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已经有人找他谈过话,大概率会调到湘陵市去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自然是满心欢喜,这两天脸上的笑容明显都多了。
“恭喜恭喜!”
方唯赶紧向黄志刚表示了恭贺,他估摸着对方会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
黄志刚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跟谁都别提,毕竟还没有下文件。”
“我懂,绝不会在外面乱说的。”
随后,方唯就和对方说了这次去京城开会的一些事情,着重提了几个最新的动向。
黄志刚脸上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不由得为合作社的前途感到担心。
方唯注意到了对方脸上的表情变化,但没有说什么,又做了片刻便主动告辞。他这次来找黄志刚,主要就是为了说一说会议精神,其他没啥事。
第二天。
方唯一早开车带着孙道人去了三清观。
如今去山上可方便多了,上门下已经修建了不少建筑,这里简直就像一个小集市。这一带被划为风景区,盘山公路一直修到了三清观的后山。
方唯把车停在了山门前,他也不赶时间,就和老道慢慢沿着石阶攀登而上,很快就到了观里。
这会儿三清观里有不少游客和信众,整个道观烟雾缭绕,香火鼎盛。
“道长,你看观里的人气多旺,要不你还是回来修行吧。”
方唯看着人潮涌动的道观,笑着和孙道人开了个玩笑。
“你这是嫌弃老道了吗?我才不走呢,就带着合作社里,咋滴?”
孙道人白了一眼方唯,然后直接走了进去。
他的两个徒弟随即迎了出来,隔着老远就恭恭敬敬的行礼。
如今的道观可不止大小猫三两只,除了孙道人的两个徒弟,徒孙就有六个。
道观的香火旺盛,捐钱捐物的也不在少数。那还像当年的惨状,当年整个道观破败不堪,要是没有的方唯出钱出力进行了修缮,现在早都不成样子了。
方唯在观里吃了午饭便告辞离去,下午回到了社里。
匆匆数日。
方涛等人培育各种玉米基本都成熟了,经过筛选,强壮的变异株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无论是计算出来的产量还是品质,都无可挑剔。
另外还有三个品种的玉米也不错,虽然各项数据差一点,但绝对是很优秀的品种。
接下来,课题组就重新开始种植这四个品种的玉米,每个品种种植了5亩,依然是使用了快速培育的方法。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快速培育法只在【种植区】内有效,出了区域就一点效果都没有了。
方唯抽空去试验田看了看,觉得方涛这小子的运气真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4种合格的母本,未来都可以形成一个系列了。
第366章 核查,披荆斩棘
就像南光系列一样,4种玉米品种分别被命名为【玉香一号】到【玉香四号】,其中,【玉香一号】就是通过变异株进行的培育的。
“涛涛,你估计【玉香一号】的稳定产量能达到多少?”
方唯在试验田里呆了两个小时,然后扭头看向了方唯问道。
“据我们测算,【玉香一号】的稳定产量应该在每亩1200斤到1500斤之间。其他三个品种的玉米品种,亩产应该在800斤之上。”
方涛想了想,给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数字。
“应该还有潜力可挖,暂时不着急,你们继续捣鼓吧。”
方唯随后离开了试验田,去旱田坡地转了转。
社里这一季在旱田里种植了辣椒,各色各样的辣椒,品种多达6个。这些不同品种的辣椒,有的适合制作辣椒酱、有的适合制作辣椒丝、有的适合制作辣椒面、有的适合制作剁辣椒.
其中,干辣椒也很受欢迎,早已在省内外热销。
现在合作社的产品已不再是单一的稻种,除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培育,还有辣椒的种植(收购)和深加工、稻谷的收购和加工。
另外还有两处蔬菜大棚,可以出产反季节蔬菜、早熟瓜果、特种蔬菜等等。
产品多样,转换灵活,基本上不存在赔钱可能性,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合作社下属的工厂,又是另外一个赛道,基本上可以碾压一众的乡镇企业,极具竞争力。
这一季的辣椒采收之后,会培育大豆种子,这也是方唯这两年力推的一个品种。
上午。
下起了瓢泼大雨,方唯冒雨赶到了办公室,召集赵金生等人紧急开会。
这个月份的天气变幻无常,就比如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就没有提前侦测到。
方唯在会议室坐下之后,也不啰嗦,直接启动了紧急预案,要求大家各司其职,做好防洪抗洪的准备的工作。
大家都不觉得意外,社里这些年已经制定了很多套紧急预案,遇到什么情况启动哪套预案,都有标准的流程。
这场暴雨的短时降雨量已经超过了50年一遇的门坎,所以要格外重视。
各项任务分派了出去,各位理事便奔赴各大队,会同各大队的负责人一起落实防洪抗洪的措施。
方唯坐镇合作社,不断的接到各大队的汇报情况。
到了傍晚。
这场雨便戛然而止,夜里的星星的都格外的明亮,雨过天晴了。
第二天。
方唯便取消了警戒状态,除了有专人巡视之外,防洪抗洪人员都全部撤回,物资也随即重新转运到了仓库里。
虚惊一场不要紧,要是没有预案和执行力,遇到一次灾害就能让社里元气大伤。
这场暴雨由于来得急去得快,基本上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什么危害,反而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
方唯等人松了一口气,静下心来才发现,端午节已经近在咫尺。
“过节按照每人5斤猪肉、1只鸡、1只鸭和5斤鸡蛋的标准,分发福利。”
方唯和理事们一商量,决定给社员们发福利。这种物资分配式的福利,一年也就仅限于几个重要的节日,比如像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等。
这其实也是增强大家集体荣誉感的一种方式。
方唯领了自己和盘莲花的福利,便回到了家里,让阿姐来处理这些东西。
“老三,天气渐渐热了,你说家里要不要买一台电冰箱?”
现在国内还是日产家电横扫天下的时候,国产家电也开始冒头,一些日后知名的大品牌也纷纷浮出了水面。
说实话,现阶段的国产家用电器和进口货还是有差距的,当然,价格差的更大,但这恐怕是日产家电最后的辉煌了。
方唯直接买了一台中意冰箱,用着感觉还行。
现阶段国内的家电生产,大多是直接引进生产线。现在提倡引进-消化-创新的模式,国内大大小小的家电厂家多如牛毛。
比如像现在很畅销的韶峰电视机、中意冰箱等等,最终都大浪淘沙不存在了。
“三哥,这个冰箱真好!”
盘莲花享受到了天热吃冷饮的美妙滋味,越看越喜欢这台冰箱。
实际上现在的国产家电,基本上都处于市场的低端,能用,但要是运气不好的话,问题也多。
有了冰箱最开心的还不是盘莲花,阿姐才是最开心的那一个。以前只要天气热了,储存食材、储存饭菜都很头疼,现在有了冰箱就方便多了。
“回头我在堂屋里装一把吊扇,大家坐在这边也凉快一些。”
方唯冲着盘莲花点了点头,随后也去冰箱拿了一个冰棍吃。
虽然合作社下属的制冷设备厂生产空调,但整个社里也没谁买这玩意。空调在当下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一般家里很少会有人买。
大城市倒是有一些富裕家庭家庭会买空调,但比例也很低,一般还是单位买的多一些。
制冷设备厂现在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块是生产自有品牌的空调机,另一块就是贴牌生产。
方唯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到办公室就给县里的经销商打了电话,让他们送几台吊扇过来。
这些吊扇也是电风扇厂的产品,目前在县城和农村还是很好卖的,主要是实用和价格便宜。
为了这么点东西他犯不着从厂里拿货,经销商不仅送货上门还负责安装。
堂屋和几间卧室都装了吊扇,开动起来,凉风习习,还是很舒服的。
“还缺什么?对了,还得再买一台洗衣机,免得阿姐和你这么辛苦。”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比平时凉快,这都是吊扇的功劳。
方唯想到家里还缺一台洗衣机,就和盘莲花商量,说自己想买一台回来用。
“好啊,就是不知道洗衣机洗衣服能不能洗干净?”
“凑活吧,太脏的地方先用手搓一下,再用洗衣机洗肯定是干干净净的。”
方唯越想越觉得很有必要,和盘莲花商量了一下,随后就买了一台洗衣机回来。
阿公围着洗衣机转了半天,不禁觉得时代真的是变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就在眼前,他完全想象不出来以后还会有什么。
盘莲花和阿姐迫不及待的尝试用洗衣机洗衣服,效果只能说还行,但比用手洗可省事不少。
“三哥,多亏你当初坚持要建设水厂,要不然即使是买了洗衣机,用起来也不方便。”
盘莲花一向都很佩服男人的远见卓识,现在更加佩服了。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这种事没啥好谦虚的,本来就是自己的功劳嘛。
下午。
方唯来到了办公室,郑先发等人走了进来。
“郑书记,今儿怎么这么大的阵仗?”
方唯笑着起身,看到来人比较多,打算把他们请到会议室坐坐。
“方支书,你先别忙,县里的同志今天来重新喝茶农业税,希望你配合。”
郑先发的脸色很不好看,关于核查农业税的事情他事先一点都不知情。
他也看出来了,所谓的核查农业税就是针对合作社来的,跟其他乡镇都没关系。
“方支书,我们也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前来核查,给你们添麻烦了。”
核查人员很客气,这事儿并非他们自愿和主动,是地区的有关部门要求的,他们不得不来。
“请你们跟我去会议室,回头我让财务人员和你们对接。”
方唯的心里很不痛快,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很配合对方的工作。
财务人员抱着账本来到了会议室,大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方唯和郑先发走了出去,郑先发默默的掏出一根烟点燃,说道:“这事儿我事先不知情,你自己当心点,我估计有人要整你们。”
“随便吧,做的不过分我就啥都不说了,要是做的太过分,我肯定要闹个天翻地覆。”
“别,人家是照章办事,你可别胡来。”
事实证明方唯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经过核查,合作社的农业税要增加将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