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
方唯接到了县里的电话,说崔义明将陪同客人到合作社考察,让社里做好准备。
“支书,什么客人这么重要,还得让崔书记亲自陪同?”
“对方没说,我也没问,等人来了不就知道了?”
方唯这边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最多就是通知在县里的理事赶紧回来,去外地的不用管。
稍后,崔义明陪着几个东南亚的客商来到了合作社,同行的还有省外经贸厅的一个工作人员。
“方支书,他们对你们的【南光四号】稻种很感兴趣,如果条件合适,他们想引进。”
东南亚那边也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一年三熟都没问题。
只不过,他们的稻种育种技术比较一般,远远比不上国内这几年的技术进步。
“欢迎大家来到瑶岭合作社!下面我们先去实地参观一下,到了现场再详细向大家介绍【南光四号】导稻种的各项数据。”
方唯随后和赵金生一起带领客人去了育种中心,查看了这一季培育的两种稻种。
合作社行政办的小姑娘给客人详细讲解了这两种稻种的优点,包括产量高、抗性高口感好、味道好,以及生长周期较短的等特性。
通过翻译传回来的话,客人表示很震惊。
接下来就是客人提问的时间,这几个人就像好奇宝宝一样,问题一个接一个。
这些问题就只能方唯来回答,总不能让行政办的一个小姑娘来回答吧?
“稻种是好稻种,不知道适应性怎么样?别引进回去无法种植就麻烦了。”
“这不会!我们培育出来的稻种,适应性极强,适合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种植。你们要是不放心的话,这次可以买一批稻种带回去,自己种植一下就就能见分晓。”
客商对稻种的适应性存疑,方唯毫不犹豫的打了包票。
同时他还建议客户,这一次可以少量购买一些【南光四号】稻种回去,等见到了实效再追加定单也不迟。
“这个建议不错,我们接受。”
东南亚客商当即采购了一小批【南光四号】稻种,通过外经贸厅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把这些稻种发运到他们的地盘。
崔义明在一旁看的很惊讶,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稻种也是可以出口。
不过像种子的出口,需要有关部门的批准,避免国内优势的种子被别国窃取。
不过像这种杂交水稻稻种,不属于管制的范围。杂交水稻无法留种,这是共识,所以也不怕良种流失。
一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多数理事都没当回事。
毕竟合作社之前没做过稻种的出口,都觉得对方不大可能大批量采购。
方唯倒是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比起东南亚的“香米”,【南光四号】的口感更佳,米香味更浓郁,关键是产量碾压他们当地的稻种。
这样的话,他就得考虑在下一季增加【南光四号】的培育面积,免得人家下了订单社里不能及时供货。
匆匆数日。
方唯拿到了最近的数据,目前市面上的【农优82】稻种已经没多少存量了,很多客户还在打听什么时候才会有货。
看来减产的威力已经提前显现,等到了夏种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产量。
他自己有时候都觉得很有意思,自己最近貌似一直在琢磨营销,一会减产一会增产。不过,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既可以避免积压造成损失,又可以测试出市场的饱和度变化。
天气慢慢的热了起来,方唯给两个孩子送去了两台电风扇,让他们在宿舍里使用。
盘莲花还带了两保温桶的绿豆沙,让孩子们吃,免得中暑。
他们不担心小洁的中考,小洁只要不是发挥失常,闭着眼睛都能考入一中。现在就看斌斌的高考了,考试的时间是七月初,正是很炎热的时候。
“莲花,你辛苦点,有空了多到县城看看孩子。我要去两个农场转一转,稍后还得去一趟香山。”
方唯要开始在各地巡视了,家里的事情只好都交给婆娘。
“没关系,你忙你的,我能把孩子照顾好的。”
盘莲花知道男人工作忙,她没有什么意见,自己以后多跑几趟县城就行。
说实话,斌斌和小洁已经够幸福的了,他们班上的同学可比不上他们的条件。
两天后。
方唯先去了新林农场,然后开车去了阳山农场。
今年第一季的生产计划前后调整两次,最终,新林农场的4万亩农田全部用于培育高产花生种子。社里的3.5万亩旱田,有2万亩农田也是用于培育花生种子,1.5万亩旱田是培育蔬菜种子。
阳山农场的所有8万亩土地,全部用来培育高产玉米种子。
培育的花生种子已经到了采摘期,新林农场最近就在忙这事儿。不过采收了花生种子之后,就得恢复水田,接下来方唯决定培育4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
“支书,现在是不是有点晚了?”
“不晚,你们抓紧时间插秧,搞不好还能种植两季。”
方唯不在乎时间的问题,两头各抢回来一个月的时间,早稻晚稻都不会耽误。
培育了花生种子之后培育【南光四号】稻种,是春播的时候就定好的,所以育秧工作也是提前展开的。
重新翻了地,然后施肥灌溉,随即就开始插秧。
等方唯来到阳山农场的时候,玉米种子也陆续成熟,收割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玉香083】的亩产确保能达到1600斤,在目前来说还是独占鳌头。另外,这个品种的玉米营养价值高,在很多地方都有了一定的名气。
收割工作刚结束,就有客户前来购买玉米种子,采购量还很大。
经过统计,阳山农场出产的【玉香083】总量达到了12800万斤,全部投放市场之后会对新凯奇的玉米种子造成极大的冲击。
短期内卖不完也没事,可以慢慢的卖,一定要让新凯奇感觉到痛。
“老陈,下一季,水田要恢复,具体的种植品种等过段时间会给你们下达生产计划。你这边的情况很不错,回去后给你记上一功。”
方唯结束了阳山农场的视察,直接动身去了香山。
他这次出门依然带了三个人,这年月的路途上不是很安全,而且跑长途得有司机换着开才行。
“支书,我们电器集团公司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能突破15亿元,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张文远见到方唯,显得很有自信。
他带领电器集团公司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冷设备厂自从第二条生产线投产之后,空调产品的技术进步很大,产品已经远销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照这么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成为行业龙头。
方唯笑着点点头,鼓励了对方几句。
第二天。
审计团队就抵达了香山,全面审计工作正式开启。
企业发展的再好,监督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合作社负责,也是对张文远等人的负责。
当晚,方唯和于浩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坐在一起喝酒。
“我现在已经牢牢控制了销售部,销售渠道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公司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于浩到电器集团公司来任职,本身就是方唯想要把销售渠道抓在手里。于浩的左膀右臂都是方唯的心腹,他们几个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张文远没有给于浩设置障碍,这也是于浩能很快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
“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反馈究竟怎么样?”
“公司产品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电风扇,已经多次获得过全国名优产品的称号。目前,咱们的电风扇市场占有率第一,刷开第二名一大截。
空调产品的外销比较好,我们销售部也在各省签订了几个大单子,都是单位上的需求。目前个人购买空调的人数还是太少,这个市场还处于培育期。”
于浩现在讲起销售来,一套一套的,但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
实事求是的讲,于浩就是那种天生擅长营销的高手,再难的单子他都有办法能抢下来。但内需市场的培育他就没办法了,只能静静地等待。
在方唯的坚持下,公司并没有设立分级代理制度,而是采取了全面供货的模式。
分级代理制度有利有弊,要是被代理商完全控制了销售渠道,厂商都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好在电器集团公司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销售队伍,从厂家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脉络清晰,价格制定的很合理。
这就避免了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主动权牢牢的控制在公司的手里。
“浩子,做的不错!你婆娘现在还在卖家具?”
方唯请于浩出来喝酒可不是为了谈工作,公司的事情说完就开始拉家常。
于浩说梁雪琴还在城里经销家具和竹器,目前生意做得很大,已经可以从家具公司拿到最优惠的价格。
她现在重点是做批发,一些小的零售商会选择跟她合作。
两口子早就是“万元户”了,只是一年到头聚少离多,生活难免有遗憾。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方唯问了一下就不再多言。
他没有等到审计工作结束,在两个工厂呆了几天,又视察了公司总部,便返回了社里。
回来的第二天就是端午节,方唯带着一家人去了瑶寨,在山上过了一个热闹的节日。
“松林,寨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你得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另外,要重视大家的旅游体验,不要宰客,各项基础设施该完善的得完善。”
方唯不禁想起了阿公,在老人家的人生哲学里面,就没有宰客这个词。
赚钱可以,但要做到和谐共赢,不能让人家来一次就再也不想来了。坏了口碑是不行的,他反复和王松林强调了这事儿。
第397章 强势出击,稻种出口大单
王松林表示自己不会犯那种错误,游客对寨里的接待都很满意,要不然大过节的上山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
两个孩子也来了,不过吃完饭就回屋学习,时间抓的很紧。
第二天。
方唯一大早就把孩子们送回了学校,小洁马上就要考试,斌斌也快了。
盘莲花为此专门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在县城租了个小房子,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增加营养。
方唯在合作社坐镇,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
由于大量的高产玉米上市,对新凯奇来说无异于是重大打击。合作社出产的玉米种子,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新凯奇的拳头产品(玉米种子)就明显开始滞销。
这不是通过降价可以解决的问题,种子占农业生产的成本比例并不高,何况你要降多少才能把客户重新吸引回来呢?
降价少了没有意义,降价多了就会造成企业的亏损。
“支书,咱们的玉米种子很好卖,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销售出去了三分之一。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新凯奇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听说他们的营业额下降了7成。”
赵金生乐和和的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前来报喜。
如果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竞争,他还不至于这样。但之前新凯奇做的事情太离谱,各种阴损的招数不算,实在是很恶心人。
所以,大家都乐于见到新凯奇吃瘪。
“这个回合咱们占据了上风,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新凯奇背后的大股东还是很有实力的,咱们要做好长期竞争的准备。”
这一次肯定能重创新凯奇,可以打乱对方的生产节奏不说,还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合作社出产的玉米种子数量巨大,呼啦啦的涌向了全国各地,新凯奇想翻盘,除了能拿出来划时代的产品之外,几乎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