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03节

  进了这里,就显得幽静了许多,魏明还特意观察了一下街道宽度,还好,汽车可以轻松开进去。

  到了门口,门不大,但也摆着两个石狮子,一看就有年头了,还有台阶有门槛。

  李成儒介绍道:“咱们看的这套面积不小,虽说是一进的院子,但面积有四百平左右。”

  他都没敲门,直接一推就进去了,门后面还有一个影壁墙,然后就看到挺宽敞的一个院子里,一棵粗大,且树冠蓬松的银杏树矗立在院子正中。

  因为这棵树的存在,七月份的院子多了一份凉意,现在还没到秋天,银杏树叶还是绿色,等变成金黄更漂亮。

  “小那,来人了!”李成儒喊了一嗓子。

  很快一个穿着背心,不修边幅的瘦高青年走了出来,手里还夹着半截卷烟。

  “来啦,看看吧。”

  虽然他有种急切地想要卖掉房子的心思,但却故意强装淡定,另外还有一丝卖掉祖产的不甘。

  这个年代的四合院肯定不如将来富豪们修缮改造之后的漂亮,但因为之前是机关单位在使用,保护的还算不错,比起多户聚居的大四合院强了不少,也没有乱搭乱建的现象。

  还有就是因为只有一进,所以也没有抄手游廊、垂花门等设计,缺少一些四合院的典型特征。

  另外就是院子挺大,但没有独立的茅房。

  小那介绍道:“出门右拐就是公厕,近。”

  这就是魏明不喜欢现在这些四合院的原因,方便起来太不方便。

  不是不能改造,只不过手续繁复,而且还要看政策变化,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改造。

  这个院子的好处就是方正,而且房间够多,还保留着一些以前的风貌。

  按照小那的说法:“就这银杏树都一百多年了。”

  这棵树在魏明这里算是加分项,因为院子够大,不会太影响光线,又有乘凉的地方,为小院增加了不少生机。

  但他嘴上还要嫌弃占地方却不能刨了,这种有历史的树都是登记在册的,不能刨。

  刘恒的《贫民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大民私自搭建的小屋里为什么床上有一棵树,就是因为燕京城里的树不能私人想刨就刨的。

  大概看了半个小时,也查看了相关证件证明,李光富帮忙看的,他有经验,看过之后就知道这处宅子还有没有其他主人和住户。

  院子魏明还算喜欢,就算自己不常住,以后父母家人来了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而且以后肯定还要改造的更宜居,可以楼房四合院交替着住。

  他觉得这种院子更适合写作,写累了可以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放松精神,或者仰头望天,夏日听雨,冬季赏雪,这都是楼房所不具备的情趣。

  接下来就是问价环节了。

  懒洋洋的小那总算来了精神,他伸出一根手指:“我要一万美元。”

  魏明听完之后,礼貌的笑了笑:“那啥,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现在一进四合院的价格通常也就一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地段极差,居住环境极差,面积极小,再加上主人急于出手,甚至5000以内都能拿下。

  这一套面积大一些,地段好,产权清晰,还有一棵百年老树,按理说可以更贵一些,一万五都能接受。

  按照官方汇率,一万五人民币就是一万美元,小那是这么想的。

  但这年头你跟谁能用一万五千人民币换一万美元啊,做梦!

  魏明虽然还有一万多美刀,但也不能这么挥霍啊。

  见状李成儒赶紧批评小那。

  “那日朗,你这也太狠了,就这么个小院子你还想要一万美元,没有这样的行情啊。”

  李成儒夹在中间,一边是老同学,一边是文坛启明星,他肯定是希望能促成买卖,且双方都满意,所以极力居中调和。

  经他这么一说,小那松了口:“那八千总是要的。”

  魏明还是摇头,他伸出三个手指:“三千。”

  三千刀可以轻松换到一万五千人民币,甚至更多。

  小那也急了:“三千也太少了,我去美国才能花多久啊!不行不行!”

  魏明笑了笑:“三千刀在美国扛半年肯定不成问题,而且就算在那边刷盘子也能养活自己啊。”

  “我可不想刷盘子,我过去是做人上人的,”小那桀骜道,“你起码得给六千吧。”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在了5000刀这个数字,那日朗满意了,魏明也不算心疼。

  这才动用了他剩余美金的不到一半,而且梅琳达那边应该很快就要有新的外汇到账了。

  为了落袋为安,小那催着今天就开始走程序跑手续,他就等着拿到钱去美国呢。

  魏明想了想:“好。”

  看来下午就要把学生们彻底交给小梅了,反正他也乐在其中,无非就是辛苦一些。

  从这处院子出来后,估摸着旅游团也差不多逛完了,魏明跟双李暂时告别,并约定晚上一起在全聚德吃饭,完成了这么大一件交易,直接给钱不合适,请两位老哥们儿多吃几顿好的那是必须的。

  魏明还打算把小梅带上,景山服装厂是大厂,让小梅跟李成儒认识一下也有利于拓展业务。

  至于李成儒会不会因此提前开窍进军服装业,魏明一点都不担心。

  京城市场太大了,王府井、东单、西单,这么多响当当的商业街,一个人,一家店哪里吃得下。

  到了故宫北门,等了十来分钟,梅文化就带着队伍出来了。

  他和云云以及黎老师在前,小红和胡老师在后,中间是20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

  见到魏明后,云云特别激动:“明哥,文化哥太厉害了,刚刚我们看到了几个外国人,他竟然能用外语跟他们说话!”

  梅文化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曾经的努力在此刻终于有了意义,不枉自己长期在英语角跟老外搭讪。

  魏明知道他也就会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但在云云和小学生们眼里足以封神了,小红英语考试也很厉害,但对话却很露怯。

  魏明笑道:“小梅学英语确实很刻苦,因为他喜欢一个邻居姐姐,那个姐姐去国外读书了,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去找她。”

  云云:“啊?原来是这样啊。”

  梅文化急了:“早就不喜欢了,云云你别听他胡说。”

  魏明哈哈一笑,把小梅拉到一旁,让他下午带孩子们去天坛。

  “我还有点事,晚上在和平门的全聚德吃饭,你自己过来就行,有正事。”

  梅文化点点头,虽然他心里惦记着门店的装修情况,不过没有魏明监督还能跟云云在一起游玩,他求之不得呢。

  中午魏明带孩子们去吃了一顿卤煮火烧,这种吃法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在老家卤肉猪肠这些东西通常是夹在火烧里面的,但这里却是内脏和火烧一起在锅里煮,然后一个碗里吃。

  不过他们只有一个评价,“好吃!”

  在经过豆汁儿考验后,燕京城里已经没有难吃的东西了。

  下午魏明就骑着摩托跟小那开始跑手续了,这种四合院交易比华侨公寓的房子还要复杂,过手的衙门也更多,没几天办不下来,只能慢慢来了。

  ~

  晚饭时间,李光富最先到了全聚德,然后他帮魏明招呼了李成儒和梅文化,魏明最后才到,手里还拿着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

  “抱歉抱歉,刚从房管局回来,小梅,你和成儒哥已经认识了吧。”他问。

  梅文化笑道:“认识了认识了,等这阵子忙完了我就打算去景山服装厂看看,有我成儒哥呢!”

  看来他们聊得很愉快,李成儒显得更谦虚了。

  “你们那个店我经过的时候见过,还寻思做什么买卖呢,没想到是服装店,而且还是魏作家你们开的,厉害厉害!”

  这声“厉害”出自真心,如果是官方的买卖不算啥,但这竟然是三个二十郎当岁的青年开的个体户买卖,那么大一个店,这就太厉害了,那一片房子可不便宜,租给个体更贵。

  此刻他确实有些心动,不过当演员的愿望还是压过了做生意,二十多岁,知道钱重要,但依然理想至上。

  而梅文化也知道了他明哥又买了一套四合院,羡慕的不行,看来他写小说真是赚了不少外汇,自己啥时候能有这挥金如土的潇洒劲儿啊。

  吃完饭离开的时候魏明跟小梅一起走的,路上两人顺便聊了聊开业计划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

  “除了云云,还需要几名熟悉服装,口齿伶俐的导购员。”

  “人已经找好了,都是没有工作的返城女知青,咱们也是帮街道解决就业了,试用期工资30块,都争着抢着呢。”

  但因为现在政策还没那么开放,所以加上云云一共就四个导购员,虽然街道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多帮忙分担子,但超过五个雇工就不好说了。

  “现在就要加紧开始培训了。”魏明暂时不打算插手,就让小梅按照他在广东看到的培训即可。

  他现在当务之急是给霖姐拍照片,让霖姐和雪姐一起当东方新天地的形象代言人。

  当魏明回到家的时候,他看到信箱里好像有信,打开后就看到了雪姐的信,看来是自己刚走没两天就写的。

  进屋后小红和云云正在看电视,她们是自己坐公交车回来的,魏明已经帮她们买了公交车月票,月票太重要了。

  而且尽量两个人一起行动,不要落单。

  “哥,画里面这个女人是谁啊?”

  魏明刚在沙发上坐下,云云乖巧地递上了一杯茶,魏红则拿着画框找了过来。

  “哦,这是我朋友朱霖姐姐,给咱爹买的那台录音机原来就是她的。”魏明坦然答道。

  “那她多大了?”

  魏明:“好像快三十了吧。”

  一听这个岁数,再看哥哥自然松弛的样子,魏红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可能大哥就是爱画画,所以让朋友做自己的模特吧。

  她失望地把画放了回去,魏明又叮嘱:“明天我要跑一些手续,所以你们到时候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参观清华和北大吧。”

  明天的计划是清华北大和颐和园、圆明园的参观项目。

  “什么手续啊?服装店吗?”小红问。

  魏明:“不是,我今天又买了个四合院,跑那个手续。”

  “啥!”小红和云云双双目瞪口呆。

  “哥,你咋又买房啊,你钱留着娶媳妇儿多好啊!”小红开始亲妈附体。

  魏明笑着解释:“距离我能娶媳妇儿还有年头呢,放心,娶媳妇儿的钱肯定不缺,等以后咱爹娘也住进了城,我就怕他们住不惯楼房,买个四合院想住哪儿就住哪儿多好。”

  看着亲哥自信的样子,魏红觉得自己真的要尽快融入燕京生活,尽快增长见识了,要不然根本追不上哥哥的高度。

  回到卧室,魏明立即拆开了信件,雪姐信里并没有什么大事,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想你”。

  魏明:我也想你们啊!

  第二天一早小红和云云自己就坐公交车去找大队伍了,老家来的大汽车会把他们送到北大。

  魏明先给平安叔家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这件事。

  “好啊,我今天就在学校,也没啥事儿,我亲自给他们当向导。”

  “那可太好了!”魏明道,“有叔你做例子这群小崽子就知道好好读书的结局有多么光明了。”

  就是现在放假了,学校里的学生不多,没有多少学习氛围。

  等到差不多上班时间,魏明又给朱霖单位打了个电话,让她中午等自己接她。

  “中午家里没人~”

  朱霖捂着话筒耳朵都红了。

  随后魏明出门去找小那,两人继续跑手续。

首节 上一节 203/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