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你们这就吃上了啊?老三,你嫂子腌的藠头可以吃了,她让我给你们拿一些尝尝。”
这时,方平端着一大盆藠头走了进来。
当地腌制的藠头很好吃,酸辣可口,方唯和盘莲花都很喜欢吃。
“老大,还没吃吧,在这边吃点?”
阿公笑着让方平坐下来吃饭,方平摇了摇头,说婆娘正在做饭,马上就好。
随后他把一盆藠头放进了厨房,便转身离开。
盘莲花赶紧去装了一盘藠头端出来,这玩意很开胃的。
“莲花,多出来的稻谷也别卖了,大哥酿的米酒清香醇厚,很受欢迎。不如家里多酿些米酒,自己喝不完还可以拿到圩上去卖。”
见了大哥,方唯忽然有了主意。
大米吃不完可以酿造米酒啊,这个米酒和“甜酒”不同,甜米酒一般是用糯米酿造的,而他准备用大米酿造的是蒸馏米酒,又叫“大米白酒”。
大米白酒顾名思义,是完全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为糖化酦酵剂,采用半固态发酵工艺酿造而成。
具有度数高、无色透明、蜜香清雅等特点。
方平现在的酿酒手艺没得说,整个公社也挑不出来第二个,早已超过了二姐夫。
“三哥,你这个主意不错,那咱们就酿米酒。”
盘莲花觉得行,阿公慢吞吞的吃着饭菜,不发表意见。
酿酒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家里有现成的酒缸,方唯和大哥一说,对方马上答应过来帮忙酿酒。
临近年关,厂子也不太忙,酿酒的时间还是有的。
于浩听到消息,说方家要自己酿酒,便拉着梁雪琴、姜霞和楚琳琳过来帮忙。
酿酒对于方平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一共酿造了10缸米酒,封进缸里先发酵,等发酵完成之后,再进行蒸馏即可。
大家忙活了几天就结束了,发酵完成还得等一阵子。
方唯喊大哥和帮忙的人吃了一顿饭,楚琳琳还是第一次见识到阿姐和盘莲花的厨艺,忍不住瞪了姜霞一眼。
姜霞总是吹嘘自己的手艺有多好多少,不比不知道,一比简直差的太远了。
“于浩,你们两口子过年准备回家探亲吗?你要是想回去,我让赵队长早点给你们批假。”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倒没什么拘束的感觉。
于浩和梁雪琴结婚之后,男方的家长一直都没来,所以方唯才问了一句。
“不回去了,我爸妈说等年后过来看我们。”
于浩回应了一句,看来他已经协调好了和家人的关系。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便扭头看向了楚琳琳。
“我也不回去,主要是过年太难买票了,火车上挤死人。我打算等春播之后再回家看看,支书,你看行吗?”
“应该可以吧,回头你去问问赵队长。”
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很快就吃完了饭。
几个知青很有眼色的告辞离开,方平和田桂花随后也走了。两人得抓紧时间收拾屋子,清洗晾晒,婷婷这两天就要放寒假了,方涛也说要回来过年。
“快过年了啊,时间过得真快!”
阿公在屋里感叹了一句,然后就陪着小家伙玩玩具。
方唯随后去关崇阳家里转了一圈,见老爷子都挺好,便回来睡觉。
时间匆匆。
在省城呆了一个学期的方涛,回到了村里。
这下子方家可热闹了,村里出了个大学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家有事没事都愿意过来坐坐,听方涛讲一讲大学的生活。
田桂花整天乐的合不拢嘴,家里的炒花生使劲往外拿,要不是婷婷阻拦,还没到过年就得全部吃光。
方唯每天去大队部打个转,看看文件,基本上很少在办公室呆。
他如今把日常支出的签字权给了郑虎,只有大额支出才需要他本人签字。至于过年过节分东西,他也懒得管了,通通由郑虎这个大队长负责。
“三哥,我们商量这一次杀100头猪,让大家好好过个年,你看呢?”
虽然方唯把手里相当一部分权力都交给了郑虎,可郑虎还是习惯了凡事汇报。
杀年猪的事情原本是由他负责,几个队干部也敲定了数量,但他还是要来找方唯。
“你们看着办吧,我不管。”
方唯没好气的瞪了对方一眼,拒绝发表意见。
郑虎嘿嘿一笑,也不在意对方的态度,自己给自己倒了一碗茶。
“三哥,听说你又要在瑶寨搞新稻种?”
“是啊,二队现在没有多余的田地,剩下也只有瑶寨具备坚持研究的条件。”
两人随后转移了话题,说到了前不久瑶寨来人拿走试验材料的事情。
郑虎对这事儿倒没什么意见,反正不管是啥稻种,全都是方唯搞出来的,他有处置权。
他这么问题,只是想知道方唯的打算。
他是真害怕对方哪一天突然带着老婆孩子去了瑶寨,人家寨子也是一个大队的编制,在那里干又不是不行。
结果听方唯这么一说,他的心里就踏实了下来。
第二天。
队里还是分东西,按照人头分配,每个人一只鸡、一只鸭、三斤鸡蛋、十斤豆腐。
这个不按照系数分配,是按照人头分配,哪怕是在外面读书的孩子都有份。
陈州纺织厂也派了车来,拉走了6000鸡蛋和500只鸭子和500只鸡。
煤矿和水泥厂也来了,两家单位一共买走了50头猪、1000只鸭子以及1500只鸡。
要过年了嘛,这些单位都想着尽量给职工谋一些福利。
而队里则一口气杀了100头猪,猪肉需要按照系数进行分配,大家都没意见。
【产出生猪,点数+48900】
【产出肉鸡,点数+16000】
【产出麻鸭,点数+14000】
【总点数:1807495点。】
队里还剩下1327头猪。
大家领到了充足的物资,有鸡有鸭有猪肉还有鸡蛋和豆腐,肯定能过一个好年。
下塘大队没有鱼塘,想吃鱼还得个人去圩上买。
方唯和侄子一起跑了一趟圩上,一人买了一大条草鱼回来。
“涛涛,感觉大学生活咋样?”
“挺好的,我每天要上课、要锻炼身体还要看书,虽然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但心里感到很充实。”
叔侄俩聊了一路,方唯觉得对方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不需要家里多操心。
除夕。
方唯和方平两家在一起吃的团年饭,关崇阳和孙道人也来了,家里显得很热闹。
晚上喝了自家酿的米酒,这种米酒的度数可不低,关崇阳和孙道人只喝了三杯就放下了杯子。
等大家吃饱喝足之后,方唯出门去高青山等人的住处转了转,然后又去知青宿舍转了一圈。
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这些人远离亲人呆在村里过年,他作为大队支书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还好,丰富的物资供应让每个人都吃到了可口的年夜饭,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没看到有谁是独自一人在屋里的。
作为支书,方唯以后主要抓全盘和思想工作,他自己也在努力的适应这种变化。
大年初一。
方唯带上队干部和一些慰问品,去看望了孤寡老人和五保户。
这是二队的老传统,他现在又把这个传统带到了大队。12生产队走一遍,耗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就连午饭都是在张楚家吃的。
一队给沈钰放了三天假,让她回家和丈夫团聚。
方唯悄悄的派人把她送了回去,顺便还给她带了一只鸭子和几斤猪肉。
他也告诉了对方,过年可能没时间去看望郭永清,等沈钰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和郭永清到家里来吃顿饭。
等他回到家已是黄昏时分,家里也坐了满了客人。
王松林和一群阿哥阿姐下山来看阿公,盘莲花和王竹韵做了一桌菜,大家正在喝酒。
“三哥,不要见怪啊,我们没等你就喝上了。”
“无妨,我去各个生产队转一圈,谁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都坐,我陪你们好好喝几杯。”
“三哥,我们可不敢让你陪酒,你陪酒我们都得喝醉。”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的前仰后合。
方唯的酒量在下塘大队喝瑶寨都是出了名的,基本上没人能喝过他。
再说了,王松林等人还得连夜赶回去,喝多了可走不了夜路。
所以,大家都是浅尝即止,填饱了肚子就告辞离去。
“阿公,寨里的交通还是太不方便了,等今年有空了,一定要把道路好好修一下。”
去瑶寨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不行,路不好走,距离其实没那么远。
如果不修路,不仅人员来往不方便,物资运输就更不方便。
以竹子为例,好在是竹器厂的产量不大,所以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不大。真要是到了扩大规模的时候,竹子运输还成了大问题。
每一年运输粮食也是头疼的事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寨子缺少一条道路。
“是啊,当年我带着兄弟们靠着双手开辟了一条路,但现在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老三,你要是能修一条能走卡车的路,寨里一定会为你树碑立传。”
在阿公那个时代,根本没办法修建一条说得过去的道路。
现有的山路连机耕路都不如,更别说行驶货车了。就连拖拉机走在山路上都得小心了再小心,因为路太窄路况很糟糕。
因此,当阿公听到方唯决心修路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期盼的光芒。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过了正月初五。
方唯和盘莲花带着方涛进了几次山,陈州中医院又开始催货,搞得他们正月里就得辛辛苦苦的去采摘草药。
方涛是主动要求跟着进山的,他并不缺钱,学校不仅有每个月都有18元的生活补贴,还有其他一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