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其他人不乐意,单单龙根与官仔森两人,自己就能鼓捣出来,所以龙根说话时底气特别充足。
眼见龙根和官仔森,再加上一个全完大D,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好不滋润,很显然就是赚钱有道。
眼下有了机会,包括邓伯在内都积极参与进来,生怕落后被别人抢了先。
第396章 这一定是错觉!
最近,从内地开往港岛的小轮船上,多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把港岛这边的巡逻水警都整不会了。
什么蔬菜水果,尼玛竟然还有生猪以及牛羊存在!
“大D哥,你们和连胜这是闹哪样啊?”
负责巡逻的水警头头,一边指挥手下小弟检查小海船里的货物,一边冲着和连胜荃湾堂主调侃道:“你这样的堂主,竟然都跑出来贩卖生猪了?”
“痴线啦!”
大D毫不客气指着一头大肥猪,嗤笑道:“知晓现在港岛猪肉多少钱一斤么?”
“十八到二十五港币不等啦!”
“这一头猪身上的肉,起码都有一百五十斤靠上!”
“按最低价位算,那也是两千七百港币,加上其他部位和内脏等等,加起来怕是得有三千三百港币一头!”
“知道内地一斤肉多少钱么,两块左右RMB,差不多只有一点五圆港币,里头的差价有多少?”
“老子贩卖生猪怎么了,比卖药丸都要赚钱,而且还没什么风险!”
说完,掏出三万港币,直接塞到水警头头兜里,没好气道:“放心就是,没什么违规的东西,行个方便!”
“输送这些大肥猪什么都好,就是味道有些难闻了点,时间越长越难闻!”
正好这时,一股难闻猪粪味飘来,差点没将水警头头熏晕,其余水警个个憋气不敢呼吸,检查的时候没谁愿意深入船舱,要是不小心踩到了猪粪那更恶心。
“行了行了,兄弟们咱们收队!”
水警头头也不想犯了众怒,只得匆匆离开。
“MD,早知道干水警这么赚,老子当初就该去考警察,十头大肥猪的利润就这么没了!”
大D手下头马长毛,冲着远去的水警船骂骂咧咧。
“行了行了,你这家伙离老子远点!”
大D没好气摆了摆手,下意识后撤了几步,没好气道:“不知道你那一头长毛,沾染上了猪粪味很臭的!”
长毛顿时僵立当场,像是被雷霹中了一般,整个人都不好了,像是受了重大打击。
大D懒得理会手下头马是什么心理反应,他觉得这样的生意还是很值当的。
起码没什么风险,而且利润也不低!
单单就是这一点,他就相当满意了。
这次带回来的一百多头大肥猪,估计连荃湾的菜市场都填不满,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而已。
接下来,水警头头带着手下水警,又遇到了港岛社团成员用海船运送新鲜水果的,还有运送新鲜蔬菜的。
给他的感觉,好像走水路的社团成员,全都改邪归正了一般,这一定是错觉!
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随手从船舱拿的板栗和大红枣,回家煲汤味道真心不错。
还有新鲜的茄子和胡萝卜,做成家常菜的味道也很不错,就是少了点。
直到有一天,水警船遇到了一艘运送名贵老旧家具的海船,顿时上下全都兴奋起来。
可结果,负责运送的水房堂主,直接拿出了内地开具的各种证明还有文件,这些玩意全都是水房通过正规手续,买下来的。
这玩意,水警头头就不好下手了,只能收下五万港币的孝,敬,这才带人郁闷离开。
总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港岛这边的水警,着实见识了一番,从内地通过海船运送过来的各种物资。
有些东西,他们连见都没有见识过。
与此同时,港岛各地把持在社团手里的菜市场,还有水果栏,逐渐多出了不少内地来的相关产品。
猪肉,牛羊肉,甚至就连驴肉和鹿肉都有。
淡水鱼虾,以及其他一些水产品,在港岛也很受欢迎,口味清淡很合港岛人的饮食习惯。
还有内地产的新鲜蔬菜和干菜,还有各地特产的各种酱菜等等,周围居民的反响很不错。
内地来的水果,干果,还有一应水果制品,销量都很不错,起码不比东南亚诸国出产的热带水果差。
甚至就连酒水,像是汾酒,五粮液还有茅台等等知名品牌,都有一定销量。
然后就是各种小工艺品小玩具,特别是竹编和草编的小玩意,特别受小朋友欢迎。
社团这一波赚翻了,而且还找到一条可以长时间维续的稳定财路。
真正受伤的,就是那些专门做东南亚以及南洋那边,各种米面粮油,以及水果蔬菜生意的外贸商人。
惠及的,是最底层的港岛居民。
倒是对李家,还有小日子开的超市集团影响不大。
当然,一下子叫港岛各地的菜市场和水果档,变成了香饽饽。
产销一体,收入可是相当不少的。
那些二流甚至三流社团把持的菜市场和水果档,面临着一流社团里的江湖猛人觊觎。
倒是一流社团这边,除非内部出现大的动荡,不然基本不会爆发地盘争夺的晒马事件。
毕竟,眼下他们还在武锋的协调下,一起在毛熊那边大赚特赚呢,实在没必要在港岛这边折腾。
现在的港岛江湖,但凡有野心的家伙,只要不是那么头铁非要和自家大哥过不去,基本都有出路的。
外头的世界那么广阔,只要他们真有本事,就是在外头立新堂口都无所谓。
在这方面,洪兴无疑是做得最好的。
暹罗曼谷的洪兴堂口,已经快成为了内地快消品,在暹罗那边的批发集散地了。
单单就是收取房租和管理费,便赚得盆满钵满。
湾湾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VCD影碟机和步步高学习机,在那边火爆得不行。
据说,每天的订单数量,都在往上提升。
要是洪兴在那边没有堂口的话,想要让内地生产的这两样电子产品顺利进入湾湾市场,还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有些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大家对此都没有多少概念,也不清楚究竟有什么影响。
可一旦出现了变化,总能叫人看出一些端倪和门道。
很显然,港岛社团高层都看到了巨大的好处,自然就不会拘着手下的猛人出头,给他们发挥表现的机会。
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等武锋返回港岛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九一年。
他回港,一边是过年需要,另一边则是要听取手下公司高层汇报,同时处理一些其它事务。
本来,武锋是想回一趟家乡的,毕竟和老妈好几年没见面了,多少还是要表示一下。
只是,当他将想法和三舅说过后,立即就被三舅拦下了,让他不要回去了,免得麻烦缠身。
要是想见母亲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县府那边走正规渠道,让老妈在鹏城这边短暂外派十天半个月就成。
要说自在,还是在老家那边更加自在!
打电话询问老妈的意见,她也是这么想的。
怎么说呢,老妈只是思想比较传统胆子小,又不是真的傻。
老家什么情况,她还能不清楚么?
武锋这个当事人不回去,老妈完全可以做到,旁人给的好处欣然笑纳,至于请托的事儿一概不理会。
真要闹腾起来,谁又能拿她一个县城劳动局,小小的股级干部怎么样?
事实上,有武锋作为靠山,别说县高官,就是地区高官都要给老妈几分面子。
在武锋前世,说起输出劳动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基本上县级媒体都不会轻易报道。
可在此时,有本事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大量劳动力,绝对是一件比较彰显能力的事儿。
而且,对拉动好似一摊死水的县城以及乡村经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到了此时,武锋在内地的工厂集团,一共从老家县城这里,招募了超过三千五百工人。
这里头,还没有包括退伍军人!
如此一来,轻松惠及数千家庭,对整个县境来说,都是相当有利的事情。
单单就是数千收入稳定,而且在县城绝对属于高收入人群的家伙,寄回来的钱对于县境经济的刺激,就绝对不小。
而县府按照合同,也能抽取这批打工人的半数工资,哦眼下已经下降到三成,每年也能收取数百万额外收益,在眼下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然,随着出去打工的人多了,许多人根本就不通过县府的渠道,自然也不会给县府分润自己的工资。
很显然,老家县府也明白大趋势,所以每年从对外务工人员手里收取的工资分成,逐渐在减少。
老家当地人,还是更加信任县府。
而且工厂集团的待遇极好,其实就跟在国企差不多,老家那边的人很喜欢这样的调调。
就是普通工人,只要愿意努力一月收入四百出头并不困难。加上各种福利,换算成钱一月超过五百。
而他们本身的水电房租,还有伙食用度,一月绝对不会超过一百。
一些掌握了部分技术的技工,收入轻松破千。
至于高级技工或者工程师,工资水平都是向港岛看齐的,这方面武锋并不吝啬。
加上各种福利待遇,到手的钱绝对比港岛同行要多。
武锋很重视手下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
之前就提过,内地的工厂集团,筹建了不少内部培训学校,只要员工愿意学总有提升机会。
老家来的员工,但凡各种内部培训学校的老师脑子正常,就不会针对他们如何如何。
可以说,只要他们愿意学,都是能够学到一门甚至多门手艺的,已经有不少老家来的员工,顺利晋升为技工,工资水准和福利待遇都有明显提升。
武锋看报表的时候,也会偶尔关注一二。
毕竟是老家来的员工,多一些关注很正常的事情。
其中有不少,都被鹏城的其他工厂高薪请走。
对此,武锋并不在意,好聚好散罢了。
事实上,他还希望老家来的员工里,多一些这样的初级乃至中级技术人才。
眼下时代,老家县城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想要迅速提升,真的需要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汲取发展的资金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