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55节

  “我认识几个人,走,我陪你们去一趟。”

  方唯随即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完,然后开车带着王松林去了县医院。

  说实话,整个新林县就这么大,很多人都沾亲带故,想找熟人还是很容易的。于是,他找到了医院的副院长,一路绿灯就做完了检查。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王松林的问题是脂肪肝,情况不算很严重,但一定要控制饮食不要饮酒。

  王松林夫妇这下放心了,但他一想起今后不能开怀畅饮了,就显得有点无精打采的。

  方唯暗暗的发笑,估计对方是害怕了,因为之前在医院的时候人家医生说的很严重,的确把他吓坏了。

  要是能戒酒的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把王松林送回去之后,方唯才来到了办公室。

  “方支书,有客人在会议室等你,你要去看看吗?”

  他刚坐下,就有工作人员走了进来,说有客人要见他。

  “谁呀?哪来的客人?”

  “是从东南亚那边来的客商,省里的人陪她来的。”

  来人是东南亚的客商,不过以前从没打过交道,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合作社的杂交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就主动上门来谈购买稻种的事情。

  方唯不敢怠慢,随即去了会议室。

  新来的客商也不啰嗦,说自己想要购买一大批【南光四号】稻种,如果效果好,以后会长期与合作社进行合作的。

  “今年秋收的稻种全都订出去了,咱们可以先签订合同,但需要到明年的六七月份才能供货。”

  双方谈的很顺利,来的客户很痛快,在详细了解了【南光四号】的各项数据之后,随即就表示愿意签合同。

  方唯却笑着摆了摆手,寻问对方的要货时间。

  “明年夏天交货也可以,不过数量和品质一定要保证。”

  客户原本也没打算现在就要货,这个问题解决之后,陪客户来的省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随即和合作社以及东南亚的客户签订了合同。

  没办法,合作社不具备进出口的资质,只能找一家有资质的公司代理。

  客户是省进出口公司找来的,他也没得选择。

  翌日。

  方唯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讨论农业公司后续的发展、以及接纳瑶寨和田炳义合作社的议题。

  “在大队时期,一大队和这两家单位就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当初成立瑶岭合作社之所以没有把他们拉上,主要还是距离太远而且政策不好把握的问题。

  我就说一点,咱们现在的拳头产品【农优86】稻种,就是从瑶寨的【农优82】稻种改良而来的。而田炳义合作社,在高价值蔬菜瓜果种子的培育上,有着独到的技术。

  因此,我们不能总是算小账,要从长远来看问题。总之,他们两家单位的加入既不会占合作社便宜,又能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方唯做了开场发言,显示了推进这个议题的决心。

  农业公司成立至今依然是一个空壳,到目前位置除了育种资质的认定之外,基本上没有做成任何事情。

  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尽快解决田炳义合作社、瑶寨的定位,不能再这么模糊下去。

  “支书,你老说融合,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彻底融合呢?”

  有理事提出了核心的问题,众人纷纷看向了方唯,想听他怎么说。

  “就是彻底融为一体的意思,将两个单位的人员、土地、林地和集体资产全部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方唯也不回避,直接给出了答案。

  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体会这番话的含义。

  “我同意支书的说法,两家单位在家具公司、蔬菜大棚等等项目上都与社里有合作,而且还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彻底融合,社里并不吃亏啊。”

  郑豹第一个发言,坚决支持方唯的提议。

  其他还有5个理事的意见和郑豹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的支持接纳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

  赵金生想了想,说道:

  “大家不要忘了,合作社能有今天,靠的是方支书贡献出来的育种技术。所有这些技术都有瑶寨和田炳义合作社的一份功劳!我赞同支书的提议。”

  “我赞同!”

  “我也赞同!”

  大家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支书可是在合作社没拿一丁点的额外好处,如果大家还要斤斤计较,难保支书以后会放弃合作社。

第404章 顺利运行,转基因玉米问世

  能提供育种技术的很少,能提供土地的不要太多。

  于是大家纷纷表了态,深度融合方案获得了通过。

  “下面我说说农业公司的事情,以后对外就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农业集团公司。全体社员是公司的主人,咱们不搞挂羊头卖狗肉那一套,未来会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农业集团公司是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各单位的土地、林地、其他资产将会全部归入农业公司。当然,由于土地林地不可流转,所以名义上农业公司还是归属于瑶岭合作社、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

  接下来方唯表态,要尽快让农业公司正常运作起来。

  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社员都是公司的股东,只不过公开的提法不能这么讲。所以说,农业公司表面上就是三家合作社发起成立的一家集体企业。

  大家对于怎么运作的事情反而不在意,会议决议公布之后,社里便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这份决议只有在社员大会上获得通过,才能执行。

  由于人数太多,只能以大队为单位前来投票表决。最终的结果让方唯感到很满意,有85%以上的社员都同意三家单位彻底融合在一起。

  从明年起,瑶岭合作社、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就会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调配物资和资金、统一进行分配。

  大家同属于瑶岭农业集团公司,每个人都是公司的股东,只不过由三家合作社代持股分罢了。

  方唯终于理顺了这件事,就等于是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团公司随后成立了决策委员会,性质大体和董事会、理事会相仿。公司随即开始运作,合作社的部分理事去了省城,决策机构也运行了起来。

  像方唯、赵金生等人,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呆在县里,只不过需要时不时的去省城开会。

  合作社撤销了销售部,全部划归公司销售部。另外合作社所属企业也都进行了工商变更,无偿划转到了农业公司的名下。

  接下来,人事、财务都归于了公司,合作社变成了一个纯生产单位,不再拥有财权、人事权,本质上只是公司的几个生产部门。

  在忙乱中,大家迎来了秋收。

  这一季,合作社种植了4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以及4万亩的【农优82】稻种。另外还有8万亩的【南光四号】水稻以及6万亩的【农优82】水稻。

  还有就是今年和单位的旱田,大都用来培育花生种子,趁着花生种子的价格高企,狠狠的赚了一笔。

  稻种收割回来之后,统计数据也很快出来了。

  两种稻种的产量和往年差不多,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情况。水稻的产量也和预估的产量差不多,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

  “支书,这些要货的人都快把我们办公室的门槛踏破了。可这一季的稻种产量就这么多,还要优先保证出口,我也没办法给他们变出稻种来。”

  赵金生最近痛并快乐着,高兴的是稻种不愁卖,而痛苦来源于稻种的产量不够。

  其实他也知道,稻种是可以长期储存的,表面上的供不应求,很有可能是在消耗明年甚至后年的市场需求。

  “让他们去找公司,老赵,公司的核算虽然是从明年一月一号开始,但经营管理的权力已经移交过去了,那就公事公办。”

  方唯没有被眼前的繁荣冲昏头脑,自觉开始维护公司的权威。

  客户们不得不先和农业公司打交道,以后除非是一定要看到实物,否则的话,所有的销售合同都要在省城和公司签订。

  而三个合作社今后就是公司的生产基地,和竹器厂一样,按照计划生产,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

  秋收过后,瑶岭合作社改组了理事会,大幅减少了理事的名额,如今只剩下了五个理事。

  其中包括方唯、赵金生、郑豹,方唯是理事长、赵金生是副理事长。

  按照计划,今年公司下属各单位不再种植油菜,要让农田休养生息,以后都会实行隔年种植越冬油菜的制度。

  过了几天,各单位收割了第三季的经济作物种子,今年的生产任务便彻底完成。

  晚上。

  方唯问盘莲花:“我这两天要去省城,大概要呆半个月的时间。”

  “你把公司注册到那边,以后肯定是经常的来回奔波,我早就想到了。”

  盘莲花上个月才去过省城,这次自然无法和方唯同行。

  “经常奔波倒不至于,不过和以前相比可能会在那边呆的时间多一些。”

  他觉得公司不能总呆在小地方,并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农业公司未来要想做大做强,引进人才是必须的,而省城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两天后。

  除了赵金生留守,其他的决策委员成员全都来到了公司总部。

  这次会议没有时间限制,反正是要把所有的议题都讨论出一个结果,然后才可以解散。

  “关于明年的生产计划,我建议将【南光四号】的培育面积扩大到8万亩,而【农优82】稻种的种植面积不变,依然是是4万亩。

  另外,明年的春播就可以尝试大面积培育【南光五号】稻种,除了瑶寨,可以在新林农场种植2万亩。”

  方唯开场说了自己的计划,瑶岭合作社的8万亩水田,全部用来培育【南光四号】稻种。这其中,首先要保证签约农户的稻种供应,其次要保证出口稻种的供应。

  目前看【农优82】稻种的销售正在回升,但考虑到之前巨大的存粮并未消耗干净,所以不宜盲目扩产。

  至于【南光五号】还处于未定型阶段,2万亩的培育规模已经是极限了。

  田炳义合作社还是继续培育高价值的蔬菜瓜果种子,瑶寨则是培育【南光五号】稻种。

  各单位所属的旱田培育一季玉米种子、一季大豆种子、一季黄豆种子加辣椒种子。

  剩下的水田则种植【南光四号】水稻,用以保证米厂的原材料供应。

  “支书,我觉得【南光四号】稻种和【南光五号】稻种的培育面积偏少,这个计划是不是太保守了?咱们有大量的出口订单,应该适当的提高产量才对。”

  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觉得方唯的计划有些保守。

  “暂时还是不要太激进,一切都要等到【南光五号】稻种定型之后再说。”

  方唯没有解释的太多,出口生意没那么好做,和国外的额客户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应该多观察才是。

  另外,今后主推的必然是【南光五号】稻种,【南光四号】稻种仅仅是为了满足出口,以及作为瑶岭大米的原材料,8万亩的培育面积绰绰有余。

  “好的,我明白了。”

  那人接受了方唯的解释,便不再多言。

  “都没问题了吧?来年生产计划就暂且这么定了。下面说一下明年各单位彻底融合的事情,从现在开始要做好清产核资,各单位的分红必须要经过公司决策委员会的批准。”

  接下来还有一件很麻烦事情,就是将瑶寨和田炳义合作社所有资产并入公司。

  清产核资只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今年的分红。大家分完红,就要在一起过日子了,所以这次分红不能乱来,各单位必须听从公司的指导安排。

  “我没意见。”

  “就应该这样,省得大家因为最后的分红闹矛盾,没必要。”

  “同意。”

首节 上一节 455/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