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37节

  遇罗锦是遇罗克的妹妹,这是热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名人效应。

  其次她的离婚案也非常典型,因为受哥哥影响,遇罗锦劳教三年后又下放河北农村插队落户,无奈跟当地农民结婚,当时有很多这样的女知青。

  过了四年,政策变化,为了重回燕京,她跟没有感情的农村丈夫离了婚,又通过关系认识了一个燕京工人,跟他结婚,这样才得以重新拿到了燕京户口,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不过她这次结婚是有目的性,功利性的,过了几年发现实在过不到一起去,又想离婚,离婚理由是感觉不幸福。

  不过这次她的第二任丈夫可不那么好对付,人家不愿意放手,老子是工人,你以为是农民啊,随你拿捏。

  这时候离婚可不容易,不仅是观念问题,而且步骤也非常多,要好多部门签字,稍微卡你一下就离不了。

  而且这个男人也确实不理解,自己对老婆那么好,邻居谁见了不说好啊,她怎么就不幸福了?

  就因为她看了流泪的电影自己看了想打瞌睡,她看着津津有味的小说自己根本看不进去?

  就这?

  于是这起离婚案持续了很久都没结果,媒体上都在报道,这在整个80年代初都是很轰动的一件事。

  不过梅文化的重点不是遇罗锦离婚,而且最后一段,根据撰稿人称:9月10日,人代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婚姻法》,新的婚姻法对离婚步骤进行了简化,或许会让这起离婚官司出现新的转机。

  梅文化担心道:“新的《婚姻法》是不是就要施行了啊,那自己岂不是就没法跟云云结婚了?”

  魏明具体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正式施行,梅文化的担心不无道理。

  “那你们就尽快领证吧,领了证,婚礼什么时候办就不急了。”

  梅文化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而且领了结婚证,他就可以干更多法律允许的事了,不得不说,跟大舅哥相比,梅文化还算是守法公民。

  魏明翻看了一下这一期《中青报》,当翻到最后一版的时候他发现,跟《婚姻法》一起通过人代会的还有《个人所得税法》,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征收标准。

  全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含800元)的部分免税,超过800元的部分,分六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最高税率为45%!

  这个年代普通人哪有月入800块的啊,所以其实个税法根本就没想收老百姓的钱。

  不收老百姓的钱收谁的钱啊?

  谁有钱就收谁的钱!

  所以这个时候推出个税法,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华工作,比如清华北大那些高薪聘请的外教,他们的收入是很高的,超过八百月薪轻而易举。

  个税征收范围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所以很不幸,魏明和梅文化这种暴发户也被囊括其中。

  魏明把这个小豆腐块让梅文化重点看一看,啥时候个税法正式施行记得按规定缴税。

  梅文化感觉天都要塌了。

  “不是,好日子才过几天啊,怎么就整这事儿!”

  魏明:“咋的,你不想纳税啊?”

  梅文化:“我太想纳税了,每个月拿这么多钱,我心里也不踏实,可如果缴税,咱们的利润可就藏不住了,我就不信税务工作人员的嘴都那么严,万一被什么人物盯上了咋整。”

  虽然媒体一直热衷于报道新天地的热闹,新天地模式的成功,但收益具体如何没人知道。

  梅文化不是不想交钱,是怕露富,怕引来雷霆。

  “明哥,有什么办法吗?”

  魏明:“有啊,减少分红,每个月少分钱,比如你能分一万,就分一千。”

  一千其实也够多了,但对很多大人物来说估计也看不上眼。

  “那赚了那么多钱怎么办?”

  “只能放账上,现在不是搞经济特区的吗,可以用于投资,把钱投到那边去。”现在深镇已经开始卖地皮搞房地产了,步子迈得很大。

  另外魏明又教了他一招,以公司名义买东西。

  “你不是想买摩托车了吗,这次就直接走公司的账,用公司的钱买,挂在公司名下,然后你用。”

  梅文化豁然开朗:“早知道我应该用公司名义买房子的!”

  这家伙悟性很高嘛,以后估计也是用公司的钱买私人飞机的主。

  大家高高兴兴吃了许淑芬的瓦罐牛肉,听到大家的称赞,她又叮嘱儿子明天给小红带一些。

  魏明笑道:“那你可得多弄点,她现在也爱请客。”

  “哼,都是你教出来的。”

  第二天魏明带了饭盒装了瓦罐牛肉去学校,云云也寄出那封让父亲开证明的信,这个没有难度,村领导现在都要巴结有个大作家外甥的许存茂,肯定一路绿灯。

  倒是梅文化这边开证明的时候,街道的大妈都劝他晚婚晚育,25岁再考虑。

  不过梅文化坚持,再加上有法可依,还是给他开了证明,但也塞了一些计生用品给他,并大谈晚生优生的好处。

  梅文化根本没听进去,捏着那些橡胶制品一整天都在恍惚。

  ~

  魏明去的时候宿舍里早没人了,现在大学里都有上早自习的,魏红宿舍里就有。

  于是魏明直接找到了数学系的教室,在正式上课前把饭盒交给了魏红,让她中午吃。

  她把饭盒一打开,周围几个小脑袋立即凑了过来,魏红大方道:“见者有份!”

  一句话换来了一声声“红姐威武。”

  没想到全班年纪最小的竟然成了班里大姐头,虽然很多人都是逗小孩的心态。

  见老师来了,魏明也就撤了,他蹭过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甚至物理系、化学系的课,但数学系从来没有,这个真是完全听不懂。

  中午魏明写到一点多,感觉到饿了才出来觅食,教职工食堂人已经不多了,不过恰好看到了平安叔和王选老师。

  不过当魏明叫“王老师”的时候,魏处长提醒:“应该叫王教授。”

  王选笑着摆摆手:“副的,副教授。”

  刚刚把《伍豪之剑》印出来,王选就直接升了副教授,也体现出了北大的求贤若渴,要不然这个程序估计没这么快。

  魏明又想到了《人民日报》头版加粗的那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就凭这一巨大贡献,一个教授也该给的。

  平安叔和王教授现在形影不离,估计是要商量方正集团的组织架构了。

  魏明没多问,下午早点上班准备去看团结湖房子的装修进度。

  不过平安叔让魏明晚上来家里一趟。

  魏明还以为要跟他聊方正集团的事呢,结果他问魏明想不想听演唱会。

  演唱会?这个词距离魏明感觉好陌生啊,1980年也有演唱会?

  他问:“谁的啊?”

  “记不得名字了,是个日本歌手的,谷老师给了几张票,还给你和小红留了两张。”

  魏明欣然接受,这下子跟霖姐总算有正经谈恋爱该去的地方了~

  (昨天保底)

第241章 男子汉宣言

  票上只写了时间地址,明天晚上八点,燕京展览馆,凭票准入。

  现在都在说中日友好,中美友好,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魏明也没见美日歌手来中国开演唱会。

  “这应该是第一个来国内开演唱会的日本歌手吧?”魏明问。

  “好像还真是,估计想来国内政审比较难过吧。”平安叔分析道。

  魏明回忆了一下80年代大火的日本歌手,首先想到的还得是影视歌三栖的山口百惠。

  不过当她在中国大火的时候,人家在日本已经息影了,好像就是今年。

  犹记得她那首《秋樱》,真是好听啊,魏明至今还记得那个调调。

  想到《秋樱》,魏明灵光一闪,大概知道这次开演唱会的是谁了,还是值得去听一听的。

  离开的时候魏明还带走了一大包《儿童文学》代收的寄给他的小读者来信。

  晚上看来得选几封回一回信喽。

  为了敲定朱霖的时间,第二天中午魏明特意跑了一趟北影厂,他们这会儿应该马上就要开机拍《伤逝》了,朱霖基本都在北影厂候命。

  果然在食堂找到了她,跟她坐在一起的有张金玲和蔡名。

  多年前朱霖跟蔡名有过一面之缘,蔡名的成名作《海霞》当初招演员的时候朱霖曾去面试,而且被选中了,不过后来她自己因为没有表演经验打了退堂鼓,错失良机。

  后来电影上映她特意去看了这部片子,对蔡名饰演的小海霞心服口服,所以进了北影厂主动接近,算是交下了一个朋友。

  当魏明过来的时候,蔡名正在问张金玲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问题。

  这部去年很火的四川小说已经改编了川剧和电视剧,最近厂里传言要改编成电影,由王炎导演挂帅。

  张金玲跟王炎导演合作过《从奴隶到将军》,关系很好,所以蔡名想从她这里打听打听,看自己有没有机会,毕竟许茂可是有九个女儿呢。

  张金玲刚要说话,就见魏明坐在了她对面,朱霖旁边。

  “魏作家。”张金玲道,她和蔡名都见过魏明,不过却很少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的面对面,果然比唐国墙还俊。

  “你来北影厂是公干吗?”蔡名盘问道。

  “哦,找朱霖姐有点事。”魏明也没藏着掖着。

  张金玲和蔡名眼中闪着八卦的光,早就听说朱霖是魏明推荐给水华导演的,两人关系匪浅。

  魏明说有事,但不说什么事,朱霖也不问什么事,而是问他吃了没。

  “没呢。”

  于是朱霖掏出北影厂的饭票让他去打饭,要不是在公共场合,他们能吃一份,而且还口对口地喂。

  等他们慢悠悠吃完饭,张金玲和蔡名已经被熬走了,魏明这才说事儿。

  朱霖还以为是房子的事呢,结果魏明说是有日本歌星的演唱会,问她听不听。

  “你不听我可就跟小红去了。”

  朱霖对新潮音乐很感兴趣,虽然日语听不懂,但粤语自己也听不大懂啊,但不影响自己听粤语歌,于是一口答应下来,并约定了时间。

  离开北影厂的时候魏明在门口碰见了汪阳厂长,旁边还有一个老头。

  他介绍道:“这位是凌子风导演,我们北影厂四大帅之一。”

  魏明立即表示了敬仰,四大帅现存三位,还能拍出经典的就只有这位“你好骚哥”的爷爷了。

  “昨天我在《燕京晚报》上看到北影厂准备拍《骆驼祥子》,正在为祥子的人选发愁是吗?”魏明问。

  汪阳点点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祥子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老舍作品里知名度最高的了,而且还是个年轻人,又年轻,演技又好,还要符合一个拉车苦力的形象,这样的人选太难得了。

  他们找遍了几大制片厂都没找到合适的,此前包括唐国墙、周理京,以及凌子风导演的儿子,凌潇肃的父亲凌飞都进入过候选名单,并被一一排除。

  于是北影厂干脆登报全国海选,标题《“骆驼祥子”,你在哪里?》。

  魏明道:“我这里倒是有个合适人选,两位可以看一看,听不听在你们。”

  《伤逝》的女主角人选魏明是真的一点都没掺和,坊间纯属谣传,不过《骆驼祥子》魏明倒是真想帮北影厂少走一些弯路。

  “哦,谁啊?你不会是说你自己吧。”汪阳厂长打趣道,他清楚魏明最喜欢鲁迅和老舍的作品,尤爱《狂人日记》和《骆驼祥子》。

首节 上一节 237/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