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涛那首《苏武牧羊》前奏的感染力也不错。但是,和这首歌前奏的感染力相比,差距非常大!
李落的编曲能力是最顶尖的。
所有人都再一次见识到了这一点。
箫声结束,人声起。
“?风似手在轻轻滑过满沟与壑的额,
长则是情怀冗冗展不扯眉间的锁。
没人来过,
我飘在了风里,飘进了风雨。
叹这样心绪悠悠的黄昏与白昼。
……”
所有人的眼里都尽是藏不住的惊艳之色。
这歌词……仅仅只是一眼,就特别喜欢!
这是最好的歌词之一。
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意思和意境,又让人莫名的有些叹息。
“满沟与壑的额”,主人公,也就是苏武,他刚出使匈奴的时候,年纪其实并不大,只有四十岁,正值壮年。
但是,一直到老了,快要到60岁的时候,才终于又回到了汉朝。
从壮年到暮年,额头上已尽是沟壑。
不对,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定然还未到暮年,额上就已经满是沟与壑了。
“风似手滑过”,陪伴主人公的只有风。
或柔和,像情人的手,主人公能够感到温暖。
又或像利刃,没有温暖,只有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但不管是柔和,还是像利刃,最终留给主人公的都只有孤独。
不见“沧桑”二字,也没有“孤独”二字,却又写尽了沧桑和孤独,那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身影,在风中独自渐行渐远。
对了,还有羊群。
但羊群怎能理解主人公的孤独,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一句歌词,仅仅只是第一句歌词,就让人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么多意象。
李落写歌词的水平已臻化境!
当然,这一点粉丝们早就知道了,只是现在又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
“长则是情怀冗冗展不扯眉间的锁”,“长则是”,总是、一直是的意思,这是古语中一种常见的用法。
对故国的思念,对家乡的牵挂一直萦绕在心头,紧锁的眉头何时才能舒展开?
没有人会来这里,只有风雨依旧,一次次叹息着黄昏与白昼。
“?一程程水寒山冷瑟瑟风中的人,
一步步隐隐天涯树远雾黄昏。
谁会在意,
我浪迹在这里,我流放在这里。
最恨这逈野悲凉草黄风无语。
……”
“树远雾黄昏”,“草黄风无语”,所有人再一次被惊艳。
这哪里是歌词,分明就是意境悠悠的诗句。用言语难以形容其美,不敢相信有人能够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一程程水寒山冷,一步步隐隐天涯。人是瑟瑟风中的人,是流浪在这里的人,是流放在这里的人。
有谁会在意?
只有逈野悲凉,草黄风无语。
不仅歌词意境悠悠,旋律也是极美!
萧声再次出现,配合着比先前要高亢一些了的声音,苏武孤寂又落莫的身影是那么清晰,那么感同身受。
这又是一首注定会成为经典的歌!
“?那一片悠悠的胡笛在重重叠叠,
似残红铺满戈壁。
我见他意汪汪情漓漓颤巍巍扶不住岁月的叹息。
谁在叹息里自斟自饮,
将万里愁绪付与天地。
……”
悠悠的胡笛声重重叠叠,就像是残阳铺满了戈壁。
岁月在叹息。
主人公不希望岁月叹息,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过去,看不到回家的希望,又如何让岁月不叹息?
最终只能在叹息里自斟自饮,将万里的愁绪付诸于天地。
一遍听完,粉丝们全都兴奋不已。
他们虽然早就知道了李落亲自为“苏武牧羊”故事写的歌,肯定会比聂涛的《苏武牧羊》更好听,他们已经把心里的期待值提得很高了。
但是,这个时候依然相当惊喜!
这首歌比他们期待中还要好很多。
这首歌无论是词,还是曲,都绝对已经是最顶尖的级别了。
之前还有人说,“苏武牧羊”这个题材聂涛的《苏武牧羊》已经写得很好了,感觉基本上都已经到了这个题材的天花板了。
即便是李落的歌在质量上能比聂涛的《苏武牧羊》更高,但应该也高不到哪里去。
这不是说李落的实力比聂涛高不了多少,而是具体到“苏武牧羊”这个题材能够让李落发挥的空间有限。
它的上限就在那里,而聂涛的《苏武牧羊》又基本上已经达到上限了。
那么,李落再厉害也有劲使不出啊!
现在,那些人又该怎么说?
是不是彻底傻眼了?是不是发现李落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更加厉害很多?
确实。
如果李落不亲自为“苏武牧羊”故事创作歌曲的话,那聂涛的《苏武牧羊》可能的确已经基本上是这个题材的天花板了。
包括很多音乐人,也包括那些音乐名家们在内,可能也都会这样认为。
让他们写,他们可能的确写不出更好的作品。
但是,李落亲自出手了。
那么,众人关于这个题材的认知,就肯定要打破了。
聂涛的《苏武牧羊》还远没有到这个题材的天花板。
天花板还远远在上面。
李落这首《牧羊人》,才是真正达到了天花板。
这下子是真的到了天花板了。关于这个题材,不可能还有人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了。
包括所有的音乐大佬们在内。
聂涛的《苏武牧羊》很优秀。但是,和这首《牧羊人》一比,差距实在太大,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粉丝们越想越兴奋,继续听第二遍。
这一遍听完,粉丝们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首歌全程都没有提到苏武,也没有提到“苏武牧羊”。
除了歌名叫做《牧羊人》,有“牧羊”二字之外,歌词全程都没有“牧羊”二字,连一个“羊”字都没有,更别说“苏武”二字了。
先前听第一遍的时候,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现在才注意到。
句句不提苏武,也不提“苏武牧羊”,但却又句句都在写苏武,也都在写“苏武牧羊”,这显然又要比直接提到苏武和“苏武牧羊”更让人兴奋了!
听第二遍竟然还能发现新的惊喜?
不愧是落哥又一首巅峰之作!
聂涛的《苏武牧羊》怎么比嘛?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是聂涛不够优秀,而是李落那老六强得实在太离谱了!
“词顶尖、曲顶尖,李落、凌清雪两口子唱得也顶尖。这样的歌不成经典,要怎样的歌才能成经典?”
“听了这首歌之后再看‘苏武牧羊’的故事,更加感慨和感动了。武功镇龙门村苏武墓园的人气可能还会再次暴涨。”
“确实是更加感慨和感动了。一首歌曲真的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前提是歌曲的质量要足够好!”
“苏武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英雄!非常幸运在漂泊了近二十年之后,苏武回到了汉朝,回到了家里。而且,还长寿。活了八十岁,回到汉朝之后都还活了二十多年。八十岁即便是到了现在,都要算长寿,更别说那个时候了。”
“是啊!想到苏武最终回到了汉朝,而且长寿,心里才没有了唏嘘和遗憾。”
“苏武墓园的人气大概率还会再次暴涨,武功县文旅局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估计武功县文旅局刚刚得知李落也跟着《舌尖》剧组到了武功县的时候,完全想不到李落的武功县之行,能够给他们带去如此巨大的惊喜。”
“那肯定是想不到的。李落、凌清雪两口子瞻仰了苏武墓园,就已经让他们非常惊喜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巨大惊喜!”
“有了这一首歌,苏武墓园怕是要全国知名了。”
“很有这个可能。以后大家提到陕省的陵墓,就不会只想到秦始皇陵、乾陵、昭陵等帝王陵墓了。而是同时还会想到还有一座苏武的陵墓。”
“不只是武功县文旅局会笑,就是陕省文旅局,他也要笑啊!”
“那肯定。”
“……”
……
聂涛看完了视频,听完了歌。
整个人直接傻了!
“苏武牧羊”,这个他认为自己已经基本上写到了天花板的题材,李落竟然能够写出如此一首歌?
一首给再多的赞誉都不会为过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