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的住处和大哥的房子挨的很近,田桂花听到动静,像一阵风似的,瞬间就冲到了花婶的面前。
她一边骂,一边抬手就给了花婶一个大嘴巴。
速度真的是太快了,快的连方唯都没有反应过来。
“杀人了!老娘跟你拼了。”
花婶的半边脸立马就红肿了起来,她嚎啕大哭,喊叫声惊动了半个村子。
两个女人撕扯到一起,方唯赶紧把大嫂拉开。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要是搞出人命,那可就不值当了。
涛涛看到这一幕,拉着妹妹跑回了家,并把方平叫了过来。
不仅方平来了,花婶的男人和两个儿子也来了。
对方有两个儿子,一个18岁一个15岁。老大是民兵,老二整天跟着郑虎混,看到方唯还挺不自在的。
“吃饱了撑的?方平婆娘,有事说事,你动什么手?你要是手痒,夜里和你男人撕挖去,别在村里丢人现眼。
还有你,花家婆娘,你特么成天在村里转悠,看谁家的鸡蛋都像你家的鸡下的,你要不要脸?连小孩都欺负。
你俩互相道个歉,方平婆娘以后不准动不动就动手,花家婆娘养的鸡不准走出院子。
你们要是不听,回头扣你们男人的工分,听到没得?”
郑先发适时地出现,将两个女人一顿臭骂。
队长不好当,要是镇不住人,凭什么带领社员搞生产?
郑先发吼了几句,花婶和田桂花都老实了,期期艾艾的说了软话,然后捂着脸就跑回了各家屋里。
花婶的男人四十来岁,挥挥手把两个儿子打发走,然后掏出烟袋,递给了方平。
方平从里面抓出来一撮烟丝,拿出一张纸卷了一支“喇叭筒”,对方则点燃了烟锅,两个人就站在一起默默的抽烟。
抽完烟,两人各自转身回家,都跟没事人似的。
女人骂架打架,只要男人不掺和,一般来说事情都不会闹大。
方唯也准备回去,结果没走两步,郑先发就跟了过来:“小秀才,走,去你屋里谈下白。”
谈白和闲聊、聊天的意思差不多,方唯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走进了他家。
“队长,你先坐,我去烧茶。”
别看村子穷,但家家户户有两样东西是不缺的。
一个是烤烟,一个是苦茶。前者队里每年都种,后者去山上采摘就有。
当地的野生茶树,品质并不好,所产的茶叶连供销社都不收。
不过这种茶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家里来了客人,烧一壶茶,再拿一些坛子菜和花生瓜子出来,一边喝茶一边吃东西。
这在当地叫做“吃茶”。
“小秀才,试验田我去看过了,稻子长的着实不错!我问你,你估计亩产能达到多少?”
稍后,两人喝着茶水,谈起了育种的事情。
郑先发已经知道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灾情愈发严重的情况,所以,他对今年的返销粮已经不做任何指望。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他觉得还是得在提高水稻产量上下功夫。
队里的田就这么多,肥料也一样,没办法凭空多出来。
那么唯一能指望就是种子,有了优质的种子,产量也能提升一些。
感谢各位的支持!
继续求月票,求追读。
第51章 恻隐之心
在上交任务不变的前提下,粮食增产就意味着能多留一些口粮。
要是灾年吃不饱、正常年份还是吃不饱,那郑先发这个队长当的也没啥意思。
方唯之前计算过,理论上这5亩地的(单季)亩产可以达到365.8斤。
所以当听到郑先发的发问,马上回答道:
“亩产大概能有250斤到300斤的样子。”
“这么多?要是夏收能达到亩产200斤以上,晚稻我会拿出一半的水田试种你搞出来的种子。”
郑先发吓了一大跳,要知道即便是在正常年份,队里的水稻(两季)亩产也不过才300斤-330斤。
试验田的单季亩产就能达到300斤?
他将信将疑,但还是当机立断做了决定:只要夏收的时候,试验田的亩产能达到200斤,晚稻就会大面积推广种植。
郑先发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与其这么半死不拉活的,还不如尝试一下新稻种呢。
“亩产200斤绝对能达到,咱们不讲那些漂亮话,夏收的时候再看。”
方唯暗暗地高兴,他本来还打算找机会说服郑先发、推广新的稻种呢。
虽然他弄出来的所谓“新品种”,是和队里的稻子同根同源,但由于继承了属性特性,实际上从基因层面已经发生了改变。
当然,他的育种走的是“外挂”路线,别人也学不来。
这会看到郑先发下了决心,方唯也毫不含糊的打了包票。
“只要你能做到,我做主给你记双倍的工分,分双倍的口粮。”
郑先发在方唯这边没坐多久,喝了一口茶水就起身离去。
他能做的事情只有这么多,剩下的就只能看天意。
时间匆匆。
方唯和大哥最近到山谷里的来的次数明显增加。
“三弟,这里的红薯长得太快了,我看这两天就可以进行采收。这绝对是一块宝地,只可惜不属于咱们,还不知道能用多久。”
方平在红薯地里转了一圈,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他是一个经验丰富农民,这一亩地红薯的生长周期,比正常情况下缩短了至少一倍的时间。
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现实的收获就在眼前,一家人终于不用再担心饿肚子。
“那咱们就准备一下,明天就开始采收,估计产量不会差。”
方唯需要抢时间,越临近夏收,家里就越缺粮食。
等这批红薯拿回去,自留地里的菜瓜也将陆续成熟,最艰难的日子就算彻底熬了过去。
“行,就这么办。三弟,这块地的事情不要和任何人讲,咱们能用多久尽量用多久。”
方平一点都不糊涂,他很清楚短周期、高产量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决定把这件事烂在心里,而且还提醒了三弟一句。
“嗯,我知道的。”
方唯听大哥这么一说,就更加放心了。
翌日。
兄弟俩经过查看,决定从这块地的东北角开始采收。
今儿能运回去多少就采收多少,其他的红薯可以继续埋在土里。
这一趟他们运回去了大概300斤红薯,都堆在方唯的屋子里。方平围着这些红薯看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去了。
晚饭有蒸红薯、泡椒、酸萝卜炒腊肉,一家人难得吃了顿饱饭,性格泼辣的田桂花还掉了眼泪。
有时候幸福就这么简单,但为了一顿饱饭,两兄弟却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苦。
山高路远,到了山谷还得干活,一路上还有可能遇到毒虫猛兽。
一般人根本做不到,难怪田桂花的情绪这么激动。
“满满,红薯好甜。”
婷婷紧挨着小叔坐着,一个劲的夸赞红薯好吃。
这一批红薯的口感很不错,甜度也刚刚好,是难得的优良品种。
方唯笑了笑,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郑虎在屋外喊叫:“三哥,你来一下,吴老晕倒了。”
“来了!”
他放下筷子、往兜里揣了两个蒸红薯就跑了出去,然后问道:“咋回事?昨儿见他还好好的。”
“不知道啊,之前吴老给我们几个上课,讲着讲着话就突然晕倒了。”
郑虎很着急,拉着方唯飞奔而去。
村里也就方唯懂点医术,只能靠他去救人。
两人来到吴茂盛的家里,邓元恩等人还没有离开。他们吃过饭来听吴茂盛讲课,谁知道遇到这么一档子事儿。
“三哥,你快看看。”
几人看到方唯进来,忍不住连声催促。
此时,吴茂盛正躺在床上,眼睛半睁半闭,面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虚汗。
方唯觉得很棘手,他又不是正经医生,如果是伤风感冒或者被虫子毒蛇咬了,他有办法,可万一是其他的毛病,他就束手无策了。
但根据吴茂盛的表现判断,有可能是低血糖。
“虎子,你去队里借板车,准备把吴老送到卫生院去。邓元恩,你去找我大嫂,问她要一点白糖,就说我有用。”
方唯知道这会儿不能慌乱,马上给几人分派了任务。
稍后,邓元恩带回来一小包白糖。
这还是当初找水打井的时候,公社奖励给方唯的,田桂花没舍得吃才留到了今天。
方唯赶紧去冲了一杯白糖水,然后让邓元恩把吴茂盛扶起来,给对方灌了下去。
吴茂盛其实刚才就醒了,只不过浑身没力气,连话都讲不出来。
这会喝了糖水,感觉好了一点,便挣扎着想要下地。
“三哥,板车借来了。”
郑虎正好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了一句。
方唯看向吴茂盛,阻拦道:“吴老,你别动,我们马上送你去卫生院。”
“没事,不用去,我就是之前饿得发慌,眼前一黑就栽倒了。现在喝了糖水感觉好多了,歇一会就行。”
吴茂盛果然是因为低血糖才晕倒的,家里其实还有一点存粮,但他舍不得吃,总想着每天少吃点好熬到夏收。
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缘故,今天他终于扛不住了。
“你呀!我不是说了吗,你有困难就告诉我和队长,还能让你断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