地中央,宋和平先去了工地,在那里他看到了老高。

  询问了一番老高工程进度后,宋和平问江峰:“机库呢?飞机呢?”

  “在那边。”

  江峰手指向山谷北面。

  宋和平看到了几个大铁皮房子远远地矗立在山谷北端。

  “去看看。”

  他跳上一辆吉普车,顺着刚刚做了地面平整还没开始正式施工的跑道开到了机库前。

  和跑道相比,这里的施工进度显然更快,已经硬底化,铺了水泥。

  钢结构的大机库,虽然简陋点,但绝对耐操实用。

  走进去一眼看到了几个围在一堆零件和一架已经装配了半截的SU-24战斗轰炸机。

  “尼古拉先生,您好!”

  宋和平径直走向领头那名蓄了白胡子年龄大约五十多岁的老工程师。

  看到有人进来,地勤组的头儿尼古拉马上认出走在前面的那位就是自己的雇主宋和平。

  “老板。”

  他拿着毛巾走到跟前。

  宋和平伸出手。

  尼古拉满手油污,用毛巾擦了好几次都没擦干净。

  宋和平没等他擦干净,已经一手抓住了他的手掌,用力地握了握。

  “这里的生活还习惯吗?”

  尼古拉一愣。

  他没料到宋和平开口不是问他飞机的装配进度,而是直接问起这里的生活如何。

  “还不错,就是热了点。”尼古拉如实相告:“还有这里的蛇也挺多的,我上厕所从马桶里都钻出了一条蛇来。”

  “哈哈哈哈!”

  宋和平大笑起来,回头朝工地宿舍方向望去。

  那里是板房。

  目前就这条件。

  毕竟此地偏僻,最近的一个小镇也要二十多公里距离。

  在学校还没建好之前,这里的条件不可否认是艰苦的。

  “很抱歉,我只能暂时保障到这个程度,但是你们放心,这里的学校已经在赶进度了,建好之后,你们就可以住进装有空调的水泥房了。”

  宋和平给他们画大饼。

  “并且你们每年还可以进行轮休,有带薪假期,如果你们有兴趣将家人带到加拉加斯生活,公司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居补贴。”

  尼古拉闻言大喜。

  毕竟一年只有两个月的假期,跑回俄国去不光路途遥远,和家人分隔两地才是最大的煎熬。

  “太谢谢老板了。”

  宋和平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指指SU-24道:“还要多久能组装好?”

  尼古拉说:“再给我一个月时间。”

  宋和平想了想说:“两架?”

  尼古拉摇头:“不,一架,之后还要调试,估计要两个月。”

  宋和平说:“没有两个月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因为飞行员还要进行适应训练一个月,熟悉这里的跑道和飞机。”

  尼古拉想了想,用力点头:“现在的维修和装配设备都不齐全,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运到。”

  宋和平说:“这件事交给我,15天内,必定运到。”

  尼古拉估算了一下时间,然后给出了答案:“如果15天内能拿到所有的装配和检测设备,一个半月,我能将两架飞机都组装完毕。”

  宋和平说:“那就好,公司设有奖金制度,按时完成任务在年中考评后会获得相应的奖金,否则会扣钱。尼古拉,我想你们签合同的时候应该看清楚了。”

  年底的奖金是年度总薪酬的10%,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尼古拉当然清楚。

  “明白,老板,只要设备到位,我的工作效率一定能跟上。”

  就在这时,宋和平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摸出卫星电话一看,居然是莫林斯的号码。

  这时候莫林斯来电话,宋和平感觉有些不安。

  因为第一批军火按照进度,已经运到了哥伦比亚。

  难道交给拉玛斯那边运作,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们继续,我先去听个电话。”

  宋和平中止了和尼古拉的谈话,转身走出机库,摁下了通话键。

  “我的好兄弟,这时候找我有什么紧要事情吗?”

  那头果然是莫林斯,还是熟悉的声音,听起来还挺急的。

  “宋,我真还有些急事,你一定要帮忙。”

  “你说吧。是不是还要什么军火?!只要你给得价钱,要坦克我都给你弄来!”

  宋和平心里暗道,难道是要买多点军火?那倒不错,最近自己投资了这个学校,还买了两架SU-24和两架MI-171,公司账户上的钱是哗啦啦往外流,两千多万美元的流动资金一下子见了底。

  以前没做过建筑还真不知道钱原来那么不经花。

首节 上一节 442/9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