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每个月减掉所有开支和成本,纯利润恐怕要超过两万了!
要不是头上戴着紧箍咒,他肯定在店里安排十个导购员,再安排一个店长,一个会计,彻底把自己解放出来做更重要的事。
一想到《庐山恋》在全国大城市都火了,但东方新天地却只能在燕京卖那些衣服他就心痛。
多么广阔的商机啊,浪费个屁的了。
20号是星期天,也是每个星期西单商业街最热闹的时候。
平时对东方新天地关心不够的魏明今天也要过去帮忙,要不然真担心忙不过来。
经过这么多天时间,《庐山恋》发酵的也差不多了,在燕京有数以万计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看过了。
而西单新开了一家很特别的服装店,不仅款式新,而且可以和服装零距离接触的消息也通过前几天顾客的嘴口口相传,具备了一定知名度。
早上七点钟魏明骑车带着两个妹妹就到了东方新天地,此时街上还没什么人,但只要有人路过都会驻足欣赏龚樰和朱霖两人的海报照片。
一是够大。
二是够美。
魏红都震惊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呢,那么老远就看到了!”
云云仰望着:“好美啊!”两位姐姐宛若神女降世。
魏红突然反应过来:“诶,另一个不是朱霖姐姐啊!”
一开始她还以为都是朱霖呢,但仔细一看,这分明是两个人。
“另一个也是我朋友。”魏明看着海报道,两人的海报是面对面的,就像是看着对方,在海报中间是他们的招牌,之前一直蒙着,现在还没揭晓。
店里面除了梅文化外,还有四个穿着统一制服的正式员工,以及四个穿着便装的临时工,而正式员工也在试用期。
她们都是20来岁的年轻女孩,梅文化在选择的时候特意选了颜值高一些的,看着和气一些的。
当然,跟云云比都差点意思,云云的亲和力在店里是有目共睹的,哪怕她话不多,但依然是销冠。
一共10个导购员,应该够用了,梅文化作为经理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魏明安慰他:“放轻松,可能没那么多人,说不定销售额跟昨天差不多呢,昨天多少来着。”
“两千呢。”他小声道。
魏明:“今天争取干到三千。”
还没到开店时间,外面已经围了不少人,主要还是两张巨幅海报吸引过来的,其中不少都是附近店面的工作人员。
最近这家新邻居可是很出风头的,不少人都逛过,体验也相当好,今天总算要正式开业了。
因为他们都不是做服装的,所以对这家店的态度还是比较欢迎的,多吸引一些客人,他们没准也能跟着获利。
而且就算抢走他们的生意又如何呢,都是公家买卖,生意好又不给自己涨工资,生意少自己还轻松呢。
不多一会儿彪妈也来了,今天还有一个剪彩仪式,由她和梅文化进行,魏明毕竟是公众人物,选择减少曝光,以免占用公共资源。
八点一到,小红和云云分别点着了两挂红色鞭炮,威力不大,但响数多,而且爆开之后落了一地红纸,也显得喜庆。
然后梅文化、彪妈以及一位街道领导一起完成了剪彩,这位领导是一直很支持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分担就业压力,可惜梅文化胆子小,不敢迈太大的步子。
因为一旦形成不好的舆论风潮,领导搞不好会第一个对他下手来自保。
之后招牌揭开,“东方新天地”五个大字出自吴作人先生,魏明给了润笔费的。
开业之后,除了全场八折的字样外,又多了一行“两件七折!”
也就是说只要同时买两件衣服就能打七折,甚至都不需要买衣服,帽子、围巾、鞋子、皮带、墨镜都可以。
“这个优惠只限一天!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哦!”梅文化大喊一声,然后开门放顾客进去。
毕竟是正式开张的第一天,梅文化要把“东方新天地”的招牌彻底打响,所以也舍得给顾客让利。
明哥说有3000销售额就可以了,但他不这么看,他觉得能达到5000!
听到这么大的让利,有些顾客已经动心想买两件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立即回家拉邻居朋友过来一起买。
两个人假装一个人,不也是七折吗!
……
(今天保底,求月票!)
第223章 天上掉下来的女主角
虽然电影学院放假了,但很多外地学生并没有离校,一是车费贵,来回不方便,想着过年回家一趟就行。
二嘛,也是舍不得燕京城的繁华,就说最近火爆一时的《庐山恋》,很多外地学生如果回了老家,估计整个暑假都看不到这部片子。
还有就是,大城市机会多,他们这些学生都想着,万一北影厂或其他电影厂来学校挑演员,别的同学都在,就他们不在,那得是多大的损失啊。
张锋毅、张铁临就是这么想的,结果在学校呆的发霉了都没等到天上掉下来的角色,于是周日这天进城找同学谢源玩。
当三人逛到西单大街的时候,人流如织,而某一处门店外格外热闹。
他们老远就看到了两张硕大的海报,谢源还寻思呢:“哟呵,这是新开电影院了?走,过去看看。”
张铁临:“新开了也不去,最近的那几部电影不都看过了吗。”
张锋毅道:“看看也没什么,走着源儿。”
张锋毅和谢源走了,张铁临马上也跟上了,等走近些,总算看清楚了,原来海报上是两个女孩的画像,嘿,真漂亮啊!
原本不想来的张铁临顿时走不动道了。
见他这副模样,谢源笑着问他:“铁临啊,你觉得这两位姑娘谁更漂亮啊?”
张铁临真的认真对比起来,最后得出结论:“我觉得左边这个吧。”
张锋毅:“左边这个好像是龚樰吧,《牧马人》的女主角。”
谢源:“是吗?锋毅你这都认得出来?”
张锋毅:“我记忆力好咋了,不过右边这个确实没见过,但长得也很漂亮。”
谢源:“所以这个东方新天地到底是卖什么的的啊?不像电影院啊。”
“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张铁临急不可耐道。
进去之后三人几乎走不动道了,不到三百平米的店里挤满了人,而且柜台那里一直有人在结账,那叫一个热闹,堪比过年抢猪肉。
“原来是卖衣服的啊,我想起来了,海报上的衣服好像是《庐山恋》里女主角穿的,不过她们俩比女主角穿着还好看。”谢源评价道,二张也深以为然,张渝偏可爱一些,女人味儿差远了。
进去后他们更加惊奇,这里竟然能直接接触衣服,可以自己挑自己选,有点意思哈,以前从没见过!
张锋毅:“嘿,那有卖皮夹克的!”
谢源:“这么大热天你确定要买皮夹克?”
“可以买了之后过段时间再穿啊,今天是开业第一天,有折扣,”张锋毅已经看明白了,“然后你再买一件,咱们就可以打七折了!”
张铁临:“嘿,那是不是蛤蟆镜啊,我一直想买一个呢!”
蛤蟆镜这些小件商品在柜台后面的架子上,当张铁临注意到柜台的时候,他碰了碰张锋毅:“锋毅,你看收钱那人像不像魏明魏作家啊?”
因为张锋毅曾进入《牛与牛二》男主角的最后人选,所以他对魏明最熟悉。
“还真有点像,走,过去问问。”
谢源拉住他:“就这么过去会不会不太好啊,要不买点东西再过去,你不是想买夹克吗,我也想整条裤子。”
“你们都买衣服啊?”张铁临心想那自己空着手过去岂不是显得自己不上道,业内都在传魏明虽然年轻,但为人强势,对自己作品的选角多有干涉,于是也跟着挑了一条牛仔裤。
买衣服的时候导购员云云过来为他介绍讲解,张铁临多看了几眼,虽然不如外面海报上的两女,但自有一股娴静温柔的气质。
“小妹妹你们这家店是公家的吗?”
“不是的,我们是个体。”云云道。
“那衣服质量不好怎么办啊,出了问题我们找谁去啊?”他又问。
“同志你放心,如果有问题,七天之内我们都是包退包换的。”云云已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导购员了,基本的对答是没问题的。
张铁临又问:“听你这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一直在人群中穿插着忙碌的梅文化终于看不下去了,哪里来的淫贼,买衣服就买衣服,跟我们家导购员聊起来个没完了,还打听起家庭背景了是吧!
“这位同志,我们这裤子是有什么问题吗?”他一摆手,就让云云走了。
“哦,没,没问题啊。”
梅文化笑道:“那我们可以去柜台结账,一件八折,两件七折,优惠仅限今天。”
正好张锋毅和谢源也买好了,男人买衣服就是快,都没进试衣间,不像女人买衣服,不试个几件根本定不下来,但考虑到女款服装的高利润,梅文化还是更倾向于重点发展女装。
三人来到柜台前,魏明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哟,是你们啊。”
张锋毅忙道:“魏老师,您怎么在这里管账啊?”
魏明笑着接过他的皮夹克:“这是我朋友开的,因为开业这天顾客太多有些忙不过来,我就过来帮帮忙,你们要不要一起结账,算你们七折。”
张锋毅点点头,原来如此啊。
“好啊好啊。”谢源主动掏钱,回头再跟他们算,因为是燕京本地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谢源算是同学中手头比较宽裕的。
张铁临指了指后面的蛤蟆镜:“我再来一副墨镜。”
魏明笑道:“小伙子戴上这个可精神了,你们两个不要吗?到时候可要被这位同学比下去了。”
张铁临忙自我介绍:“魏老师我叫张铁临,我们是一个班的。”
“哦哦哦。”魏明:我不感兴趣。
魏明这一问,张锋毅和谢源也不好意思说不了,而且现在日头那么毒,墨镜也能保护眼睛,于是每人也来了一副墨镜,谢源手上的钱不够了,还是张锋毅掏的。
见张铁临都还没出手,魏明又道:“还可以看看店里的皮腰带和皮鞋,也都是南方来的真皮货,品质老好了,你们将来如果参加试镜,对导演的第一印象可是很重要的,穿上皮鞋,扎上皮腰带,一看就是精神小伙。”
张锋毅挠头道:“魏老师,您这张嘴太厉害了,我都心动了,不过我们就是穷学生啊……”
他是想着拒绝的,结果张铁临上头了:“有44码的皮鞋吗?”
“有啊,你多大脚我多大鞋。”魏明直接拿了一双最贵的。
见张铁临买了皮鞋,张锋毅和谢源对视一眼,要不咱们来条便宜的皮带?
对于这三位总消费超过250块的超级VIP客户,魏明在七折的基础上又给他们抹了个零,并热情地把他们送了出去,还欢迎他们以后常来玩。
走在人挤人的西单大街,张铁临得意地戴上蛤蟆镜,感觉自己就像明星,张锋毅却一阵后悔。
“冲动了啊,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花了,这可咋整啊!”
谢源心态很好:“没事,吃不上饭就去要饭,燕京城还是有好人家的。”
张锋毅:“我们俩都是外地的,要饭就去你家要。”
谢源笑呵呵道:“行啊,不过咱们先算一下账吧,今儿个我垫了好些钱呢,诶,铁临你跑什么啊,穿上皮鞋你了不起啊!”
魏明看了看时间,到中午下班的点儿了,他招呼梅文化过来,让他看着柜台,自己去给他们打饭。
安排好了午饭他就去了朱霖单位,今天霖姐因为调班,上午上班,下午休息,正好两人可以温存温存。
而他刚走,一个中年人就领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进来了。
小女孩激动道:“我说的没错吧,这里是这么卖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