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跟西班牙拉扯不断呢?”舒文东不屑地说道:“就凭西班牙人的军力,哪里能打得到加利福尼亚?我们只要出动五六艘战舰,便能将西班牙堵在家门口,让他们连一片木板都下不了海!”
“是,我们可以出动专业战舰将西班牙堵在家里出不来。但问题是,这般军事行动会耗费我们新华多少资源,你们考虑过了吗?”
“加利福尼亚有肥沃的中央谷地,迁移数万移民,便能就地供养征战所需,哪里会消耗太多本部资源?”舒文东反驳道。
“这些话是韩剑说的吧?”李良微微一笑,“可问题是,任何一处新辟拓殖点没有两三年的开发时间,根本无法实现粮食自给,哪还有余力供养征战所用?”
“若是加州当地拓殖无法满足战争所需,那就以战养战。”舒文东说道;“墨西哥和秘鲁可是西班牙人开发了近百年,总能掠取到足够的战争所需吧?”
“打仗,可不是仅有粮食就能满足的。”
“……”舒文东定定地看着他,“老李,无论我怎么说,你都不同意‘南进计划’,是吧?”
“不,我原则上同意你们的‘南进计划’,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是现在。”李良正色道:“至少要缓个十年八年,待我们的实力更为强大,工农业基础更为夯实,人口数量也更多的时候,南下全取加利福尼亚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现在,真的不是最好的时机,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应有的耐心。我们都知道,西班牙人即使在三十年战争后也不会再次崛起,而且它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弱。当我们逐步强大起来,不止加利福尼亚,就是整个美洲都犹如案板上的肥肉,想要哪一块,随时都可以切下拿走。”
“倘若操之过急,对西班牙人一下子逼迫太甚,难免不会引起他们的高度警觉,继而将注意力和部分资源转移到美洲大陆。”
在座的几名穿越众互相看了看,对李良的话语,竟一时间无法辩驳,会客厅内顿时陷入一阵沉默。
“老李,时不我待呀!”刘国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眼睛逼视着李良,“再过十年八年,难保我们世界局势会出现其他重大变化?”
“退一万步来说,我们现在选择蛰伏不动,潜心发展,可若是大明那边局势突然陷入危险之中,需要我们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应对时,西班牙人突然跳出来搞事,岂不是会让我们立刻面临进退失据的境地?”
李良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欧洲三十年战争好像还要打十几年,西班牙人应该没精力在美洲搞事情。”
“万一呢?”刘国强眉头一挑,“自我们来到这里后,便相应产生了蝴蝶效应,世界大势很有可能并不会按照既有历史线发展了。况且,西班牙王国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说不定脑子一抽,便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要知道,我们新华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西属美洲殖民地的严重威胁。一旦他们获悉我们抽调大量资源去干涉大明局势,如何不会趁机向我们发难?”
刘国强的话让李良微微皱眉,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老刘,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正因为存在‘蝴蝶效应’,我们才更应该谨慎行事。”
“西班牙人或许会因为我们而改变原有的策略,但同样,我们贸然大举南下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会不会逼得西班牙人提前与荷兰停战媾和,会不会向法国屈服,结束欧洲的战事,继而将注意力投向美洲大陆,以保卫自己的白银供给源头。”
“甚至,我们与西班牙人之间的战争会不会引起欧洲各国的目光,将他们也吸引到美洲地区?”
“呵呵,”舒文东笑了起来,“以西班牙人的尿性,手中的筹码没输光前,怎么可能会向荷兰人低头?至于他们会不会向法国人屈服,让渡欧洲霸权,那就更不可能了!对于西班牙人而言,欧洲才是他们的主要利益所在,美洲不过是一个提供金银的钱袋子。”
“是呀,我们要动人家的钱袋子,西班牙人会善罢甘休?万一,将他们逼急了,动员整个美洲殖民地的人力和物力,跟我们打一场持续数年的消耗战,那我们该如何收场?”
“西班牙耗不起的!”陆军部总长莫天海突然开口说道:“就以西班牙人的组织力和动员力,他们在美洲地区定然无法支撑起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
“你怎么知道西班牙人耗不起?”李良叹了一口气,“你都要把手伸进人家的钱袋子了,断绝他们的金银输入源头,西班牙人怎么可能不跟你拼命?”
“西班牙人在美洲地区是组织力和动员力很差,但并不代表他们动员不起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跟我们打一场殖民地保卫战。你们以为,就凭我们目前的实力,就可以挑翻西班牙人人?”
“我们并没有打算跟西班牙人打一场持续数年的消耗战。”刘国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要知道,西班牙人的根本利益在欧洲,不会为了些许殖民地的得失,而冒着损失本土的根基的风险,与我们进行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只要我们展现出应有的实力,让西班牙知道,一旦跟我们陷入长期武装冲突,必然会损耗国力,伤及其欧洲本土核心利益,自然不会一片根本没有实际控制的殖民领地而跟我们新华死磕到底。”
“老刘,你这设想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了。”
“这可不是我的无端臆想,而是有先例可循的。”刘国强微微一笑,“六年前(1634年),英国人占据了距离新西班牙总督区尼加拉瓜省仅一百多公里的普罗维登斯岛(今哥伦比亚圣安德烈斯岛),但西班牙人为了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却故作视而不见。”
“也是在这一年,荷兰西印度公司攻占了库拉索等几座贴近委内瑞拉海岸的岛屿,尽管西班牙人意识到荷兰人可能会藉此威胁他们的宝船队,但依旧没有坚定地将其夺回,任由荷兰人盘踞在岛上。”
“老李,你想想,这么两处位置关键的岛屿被英荷两国占据,西班牙人都没有大动干戈,更遑论荒无人烟且又根本没有实际控制的加利福尼亚呢?”
“所以,面对我们新华的南进战略,我认为,西班牙人最多也就表示一番愤怒和谴责,而不会为此发动一场战争。”
“你这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测西班牙人的应对之举。”李良沉默良久,轻声说道:“要知道,西班牙人之所以不对英荷两国的入侵采取反制措施,是因为上述两国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使得西班牙人不愿意多线作战。”
“但我们新华却不一样。尽管,七年前,我们击败了西属墨西哥殖民当局,但他们依旧不会将我们放在眼里,认为此番失利,不过是一场意外,是他们指挥官轻敌大意了,并不是他们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大。”
刘国强听罢,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大家都是学员兵出身,怎么就你表现出一副保守而又固执的态度!
移民拓殖部部长周博超看了看两人,忽然笑了:“行了,争来争去,其实核心问题就一个,那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打赢战争的同时,不影响本土发展?”
众人闻言,皆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前些日子,我问了财政部的老邓,他给我透了一个底。”周博超轻咳一声,“如果‘南进计划’引发与西班牙人的战争,我们需要至少动员三千名士兵、六艘战舰,以及十余艘后勤补给船,并维持两年的作战需要。”
“以目前的财政状况和工农业产出,勉强可以支撑。但是,会稍稍挤压工业投资和移民经费。若是战争持续两年以上,那肯定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并造成较大的民生问题。”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执行‘南进计划’,大规模拓殖加利福尼亚地区同时,竭力避免与西班牙人之间的战争。即使爆发武装冲突,那也要速战速决,将战争时间控制在两年之内。”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应该是我们想要获得的……最为理想结果。”刘国强点头附和道。
“只要不主动开战,打断现有的发展步伐,我没意见。”李良沉吟片刻,也点头认可。
“好,那就这么定了。”刘国强拍板,“下周的决策委员扩大会上,我会基于这个原则,正式提出‘南进计划’方案。”
聚会结束,众人陆续离开。
刘国强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黑沉沉的海面,低声自语:“希望这次,我们没错过机会,要不然……”
而李良走出府邸时,抬头看了看星空,心中暗想:“但愿时间,真的站在我们这边。”
第435章 “南进计划”(三)
“散会吧!”
执政大楼的会议厅内,争论已经持续了两个小时。
几排长条松木桌两侧及后方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和更浓重的火药味。
临近正午时分,随着刘国强提出全体与会穿越者代表进行最后的投票表决,顿时将这场会议的气氛推向高潮。
除去在外任职的十余名穿越众无法参会外,到场的代表有四十四人,按照重大事项决议规定,只有获得三分之二特定多数赞成票通过后,该决议方能获准实施推进。
也就是说,“少壮派”提出的《南进计划》必须获得全体到场代表三十人以上的赞成票,才会纳入政**府**本年度重点工作事项。
以罗振辉、李显清等人看来,即使“少壮派”在这几天四下串联,不断游说那些尚在摇摆之间的穿越众代表,但想要获得三分之二的特定多数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至少财政、工业、经济、外交、农业、文教卫生以及本部几个县任职的诸多穿越众应该都不会赞同这个《计划》,以免破坏目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发展局面。
粗略算了算,那些“少壮派”最多能拉到二十几票,肯定不会超过三分之二。
然而,万万没想到,当投票开始时,一个又一个代表举起了他们的右手,就连被罗振辉、李显清两人倚为臂助的孟胜新、李良、陈瑞等内阁成员也表示了赞成。
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每个人的神情也不由变得凝重起来。
“赞成票三十人,反对票十四人。”台上主持唱票的张若松神情木然地念出了最后的结果,“按照既定议事规则,《南进计划》获得……通过!”
竟然刚刚超过三分之二票数!
整个会议厅内瞬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几秒。
罗振辉缓缓靠向椅背,双手交叉,眉头紧锁,目光却死死盯着对面振臂欢呼的一群“少壮派”。
刘国强正与身旁的舒文东击掌相庆,两人脸上那种志在必得的笑容,让罗振辉想起十五年前在“破浪号”上所看到的那群年轻实习军官——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不计后果。
他嘴角微微抽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长长叹了一口气,将心中那份不安和愤懑硬生生压了下去。
李显清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环视四周,目光在那些“叛变”的代表身上一一扫过,尤其是孟胜新、李良和陈瑞三人。
李良察觉到他的视线,微微偏过头,避开与他的对视,但神情依然坚定,显然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好,很好……”李显清觉得嘴中一片苦涩,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极低,却足够让周围几人听清,“你们一个个都想折腾(这个也是敏感词?),那就折腾吧。”
分管财税的邓智宸推了推眼镜,低头快速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笔尖几乎要划破纸页,嘴里嘀咕着:“这群混蛋,又要让老子耗神了……”。
会议厅的角落里,一向低调的文教卫生负责人董新平默默收拾着桌案上的文件,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朝身边的农业****段国栋叹道:“……今年的医疗卫生预算投入恐怕要大幅修改了。”
台上的张若松在得到罗振辉的点头示意后,随即便机械地宣布散会。
人群开始陆续离场,“少壮派”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接下的部署,脸上写满了志得意满。
而反对派则沉默地快步离开,背影里透着压抑的怒火和隐隐的忧虑。
孟胜新脚步停顿了一下,然后转身走到罗振辉面前。
“他们是不是准备在明年一月换节时,推举你来坐我的位子?”罗振辉玩味地抬头看了他一眼。
“其实,南下拓殖,进一步加大对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开发力度,不一定会引发我们与西班牙人之间的战争。”
孟胜新没有正面回答罗振辉的问题,而是为刚刚通过的《南进计划》做辩解,“西班牙人经唐斯海战后,海军近乎全灭,他们必然不会为了一片蛮荒之地而跟我们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倘若,那里有大量的黄金矿藏呢?”
“呃……”孟胜新怔了一下,“那西班牙人也是有心无力的,他们目前的精力都在欧洲,不会在美洲地区横生枝节。”
“是吗?”罗振辉定定地看着他,“在做出任何一项激进而又冒险的政策时,不应该考虑它的最坏结果吗?为何,你们所有人都基于西班牙人不会贸然卷入冲突这点上,积极推动《南进计划》的实施?”
“冲突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我们有时候也不能将事情都看得那么复杂,那么悲观。”孟胜新缓缓说道:“在后世,朝战爆发,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不能参战,以免造成无谓的损失,从而危及自身安全。但最终情况如何?”
“……”罗振辉陷入沉默,半响,自嘲地笑了笑,“也是!看来,我还真的是老了。”
“舰长……”孟胜新突然喊出了一个久违的称呼,“我们只是在跟时间赛跑,也是为了将来的百年大计提早布局。其实,情况没那么糟的。”
“就算不管西班牙人的潜在军事威胁,那你们考虑到地区发展平衡了吗?”罗振辉问道:“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资源,只能着力发展有限的地区,而加利福尼亚距离本部两千多里,如何进行资源分配?”
“早在数年前,我们所有人便有了清醒的认识,四面开花,处处着力,那必然会分散我们本就不多的精力和资源,使得我们无法聚焦凝力,形成有效的集体智慧和规模效应。”
“在我们那个时空,为了发展经济,提升生产力,尚且要划出了几个特区和若干沿海重点城市,集中国内有限的资源并施以优惠的政策来倾力打造,而未采取全面铺开,大范围、大广度地推进。”
“难道,我们新华以区区二十多万人口,便敢于做出这种大胆施政措施,沿着新洲西海岸数千公里的区域全线发展?”
“在未来十年里,我们倾力发展的区域依然是新华湾,不会分出太多资源至其他拓殖区。”孟胜新摇摇头说道:“但是,加州谷地极为优越的农业条件非常适合打造成我们新华的重要粮食产区和棉花产区,可以为新华湾核心本部提供源源不断的农产品,助力我们的工业发展。”
“好吧。“罗振辉笑了笑,站起身来,朝会议厅门口走去,“既然决议已经通过,你们也有一定的规划,那就按程序走吧。但我要提醒你们一下……”
他回头深深地看了孟胜新一眼:“新华不是游戏里的存档点,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孟胜新寻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环视一周空荡荡的会议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陷入到沉默当中。
正午的阳光穿透玻璃,照进了房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时势造英雄……”
“亦或,英雄造时势?”
“呵……,无论怎样,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
第436章 南行北往
7月21日,广丰(今萨尼奇市)。
夕阳西沉,将广丰钢铁厂高耸的烟囱染成橘红色。
穆顺安一边朝工厂大门走去,一边用毛巾擦去额头上的汗水,铁灰色的麻布工装上沾满了煤灰和铁屑。
他揉了揉酸痛的后腰,四十六岁的身体已经不如年轻时那般耐劳了。
“师傅,2号炉口那台蒸汽机好像声音不对劲,怕是有问题了。”一名年轻的学徒工跑了过来,小心地汇报道。
“晓得有问题,那你为啥这个时候才报给我?”穆顺安瞪了他一眼,“赶紧去找厂里的机修师傅,让他好生检查一下。要是明日起不了炉,误了本月的产量,老子打断你的腿!”
学徒工闻言,立时慌张地跑向车间。
“蠢货!一个个的都没点眼力劲!”穆顺安眼睛扫了一圈围聚的工人,嘴里骂了几句,然后背着手,慢慢地朝工厂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