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35节

  对方只是手中的资源不足而已,否则都不用他出面,就能轻松搞定这件事。

  二十分钟后,魏柘去而复返,紧紧盯着陈延森,他还是小看了这家伙。

  “程锦辉可以离开了,剩下的人先交罚款,让你们公司的律师十天后再来一趟。”

  魏柘皱眉说道。

  “谢谢魏叔。”陈延森淡淡一笑道。

  “跟我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下午如果真打起来,后果有多严重吗?”魏柘再次强调道。

  “魏叔,我明白,我刚才说了,回去就批评教育,绝对不是开玩笑的。”陈延森正色回道。

  “你知道就好。”魏柘点点头,起身离开。

  要不是有萌振国这层关系在,他才懒得说这些话。

  约莫过了十几分钟,程锦辉跟在一名巡检员身后,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

  陈延森冲他招招手,等程锦辉走到跟前,他才语气严肃地叮嘱道:“你还在上学,下次别这么冲动。”

  “要不是有老板出面保你,你小子学籍都保不住。”寇震出言警告道,生怕这小子不长记性。

  “谢谢老板,我记住了。”程锦辉满心感激,他知道,自己本来要蹲满十五天的,可短短一个小时后,巡检员又换了一个说法。

  “下次打不过就跑,回头再找回场子,公司养了那么多律师,就是为你们服务的,打你的人,公司会帮你追究到底,安心养伤,先回去休息吧。”

  陈延森又叮嘱了几句。

  程锦辉乖乖应了一声,又听老板说,医药费、牙齿种植的费用,包括养伤期间的营养费,公司都会负责,他顿时觉得这顿打没白挨。

  寇震起身,说要送他去医院。

  “对了,怎么没看到饿了么的人?他们公司连个法务都没有吗?”

  陈延森看向裴毅问道。

  “一直没露面,连罚款都没人交。”裴毅耸了耸肩道。

  “除了动手打程锦辉的骑手外,剩下那八个挨打的倒霉蛋,帮他们把罚款也顺便交了吧。”

  陈延森说道。

  “给他们交罚款?”裴毅愣在原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说白了,这件事跟他们关系不大。”陈延森神色认真,不像在开玩笑。

  “好的,我马上去办。”裴毅叹了一口气,带着法务向窗口走去。

  陈延森见事情搞定后,跟裴毅打了声招呼,就和宋允澄离开了。

  此时窝在巡检所里的外卖员,个个愁眉苦脸。

  筷跑的骑手还好,只要蹲十天,而且法务递话进来说:“公司会根据大家的日均收入,一口气把十天的工资打进工资卡里。”

  饿了么的骑手就惨了,公司到现在也没人出面。

  章旭豪听说这件事后,先向出事的饿了么站点,紧急调拨了十名骑手过去,接着才派了一名法务赶往巡检所。

  “什么?罚款有人交过了?”饿了么的法务一脸懵逼,不可置信地反问道。

  沪城的外卖圈子就这么大,很快这消息就传遍了。

  “筷跑的陈总可真够意思,他当着巡检的面说,这件事筷跑也有错,于是就给饿了么的兄弟交了罚款。”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筷跑宣布,这十天里工资一分不少,出来还有奖金。”

  “妈哒!当饿了么骑手真觉得低人一等,还不如去筷跑!”

  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压根没人理会章旭豪的微博申明。

  原本就不多的骑手,一时间又跑了几十个,不用猜就知道,全都去了筷跑。

  上午十点,巡检所分别约谈了筷跑和饿了么的负责人,核心要求就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可以,但恶意斗殴不行!

第229章 被放弃的饿了么!今日头条的CEO人选!

  2月18号,筷跑上线了限时秒杀和免单活动。

  与此同时。

  寇震带领地推团队,将业务范围扩展到HK区,饿了么收商家10%的佣金提成,而筷跑仅需8%。

  加上筷跑骑手着装干净,配送及时,说话既热情又有礼貌,原先入驻了饿了么的商户,几乎毫不犹豫,立马转投筷跑外卖。

  饿了么辛辛苦苦花了三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外卖商家资源,却被寇震轻松收入囊中。

  有时候,一项业务模式的开拓者,往往都无法走到最后。

  方案可能没问题,却在执行层面出了纰漏。

  此时,章旭豪也急眼了,眼看筷跑就要逼近杨浦总部了,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降。

  他连忙拉着一众高层,泡在技术部,连夜开发出了店铺满减功能,针对不等销售量级的商家,饿了么平台会给与‘满20减10、满30减15、满50减25’的五折补贴。

  这笔费用不用商家出一毛钱,瞬间拉回了一波用户的心。

  可很快,由于风控没做好,一些饿了么商家,开始大批量注册用户账号,利用商家配送的漏洞,进行疯狂刷单。

  等章旭豪发现时,甚至有商家,从月销300单刷到了月销5000单,一口气套走了十万营销费用。

  搞得他头昏脑涨!

  慌忙灌了几口咖啡后,立即加强风控等级,对涉嫌套取平台补贴的商家和用户,展开封号行动。

  其中难免有被误判的用户!

  这些人外卖没吃到,连账号都被封了,可想而知,心里的火气有多大。

  现实里无处发泄,只能聚集在微博上,逮着饿了么的官方账号狂喷。

  就这样,饿了么的补贴活动是早八上线的,晚上八点就被网友骂上了热搜。

  “做不起活动可以不做!饭没吃一口,号也没了!”

  “饿了么?我气都气饱了。”

  “中午十二点叫的外卖,等到两点,午饭没来,封号通知来了!”

  “建议改名:饿死了么!头一回用这个App,就被平台封号了,我快饿死了!”

  评论区全是谩骂的声音。

  沪城的市监协会,从早到晚,接到的电话里,十之八九都是关于饿了么的投诉。

  章旭豪这时也慌了,他知道以饿了么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处理好刷单问题。

  于是将补贴活动草草下线,接着又主动联系阿狸,寻求技术支持。

  得知这一消息的季刚,不禁眉头紧皱,心想:章旭豪的管理风格太紊乱,看来集团的5000万投资要打水漂了。

  一番思考后,他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战略投资部的总经理蔡信。

  蔡信听完季刚的描述后,同样对章旭豪心生不满,这才不到一个月时间,饿了么就快守不住沪城市场了。

  他带着季刚整理好的资料,敲响了马立云的办公室房门。

  “进来!”

  马立云最近的心情非常不错。

  首先,他已经跟淡马锡、DST和银湖资本达成一致,将以股权增持的方式,向阿狸注入7亿美币的投资金,加上阿狸自身的现金储备,他至少能调用30亿美币的资金。

  其次,华国投资打算向阿狸巴巴注资20亿美币,作为战略投资。

  接下来,华信资本和开发银行等私募机构,还会全额买下阿狸20亿美币的普通股。

  届时,马立云将筹集到总计70亿美币的资金,这笔钱,足以让他顺利完成阿狸股权回购计划,为上市扫清最后的障碍。

  蔡信推门而入,走到马立云的对面说道:“筷跑在沪城的崛起速度很快,章旭豪快撑不住了,提出了二次融资请求,并要求阿狸在算法、数据和安全等领域,给予技术支持。”

  “如果我没记错,筷跑的CEO也是个研究生,并且进入沪城市场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吧?”

  马立云并未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马总,您没记错,我想,章旭豪作为项目负责人,可能没办法很好地负担起他的职责。”

  蔡信委婉说道。

  实际上,他大多时间都在港岛办公,这次来杭城,只是为了推动阿狸的股权回购计划而已。

  尽管他对饿了么的了解不多,但从季刚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章旭豪显然并不具备一名合格CEO的素养和能力。

  “我在交大见过章旭豪这个人,也听他介绍过饿了么的商业模式,当时觉得他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看来是我看走眼了。”

  马立云摇了摇头,撇嘴点评道。

  面对自己的错误决定,马立云态度坦然,这番话无疑承认了决策失误。

  “那我回绝掉?”蔡信试探着问道。

  “模式是好的,执行的人有问题,让季刚跟他聊聊,要是愿意把项目卖给阿狸,合作就可以谈,否则就不用管了。”

  马立云想了想说道。

  在他看来,饿了么的量级实在太小了,日均订单连10万都没达到,与其费钱费力地支持章旭豪,还不如买下来。

  若是章旭豪不答应,那就任其自生自灭,等阿狸完成股权回购和上市计划后,到时候腾出手来,要么扶持一家新平台,要么自己做。

  蔡信点了点头,很快就把饿了么的事抛之脑后,跟马立云聊到了发行股权的细节。

  至于饿了么的死活,根本无人在意。

  当章旭豪收到季刚的回复后,立刻呆立当场,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恍惚间,他回想起了半年前,自己跟森联资本CFO高伟林的谈话。

  “我要是接受了森联资本的投资,恐怕如今饿了么和筷跑的局面就得反转,被打得节节败退的人就是裴毅!”

  章旭豪胡思乱想着。

  此刻他懊悔极了!

  阿狸只愿出价8000万,收购创始人团队的全部股权。

  一时间,章旭豪进退两难,饿了么是他一手创办的公司,说卖就卖,谈何容易!

  更重要的是,阿狸给的价格太低了!

  他想了半天,也没拿定主意,随后喊来汪渊、康嘉和邓烨等人,共同商议。

  “我觉得只要扛过这一波困难,饿了么未必不能赢!我们的业务模式没问题,之所以处处受限,就是没把握好轻重缓急,我提议加强配送团队的建设,追加资金投入,先把配送时效提上去。”

  汪渊点燃了一支香烟,掷地有声道。

  在章旭豪慌了心神时,他主动开口,建议跟筷跑拼下去。

  阿狸放弃了他们,不表达饿了么就输了。

  “商户资源,骑手资源,用户资源,紧抓这三点,我们就不会输!”康嘉站起身,握着拳头道。

  从无到有的阶段,他都熬过来了,饿了么只是丢了点市场份额,就想着卖公司,这怎么能行?

首节 上一节 235/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