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400节

  可怜陈强老爷子都这把年纪了,反派勋章又增添了一枚,唐国墙也算明白了,为啥叫佩斯来看电影他坚决不来,估计早就知道他爹又得挨骂。

  至此电影来到了最高潮的苦情段落——母子分离。

  这一段的主要看点依然是龚樰和喜子的表演。

  为了挽救儿子的听力,在胡万谦的逼迫下,她决定放弃儿子的抚养权。

  到了分离的时候,荷花不敢说自己不要他了,她告诉小葫芦自己出去买吃的。

  小葫芦听不清,她就写下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等她离开后,小葫芦用一只手搬着凳子,艰难爬上去站在窗户前看着楼下的妈妈,一刻都舍不得她离开自己的视线。

  然而妈妈并没有像她说的那样在医院门口买煎包,她拎着行李越走越远。

  意识到不对劲的小葫芦立即就要跑出门,然而亲爹和头一次见面的爷爷奶奶就在门口,他们拦住小葫芦不让他离开。

  他们粗暴地解释是妈妈不要他了,然而小葫芦只能看到三张面目狰狞的脸,至于他们说什么根本听不清。

  主观视角和小葫芦视角的切换让这种无力感压得观众们喘不过气来。

  接着镜头开始在荷花和小葫芦之间切换,荷花妈妈边跑边哭边回头,小葫芦被三个大人围困,挣扎着直至手掌的纱布再次沁出血来。

  与此同时,第三首插曲《是妈妈是女儿》响起,不过魏明这里改成了《是妈妈是孩子》,为了适应剧情,歌词的改动也很大。

  这首歌是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黄绮珊和希林娜依·高在春晚上演唱的一首关于母亲和女儿的合唱歌曲。

  刷短视频的时候肯定都刷到过那句“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会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

  魏明以这几句为核心,根据荷花和小葫芦的故事修改了部分歌词,一边是为了孩子将来,愿意放弃陪伴孩子长大的母亲,一边是心疼母亲,渴望陪着母亲变老的孩子。

  演唱者则是朱明英和王霏,分别演唱妈妈和孩子的部分。

  已经上初中的王霏天赋不错,嗓音很有特色,而朱明英唱这首歌也非常投入,她能够共情故事里的荷花。

  因为去年她也刚刚离婚,虽然她把儿子让给了丈夫,但她也觉得是为了孩子好,作出决定时自己也非常痛心。

  听着两人的倾情演唱,看着银幕上生离死别的母子俩,此时电影院里但凡带孩子来的都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仿佛一松手也要经历撕心裂肺的分离。

  潘颖小朋友这会也在哭,而且喘不过气来,当然喘不过气主要是因为爸妈都在争着抱自己,眼泪鼻涕都抹自己脸上了。

  还是前面一家四口好啊,可以一人抱一个。

  就是吕晓燕有些不顾形象,抱着喜子嗷嗷的哭,要是让后面的小屁孩知道这是《童话大王》的主编,估计要滤镜破碎了。

  之前还有一些男性观众表示燕京爷们儿要脸,坚决不哭,可最终都没能挺过母子分别这场戏,这可比母子俩一起受苦受穷更有泪点。

  分开之后母子俩过的都不算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小葫芦的耳朵治好了。

  但后妈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父亲和爷爷奶奶表面关心自己,各种买买买,但互相踢皮球,让对方带孩子。

  每当小葫芦躺在床上,脑子里就自动播放妈妈的画面。

  而荷花在没有儿子的日子里也过的失魂落魄,吃饭不香,睡觉不沉,做事没精神。

  这时音乐响起。

  “啊~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魏平安摩挲着闺女的脑袋,这是乐乐的声音!

  《鲁冰花》,魏明用的是甄妮在春晚的那个版本,前面让乐乐唱,后面接的李古一老师。

  虽然北方观众基本都不知道鲁冰花是什么花,但这首歌听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听到“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咔咔又是一阵哭,感觉泪腺都要干涸了。

  这时候再想擦眼泪,发现手绢已经湿的能拧出水了,这电影太废手绢了!

  后面小葫芦进入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他总是回头张望,好像一回头就能看到妈妈。

  而实际上,好几次他都差点看到,舍不得孩子的荷花多次来魔都偷偷地看他,但不敢让他看到。

  终于,电影进入了开头部分,在卧薪尝胆了一年后,小葫芦揣着自己攒下的丰厚零花钱坐上了回家的顺风车,准备跟娘过好日子。

  可是很快亲爹后妈和爷爷奶奶在公安的协助下追了过来。

  就在小葫芦回到村子,进了院子,和妈妈只有十几米距离时,胡万谦一行人赶了过来,他一把抱住小葫芦,没有让母子俩抱在一起。

  而公安同志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正式询问荷花,孩子是不是她的,她还要不要孩子。

  只要她说一句“要”,自己拼了丢掉这身官服也要帮她!

  这一刻荷花犹豫了,她想说要,但胡万谦把孩子丢给母亲,走到他身边。

  “你考虑清楚,小葫芦到底是跟着你好还是跟着我好,在我家里这半年他没病没灾,吃得好穿的好,还长胖了,而且娜娜有海外关系,将来还能让小葫芦出国留学,他本应有远大前程的,你真的想因为你的原因让他一辈子和你一样土里刨食儿,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吗!”

  孩子的前程就是父母的软肋,想要往前一步的荷花终究还是止住了脚步。

  面对公安同志的第二次询问,她一边洒泪,一边摇头:“不要了,孩子我不要了,你们走吧。”

  亲口听到妈妈这么说,小葫芦“哇”地哭了起来,他知道妈妈在撒谎,他明明看到家里有很多妈妈给自己新作的木质和竹编玩具。

  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要自己了,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吗。

  在小葫芦撕心裂肺的哭声中,他们重新上了车,准备离开这个村子。

  而直到车子走远,荷花才开始狂奔,只想目送车子离开。

  然而为了超近路,她走上了一条窄木桥,又因为刚刚下过雨,桥面滑,急切的荷花一下子滑出桥面,落进了河里。

  当她从河里站起来后,头上开始淌血。

  这里没有切镜头,是龚樰亲自掉的河。

  但她顾不得这些,河水不算太深,她趟着河水一路追到了一个山坡的大树下,并爬到树上,有些癫狂地挥手跟儿子告别。

  这天之后,荷花疯了。

  ~

  魏明和龚樰吃过早饭才来的电影院,这会儿都快吃午饭了。

  恰好,没等多一会儿,第一场观众出来了,这个场面太壮观了,几百人一起抹着眼泪。

  抹眼泪的是已经收拾好心情的,还有仍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嗷嗷的哭,身边的人劝都劝不住。

  魏明对龚樰道:“你看你,演的太好害的大家哭的多伤心啊。”

  龚樰:“还不是怪你写得好。”

  魏明:“口罩戴好,你马上就不是一般演员了。”

  ~

  在大观楼,《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第一批观众出来了。

  潘颖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她郑重对儿子承诺:“将来妈妈肯定不再熊你,也不打你了,你就是妈妈最好最好的儿子!”

  潘爸爸也说:“只要你开心,无论做什么爸爸妈妈都支持你。”

  潘颖眼珠一转:“那我想改个名可以吗?”

  他现在有点喜欢魏明了,再加上爸爸来自粤省,不如就叫潘粤明?

  和很多家庭一样,看完这部电影,家长对孩子,尤其是母亲对儿子的爱陡然提高,恨不得让儿子活在蜜罐里。

  这种病情大概会持续三天,三天过后,竹笋炒肉。

  当看到第一批观众的精神状态,大观楼的王前昆嗅到了商机,他立即骑着自行车出去,跑到市场批发了一批手绢。

  回来后就在影院门口竖起了一个牌子“入场前建议携带手绢,不得把眼泪鼻涕抹在座位和其他观众身上!”

  新观众已经从上一批观众的表现中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催泪威力,有些人不信邪,而有些人还真的从王前昆手里买了手绢,让他小赚了一笔。

  国际关系学院大一法语专业的刘焕跟几名同学逛到了大栅栏。

  看到电影院如此大言不惭,四个男生不信邪,当即要试试看。

  刘欢表示:“我看《小花》都没掉一滴泪。”

  然而两个小时的电影,他只坚持到了60分钟就泪崩了。

  不过他算是坚持时间长的,他那三个同学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溃不成军了,此时四人眼眶都是湿润润的。

  出了电影院,刘焕开始跟同学们分析起这部电影。

  剧情固然很好,演技确实也很棒,“不过我觉得这里面的音乐写得实在太好了,而且应用的非常巧妙。”

  “没错,我一听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忍不住了,”一名同学道,“听说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魏明老师操刀,实在太有才了。”

  刘焕道:“《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是一首老歌,不是魏老师写的,不过后面几首应该都是他的手笔,不愧是中国唯一一位国际级音乐才子。”

  他们正走着听着,刘焕突然站住:“你们听,是《烛光里的妈妈》!”

  他们循着声音找到了一家卖磁带的店,此时正在放的这盒磁带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

  这是电影的同名原声专辑,除了收录了几首歌,还有一些配乐。

  随着电影上映,太平洋制作的这批磁带同步在全国市场铺货。

  一百万张磁带很快就消化掉了。

  一次性制作了这么多,廖总还是太信任魏明了,没办法,魏老师战绩可查。

  从最早的《放羊班的春天》,到后来的《明天会更好》,还有他那两首英语单曲,销量就没有低于100万的。

  《明天会更好》虽然不如港版那么多好听新歌,但因为这首歌实在太经典,再加上那么多著名歌手的代表作也放在了这张专辑上,于是彻底爆了,销量已经突破300万。

  而《妈妈再爱我一次》集合了南朱北李以及最近势头很猛是朱明英,廖明祖有信心让《妈妈再爱我一次》销量至少两百万!

  就这么半天时间,这家小店已经卖掉十盘,刘焕赶紧掏钱买下,11盘啦!

  ~

  成都。

  在许淑芬的提醒下,老魏终于舍得离开他熊猫儿子半天,陪自己去看场电影。

  这一部电影既能支持到儿子的剧本,又能支持到准儿媳1/2的表演,还能支持到侄子的角色和侄女的歌。

  成都这家电影院已经挂上了龚樰和喜子的海报图,看起来相当重视。

  而真正的“小葫芦”胡德禄也买票来看这部电影了。

  因为最近报纸上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越来越多,亲爹和后妈这几天没少吵架,这无疑让胡德禄心情好受了一些,今天还弄了个时兴的发型……

第349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版,翻译,出海

  当魏明和龚樰观影结束,现场已经是一片哭泣的海洋。

  看大家哭成这样,第二次观影的龚樰都不好意思哭了,她擦了擦眼泪就要拉着魏明出来,然后发现他眼圈也红了,脸上有眼泪流过的痕迹。

  魏明是第一次看到正片,虽然是他自己写的本子,但威力还是远超想象,感觉比前世看到的那版还要更催泪。

  这两个版本除了主体框架相似,大量细节和台词都不一样,魏明的版本更适合大陆宝宝的体质,也更值得回味,哪怕再过几十年也不会太过时。

  而且几首插曲更是威力无边,放大了本就感伤的氛围,这煽情效果简直盖了帽了。

  就这样的剧情,这样的配乐,用在80年代的大陆观众身上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对他们也是够残忍的,估计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不过魏明觉得如果是自己来拍这部电影的话,应该能拍的更好一些,也更感人一些,虽然前世他没有真正当过导演,但也在影视圈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常年生活在剧组,关键眼光更超前。

  不是他吹牛,跟谢进这种天才导演他比不了,不过这个年代大部分导演的能力可能还真不如他。

首节 上一节 400/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