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从港片开始 第193节

  他此时早就将自己带入猪脚角色,自然感觉相当不爽。

  自然不自觉的,就将猪脚对上的澳岛堵场,开始对号入座了。

  小说情节继续,猪脚好不容易依靠运气,躲过了这一劫。

  可接下来,猪脚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主动参加由澳岛堵场举办的堵王大赛,这次猪脚遭遇了相当严重的风水压制。

  这时候,小说好好描述了澳岛堵场的风水布局,以及各种专门针对堵客的风水气运布置,总之突出的就是一个心黑手毒。

  就是以猪脚那般气运充足的存在,结果进入了澳岛堵场也是各种气运受到压制,最后惜败于对手的情节。

  “太过分了,实在太过分了!”

  完全代入进去的张新杰,恨不得将《小说月刊》直接撕了扔掉。

  只觉心头憋闷得慌,对于澳岛堵场的观感差到了极点。

  “难怪澳岛堵场日进斗金,原来是有特意的风水布局啊!”

  张新杰此时直接合上月刊,已经没什么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看过新一期的小说情节,除了替猪脚感到担忧之外,就是对澳岛那边堵场的不满情绪了。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读者,可不在少数!

  然后,受到他们影响的亲朋好友,还有同事之类的,对此自然是将信将疑。

  别的不说,若是他们想要玩一把的话,大概率不会跑去澳岛折腾。

  没别的原因,实在是小说上描述的内容,太过惊悚了点。

  港岛居民相当迷信,对于气运风水一事相当重视!

  小说内容,让他们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念头,想要扭转过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澳岛那边,并没有察觉异常。

  本来,受到菠菜性质电子游戏机的大规模普及,他们的堵场生意确实受到了波及和影响,客流量明显减少。

  另外,就是小说的受众毕竟还是小数!

  就是金庸小说,那也是一本一本积累出来的影响力和名气。

  再说了,此时港岛娱乐方式众多,可不是金庸小说风靡时候的情况了。

  一本小说,想要在港岛卖出五十万册以上销量,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儿。

  《小说月刊》一期的销量,最高都没有突破二十万册。

  也就是说,《小说月刊》的读者数量还是有限的。

  就算其中某个故事特别精彩,最多也就是将销量提升到二十万以上。

  要想将影响力迅速扩散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事实上,亚视已经开始拍摄《堵神》电视剧,算是某个时期的重点项目。

  而锋锐影视方面,由大导演王京亲自执导的《堵神》电影第一部,已经完成了拍摄,目前进入了后期制作流程。

  事实上,这位港大毕业的高材生,一直都有些担心这部电影上映后的反响。

  可惜,这是老板武锋直接下达的拍摄任务,他就是心中惴惴也得老实完成任务,不然还怎么继续在锋锐影视厮混下去?

  他对自身目前的状况,还是相当满意的,并没有出走的想法。

  港岛电影圈的环境,可不怎么太平!

  伴随湾湾资本的大量涌入,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儿层出不穷。

  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动不动就被人送子弹甚至拿枪顶住脑袋。

  哪个正常的电影从业人员,受得了这样的刺激?

  关键是,被强迫拍了烂片不说,还要不到片酬。

  这样的事儿,发生的可不是一起两起,外面实在太危险了。

  锋锐影视有港岛第一社团洪兴做靠,基本上不会出现这样狗屁倒灶的事儿。

  老板武锋是个明白人,而且对待员工也十分大方舍得。

  只要能给公司赚钱,公司也是不会吝啬丰厚奖励的。

  一部两千万级别的电影,作为导演的王京能够拿到两百万的收入,放在其他影视公司想都不要想这样的好事。

  更别说,他还有极大的自主权!

  有大把钱赚,日子又过得轻松潇洒,脑子有问题才会选择出走。

  王京的野心倒是不大,起码此时还没有另起炉灶的心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公司拍摄电影,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事儿。

  只是感觉,自家老板好像在刻意针对澳岛那位!

  想想都感觉不可思议,澳岛那位可以说得上财雄势大,也不知道自家老板哪来的底气这么玩?

  他哪里知道,武锋手里的现金流,不会比澳岛那位差多少。

  而且,洪兴和澳岛那位的关系,很快就会降至冰点以下。

  那时候,澳岛那位有没有心思理会《堵神》电影,那就难说得很了。

  也是此时港岛和内地交流不畅,并没有多少人察觉,武锋手下电子工厂制作的步步高学习机和游戏机,此时已经在内地卖爆了。

  与此同时,不少港岛这边设计的游戏卡带,也在内地卖疯了。

  谁也没料到,步步高学习机和游戏机,竟然这么受欢迎!

  武锋在内地的公司,手中的RMB开始迅速积累。

  他也是毫不客气,直接通过内地公司,向内地的某些微电子工厂,采购内地能够制作的芯片!

  没错,此时内地的芯片制作水平,放在世界也算是次一流的产品。

  步步高学习机就算了,可步步高家庭游戏机却是需要芯片作为核心部件。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有需要那就好好帮一把内地摇摇欲坠的微电子产业。

  至于能不能借此救命,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儿了。

第227章 巨无霸!

  鹏城,风华集团公司。

  销售部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接电话和挂电话的声音络绎不绝。

  作为鹏城最知名的港商企业,风华集团名头很大。

  关键是,风华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一个个生意都相当火爆。

  像是服装厂,专门做精品A货服装,基本上就是走外销路线。

  在这时代,那就是高大上的代表!

  鹏城其余民营服装厂,很多都在模仿风华服装的服装样式。

  他们可不管是不是高仿外国货,只要觉得好看,在市场上受欢迎就会二次模仿,专门内销赚钱。

  事实上,以风华服饰为核心,其余模仿者聚集的民营服装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庞大的规模。

  别的不说,能够将样式漂亮的服饰铺遍南北两地,相当不凡了。

  当然了,风华服饰倒也没有放弃内地市场。

  只是,他们采取的是请内地国营服装厂代工,同时找好省级经销商的模式。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经营,已经发展到了覆盖全国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

  基本上,但凡内地省城和有名城市,都有他们的服装经销点存在。

  也是如此,风华服饰算是内地最大的服饰品牌。

  至于模仿者,风华服饰并没有打压的意思。

  只要不主动招惹,大家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作为风华服饰的绝对大脑,武锋从一开始就没有垄断市场的想法。

  想要垄断内地服装市场,就算此时的国家出面都不行。

  他更知晓,伴随内地的持续开放,很快就会有国际服装界的大鳄进来。

  到了那时,就是掀起内地服装届的腥风血雨,风华服饰还能不能拥有眼下的优势,实在难说得很。

  当然,只要渠道还牢牢把持在手里,风华服饰也不可能被轻易打倒。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大票有战斗力的内地民营服装厂商,还是很有必要的。

  真到了需要拼刺刀的时候,这些民营厂商会冲在最前头!

  这也是风华服饰对于模仿者,并没有太过苛责的意思。

  不然的话,每次风华服饰推出一款国际流行服饰,都能在内地服装市场掀起阵阵血雨腥风,可他们从来都没有这么做过。

  相反,还借助内地明星打广告的方式,将手里的高仿国际流行服饰,尽可能的在内地流行起来。

  只要在审美以及设计方面跟上国际潮流,等到真正的国际服装大鳄进来,他们将面对极为难缠的内地服装同行。

  风华服饰可不仅仅只有高仿服饰,在港岛还弄出了不少,由武锋亲自设计的未来流行服饰,这些流行服饰还是很能打的。

  起码,能够在后来的内地和港澳流行,就证明了设计的普适性。

  反正到了眼下,风华服饰并不是很畏惧和国际大品牌正面竞争。

  事实上,风华服饰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不少国际大牌的正常市场份额。

  洪兴龙头蒋天生还是挺给力的!

  风华服饰的不少高仿服装,通过他进入了荷兰地界,然后以荷兰为中转向整个中西欧辐射过去。

  随着时间流逝,蒋天生走货送入荷兰的精品A货数量越来越多。

  这导致,高价的正版服饰销量受到了不少影响。

  不要以为中西欧寻常百姓,真的很有钱!

  他们也想要购买物美价廉的服装,可惜以往没有这样的途径。

  现在好了,蒋天生弄来的大量精品A货,完全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可以说,通过走货流入中西欧的大量精品A货服装,占据了中低层服装市场的不小份额。

  也就是此时的全球化还不够彻底,就是欧洲内部的服装业竞争都是一团糟。

  那些服装大鳄也没有多少精力顾及精品A货生意,不然蒋天生的走货生意也不会越做越大。

  甚至,已经形成了部分的规模优势,参合进来的势力越来越多,能量也是越来越大,以后就是想要清理都不容易。

  咳咳,只要欧洲的高奢服饰品牌,一直把持高奢服饰的定义权,鹏城的风华服饰就一直能够运转下去。

  当然,伴随互联网浪潮的到来,可能以后就不会玩得这么肆无忌惮了。

首节 上一节 193/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