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吃的很漫长,足足有俩小时。
~
同样的,魏明和朱霖也足有两个钟头,当然,他们有中场休息,缓过来了继续。
当魏明彻底站不起来后,朱霖看了看时间。
“哎呀,都两个小时了,表妹不会回来吧!”
魏明揉揉她的头:“放心吧,她和小梅也要约会啊。”
朱霖开始找自己的衣服:“可是我也饿了,我们去吃饭吧。”
魏明:“行,你先去洗洗,然后咱们去吃饭。”
朱霖捂着小肚子,是得洗洗。
当两人都穿好衣服后,朱霖突然趴下:“等一下。”
她探手从床底下摸了摸,摸到了一件东西:“我刚刚看到床下有东西,什么啊。”
然后她笑了:“原来我之前的工牌丢在你这了啊,当时我一通好找。”
魏明也笑:“好像是咱们第一次的时候。”
然而摸着这件工牌,魏明突然笑不出来了。
“怎么了?”
没事,魏明摇摇头,但其实是有事的,按照常理,床底下是很容易落灰的,但面前这件工牌非常干净,这很不合理!
魏明只需要用最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知道,老娘大概率是看到过这张工牌。
是呢,不仅发现了,而且隔几天就拿出来擦拭干净,然后再放回去。
不过老娘从来没说过没问过,这倒是让魏明有些意外。
许淑芬:但凡只有这一个我就问问了,唉!
9月30号的时候,魏明和小红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参加她的升学宴。
其实她不是很想办,还不如跟班里同学去香山看红叶呢,但这是一次让父母露脸的机会,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拒绝。
至于小梅和云云,他们就不用去了,刚换了海报,又是国庆,店里生意肯定会很忙的。
本来魏明还担心这一路会太无聊,没想到临走之前收到了阿敏的包裹。
而且这次她还送来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哥,这是什么东西啊?”
当魏明从包里掏出一个正方体的时候,她纳闷不已,从没见过,而且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不同的颜色,却被平均分成九个小正方形。
魏明解释道:“这叫魔方,是一种益智类玩具。”
“那怎么玩啊?”
不仅她好奇,火车上其他乘客朋友们也非常好奇。
魏明当即一通乱扭,把六个面的颜色彻底打乱。
魏明笑道:“接下来你需要把这个魔方恢复原状,每个面都是一样的颜色。”
……
(今天保底)
第248章 大佬,该换地图了
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是一个叫厄尔诺·鲁比克的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在74年发明的。
不过真正开始流行还是从今年年初的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开始,接下来在整个80年代风靡全球。
阿敏在磁带里表示,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玩具,好多同学都在买,说是有助于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成绩。
但她根本玩不转,就扒拉了几次,然后花了一天才恢复原状,所以她不敢玩了,特意寄给魏明,要考考他。
魏明虽然也是数学渣渣,但关于玩的东西他还是比较懂行的,小小魔方难不倒他。
不过似乎难倒了周围的乘客,他们看着被魏明转的乱七八糟的小小色块,议论纷纷。
“这还能恢复吗?”
“搞个铲铲哟,貌似有点难噻。”
“小姑娘你行不行,要不让我来。”
“哪买的啊,我也想给我儿子买一个。”
在乘客们的议论声中,魏明把魔方交给了小红,然后告诉自己对面的那位大哥:“这是朋友从香港给我捎的,不知道友谊商店有没有卖的。”
对方听后缩了缩脖子,立即放弃了给儿子买一个的想法。
两人正聊着,突然听到旁边的乘客们都在嘶嘶嘶地吸气。
然后就见魏红把魔方递给了魏明:“哥,已经恢复了,有点简单哦。”
万万没想到,不到一分钟魏红就把魔方恢复了,小表情那叫一个得意。
旁边的乘客都在夸她。
“这是咋弄的啊,也太快了!”
“这姑娘可真聪明啊”
“哎呀,厉害厉害,一看就能考上大学!”
听到这话,魏红想起什么,赶紧把自己包里的北大校徽别在衣服上,骄傲地挺起胸脯,乘客们再度震惊。
“小姑娘,你是北大的学生?”
“你才多大啊就考上北大啦?”
“这就是神童吧!”
“小姑娘你高考考了多少分啊?”
“你平时都是怎么学习的啊?小兔崽子你过来听听!”
魏红臭屁地跟他们讲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不谦虚,也没夸大,连火车上的乘警路过都对她竖起大拇指:“以后这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
顺便他抓了个扒手,大家赶紧捂紧自己的口袋。
不过魏明却满脸疑惑,就算小红再聪明,可她这才第一次玩魔方,这未免太快了吧。
“小红,你刚刚恢复魔方是找到什么规律了吗?”
魏红:“这哪里需要什么规律啊,你怎么拧的,我再倒着拧一遍不就可以了吗,你最后一步往左拧,我第一步就往右拧,然后一路逆推。”
魏明眼睛瞪得像铜铃:“所以你刚刚是记住我拧魔方的动作了?!”
魏红点点头,并再次换来了火车上乘客们的交口称赞,直接用“小神童”作为她的代称,要不是火车有顶,估计已经飘向外太空了。
魏明打断乘客们的吹捧:“停一下,魔方不是这么玩的,小红你先把眼睛闭上。”
“啊?”
“闭上。”
“哦。”
随即魏明胡乱转动魔方,然后又递给对面的大叔,让他也乱扭一通,又让隔壁爱热闹的大婶也拧了几下。
看到色块被彻底打乱,魏明这才让魏红睁开眼,让她把魔方恢复原状。
“啊,这……”小丫头果然犯了难,她不知道魔方变成这个样子的路径,只能自己摸索规律。
接下来半个小时,乘客们看到魏红慢慢腾腾地转着魔方,好几次都恢复了一个面,感觉就差一点就能成功了,结果拧着拧着又乱了套。
有人伸手:“来来来,我试试,我是高中毕业。”
然而魏红沉浸在魔方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理会他。
魏明见她严肃的表情渐渐舒缓了,然后她笑道:“好了。”
一个公务员模样的人道:“你这也没好啊,还是乱七八糟的。”
魏红:“找到规律就简单了,看好喽。”
只见她小手灵活地拨弄魔方,大概过了一分多钟,魔方神奇般地恢复了原状。
“啊!”
众人惊叹,魏红也拉着魏明道:“哥,这个太好玩了,送给我好不好!”
魏明笑道:“本来就是给你的。”
这时那位自称高中毕业的提出:“同志,我能试试吗?”
魏红:“你等着,我帮你拧乱了。”
高中毕业生自觉地扭过了头不去看她的操作,魏明觉得他多此一举了,不是谁都能像魏红那样记住顺序并能完美逆推出来的。
“给。”
男子接过后有些兴奋,如果自己比小姑娘快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自己比北大的神童还厉害!
看热闹的乘客们全都围起了他,魏明告诉小红:“恢复魔方的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两种,你不妨再多找一些规律。”
“可是我只用一条规律就能快速把魔方恢复了啊。”
魏明笑道:“哪里算快啊,我计算时间了,一分多钟呢。”
“这还不快?”
魏明摇摇头:“还不够快。”
魏明记得通常的魔方高手都是半分钟左右完成的,而三阶魔方的世界纪录是三秒钟。
听着这兄妹俩的谈话,那个想要装个逼的男子有点急了,怎么看着马上就要恢复了,结果拧着拧着又变得乱七八糟了。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掌握魔方的规律,但他马上要到站了,只好无奈地把魔方还给魏红。
魏红接过后又是用了一分来钟恢复了原状,但手速明显快了一些。
还有人想玩,魏红就负责打乱交给对方。
下一个挑战者自称是高中数学老师,乘客们对他也报以很大期待。
结果直到魏明他们要下车了,他还没能成功,然后他递给魏红,这次魏红用了50多秒。
接下来坐汽车的时候魏红还在琢磨魔方的其他规律,她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希望能摸索出更快的解法。
因为大哥说了,如果她能把这些规律总结一下,说不定还能出本书呢。
魏明倒也不是逗她玩,接下来这两年魔方会在全世界爆卖上百万个,成为风靡全球的益智玩具,而且基本都是学生群体。
这就让教小孩子学习拧魔方的书籍有了生存空间,他记得好像有一个英国小男孩就是通过这样一本书卖了上百万册,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别的中国小孩写的魔方教程可能无法传到国外,但她是魏红,她有个哥哥是魏明,哥哥有个前女友是梅琳达。
到了现场后,魏明兄妹俩先去了一趟杨老家,除了借摩托车,还有就是通过杨老师向魏红的任课老师们发出升学宴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