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港姐穿泳装可是强多了,是明天会更好慈善演唱会,你没听到绝对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这时第三个人凑过来道:“我昨天也没看,不过我今天看重播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合唱:“爱拼才会赢。”
这两个都看过演唱会的人就跟对暗号似的,开始了你一句我一句地飙歌。
虽然就看了一遍,并非所有歌都能唱下来,但几乎每首歌都能唱几句高潮部分。
至于没看过这场演唱会的那位立即回家跟走私磁带生意的二叔说起这件事。
两人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演唱会的磁带能弄进来一批,绝对能卖爆!”
~
这会儿魏明跟梅琳达和莎拉正在港督府做客,这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
前世来香港旅游的时候曾路过这里,当时叫礼宾府,但因为不是开放时间没能进来看看,这是一片灰顶白身的建筑群,有130年历史了。
这次的晚宴大家主要聊音乐和文学,不谈政治,这也正合魏明心意。
音乐自然要聊《Moonlight Shadow》、《Only Time》,而文学则必然要聊跟莎翁有传承关系的《狮子王》。
这部儿童作品在英国文学界也颇受赞誉,书中“生命的循环”理论让这部书不仅小孩子爱看,成年人也愿意一读。
魏明今天也带了一本英文绘本版《狮子王》作为上门礼,还有亲笔签名。
当听说《狮子王》即将被韦伯改编成音乐剧事后,麦理浩夫妇都很期待,还表示到时候会带外孙去看。
魏明三人在总督府喝了个下午茶,出来的时候天还没黑,于是他又负责招待两人,吃了一些中华料理,看了场马赛,天黑后才把她们送回半岛酒店。
至于周惠敏,一大早周妈妈就打车过来把人全须全尾地接走了。
当晚上魏明和梅琳达在酒店房间体验人间极乐的时候,燕京的廖公披星赶月地从某个办公地出来,手里多了一幅字。
这是那位送给魏明小朋友的,连廖公都没想到那小子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和评价。
廖公准备找人装裱一下,等小魏回来了送给他。
~
次日,魏明准备动身启程了。
他先是去了一趟好利来店里跟老鬼告别。
这次来了半个多月,但因为忙于公事,都没功夫跟老爷子好好相处,实在是忠孝难两全。
老鬼:“少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你怎么想的,把人家阿敏带去酒店!”
魏明:“她说的,她想住酒店,我就让她体验了一把,我又没跟她住一起。”
“幸好没住一起,要不然她妈妈能跟你拼命,就算你有什么想法,起码也要等两年啊。”
魏明沉默着没反驳,因为想法肯定有的,拜可敏啊,但等两年是不是还不太保险?
老鬼又道:“走之前你要不要去看看她,那丫头今天没去上课。”
魏明问:“周妈妈不在家吧?”
“她在新店那边。”
“好嘞,我这就去看看。”
魏明下午的飞机,他本就给阿敏留了时间,就连狂人漫画都没有。
见魏明上门,阿敏赶紧把人拉进来:“没人看到你吧?”
“怎么了?”
“我们现在是名人了,要注意隐私,昨天我出门就被人围观了,问我是不是唱《明天会更好》的女孩。”
魏明乐道:“我刚刚去好利来也被店员认出来了,看来以后要改一改风格了。”
他希望当名人,但不希望当一个被所有人都能认出脸的名人,昨天露脸献唱对他来讲算是很大的牺牲了。
阿敏拿出一大叠报纸:“如果你不来,我也打算去机场送你的,这些你留着看。”
“这是?”魏明看到上面的是今天刚出的《明报》。
“都是我在报刊亭找到的关于慈善演唱会的报道,你看,就连右派报纸都夸你了呢,还说你应该选择留在香港。”
留下来,跟北边决裂,那不就成他们的自己人了嘛。
魏明粗略看着这些报纸,关于他和演唱会的报道文章都被阿敏标注了起来,看来自己来之前她一直在做这些事。
小丫头还挺会撩的,魏明有些感动,这次分开他主动抱住了阿敏。
突如其来的亲昵让阿敏感觉就像是正午时分吃到了冰激凌一样爽快,然后也搂住了阿明,迟迟不愿松开。
~
与此同时,廖公的秘书带着那幅书法来到了荣宝斋,请那里最专业的老师傅给裱一下。
当看到落款人名的时候,老师傅都怔住了。
再看那五个大字“英雄出少年”,他怎么看都觉得字里行间藏着四个字“丹书铁券”!
第333章 魏明:天塌了!
魏明下了楼,没让阿敏送,他惊心动魄地拍着胸膛,差点犯错误,还好自己意志坚定。
他抬头一看,阿敏正阳光灿烂地冲他摆手。
阿敏想送去机场,魏明没让,等会儿他还要还车。
阿敏只好在家里一直目送汽车离开自己的视线,然后她猛地打开门,开始拼命向上攀爬,一直爬到楼顶天台,这样又能看到那辆车了。
明知道他应该看不到自己,但阿敏还是一边挥手,一边唱《明天会更好》,直到再也看不到那辆马自达。
魏明没有立即去新华分社,而是找了一家卖录像机设备的店。
昨天分社的领导还送了他一盒录像带,就是慈善晚会的录像带,这里面记录的都是他半个多月的成果。
为了让家里人也能看到,魏明专程过来买了一套松下盒式录像机设备,随后又买了一些港台欧美电影的录像带。
现在录像带在美国已经开始流行,在香港刚刚起步,产业规模还不算大。
为了这套机器加上那些录像带,魏明又买了一个行李袋,另外还有给家人朋友,给雪姐霖姐带的礼物,足足三个袋子。
就是不知道那些录像带能不能过海关,知道要检查,魏明买的都是正经片子,不正经的直接在香港看过了。
到了新华社,最初把魏明从机场接回来的宋端午同志又把他送到了机场。
“小宋老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不用送我进去了。”魏明在机场入口道。
“这不行,我一定要看着你上飞机才放心。”
“咋的,还担心我赖在香港不走啦。”
“哎呀,不是那个意思,魏老师你看你。”宋端午急着解释不是那个意思。
魏明哈哈一笑:“开个玩笑,我跟人约好的,要先送她们离开。”
“哦哦哦,明白了,Melinda嘛。”小宋老师秒懂,随着这首歌的传播,魏明和英国留学生梅琳达的这段旧情估计能流传很多年了。
“可是这么多行李?”宋端午看着后备箱。
只见魏明一只手拎着两个袋子,潇洒道:“走啦。”
宋端午目瞪口呆,都说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魏老师这书生不太一样啊。
魏明很快找到了在等着自己见最后一面的梅琳达两人。
“买了这么多东西啊?”梅琳达诧异地看着他。
魏明:“大陆物资匮乏,很多东西买起来都不太方便,就在这里多买点好了。”
何况自己在香港还有不少美元呢,根本花不完。
梅琳达:“别忘了十月份的法兰克福书展。”
魏明:“我尽量吧,出去一趟怪麻烦的。”
梅琳达贴着他的脸道:“你最好去,你现在名气正高,BBC采访了你,说不定其他国家也会报道你的事迹,或许几部作品可以更轻松地卖到全世界,法文,德文,日文各个版本,都是钱啊,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好吧,我到时候肯定排除万难。”魏明认真道。
随后魏明又跟莎拉聊了两句,她接下来也要接受公司安排去美国一趟,巩固一下《Only Time》在榜单上的成绩。
现在是两周公告牌第一,而《Moonlight Shadow》拿了四周第一,不出意外《Only Time》将完成对《Moonlight Shadow》的全面超越。
莎拉道:“这次在香港的经历很开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去大陆看看。”
“会有那一天的,到时候我来安排,虽然燕京现在没香港这么高度现代化,但身为外国友人你们的体验不会差的。”
聊了有半小时,她们要登机了,魏明先把两人送走,然后才到了自己候机的地方。
本想坐下来看看阿敏给的那些报纸,然后他就被人们围住了。
“是魏明魏老师吗?”
“唱《东方之珠》的魏明!”
“魏明同志,干得漂亮!”
这些人很多都是因公来香港出差的大陆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还有一小部分是为了做生意去大陆的香港人,前者自然更为热情主动,后者看魏明的眼神也有一些赞许之色。
等飞机的这么一会儿功夫魏明又认识了不少国内各方面的头头脑脑,他们还有名片呢,魏明收了一堆,可惜自己没有。
上了飞机,魏明这才有功夫看报纸,首先就是《明报》,一个版面都是关于这场演唱会的。
其中既有亦舒对魏明音乐才华的高度评价和对每首歌的分析,也有《明报》罗列的富豪慈善榜,把各大富豪的捐款数目列了出来,两位船王高居榜首,搞了个平番,李超人紧随其后。
不过最受读者关注的还是一个“选出8月8慈善义演中你最喜欢的歌曲”活动,这是鼓励读者投票的,上面列出了所有魏明为了义演新创作的歌曲以及演唱者。
而这张报纸上阿敏已经做出了选择,她勾选了《明天会更好》。
魏明也觉得《明天会更好》和《东方之珠》《爱拼才会赢》这三首非粤语歌反而可能票数会更多,毕竟竞品更少,不容易分票。
另外还有一篇金庸的文章,他高度赞扬了这次慈善义演的成功,并认为可以作为典范,供后来者学习效仿。
只是这玩意儿还真不容易效仿,魏明感觉自己都来不了第二次了。
其他报纸魏明也都看了一遍,哪怕是偏右的报纸报道也比较客观。
当他即将抵达燕京的时候,台湾的魏沐春家里也被送来了一批报纸,比魏明手上的还要丰富,不仅有大报名报,还有二三流小报。
他带上老花镜,认真地看了起来,虽然已经接到了翎翎的电话,但还是想看看媒体人对这个才子侄孙的评价。
~
经过检查,魏明的行李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燕京国际机场。
不过他东西太多了,懒得坐公交车,于是在机场给彪子打了个电话,问他有没有空来接机。
“必须有空啊,明哥你等着!”
等待的过程中魏明买了一些国内的近期报纸,还没看到对自己在香港所作所为的报道。
最近大陆的热门新闻是黄植成的起义,他是驾驶第42架飞机回到人民怀抱的第90个果党空军人员。
而且他飞回来的日子恰好就是魏明办演唱活动的那天,这让魏明不禁为陈彼得先生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