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19节

  投资参股?搞合资?

  现在连公司法都还没有出来,也不大可能是谈收购的事情。

  “方支书,你别客气,地点由你定。你愿意来香江都行,手续我帮你办。”

  “香江还是算了吧,要不你给我留个联系方式,等我去了香山就和你联系。”

  方唯没有心情去香江,但也不好让人家来县里。正好他想去香山看看,于是就让对方留下了联系方式,等以后再联系。

  对方客气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紧接着电话铃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张文远打来的。

  “支书,有件事我要向你汇报一下。”

  张文远打电话就是为了说江石月的事情,这个江董看上了电器集团公司,想要和公司合资。

  江石月的正隆控股在早些年有一家电视机厂,后来迁到了内地,作价卖给了当地的国营企业。现在他又想重新进入家电领域,对于制冷设备很感兴趣。

  对方通过关系找到了张文远,双方接触了几次,张文远才说了公司属于合作社的情况。

  江石月便打算直接与合作社联系,张文远赶紧和方唯通个气。

  “张总,你这个电话来的太迟,江董已经和我通过了电话。我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现在才说?”

  “我哪知道江董这么心急?再说了,支书你不是一向反对合资吗?我还真不认为这是啥大事。”

  “能不能行,都可以聊聊。我过些天会去你们那边,到时候再和江董见个面。那就先这样,等我去了香山再说。”

  方唯倒也没在意,估计是江董心急了,所以才造成了这么一个时间差。

  他不愿意与别人合资那是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如像育种就是优势领域,但制造业不是。

  目前制冷设备厂引进的生产线并不先进,厂里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是能通过合资解决生产线和技术的问题,也未尝不可。

  关键是看条件,要升级对方开出的条件不可接受,那么这件事也就不用提了。

  晚上回到家,方唯给盘莲花说了这事儿。

  “你又要出差了呀?三哥,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喜欢往外跑,老实交待,是不是外面的风景比家里好看呢?”

  盘莲花已经习惯了男人到处跑,不过她还是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

  “讲乱话!我这次出去的时间不长,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

  方唯觉得好笑,伸手弹了一下婆娘的脑门。

  盘莲花也不在意,夫妻两人共同生活这么多年,互相都很信任。

  吃饭的时候,于浩跑来了。他提了一些老婆家乡的土特产,显然是刚刚和老婆孩子团聚了几天。

  “还在吃夜饭呀?支书,这有点土特产拿过来给你尝尝,你们吃,我先走了。”

  于浩放下东西就要走,方唯把对方叫住了。

  “你先别走,吃了没?没吃就在我这里对付一下。”

  “我吃过了,你先吃饭,我看会儿电锯。”

  于浩吃过饭来的,听到方唯让自己先别走,他就搬了一个凳子坐下,盯着电视看新闻。

  方唯很快就吃完了,然后和于浩一起去天台上坐着喝茶。

  “你最近忙不忙?”

  “还行,支书,你有事只管吩咐。”

  “那好,这两天你和我一起去一趟香山,我打算让你换个地方做事,没问题吧?”

  方唯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想让于浩去电器集团公司,负责销售方面的工作。

  家具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于浩一直呆在那边就有些浪费。这家伙天生就是搞销售的高手,不能任由他摸鱼。

  “我没问题,在哪里做事都行。”

  于浩也是在外面跑惯的人,四海为家,逮着空就会回去和老孩子团聚几天。

  他的户口依然在农村,打算趁着年轻多挣几年钱,等干不动了再回城市养老。所以对他来说,在家具公司做事和在电器集团公司做事都一样。

  “你现在还帮人看风水吗?”

  说完了正事,方唯便和于浩聊起了家常。

  于浩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师弟,抛开公事不谈,其实两人的私交还是蛮不错的。

  “有,但是不多。我发现啊,干这一行不能太勤快,该端着的时候一定要端着,越神秘越好,这样才能挣到钱。”

  “你小子注意点,凡事过犹不及,自己把握好。”

  两人聊了个把小时,于浩便起身告辞。

  第三天。

  方唯带着于浩,一起去了香山。

  除了他俩,还有郑豹给安排的两个人,说是司机其实也相当于保镖。虽然今年通过整治治安,安全性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这一路方唯就比较舒心,因为不用他亲自开车。

  到了香山,张文远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住宿,方唯等人把行李放下,就去吃饭。

  吃过饭,方唯把张文远和于浩喊到了自己的房间。

  “老张,我准备把于浩调过来,在集团公司负责销售工作。”

  “欢迎,欢迎!咱们社里谁不知道浩子搞销售是一把好手?我求之不得。”

  方唯说了自己的安排,张文远立即表态,欢迎于浩的到来。

  这就挺好,他来之前最担心的是张文远等人有抵触情绪。他是可以强压着让于浩走马上任,但却对今后的工作不力。

  现在张文远表了态,他就放心多了。

  最后张文远就离开了,于浩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方唯睡了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这一路虽然不用他开车,其实还是有些疲乏。

  晚上。

  他带着于浩等人去外面转了转,自己找了个馆子解决了晚饭的问题。

  “支书,这边好多人啊。”

  “是啊,这边的工厂多,前来打工的人就多,相应的,提供各种服务的人就多。”

  几人吃饱喝足才回到了酒店,方唯打算养精蓄锐,所以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方唯和于浩就来到了电器集团公司,并宣布了针对于浩的任命。

  于浩担任公司的销售经理,负责整体的销售工作,属于公司的高管。

  接下来有人带着于浩去安排宿舍等事情,方唯听取了张文远等人的工作汇报。工作汇报结束之后,他才让张文远给给江石月打了电话。

  江石月此时正在羊城,接到电话之后就乘车赶到了香山。

  “江董,你好。”

  “方支书,你可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轻。”

  方唯在集团公司见到了江石月,对方四十来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不像是一个商人更像大学里的教授。

  张文远把大家带到了会客室,宾主落座,有人送来了茶水和糕点。

  “方式书,我想向贵公司投资,请你放心,我不参与经营管理,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我甚至还能帮公司在香江上市。”

  江石月喝了几口茶水,便直奔主题。

  方唯听对方的意思是做财务投资,这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是对方一上来就想谋求控股地位,那基本上就不用继续下去了。

  “江董,公司其实不缺资金,但我们缺技术和世界一流的生产线。如果仅仅是多了一笔资金,对公司来说意义不大。”

  方唯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了自己的条件。

  “这都好说,你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我都能搞定。关键是咱们都有合作的意向,这就很好,我们可以慢慢的谈。”

  江石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最怕方唯一口回绝,附加一些条件都没什么,谈判就是谈价还价的过程,总有达成一致的可能。

  原则性的问题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由双方派人进行正式的谈判。

  这个过程肯定需要挺长时间,不是一两个月能敲定的。而且,双方都需要对对方的实力进行考察,总之,后面的事情还有一大堆。

  接下来,方唯和江石月就开始闲聊。

  江石月见多识广,而是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明显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到最后方唯才知道,人家还真就大学里面教过书,属于比较另类的商人。

  张文远见两个人聊得很投机,就起身去做了安排。不管事情成与不成,人家大老远赶过来,总得一起吃顿饭。

  江石月也没有推辞,随后和方唯、张文远等人去了酒楼,吃了一顿海鲜大餐。

  吃过饭,江石月便告辞离去。等双方的谈判团队组建好了,谈判工作就会立即启动。

  方唯打电话回去,向理事会通报了这件事,并要求理事会派一名理事过来参与谈判工作。

  他自己不参与具体的谈判,接下来几天就在两个工厂里转悠,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信息。这些信息基本上和张文远等人汇报的情况差不多,整个集团公司正处于一个告诉发展的阶段。

  问题有,但都不大。

第371章 一切为了孩子,大哥归来

  方唯指出了问题,要求张文远等人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整改。

  随后他就返回了社里。

  “三哥,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十天半个月吗?”

  盘莲花见了男人还有点奇怪,对方说要十天半个月,结果一周的时间就回来了。

  “这次的事情办的比较顺利,接下来会由双方派出的团队进行谈判,既然没我什么事,就早点回来吧。”

  方唯笑了笑,拉着婆娘进屋休息去了。

  翌日。

  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向大家通报了和江石月达成的几条原则。

  “我们需要提升技术水平,还需要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线,这个难题只有通过外力才能解决。恰恰正隆控股有这个实力,因此,我才同意和对方进行谈判。”

  “方支书,咱们想要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产线,那对方图啥?仅仅是为了赚钱,其实有很多项目都可以投资,甚至还能赚更多的钱。”

  各位理事已不是傻子,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江石月图啥?

  实际上投资家电的回报率也就一般水平,现阶段有很多生意都比干这个更赚钱。难怪会引起怀疑。

  “我调查过正隆控股的背景,这家公司的资金实力还是不错的。当年对方在香江开过电视机厂,后来迁到了内地,并卖给了当地的一家国企。

  这笔生意江石月稳赚不赔,也让他尝到了甜头,我觉得对方在意并不是投资回报率,而是打算力推公司在香江上市,那样的话,他的投资收益就无法估量了。”

  经过方唯的解释,理事们才搞清楚了江石月的目的。

  不过他们对于上市没概念,只知道上市以后对方就可以择机套现,届时说不定能翻倍的赚。

首节 上一节 419/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