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所有人都前所未有的期待!
现场。
李落在想应该将诗写在哪里?
这首诗很长,直接用石子作笔写在地面上,又或是石头上就不合适了。
况且,这里无论是地面上,还是两边的石头上都篆刻着诗词,本身也不适合用石子作笔书写。
这个时候,现场一名景区工作人员上前,激动说道:“李落先生,你好!我是景区工作人员,我叫做周筱。这里过去不远就是北门游客中心,那里有纸笔。不知可否请李落先生移步那里?”
这里当然也同样有一名景区的工作人员守在这里了。
李落听后眼前一亮,这当然好了。于是点头道:“那太好了!我们就去那里。”
“好,好。”周筱连连点头,“李落先生请!诸位请!”
随后在一侧引路。整个人前所未有的激动,他们剑门关要彻底名声大噪了!
现场所有游客全都非常兴奋的跟着李落、周筱、凌清雪一行人往北门游客中心走。
正在直播的谢锋当然也一样。
身在北门游客中心的景区负责人梁华早已经得到消息,极为激动的在游客中心大门外等着李落一行人前来。
他本来并不打算打扰李落一行。人家来游玩,冒然打扰不好。
但是现在,李落决定要在这里留诗了。他作为景区负责人,那肯定就必须亲自接待了。
李落人来这里,对于剑门关来说,就已经是一种非常大的宣传了。现在还要留下一首诗,剑门关不得起飞啊?
刚刚在诗词走廊的周筱打电话过来说,李落要写一首诗的时候,梁华前所未有的惊喜!
剑门关真的要名声大噪了!
不多时后,一大群人出现在视线里,正朝着这边走过来。
来了!
梁华大步走上前去。
和李落走在一起的周筱等梁华走近后,对李落说道:“李落先生,这位是我们剑门关景区的负责人,梁华!”
李落笑着说道:“梁主任好!很荣幸见到梁主任!”
梁华同样笑道:“李落先生来剑门关才是我们的荣幸!”
双方握手。
之后,凌清雪、林幼欣、叶心盈、何天蔚等女生们分别向梁华问好,游客们也全都在说“梁主任好!”
梁华笑着和众人一阵寒暄。
现场十分热闹!
热闹一阵后,梁华请李落,还有众人移步游客中心。
众人先后走进游客中心。
一张案桌上,笔墨纸砚等工具已经准备好了。
……
非常感谢,浪花永恒660大佬的继续打赏!
感谢大佬!
……
第462章 剑门关将彻底出名了!
所有人一起来到案桌前。
李落提笔蘸墨,准备开写了。
所有人全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不打算错过任何一丝细节。
谢锋也把镜头对准了案桌上的宣纸。
此时直播间在线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很快,李落落笔,写下“蜀道难”三个字。
这是诗名!
用这样一个诗名,现场所有人,以及直播间里所有人都不意外。
因为李落之前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前在诗词走廊的时候又说了,他直观且深切的感受到了古蜀道之险。
那么很明显,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古蜀道之难、之险,李落才会打算留下一首诗。
现在诗名有一个“难”字,说明这首诗的主题是要突出蜀道之难。和李落的感受一致,所以并不让人意外。
只是不知道会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
五言,还是七言?
答案很快就会有。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落写出了第一句。
原来既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
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那就不存在五言,还是七言了。
这首诗的体裁应该是乐府。之前李落一首《行路难》,用的就是乐府。
这让所有人,包括现场所有人,以及直播间里所有人全都又眼前一亮。
这个体裁可以。
因为这个体裁的诗往往都比较长。
诗长就能够多欣赏几句,那肯定爽啊!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来就发出感慨啊,蜀道上山高路险。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比上青天还要艰难。
这本是李落之前随意感慨的一句话,现在却写进了诗里。
随意感慨的话都能写进诗里,这就有点牛批了啊!
当然,对于李落来说,常规操作而已。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落继续写。
蚕丛及鱼凫?这啥意思啊?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不过没关系,待会儿肯定会有人解读。到时候看了解读之后就懂了。
所以,不着急。
后面几句倒是大概能够理解。“不与秦塞通人烟”,秦地和蜀地被崇山峻岭阻隔,难以互通。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写到这里,所有人已经只在心里直呼“牛逼”了。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太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大概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遣词造句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文字运用似乎已经到了极致!
两边的山真高啊!黄鹤都飞不过去,猿猱想要翻过去也要发愁到底应该如何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依然还是有些地方不太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又感觉非常牛逼的样子。
这诗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来的。
而且好长!
竟然都还没有结束。
尽管刚开始知道这首诗将会是一首乐府诗的时候,所有人就已经知道了这首诗会比较长,至少肯定会比律诗更长。
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长!
比想象中更长!
当然,越长越好!
如果诗句普通,看得人难受。那肯定短点更少,越长越污眼睛,越长越让人痛苦。怎么还没结束啊?废话就不能少说两句吗?
但是,像这首诗这样将文字运用到了极致,天马行空般的美妙文字让人怎么看都看不够,那肯定就越长越好!
千万不要结束!
抑扬顿挫的将这些诗句读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一首诗能够让人享受其美,又如何舍得它结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中间这几句完全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啊!
美至毫巅!
这首诗一出,感觉李落写诗的水平又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放眼整个诗词领域,绝对的断档第一啊!
即便是无秋云大佬,应该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