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352节

  对,就是帮朋友看的,到时候直接挂她们的名字。

  李光富半信半疑。

  《双驴记》A组的男主角马杰扮演者并不是人艺的新生,而是早几年进来的杨力新,这也是他第一次演主角。

  魏明又跟他聊了几句,帮他分析了分析角色。

  杨立新夸魏明这部小说的台词写的太好了。

  “感觉马杰那套词完全就是我们燕京孩子的感觉,魏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写部这样的小说啊。”杨立新问。

  魏明哈哈一笑:“新书就是这种风格的。”

  “那什么时候能看到啊?”

  “等着吧,年内。”

  要不是俗事缠身,这个月就能发表了,只能慢慢磨了。

  朱霖告别了朱霖,魏明带着她回了团结湖,他们也要慢慢磨,毕竟上午消耗的有点多,启动慢。

  ~

  齐德龙和同学们回到李大爷家的时候,齐可修已经从电影院“休息”归来了。

  看了这部《自古英雄出少年》后,他身心无比通畅,爽,太爽了,不愧是魏狂人的作品,虽然编剧是小明,但也就发挥出了狂人老师七八成的功力吧。

  当齐德龙跟他说起他们去了表哥的四合院的时候,齐可修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他问:“那院子里面大不大?”

  “我们没进去,明哥在里面搞创作呢,门反锁了。”

  齐可修来劲了:“别是你大舅打肿脸充胖子,用别人家冒充自己家吧。”

  齐德龙皱眉:“不能够吧,你能不能别这么想别人。”

  “这可备不住,你明哥太能花钱了,不像是能存住财的,能买个楼房就不错了,啥家庭啊,还买两套房,他怎么不买四套啊~”

  (月底了,求月票啊!)

第318章 魏明终于掉马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映的第一天,333个35mm拷贝忙的团团转,跑片员们忙的脚不沾地,超高的拷贝数一点都没浪费,甚至还有点不太够用,群众们对娱乐文化生活的需求实在太旺盛了。

  73岁的老廖也是第一时间就和同事们欣赏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少林寺》还没拍出来,先端上来了一盘《自古英雄出少年》,夏梦同志还是真是雷厉风行啊,比张鑫炎有效率。

  而电影也没让喜欢武打片的老廖失望,他没看过原著小说和漫画,但他看过大部分香港的武打片,从张彻胡金铨时代,到后来的李小龍,再到现在的程龍洪津宝,他全都看过。

  所以老廖是个行家,无论从武打戏的激烈程度,还是趣味性上,这部电影都不输香港那些顶尖的武打片,关键还有教育意义。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这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多重要啊,建议全国的中小学生都看看。

  当看完整部电影,老廖问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这部电影在香港成绩怎么样?”

  “好啊,非常好!”年轻人早有准备,他回道,“电影在香港已经基本下画,最终票房1150万港币,超过了程龍的《师弟出马》,仅次于许家兄弟的《摩登保镖》,位列香港开埠以来的影史第二!”

  “哦,竟然比程龍这个当地明星的票房还要高?”这倒是让老廖有些意外和惊喜。

  年轻人推了推眼镜:“本来可能不会这么高,不过这部电影的编剧魏明同志很有头脑,而且很有本事,后期香港媒体上都是他的新闻,也让《自古英雄出少年》跟着水涨船高了。”

  老廖哈哈一笑:“这个小魏也是英雄出少年啊,昨天我见过金庸,他私底下也跟我说起过这小子,本以为一部《人间正道是沧桑》已经不得了liao了le,没想到连外国人都惊叹于他的才华。”

  年轻人不知道怎么接话了,他没听说魏明在国外有什么名气啊。

  老廖又道:“我想跟《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主创见一面,他们值得鼓励和肯定,你安排一下吧。”

  “好的。”

  ~

  晚上,脚步虚浮的英雄少年魏明把摩托车停在平安叔家楼下。

  魏平安已经把魏明父子和阿龙小莹的机票买好了,至于国际友人和香港同胞的可以自行解决。

  平安叔又叮嘱了一番此次魔都之行的注意事项,总结起来就一句:如果人家不还,那就算了,以后咱们自己买。

  魏明点点头,他很想说,其实自己已经买了一套了,有考虑再来一套。

  “你婶也有话想跟你说,吕主编,过来一下。”

  “代主编,是代主编,”吕晓燕笑嘻嘻走过来,“小明,咱们的事有结果了,一开始社长还不同意呢。”

  “那后来是咋同意的呢?”

  吕晓燕道:“我就跟社长说,如果不答应,魏什么就要跑去跟其他出版社长期合作了,而且还要把小郑也带走。”

  “看来出版社还是舍不得我那点销量的啊。”

  “那当然了,《黑猫警长》第一册首印100万册很快就卖完了,比《儿童文学》的销量还要好,给出版社创造了多少利润啊。”

  接下来吕晓燕将以代理主编的身份参与《童话大王》的筹备工作,还把郑渊捷要了过来。

  小郑好啊,又能当作者用,又能当编辑用。

  “我跟《儿童文学》的侯主编说了,你和小郑的那两部作品继续更新,等咱们《童话大王》正式上线的时候,在《儿童文学》上贴上一行大字‘欲知后事如何,请移步《童话大王》’。”

  吕晓燕这就已经不把自己当《儿童文学》的人了,这也就是兄弟杂志,要不然谁能这么给你引流啊,QQ对微信也就这样了吧。

  魏明又道:“新杂志第一期,一定要有一些亮点,我已经想好那一期写什么故事了。”

  “写什么啊?”

  “一只耳落网怎么样。”

  吕晓燕稍一沉吟便道:“好,这个好啊!”

  全国小朋友都在盼着一只耳落网呢,这个爆点宣传得当对小读者们绝对有着超高的吸引力。

  吕晓燕又问:“那你说的新故事有眉目了吗?”

  魏明点点头:“放心吧,故事已经在脑子里了,是一个类似《天书奇谭》那样脱胎于民间传说的故事,忙完这段时间我就开始写。”

  ~

  第二天,柳如龙找上龚莹两人直接坐公交车去机场。

  魏明和老魏则骑着摩托车到了燕京饭店,准备跟小姑坐酒店的车一起走。

  “魏明先生。”魏明和老魏正在大堂等候,身后有人叫他。

  魏明回头,忙起身:“查生。”顺便介绍了一下他的父亲,不过老魏对金庸并不熟悉,他不爱看书的。

  魏明见金庸一家三口带着行李,又问:“这是准备回香港了?”

  金庸摇摇头:“燕京的事情已经结束,准备带孩子回一趟海宁老家。”

  说这话的时候,这老头有些落寞,他已经见过总设计师了,相信他父亲的案子很快就能沉冤昭雪,但毕竟人已经没了,只能向前看。

  至于把自己的小说引进大陆,这都是小事。

  真正的大事是他们讨论的香港的未来,以及将来如何平稳过渡,他此番北上,相信很多香港富豪都在关注,自己的言论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去留的判断。

  自己此番北上也是为了把燕京方面对香港的想法传达给香港那些人。

  金庸跟魏明坐在大堂浅聊了一会儿,他表示:“我来燕京写的

  “包括我那些轻狂之言?”

  金庸哈哈一笑:“一字不落。”

  魏明:“可惜我现在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幻作品,倪匡肯定是不服的。”

  “那篇《侏罗纪公园》我确实没找到,看来刊物发行量不高。”

  “确实,《科幻世界》现在的发行量估计都还没到十万,影响力主要还是在四川,我当初就是在四川的自贡看到了大片的恐龙化石才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部小说。”

  “能被国外出版社看中,肯定有过人之处,烦请到时候寄一本给我,虽然我没看过,但我想代表《明报》转载这部小说,不知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魏明也希望自己的影响力能够扩散到香港文坛,他问,“《侏罗纪公园》有两部,都要吗?”

  “先来一部试试反响,另外我还想要《天书奇谭》和《放羊班的春天》,本来还想要《牧马人》的,可惜被《文汇报》抢先了。”

  魏明:“《放羊班的春天》也不行,已经答应给《文汇报》了。”

  魏明把《人间正道是沧桑》给了《大公报》,于是自己其他动物系列就答应给香港《文汇报》发表了,人家在宣传电影的时候都没少帮忙。

  金庸点点头:“那好吧,那就再来一篇《勇敢者的游戏》吧,一共三篇,都是魏什么的。”

  之后金庸又要走了魏明在大陆的账户,并提议:“以后如果有什么作品也可以考虑首发《明报》的,《明报》在整个东南亚都有不错的销量。”

  魏明表示:“会有机会的。”

  他也想把金庸的小说改编成漫画,但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狂人漫画》影子都没呢,也毫无影响力,这时候提改编就强人所难了。

  老魏咧着嘴笑得很开心,儿子又为国家赚外汇了!

  金庸走后不久,魏翎翎带着丽智下楼了,老魏第一次知道妹子身边还带着个漂亮助理。

  在魏红身上的错误丽智不会犯第二次了,她一开始就对解放叔叔礼貌有加,穿的也比较朴素,丝毫没有香港人的傲慢。

  魏翎翎全都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丽智在知道魏明父亲也会同行后临时换的衣服。

  她是个开明的长辈,没有干涉,但她觉得侄子这么优秀值得更好的,听说他还在读北大的函授课程,将来还能考研呢,学历的短板也补齐了。

  车上还有四个座位,老魏非常明智地选择了副驾驶位,至于后面三个位置,魏翎翎表示:“我坐靠窗的位置,再看看燕京。”

  老板说要坐边边,丽智岂敢坐中间,于是魏明被夹在了中间。

  一路上老魏扭着头跟妹妹交流对燕京的看法,还想听听旧金山是什么样,总觉得跟妹妹相处的时间太短,说的话太少。

  而丽智就跟魏明说话,贴的很近,而魏明双手放在膝盖上,目不斜视,乖巧地像是个童男子。

  ~

  “阿龙,这里。”

  在候机大厅门外,他们找到了先到一步的阿龙和龚莹。

  龚莹一眼就注意到了未来姐夫身边那个大胸女,有点眼熟啊。

  此时的丽智跟半年前相比几乎是脱胎换骨的,难怪龚莹记不得这个在老洋房外面徘徊的女人,要不是她的胸,估计一点印象都不剩了。

  丽智倒是想起了一面之缘的龚莹,从而联想到了龚樰这位此时大陆正当红的50后女星。

  她早就打听了龚樰的年龄,所以觉得龚樰对自己并没什么威胁。

  进了候机室,魏明就主要跟阿龙待在一起。

  “怎么样,你那几个同学怎么说?”

  阿龙道:“跟我一起画漫画的同学有四个,他们都不想休学,也下不定决心专职做漫画,倒是教我们漫画的一位年轻老师想跟我去香港下海。”

  “哦?”

  “他刚刚失恋,女朋友跟一个大院子弟跑了,而且父母都生了病,急需用钱,我答应先借给他一千块,他就说要把自己卖给我,而且他的水平比我还要强,美影厂之前也想要他,但他舍不得家,现在却必须要舍下了。”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啊,他甚至可以帮忙调教马荣成那些学徒的基本功。”

  “我也是这么想,”阿龙又道,“另外四个同学虽然顾虑重重,不过其中有两个想着这个假期跟我去香港工作两个月,完善《秦时明月》的后续,顺便长长见识。”

  “那也可以,到时候请《大公报》或者长城帮忙吧。”魏明道。

首节 上一节 352/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