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太好了,自己这个太子女肯定要上心啊。
但周妈妈舍不得,她觉得这样会耽误女儿的学习成绩,所以已经跟鬼伯商量着聘个人了。
鬼伯也答应了,以他们的利润,就算请个人帮忙也比之前赚得多,孩子的学习最重要。
回到家,已经在店里吃过晚饭的阿敏钻进房间里打开包裹,果然看到了阿明录制的磁带回信,然后她把声音开到很小偷偷地听。
“哇,原来这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啊!”她平时在香港接触到的说国语的人基本都带着口音,尤其是山东口音和魔都口音居多。
另外在这盒磁带里魏明澄清了他并不是北大的老师。
“你可能误会了,我只是北大的员工,而且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成为北大的学生,但我本职工作还是写作,严肃文学、童话、通俗文学都会写,在那之余还有美术、音乐、摄影、体育等爱好。”
阿敏眼睛里泛着小星星:他好全能啊!
阿明:“另外最近我还跟朋友一起开了服装店,最近大陆在搞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纲,鼓励人们赚钱。”
阿敏听了大为震惊,原本她以为在大陆私人做生意都要被抓起来呢,很多逃港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不过她倒是不觉得大才子做生意有什么问题,全香港的才子谁不羡慕金庸啊,坐拥《明报》这样的传媒帝国,另外三个要不是捆绑什么“香江四大才子”的话根本无法混为一谈的。
阿敏不仅不觉得有问题,而且还想为阿明未来的商业帝国贡献一份力,既然他是做服装生意的,那明天自己就买一些香港的时装杂志寄给他吧。
这么一想,阿敏心情大好,不过想到自己今天的作业还没写完,赶紧拿起笔忙碌起来。
第二天一早,阿敏去上学的时候妈妈早就离开了,小吃店早上的营业额是一天的关键,所以妈妈和鬼伯通常起的很早。
阿敏现在都不要妈妈给自己准备早饭了,她在外面的小摊买来吃就好了。
当阿敏下了楼,突然看到一个中年人拦住了楼下的菜阿婆,向她打听“鬼伯”。
阿敏当即过去问:“你找鬼伯什么事啊?”
中年人道:“我是鬼伯的老朋友,他之前给我留了这里的地址,叫我有困难来找他。”
这人也是说粤语的,看着文质彬彬的样子,还戴着眼镜:“哦,他去上工了,你要去店里找他的。”
接着她给了对方一个地址,对方连连感谢。
当中年人找到好利来的时候,小吃店已经度过了早上最繁忙的时候,现在客人不多,老鬼和周妈妈正在起草招人通告,准备贴在店门口。
现在很多大陆或者东南亚的人来香港,工钱非常便宜的。
“欢迎光临。”见有人进来,周妈妈忙上前招呼。
老鬼抬头瞅了一眼,笑道:“哦,出来了啊。”
龙之父柳斌点点头,走到近前:“出来一段时间了,特意过来感谢鬼伯,当初我在里面经常被欺负排挤,但是您去过之后就没有这种现象了。”
所以他知道鬼伯应该不简单,于是特意来投靠,希望大家能再搞起一个字头。
看来柳斌对社团这门生意依然念念不忘。
鬼伯笑道:“你来的巧了,我们正招人呢,来我们店里做工可愿意。”
“啊?”柳斌扫了一眼这几十平的小店,这里是卖鱼蛋粉还是卖粉的啊?
见他露出怀疑的神色,阿鬼微微蹙眉,柳斌立即道:“我愿意,只要跟着您,我什么都愿意做!”
阿鬼立即丢给他一块抹布:“没见那桌客人已经走了吗,赶紧收拾啊。”
“啊?哦哦。”柳斌赶紧干活,都还没来得及弄入职手续,就这么成了好利来第三号人物。
~
柳斌坐了半年多时间的大牢,原来的小社团早已被大社团吞并收编,他第一时间给老婆写信报了平安,在观察清楚局势后觉得那个社团没什么前途,果断选择投靠鬼伯。
而妻子在得到这个好消息后也第一时间把长途达到了美影厂,告诉了儿子。
正在美影厂刻苦偷师的柳如龙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地喜极而泣。
他知道阿明也一直记挂着老豆的事,之前还找香港的朋友探视过老豆,所以也想给魏明打个电话。
中午休息的时候阿龙立即给魏明家里打了个电话。
~
“谁啊?讨厌!”魏明和霖姐刚完事儿,正回味着,就听到客厅的电话响了。
朱霖:“会不会是北影厂啊?”
“哎呦,有可能!”魏明赶紧裹了毯子去接电话,结果是阿龙。
不过是个好消息,魏明也没跟他计较,还打算回头给老鬼修书一封,看能不能把柳叔往正道上引,搞社团是没前途的。
挂了电话魏明扑到床上搂着霖姐:“我哥们儿的电话,霖姐,等缓过来了咱们继续练吧,这次你可不敢再诱惑我了,我这人定力差。”
朱霖在他肩上咬了一口:“哼,看出来了。”
下午两人不敢稍有逾越,毕竟小红她们随时可能回来。
没想到在小红她们回来之前,江怀延的电话先来了。
他告诉魏明:“时间已经确定了,后天上午,几个候选人一起跟导演见一面。”
“啊,后天啊。”
“怎么,朱霖同志没时间吗?”
“有时间。”
是魏明没时间,他那天要参加驾照考试。
朱霖也是知道的,挂了电话后她劝道:“我自己坐公交车去就好了,而且这么重要的角色,导演也不可能因为你的关系就改变主意啊。”
“那倒是,我确实没那么大的面子。”魏明轻抚着朱霖的脸颊,“那接下来的路就要靠姐姐你自己走了。”
朱霖跃跃欲试,她也不想太过依赖小魏,就像子君,如果不是太依赖涓生,何至于最后郁郁而终。
不过明天还要依赖一次,小魏掰碎了嚼烂了的讲戏方式很适合她这种天赋一般的学生,她最近感觉自己都要和子君合为一体了。
“咔嚓!”
听到门锁的动静,魏明和朱霖赶紧分开,两位小厨娘回来了。
~
很快到了试镜的时间,魏明来到学校,被刘师傅开车送到了场地考的考场。
这个日子是人家定的,同时有好几家单位的考生一起考,一打听好多都是机关单位的。
与此同时,朱霖一个人来到了北影厂,跟她一起到的还有水华导演心仪的林盈,北影厂其他领导属意的方舒。
方舒去年跟张铁临拍了一部央视的电视剧《有一个青年》,并参演了北影厂的《瞧这一家子》,再加上小时候演过小萝卜头,所以她几乎是被北影厂内定了,等毕业后肯定要进北影厂,另外还有北影厂自己的员工,如蔡名等。
林盈虽然年纪大,但也有辉煌的历史。
然而在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朱霖丝毫不怯,反而斗志昂扬,很有五四女青年的那个劲儿。
魏明一直在等,总是轮不到他,而朱霖却成为几个候选人里第一个跟导演见面的。
直到中午,总算轮到了魏明,他毫不意外地一把过了。
刘师傅兴奋地拍着魏明的肩膀,并表示马上给他申请路考。
通过了考试,魏明也不能舍下刘师傅,于是请一直尽心尽力的老刘吃了顿好的,还给他要了瓶西凤酒。
所以回北大的时候魏明趁机开了一路,他没喝。
把刘师傅送回去后魏明立即骑着摩托车来到北影厂,在大门口给门卫老头递了一根大前门。
“今天水华导演那部戏的试镜结束了吗?”
“没呢,吃了午饭还要继续试。”
听到这话魏明就没进去,怕自己贸然进去影响霖姐状态,于是他调转车头去看看自己的四合院手续下来了没。
……
(保底二合一)
第225章 动物版王子复仇记
在中间人李成儒的见证下,落魄旗人那日朗把北池子这套400来平一进大院的所有钥匙都一股脑交给了魏明。
魏明也把尾款部分给了他,两人算是钱货两清。
那日朗拿着美钞爱不释手:“还是这玩意儿美啊,这不能有假钞吧。”
知道他是开玩笑,魏明也不在意,他问:“你现在就把房子给我了,你接下来住哪儿啊?”
那日朗:“我已经开了证明,明天就去买机票,接下来在成儒这里对付几天。”
李成儒是非常欢迎的,现在那日朗有钱了,稍微漏点都足够他滋润的了。
不过自己也就是喝点汤,跟人家魏作家没法比。
他对魏明感慨道:“东方新天地我也去逛了逛,牛逼,您说您怎么琢磨的啊!”
其实李成儒的特别特才是这种模式在燕京的开创者,而且人家鼎盛时期美女导购员上百,日销售额超过50万,东方新天地跟人家还有差距啊。
当然,现在魏明也不敢让自家店赚那么多,能赚也不赚,太招眼了,这会儿销售额平稳了,每天在5000块上下就挺好的。
魏明拍着李成儒:“还要谢李哥在厂长面前帮我们说话,给我们制作产品呢,要不然我们都要断货了。”
这话是实话,但在那日朗听来就是显摆,搞得他有些后悔,当初应该坚持一万刀的,这孙贼太有钱了!
交接完成后,那日朗和李成儒推着自行车驮着东西就走了。
那日朗懒得要家里那些破烂儿,他就一个包,其余的东西这几天已经陆续让李成儒拉走了,这也是给李成儒这个中间人的福利,现在就剩最后一点了。
他们拉走了也省的魏明费劲丢出去,这房子要想住人也得大修。
就说这地面吧,都是土面,起码得铺上砖头吧,现在是雨季,泥泞着多难受啊。
还有这房子,残缺破损处也是有一些的,回头得找个装修队。
起码要先给自己收拾出来一间卧室,方便自己狡兔三窟。
接下来魏明就进去了东方新天地,几天没来,门口多了一个踩缝纫机的裁缝,还搭了个遮阳棚,是个大着肚子的妇女,虽然长得一般,但楚楚可怜,让魏明联想到了《大桥下面》的雪姐姐。
进去后梅文化告诉他:“这是咱们的售后维修,我把门口的地方免费让她用,她平时接活儿算自己的,有咱们的顾客需要修改或者扦裤边她就要免费帮忙了。”
生意做久了,开始出现了需要返修衣服的顾客,于是梅文化想出了这么一个双赢的办法。
魏明道:“怎么不让人家进来做活儿,这大热天的,毕竟是个孕妇啊。”
梅文化压低声音:“进来了那不就成咱们的人了吗,说不清的!”
小梅扫了一眼目前的员工格局,五个正式工,还有一个小红,现在小红都不让她穿制服了,就怕被当成典型。
魏明点点头,虽然有点残酷,但他也理解小梅的难处,现在东方新天地有点太招眼了,听小红说昨天还有领导过来视察,小梅也是在忐忑中前行。
接着他跟小梅讲了四合院的事:“房子我已经拿到手了。”
“嘿,你叫那个老李也帮我打听着点呗,回头我也整一套,不用那么大,够我搬出来住就行。”小梅期待道,他算是大院子弟,父母不太支持他搞个体,他早就不想寄人篱下了。
“行啊,我让他帮你留意一下,还有就是你之前请的装修队得介绍给我,我想重修装潢一下。”
“行啊,虽然那些人基本都是回城知青,不过领头的那个大叔是真的懂手艺,听说祖上就是干这个的。”大叔也是瞅准了改开的良机,拉上了三个邻居知青搞起了装修。
魏明拿到了对方的地址,不过今天也来不及了,还得去北影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