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义明最近被招商引资的任务压的抬不起头,于是就想到了方唯。
他记得方唯手下的电器集团公司在粤地那边,公司有一部分港资,不知道能不能给县里拉来一笔投资。
“崔书记,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就咱们的条件也不适合搞工业啊。咱们就是一个农业县,能搞出来一个工业园区,已经顶破天了。”
方唯实话实说,新林县完全没有招商引资的条件。
现在不行,十年后二十年后还是不行。这是区位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唉!我也没办法,上面的压力太大。好了不谈这事儿了,你认为工业园区该则怎么继续发展?”
方唯的一席话打破了崔义明的最后一丝幻想,他决定不理会上级的任务,专心把园区搞好。
他随后想听一听方唯的建议。
“后续发展自然是产业升级呀,以前大家做的锁具没有多少科技含量,虽然能赚钱,但这一块的竞争也激烈。
接下来就应该朝着高档锁具进军,比如像一些特种锁具、高端锁具等等,从而形成从低到高的完整产业链。”
锁具只是一个细分行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对于一个小县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林县的锁具远近闻名,已经占领了国内一大半市场,很多有意在一行发展的企业和个人,都在工业园区有工厂。
能做到这个规模不容易,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产业升级是必须的。
这就需要县里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在税收、信贷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方支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你对经济工作、对产业链这么熟悉。好了,不耽误你的宝贵时间了,咱们一起去吃个饭,然后就去各忙各的。”
“算了,崔书记,瞧你一脑门子官司,我就不打扰你了。”
崔义明想请方唯一起吃饭,不过方唯没有答应。
趁着中午的时间,他去了郭永清的家里。
老郭现在是闲人一枚,每天种种花溜溜鸟,日子过得无比清闲。
“老三来了?我这就去做饭。”
沈钰看到方唯登门。便打算去做饭。
两口子退休之后的生活多姿多彩,平时中午都是去吃食堂,很少在家做饭。
“别那么麻烦,郭叔,婶子,我请你们去外面吃。”
方唯赶紧拦住了沈钰,然后带着二人去了那个酒家吃饭。
因为要开车,所以就没有要酒,三个人边吃边聊,谈起了很多往事。
“对了,老三,我之前帮老大搞的那把枪交上去了没?最近注意点,听说要开始管这方面的事情了。”
“没事,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现在还没有到全面禁止的时间,方唯平时把那玩意藏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只有进山才会带上。
只要全面禁令出来,他自然会第一时间上交,不会给自己惹麻烦。
郭永清点点头,放下了担心。
吃过饭,方唯开车把二人送回家,然后便返回了社里。
这一周他还要去一趟省城开会,以后少不了两头跑,但他还是愿意呆在农村。公司的核心是育种,远离土地,他算什么育种专家?
时间匆匆,转眼就来到了玉米收割的时间。
方唯不怎么关心【玉香083】的产量,从省城回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瑶寨的试验田。
瑶寨所有的旱地都种植了【玉香083】变异品种,收割回来之后,经过几道工序,就完成了统计工作。
“三哥,新玉米的亩产达到了2060斤,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培育新玉米的种子,就当是存钱了,等你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对外销售。”
王松林得知了统计数据之后,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新品种的玉米是在寨子里诞生的,他与有荣焉。
“对,你先存放起来,注意不要发霉变质。我估计新凯奇到了下半年或者明年就会有大动作,到时候咱们就把新品种玉米抛出去,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现在市场上活跃的多家种子公司,其中以新凯奇对瑶岭农业的威胁最大。
对方的主力品种是玉米种子,那么方唯就要在对方擅长的领域打败新凯奇,让大家看看自己的实力。
王松林嘿嘿嘿的笑了起来,摸出一支烟点燃,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两人又去看了稻种的生长情况。寨里培育的是【南光五号】稻种,这个稻种的亩产也会达到2000斤左右,是公司的未来主推的品种。
这时,有一位阿哥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说道:“三哥,有电话找你。”
方唯点点头,随即去了寨里的办公室接听电话。
“支书,你带人培育的【南光五号】稻种获得了技术进步一等奖,快回来吧。”
“好的,我知道了,马上就回去。”
方唯也很高兴,有了这个奖项,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瑶岭农业的知名度将会上升一大截。
这对于公司的发展很有好处。
放下电话之后,方唯就赶回了社里,就看到办公室门外已经聚集了一群人。
“方支书,恭喜恭喜!”
“支书,这可是大喜事哦,你得摆酒。”
大家纷纷向方唯表示了祝贺,喜悦之情尽显无疑。
方唯答应稍后请大家吃饭,走进办公室先给农科院作物所的孙士礼所长打了电话。
“方支书,你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大奖,恭喜恭喜!”
“孙所长,还得感谢你帮我申报奖项,感激不尽。等我下次去京城的时候,一定请你吃饭,到时候你可不能拒绝。”
“当然不会拒绝,我可赖上你了,这顿饭必须请。”
孙士礼哈哈一笑,并没有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南光五号】稻种凭借强大的抗性、优良的品质以及无人可及的产量,就算没有他的帮忙,也一定能拿到大奖的。
两人随后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作物所接下来要和瑶岭农业展开一些合作,首先是共同推进公司育种研究所的科研水平。
半个小时后,两人才结束了通话。
获奖的文件已经下发,十天之后方唯就要去京城领奖。
这个奖项可不一般,往往是奖励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民以食为天,【南光五号】稻种的亩产能接近2000斤,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等他忙活完,门外的人群还没有散去,辅导完便和大家一起去了一大队食堂。人太多,办公室根本坐不下,不如去食堂边吃边聊。
赵金生去安排饭食,今儿的饭菜肯定是方唯买单,酒水都是各自带来的。
“不要喝那么酒,意思一下就好。”
方唯看着一大堆酒瓶,很为这些人担心,所以就限定了喝酒的数量。
每个人平均二两酒,多了没有,剩下的酒就存在食堂。
【南光五号】稻种是方唯带领育种小组完成的育种项目,让大家感到很钦佩。
不愧是育种专家,经过多年的公关,杂交水稻的亩产终于逼近了2000斤。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获得大奖也是名至实归。
“支书,我等敬你一杯酒,祝贺你获得大奖。”
众人一起向方唯敬酒,方唯也不含糊,一口气连干了三杯酒。
这顿饭吃的大家都很满意,饭菜好吃,主要是心情好,每个人都看到了公司腾飞的那一天。
等大家酒足饭饱之后,方唯便率先返回了家里。
下午还要上班,中午就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
回家小睡了一会,方唯便去了办公室。
第409章 提成,预售机制
翌日。
除了留守人员,公司高层全都赶到了瑶岭乡。
“方支书,我们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白用你的科研成果。
我们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公司出钱从你手里买断稻种的使用权,一个是公司从【南光五号】稻种每年的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给你提成。”
公司总经理蔡桐代表公司高管提出了一个建议。
以前大队时期、合作社时期是怎么搞的,他们不管,但现在公司不能白用方唯的科研成果。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科研发明归属第一研发人员,公司有优先使用以及享有优惠价格的权力。
方唯本人不提,但作为公司的管理团队必须要把这件事讲清楚。
“这样也好,对事不对人,以后公司的科研成果一律照此办理。那就按照比例提成吧,公司规定,个人科技成果的应用会按照销售收入的1%提成,对吧?”
现在个人入股就很麻烦,一次性买断使用权的数额又太大,所以方唯选择了细水长流的方式,按照【南光五号】稻种的销售收入进行提成。
提成到手之后,他会拿出来一部分现金,对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进行奖励。
蔡桐等人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问题,还真不是拍马屁,主要是因为如果方唯不拿买断费或者提成,以后别人取得科技成果该怎么操作?
针对能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个人,就需要重奖,要不然公司就不可能做大做强。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公司随后会形成决议。”
蔡桐等人起立鼓掌,向方唯表示了祝贺。
方唯站起来向大家表示了协议,然后会议就开始进行其他的议题。
会议结束之后,公司高层就纷纷离去,他们这些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也不可能在公来呆太久。
晚上。
方唯把今天会议上的决定告诉了盘莲花。
“三哥,这么说你很快就要发财了?以前你就是太老实,要不早就成了百万富翁。”
盘莲花很开心,但紧接着便吐槽了一句。
“妹子,你也不看看以前是什么年代,钱这玩意烫手,够花就得了。”
方唯却不以为意,自从改开之后才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壁垒,分配方式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触及到企业的所有制,很多都是采用了临时变通的办法。
他觉得自己早早成为百万富翁有什么好处,无欲则刚,也让躲掉了不少的明枪暗箭。
现在上面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技的成果的奖励业已突破了禁区,所以公司才会有这样的规定。
方唯是公司成立后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人,他相信公司未来会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人。
盘莲花也不和男人争辩,喊对方进屋去试一试新买的衣服。
天气渐渐炎热,又到了换季的时候。
方唯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这一次是去领奖的,虽然奖金不多,但这却是一项崇高的荣誉。
颁奖当天,各家媒体云集,方唯获奖的照片登上了多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很多人一下子就知道了【南光五号】稻种,亩产接近2000斤的事实,着实令人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