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64节

  其中,云速快递员工61192人,人力成本50177万,占比最高;

  橙子手机工厂21437人,成本18435万,紧随其后;

  筷跑进入杭城、金陵市场后,员工数量涨到了7668人,成本6671万。

  此外,高德地图、橙子科技等六家子公司共计6810名员工,人力成本14229万。

  森联资本的旗下员工数,距离十万大关只差一步之遥,人道薪火为100146缕,可合成1001缕神道薪火。

  云速快递亏得最狠,贡献的人道薪火也最多!

  廖威在四月份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三通一达的揽收业务量加在一起,仅有云速的40%。

  要知道,通达系在2011年的日均揽收业务量,每家都超过了200万件,申通更是在桃宝双十一这天,把揽件量做到了400万件,桐庐帮占据着快递行业的半壁江山。

  可当云速快递的日均揽收业务量突破800万时,三通一达的业务规模却在不断缩减,短短半年时间,丢掉了六成市场份额。

  全国各地的加盟网点陆续关停,与巅峰相比,数量竟减少了一半。

  “陈德骏的抗压能力还挺强,一没求饶,二没卖公司,看来是想跟云速拼到底。”

  陈延森淡淡一笑,小声嘀咕道。

  ……

  ……

  “我特么也想给他跪下啊,可申通的业务量缩水六成,卖又卖不上价格,老子宁愿跟廖威拼个你死我活!”

  沪城一间私人会所里,陈德骏端着酒杯,猛地灌了一大口,气势汹汹地咒骂道。

  自从邮政协会的郑盛雨逼着申通和远通,把一公斤以内的电商小件价格,从一块钱涨回一块五后,手中的市场份额就再也守不住了。

  云速背靠拼呗商城,压根不缺客户,并且还能大肆抢占桃宝商家的快递业务。

  此消彼长之下,云速快递的规模效应愈发明显。

  在橙子科技、筷跑和高德地图的技术加持下,云速快递借助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根据订单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能为运输车规划最佳路线,有效缩减空驶里程与运输时长,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提升了配送效率。

  同时,在华北、华东、华南大区建成七个大型智能化仓储中心,引入自动化设备,分拣效率又高又精准。

  在末端配送环节,云速用快递柜和上门派送相结合的优质服务,把三通一达压得喘不过气来。

  “总得想个办法吧,不然大家都熬不到明年。”远通快递的俞卫骄眉头紧皱,头顶上方的白发头越来越密集,显然近来的日子不太好过。

  “不行就把公司卖给云速。”众通快递的赖海松耸了耸肩,一脸无奈道。

  在他看来,再等一年半载,想卖也没人收,不如早做打算。

  “赖老板怂了?”韵达快递的聂腾玉瞥了他一眼,语气不屑道。

  “我怂?半年前,可是陈老大说的,云速扛不住亏损,最多撑几个月,结果呢?我是咬着牙跟廖威斗,可人家越打越精神,这个月又在甬城建了一座智能仓库,不怂能怎么办?”

  赖海松霍然起身,冲着聂腾玉质问道。

  “行了,不用搁这指桑骂槐。”陈德骏沉着脸,望着赖海松冷声说道。

  “哼!”赖海松强忍怒气,噗通一声坐下,端起酒杯喝着闷酒。

  四人大眼瞪小眼,一时间束手无策,说白了,在资金储备方面,三通一达绑在一起,都不是云速对手。

  当前只有一条出路,想办法融资。

  ……

  ……

  “融资?招商、华科和华信?”

  五月的第一个工作日,陈延森刚到办公室,高伟林便敲门走了进来。

  高伟林笑着点头:“没错,是邮政协会郑会长牵的线。”

  郑盛雨?

  陈延森可不相信,对方如此好心。

  多半是因为,最近云速在全国各地疯狂扩张,花钱如流水,单月亏损也从原来的一两亿,飙升到了两三亿。

  郑盛雨是怕云速资金链断裂,影响了六万多人的社保和就业吧?

  不过,要是能搭上招商和华信的关系,将来从国航手里买二手飞机,改造成货机,或者是申请航空运输经营资质和航线经营许可,都会简单许多。

  “云速也是该融资了,你来负责对接。”

  陈延森想了想,向着高伟林吩咐道。

  “老板,那你的底线是多少?”高伟林追问道。

  “最多15%,估值当然是越高越好,低于100亿美币就不用谈了。”陈延森回道。

  “好的,我明白了。”高伟林点了点头,放下一份财务报表后,转身向外走去。

  待办公室的门重新关上,陈延森一伸手,桌上的橙子手机便缓缓飞到掌心。

  当他的精神数值突破到44.95后,不仅神识的探查直径扩大至十四米多,就连能‘拿’起来的重量,也提升了三倍有余。

  “5月1日,企鹅斥资2亿收购易迅网13.5%股权,持股比例高达80%,剩余股份将由易迅网管理层持有……”

  陈延森摇了摇头,看来小马哥确实放弃了自己做电商的想法,将集团战略对电商板块的战略,改为了投资。

  可惜,易迅网根本担负不起马文腾的电商梦,企鹅前后共计投入7亿资金,注定也要打水漂。

  陈延森记得很清楚,两年后,马文腾将易迅网、QQ网购和拍拍网,外加2.2亿美币,在亰东IPO前夕,从靓仔东手中换了15%的股权。

  柳强东为了微信与手Q的一级流量入口,只能含泪接盘。

  实际上他并不亏,得到企鹅的流量后,亰东上市当天,估值才能冲破200亿美币。

  否则,仅凭亰东当时的市场份额和业务水平,很难拿到每股19美币的发行价。

  现在企鹅已经将流量入口给了拼呗,到时候还会不会投资亰东很难说。

  这时,周弘毅的电话打了过来。

第256章万台的代工订单!锤子科技成立!

  “陈总,360手机的代工订单,已经发给了庐州工厂的蔡景明。”

  周弘毅在说话时,语气中夹杂着抑制不住的欣喜,他顿了顿又说:“陈总,多谢。”

  他心里清楚,仅凭360和华为的实力,很难在上线当天卖出五万台现货和八点六万预售订单。

  云速快递的前置仓配送模式,外加Aurora OS和电池管理系统,令360 G800 Pro闪耀快速得到市场反馈,并极大缓解了安卓手机卡顿、发热的毛病。

  橙子科技的供应链品质,也要明显优于海尔。

  至少黑屏的问题没再出现!

  “恭喜周总,现在预售总量是多少?”陈延森听出了周弘毅话里的得意,随口问道。

  360手机卖得越多,橙子科技赚得也就更多。

  没人会讨厌一个给自己赚钱的人!

  “11.4万台,加上5万台卖出去的现货,我估计两天的总销量,将突破20万台。”周弘毅笑着回道。

  这个成绩,与橙子手机还有一定差距,但与小米相比,却毫不逊色。

  2012年的手机市场就是如此魔幻,用户在极致的性价比面前,压根不管品牌和系统适配性问题。

  便宜就敢买!

  连大菠萝和大香蕉这样的四卡四待跑马灯手机都能风靡一时,360手机能卖20万台也不足为奇。

  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毕竟几年后,连美图秀秀造的P图手机,都能卖出去几百万台。

  陈延森陪着周弘毅聊了一会,十分钟后挂断了电话。

  他随手打开邮箱,果然找到一封蔡景明抄送给他的邮件,内容里赫然写着,代工订单量:100万台!

  周弘毅对自己倒是有信心,也不怕砸在手里。

  陈延森嗤笑一声,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这笔订单能给橙子手机工厂带来1.6亿营收。

  他巴不得周弘毅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与此同时。

  360手机的成功,也让很多人嗅到了商机。

  前有陈延森,后有周弘毅。

  此时的手机行业,给人一种‘人傻钱多速来’的错觉。

  一帮人蠢蠢欲动,既有网易的丁磊,也有刚刚成立大可乐的丁秀洪,小辣椒的汪晓雁,以及公开表示想做手机的罗勇浩。

  按理说,造手机跟一个教书匠没多大关系,可罗勇浩不这么想。

  陈延森是大学生,之前搞电商;周弘毅更是靠着3721流氓软件起家的,这两人都行,没理由自己不行。

  尤其去年十一月,他去了一趟小米总部,跟雷逸军沟通后,更加觉得,造手机没难度。

  于是,罗勇浩在5月2号这一天,在微博高调宣布:锤子科技正式成立,先做安卓定制系统,再做手机。

  言外之意,老子没钱,想投资的赶紧来。

  雷逸军得知后,先是一愣,接着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智能机赛道就卷成了这副模样。

  去年他邀请罗勇浩来小米参观,本意是想借助对方在互联网和科技圈的影响力,为小米手机鼓吹造势。

  可罗勇浩却会错了意,以为小米想拉自己入伙。

  结果雷逸军坐在办公室里,听罗勇浩说了一大堆对手机行业的见解,并劝他调整小米的产品规划:“做手机要注重设计和用户体验。”

  雷逸军当时就想起身离开,但为了保持风度,还是耐心地听完了罗勇浩的高谈阔论。

  但他很快就后悔了,认为自己应该早点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沟通。

  按罗勇浩的想法造手机,光物料成本就得1700到2000元,那售价定多少?

  3000元还是4000元?

  这特么不是纯属放屁嘛!

  雷逸军只想做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中低端手机,至于高端手机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起码也要再等两三年。

  待小米在手机行业站稳脚跟后再说。

  罗勇浩回去后,想了一晚上,觉得自己跟雷逸军理念不合,与其加入小米,还不如自己造手机。

  雷逸军不知道的是,他本想给小米招个品牌部总监,不但没成,还给小米培养了一个潜在对手,硬生生点燃了罗勇浩的手机梦想。

  “雷总,小米MI2和小米1S的筹备工作完成了,什么时候召开新品发布会?”

  市场部的黎万强推门进来,打断了雷逸军的思绪。

  “跟橙子科技的陈总也沟通好了吗?”雷逸军回过神,缓缓开口问道。

  “嗯,产品设计、技术规格、物料清单和质量标准文件都发给了对方了。”黎万强拉开一把椅子,径直坐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264/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