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哪里知道,武爱国换的可不仅仅是车。
这一顿,也算是农场给军区领导提前拜年了。
吃得相当热闹,所有的菜肴都被一扫而光,大家眼下肚子里都缺油水。
军车带来的面粉留下了,另外半扇猪肉就没要。
另外,等军区领导离开的时候,还送了不少鸡鸭蛋和活鸡活鸭,以及一些野果制成的果干和果酱之类的玩意,再次叫军区领导哭笑不得。
等回到宿舍的时候,冉秋叶正在缝制小孩子的衣物。
她的肚子,已经开始微微隆起。
“回来啦,没喝酒吧?”
“就农场的条件,哪来的酒喝?”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武大场长悄摸摸自制了一些果酒!”
“哎,冉老师小声点,要是叫农场那几个老酒鬼听到,可不是说着玩的!”
“我有些,想爸爸妈妈了!”
冉秋叶默默放下手里的针线,脸色有些暗淡。
“那就请他们明年过来,农场的日子也不差!”
武爱国宽慰道:“等照片邮寄到岳父岳母手里,他们肯定会安心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武爱国只能尽量想办法,安抚怀孕之后,情绪突然变得十分敏感的冉秋叶。
前段时间,趁着去县城的功夫,他们直接跑去宣传部门,请人帮忙拍了几张照片,邮寄给京城的冉父冉母。
咳咳,县城可没照相馆。
也就是宣传单位真的有需求,不然也是没照相机的。
“不用了!”
冉秋叶急忙摆手,拦阻道:“他们在京城有朋友有亲戚,到了农场这里估计会难以适应!”
“行吧,冉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
不提滇省红星农场宿舍,温馨的场面。
京城鼓楼修理厂干部楼,厂长武志家里的气氛,就不怎么样了。
十月份的时候,鼓楼修理厂更进一步,成为了副厅级单位。
作为厂长,武志自然也是跟着提升半级,成为了副厅级的企业干部。
只是,最近厂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叫他开心不起来。
书记因为宿舍楼的事儿,最后平调到其他厂子,依旧担任书记一职。
关键是,他是在鼓楼修理厂级别提升之前,被调离厂子的,自然这一波晋升和他没啥关系。
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好在,他也混了个副厅级待遇!
新来的书记相当强势!
刚刚上任没多久,就要完全把持人事和财政权!
这本来没什么,对于武志来说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他都能接受。
可是书记动不动就通过党委会议,让自己的想法强行表决通过,变成了厂领导层的集体决议。
目的,就是想要争取部分,修理厂所赚外汇额度的分配话语权。
这让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极差!
尤其,因为这样的事情,被上级领导喊去明里暗里的敲打了好几回,那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
他还不好将厂里的情况告知上级领导!
不然,一顶无能的帽子肯定少不了。
武志虽然老实,可这些道道还是明白的。
那一刻,他对武爱国在这方面的眼光,相当的佩服。
之前,还觉得武爱国有些考虑太过,不太可能出现他口中的情况。
谁知道,转身现实就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想起武爱国的叮嘱,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将纪律检查以及监督权掌握在手里。
不管如何,他必须保证工厂产品的质量!
谁知道,新来的书记对此一点都不在意,甚至连问都没有多问一句,就将纪律检查以及生产时的监督权让了出来,这叫他更加心惊。
全都被武爱国预测到了,简直就跟亲眼目睹一般。
好在,叫他不爽的事儿,暂时也只有这么多。
武志的威望摆在那,不是特别有底气的存在,根本就不敢在他跟前炸刺。
可他也敏锐察觉,他的话语权正慢慢被压缩。
加上武爱国身在滇省农场工作,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过年时心情也不怎么样。
尽管武爱国前两天特意打电话回来,表示他和冉老师在那边一切安好,让家里不要担心云云。
可这话,真的就只能听听了。
和武志这样性格粗疏的老爷们不同,张丽对于环境的细微变化,感受可是相当敏锐的。
她的心情,同样不怎么样。
最近一段时间,她敏锐察觉了情况有些不妥。
以前,干部楼里的夫人们,基本上都是以她为中心的。不管心中是个什么想法,起码在张丽跟前全都是热情的笑脸。
她说什么,这些夫人们也全都附和。
让张丽好好感受了一把,厂长夫人的威风。
结果,原本以她马首是瞻的干部楼夫人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她的态度没以往那么热情了。
凑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她的意见也开始有人反驳了。
甚至,她敏锐察觉有不好的传言涉及自家。
这叫她,感觉很不开心!
家里两位大人的心情都不怎么样,三个小的虽然年纪不小了,却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触霉头。
这样的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好像,是大哥武爱国离开京城后,家里的气氛就逐渐变了味道,少了大哥在时的轻松和快活。
事实上,武志和张丽早就察觉到了,只是碍于面子不好说出口罢了,感觉说不出的古怪和郁闷。
同时,对于武爱国的能力和手段,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633章 这也太夸张了吧?
武志和张丽夫妇,倒不是觉得武爱国,真的多牛比!
不然的话,也不会被人偷袭,一怒之下跑去滇省边境地带开荒种地去了。
而是觉得,武爱国身上有那么点气运。
武爱国在的时候,武志做事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妨碍。
就算有什么波折,对他也没什么实质影响。
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突然遭遇阻碍有些不太适应,这才是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
当然,只要调整过来,事实上新任书记带来的压力,真的算不得什么。
鼓楼修理厂,自有其特殊性!
尤其是外销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生产,不管是哪方势力都不愿意出现问题。
而武志,是最熟悉也最了解生产环节的生产干部。
除非出现重大变故,不然谁都不会轻易将他换掉。
整个武家,包括老家那边,都在适应武爱国不在的情况,这个年都过得不太痛快。
很快,时间就到了三月。
京城还春寒料峭,滇省这边却是山花烂漫。
武爱国执掌的红星农场,开启了热火朝天的晚稻收割活动。
他弄出的人工收割器,可比单纯的人力收割效率高多了,也要省力得多。
加上一整套脱粒,扬灰还有脱壳的人工工具,上交的就是纯粹的白米。
地区以及军区,都相当满意。
而农场,则将全部的稻壳都留下来了。
之后,又是马不停蹄的早稻种植!
这次,充当主力的,则是武爱国亲自鼓捣出来的人工插秧器。
等忙完了早稻种植,农场上百号职工,并没有感觉多么疲累。
这,就是大量使用合适工具的作用了。
单纯的人力耕种和收割,三千三百多亩田地,忙碌起来真的要人命。
可有了工具帮忙,虽然依旧不轻松,却还不至于忙到快要虚脱的地步。
到了这时,红星农场已经完成了自给自足的目标。
接下来,就是深度挖掘农场的潜力了。
在这方面,武爱国早就有了全盘规划。
他的能力,早就在一桩桩成功的事儿之中,得到了农场上下的一致认可。
所以,农场管理层也轻松达成一致,完全按照武爱国设计的规划,来一步步完成。
农场这边,几乎每月都要接收一批退伍兵。
他们的加入,也让红星农场的力量迅速壮大!
七月的时候,武爱国第一个儿子降生,取名武红星,小名就叫七月。
外界的喧嚣,并没有影响到红星农场的迅猛发展。
中稻的顺利收割,使得农场的实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