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74节

  “当然有了,云速在整合快递公司资源方面的经验很丰富,聂总算是找对人了。”

  廖威笑着回道。

  韵达的实力虽比不上申通、远通之流,但规模可比一年前的云速大了五六倍,在全国拥有8000个服务网点、70余个转运中心,直属员工高达7000多人,加盟网点的快递员还有一万多人。

  原来有近两万人,但在快递大战中,陆续有四成快递员选择离职。

  只要云速吞下韵达的货运资源和派送运力,便能成为民营快递公司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聂腾玉见廖威答应得爽快,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是,云速不肯收购韵达。

  继续拼下去,云速每月要多亏几千万,但韵达也就彻底无路可走了。

  至于马立云和阿狸,他压根就没考虑过。

  森联资本与阿狸在外卖、网约车行业均有合作,他可不相信,马立云愿意跟陈延森翻脸,砸几十亿给三通一达输血。

  大家都是生意人,对彼此的小心思也都能猜出七七八八,或许阿狸会给一些资源和流量倾斜,但要想让马立云既出钱又出力,明显不太可能。

  随后,双方达成一致,先由云速对韵达的现有资产和业务规模进行评估审核,然后再沟通具体的收购价格。

  虽然聂腾玉的底线是16亿,但他心里知道,业务量缩水六成的韵达,顶多只值10-12亿。

  况且,廖威这王八蛋,肯定还会压价。

  一个小时后,廖威把聂腾玉送出了总部大楼,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他不禁感慨道:选对老板真的很重要。

  回到办公室,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陈延森的电话。

  “老板,刚刚韵达快递的聂腾玉来过,对方想把韵达卖给云速。”廖威简单汇报道。

  “韵达现在的每日揽件量还剩多少?”陈延森问道。

  “60万单左右,另外还得接收1.8万名韵达员工,我试探过聂腾玉的价格底线,估计6到8亿就能搞定。”廖威回答道。

  “行,我知道了,你负责跟他谈,回头让老高给你调一批人手过去。”

  “好的老板。”廖威应声答道。

  陈延森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要是能花几十亿,把三通一达打包全买下来,提前结束价格战,他自然不会反对。

  可陈德骏却不这么想,当惯了老大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认输。

  当天傍晚,他就找上了马立云,把赖海松和俞卫骄的要求,说给了对方听。

  “你的意思是,阿狸要给你们三家,每家5亿的投资款?”

  马立云冷哼一声,不敢置信地反问道。

  “没错,我们不白拿,可以用股权来置换。”陈德骏理所当然道。

  “我考虑考虑。”马立云面无表情地说道。

  坦白来说,尽管为了回购雅虎手里的股权,阿狸筹集了80多亿美币,但区区15亿,他还是掏得出来的。

  可他筹划的菜鸟网络,只是快递行业的延伸服务,凭什么让阿狸掏钱?

  要是答应了陈德骏,顺丰的王卫、云速的廖威等人,是不是都得借这个理由,找阿狸要钱?

  因此,马立云的想法很简单,要么接受合作,要么滚蛋!

  反正在他看来,三通一达的业务量在经过大幅缩水后,都不到云速的一半,有没有通达系的加入,对菜鸟的影响并不大。

  想清楚后,马立云随意应付了几句,就把陈德骏给打发了。

  放下电话的陈德骏脸色铁青,他在商界混了几十年,又岂能听不出来马立云的敷衍。

  合作可以,要钱没门!

  马抠鼻!

  陈德骏一时没忍住,直接骂了出声。

  一旁的俞卫骄和赖海松面面相觑,心里咯噔一声,顿时明白谈崩了。

  聂腾玉没猜错,马立云根本不会出钱。

  甚至按对方的意思,共同成立菜鸟网络时,众通和远通还得再掏一笔钱。

  赖海松立马泄了气,脑子里开始盘算,要不要尽快联系云速或者森联资本。

  对方不怕亏损,但他早就扛不住了。

  云速能把三通一达全吃下来吗?

  赖海松觉得未必,他心想,看来得抢在陈德骏和俞卫骄之前,与云速谈好收购合作。

  否则,万一云速挑三拣四,只肯收购两到三家,再晚几个月,恐怕想卖都没人要。

  “陈总,俞总,我还约了一个投资人,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一步。”

  赖海松的眼睛一转,随口编了一个借口。

  陈德骏摆摆手,没吭声。

  目前对快递行业感兴趣的国内投资机构,他几乎都找了一遍,但在一听申通每个月要亏2-3亿后,立刻就打消了投资的念头。

  风投机构是要赚钱的,投资经理人的核心收入来源,便是投资收益的提成。

  没人愿意投一家持续亏损、看不到盈利希望的公司。

  除非是蓝海市场或者市场前景足够大的行业!

  可快递行业算吗?

  显然不是!

  两天后,陈德骏依旧束手无策,于是乘飞机前往澳洲,打算去忽悠老外。

  当他落地后,很快就接到俞卫骄的电话:“陈总,聂腾玉把韵达卖给了云速,价格是7.6亿。”

  陈德骏微微一叹,干巴巴地回了一句:“你要是想卖,我不拦着你。”

  “我可不像聂腾玉那么怂!”俞卫骄语气不屑道。

  四个人里,他的心思隐藏得最深,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勾搭上了灯塔国的一家投资公司,计划融资1.5亿美币,一旦有了这笔钱,远通快递就能继续撑下来。

  保不齐云速快递在收购韵达、打垮申通和众通后,就会结束价格战。

  毕竟三通一达亏损严重,云速则亏得更厉害。

  更何况,招商、华科和华信联合投资了18亿美币,这笔钱是让云速拿来买飞机、买土地建运作中心的,绝不会放任云速一直亏下来。

  他没想过击败云速快递,但远通只需跑得比申通、众通快一步即可。

  只是让他和陈德骏没想到的是,此时众通快递的赖海松,已经找到了廖威。

  “赖总找我,该不会也是为了出售公司吧?”

  廖威脸上的笑意完全控制不住,短短一年光景,昔日的行业龙头,已有两家臣服在他脚下,心里早就爽翻了。

  先收韵达,再买众通!

  三通一达瞬间废掉一半,剩下的申通和远通也不足畏惧。

  “廖总说笑了,我找你不卖公司,难道请你喝茶?”赖海松没好气地说。

  旗下的加盟网点跑了一半,等合约期一到,至少还得再跑两成。

  下面的快递员整天骂娘,恨不得刨了他的祖坟,眼看着公司估值不断缩水,赖海松又能怎么办。

  拿不到融资,只能坐着等死。

  “赖总就爱开玩笑,不过喝茶不着急,咱们先谈正事。”

  廖威笑眯眯地说道。

第266章 全球第一款Ai音箱!快的打车红包BUG!

  五天后,陈延森收到廖威的工作报告。

  云速已经初步确定了众通的收购价格,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日期,定在6月15日。

  韵达快递7.6亿,众通9.8亿,合计17.4亿。

  等云速把韵达、众通的服务网点、分拣中心、中转大仓和员工统统消化,至少能增加四万多名员工,每个月新增三万多缕人道薪火。

  剩下的申通和远通还在死撑,但陈延森知道,这两个家伙撑不了太久。

  云速的规模效应越明显,单票成本就越低,申通和远通则反之,随着业务量减少,单票成本价格越来越高。

  半年前一公斤以内的电商小件,包含运输、派件和设备折旧等成本,云速能控制在每票1.5元以内,但现在却降到了1.2元。

  申通和远通则从1.5元每票涨到了2.2元。

  此消彼长之下,申通和远通不死都难。

  用价格战把对手清理出局,向来是商战的不二法门。

  费钱,但效果也很显著。

  廖威在云速快递CEO的位置上干得挺好,陈延森也没换人的打算,只是让高伟林抽调了一批精通并购业务的财务和法务人员,负责协助廖威完成收购工作。

  一连吞下两家快递公司,尽管新闻还没有报道,但已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廖威和陈延森的名字,瞬间成为了行业内的高频词汇。

  快递公司老板对他俩是恨之入骨,下面的快递员却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家公司能被云速收购,从此过上底薪3000块、缴纳五险一金、高提成高福利、月入七八千的幸福生活。

  他们不是没想过跳槽,但云速快递的揽件量摆在那里,附近的网点每次只招20-30人,僧多粥少,自然是一岗难求。

  下班前,陈延森收到了林青柏发来的莫斯(Alexa)智能音箱的外观和硬件设计图,查看一番后,给对方回复了一个‘OK’。

  这一版,已是林青柏的第三版设计,各方面都达到了陈延森的要求。

  圆柱形设计,直径12厘米,高度18厘米,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且适合家庭摆放。

  外壳采用ABS塑料加金属网罩结构,顶部设计了开关、静音键、音量旋钮之类的物理按键,并配有环形LED灯带。

  蓝色表示待机状态、绿色代表响应中、红色代表设备连接失败,通过颜色来反馈产品的实时状态。

  主控芯片使用了一枚TI OMAP 3630,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功耗,并搭配了一枚ADAU1761 DSP音频解码器,支持立体声的录制和回放,具备超高的采样精度和音频处理能力。

  语音模块的核心是6颗全向MEMS麦克风,环形布局,支持5米以内的唤醒功能。

  离线模式下嵌入式语析交互引擎,内置了20条基础指令,用户可通过WiFi连接云端服务器,体验满血版的莫斯(Alexa)智能音箱。

  物料成本为310元,定价至少要在599、699,甚至是799、899元,才存在一定盈利空间。

  没办法,2012年的硬件成本就是高。

  陈延森想了想,给王腾发去消息,让他喊上周创曦、叶秋萍和橙子商城的负责人严鹏来楼上开会。

  三分钟后,门外传来‘笃笃笃’地敲门声。

  “进!”陈延森应道。

  四人一进来,就被屏幕上的莫斯(Alexa)智能音箱给吸引了。

  圆柱形机身,顶部的哑光塑料面板嵌入环形LED灯带,金属网罩包裹着扬声器,设计看似简单,却隐约透着超越时代的科技感。

首节 上一节 274/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