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555节

  言外之意,去特么的高通,给老子死!

  黎万强见状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雷逸军倒向高通。

  另一边。

  周弘毅靠在老板椅上,正在跟陈延森闲聊:“陈总,您看我像那种人吗?不过,你得防着雷逸军,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人。”

  他顿了顿又说:“不像我,当场就拒绝了王翔,咱俩可是至交好友,我能为了那点芯片的采购权,就向朋友背地里捅刀子?”

  当然,话虽如此,老周心里深处的底层逻辑是:一旦离开橙子科技,360手机就是一款堆物料的广告机,届时一年还能卖一千多万台吗?

  肯定不行!

  更何况,几百块到一千块出头的智能机,用什么芯片不行?非得是高通吗?

  联发科和英伟达都是不错的备选!

  从360 F1 Mini的市场反馈来看,用户压根不介意处理器到底是骁龙200还是Tegra 3、MT6572,屏幕够大、喇叭够响,用着不卡顿就成。

  “周总不愧是讲究人,回头请你喝酒。”

  陈延森笑吟吟地回复道。

  对于保罗雅各布的这些手段,其实他早就有所防备了。

  要不然,他凭什么带小米、360、网易、美图、乐视混?

  从2011年到2013年,国内的二线手机厂商几乎都或多或少购买了橙子科技的部分专利技术。

  此外,橙子科技与华为、中兴这两大通讯巨头关系不错,还进行了专利交叉授权。

  这也是天工 A100芯片能如此快速完工的主要原因。

  在同行眼中,陈延森是一根“搅屎棍”,但说到技术和系统授权,陈延森却富有且慷慨。

  除了锤子和山寨手机厂商买不到橙子科技的技术专利外,大多数手机品牌都与橙子科技有业务往来。

  比如电池系统管理、快充技术、极光 OS、语析开发工具等,都成了陈延森拉拢友商的强力手段。

  即便是山寨机工厂,近一年来,也推出了不少搭载极光未来 OS系统的智能手机。

  高通想断了橙子科技的后路,简直是做梦!

  “一言为定哈,别下次我给你打电话,你又说没存我的号码。”

  周弘毅笑着揶揄道。

  “咱们不是有云舟好友吗?发视频也行!”

  陈延森朗声一笑。

  随后,两人又聊了十几分钟才挂了电话。

  陈延森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一众小弟中,只有周鸿祎表了态,那雷逸军、丁磊、吴鸿欣和贾耀亭呢?

  难不成真有人想给保罗雅各布当狗?

  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高通给的骨头足够大、上面的碎肉足够多,想来就会有人忍不住扑上去争抢。

  人性使然,他能理解。

  半个小时后,雷逸军转发了天工科技一条关于反诉高通的博文,并附上文案:“支持天工!支持华国自己的自研芯片!”

  三分钟后,美图CEO吴鸿欣转发了这条内容。

  十分钟后,乐视董事长贾跃亭跟进转发。

  十五分钟后,网易创始人丁磊也加入了转发行列。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力挺天工科技,并声称将考虑拒绝使用高通的芯片产品。

  这些人全是橙子科技势力圈里的核心成员。

  紧接着,一些不明真相的友商们,在一顿脑补后,纷纷跟风转发。

  不知道的手机品牌老板,还以为小米、360、网易得到了上层授意,因此也跟着表态。

  得知这一情况的保罗雅各布一脸茫然,他开出的价码,竟无人动心?

  不仅毫无成效,反倒引发了华国手机行业对高通的抵制?

  满肚子怒火无处发泄,他也只能将盘外招暂时搁置,转而把精力放在了舆论和诉讼上面。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哪怕在舆论风向上,吃亏的也是高通。

  在国内,森联资本凭借今日头条、斗音、快手、灵犀浏览器、灵犀搜索等产品,就能把高通踩在脚下摩擦。

  在海外,虽说不是主场,但Mimo超4000万的日活数据也不是说着玩的,再加上品牌部平时没少帮陈延森运营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账号,使得橙子科技、天工科技在海外,也有不少的拥趸者。

  毕竟,高通仗着自己的专利防御墙,经常在全球范围内“碰瓷”,就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包括苹果、山星在内的手机厂商,哪家没在高通这儿栽过跟头?

  所以在北美地区,天工科技和高通在舆论上,居然能五五开。

  原因也很简单,根据双方对外披露的信息,天工科技确有侵权嫌疑,但高通也违规使用了天工科技的专利技术。

  至于是谁的错,自然该交由法律来定夺。

  他们说了可不算!

  与此同时。

  携程老板梁章建在挖了几个月墙角后,发现筷跑的酒旅业务,好像并没有受到影响,自家的人力成本支出却上浮了41%。

  按当前的打法,筷跑没死,携程就得挂了!

  而且,由单嘉伟亲自带队的地推铁军从华东大区出发,一路席卷华中、华南、西南地区,随后北上,继而占领了华北、东北等地的酒旅市场。

  所到之处,便掀起了一股入驻筷跑的热潮。

  因为在APP日活、交易扣点、后台系统的灵活性和数据增长方面,携程都不占优势。

  尽管携程和去哪儿网置换了股权,也得到了李彦洪的支持,可如今千度也陷入了业务泥潭中,被灵犀搜索、360搜索、搜狗搜索等竞品围殴,无暇顾及酒旅行业,所能提供的资源也极为有限。

  梁章建在线上、线下腹背受敌,他这才明白,为什么美团的王鑫被打到转行。

  论资金、流量、生态资源和商务拓展能力,携程都不是对手。

  他哪里知道,筷跑的地推大军历经三年磨炼,先是击败了饿了么,接着击溃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导致这两家竞品公司双双被收购,最后还能压着千度外卖、千度团购、桃点点等竞品,足见能力之强。

  再加上筷跑的招商政策优渥,待遇好、提成高,这帮地推经理不管来文的还是来武的都不怵。

  站在街口吼一嗓子,就能轻松喊来十几名云速、快的打车和筷跑运力部的打手。

  呸,口误,应该叫同事!

  携程的地推人员一碰到筷跑的人,通常调头就走,省得发生矛盾,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赢。

  部分头脑灵活的携程工作人员,索性带着商家资源跳槽到筷跑。

  他们只需把手里的商户资源梳理一遍,按照筷跑的提成标准,月入两三万不在话下,若是再努力些,赚四五万也不成问题。

  要知道,梁章建花费两倍、三倍工资去挖筷跑酒旅的骨干成员,却没给携程同级别的员工涨一毛钱工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他不满的大有人在,黑心一点的直接把商家CRM库统统打包,当作自己晋升的跳板。

  裴毅对此来者不拒,从9月初到11月初,整整两个月,硬生生从梁章建的嘴里,扣走了三分之一的高星酒店商户。

  而中小型的连锁、经济型酒旅,一共谈下来8.4万家,只差1.6万家,就能完成第四季度的拓展目标。

  梁章建往后退,裴毅可不会心慈手软。

  他年轻,没什么顾虑,下手没轻没重,完全是一副穷追猛打的架势。

  在用户流量上,采取高频外卖和到店导流两种方式;

  在市场定位上,聚焦下沉市场和本地生活,同时为入驻的高星酒店提供全套的营销方案和曝光支持;

  在商家成本上,扣点只要8%到12%,远远低于携程的15%到20%;

  在产品组合上,将‘酒店+餐饮+门票’打包出售,从而提高了平台的议价能力,拿到比携程更低的价格;

  在技术能力上,提供更为便捷灵活的后台管理系统、入驻体验和售后服务。

  一套组合拳下去,令筷跑在三四线城市的酒店市场份额超过了60%,单月酒店间夜量高达1000万,首次超越携程。

  经此一役,原先认为王鑫不堪大用的投资人,此时回头想想,王鑫竟然能在裴毅手下硬扛了近一年时间,也算是人才了。

  毕竟梁章建只坚持了两个月就显露颓势,主动收缩了防线。

  随着携程认怂,OTA市场重新归于平静。

第510章 一天2376亿!柳强东:300万?去抢好了!

  筷跑酒旅在打完一仗后,市场份额直线飙升,但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短短两个月,公司在酒旅品类的营销、人力和物力等成本,就达到了10个亿。

  好在赢得了市场份额!

  根据艾瑞咨询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华国在线旅游(即OTA)的市场格局为:筷跑占比37.4%,携程占比29.1%,同程9.6%,途牛6.2%,去哪儿网5.6%。

  筷跑一跃成了市场第一。

  携程跌落成行业老二。

  同程跌破10%,途牛、去哪儿和艺龙等平台的用户,也在这场争斗中,被筷跑和携程吸走了一大截。

  曾经分散的市场流量,正加速向头部集中。

  筷跑凭借凌厉的地推攻势和灵活的商户政策持续扩张,携程则靠着积累的品牌根基勉强稳住阵脚。

  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私底下,甚至有人联系裴毅,想把公司卖给筷跑,却被他拒绝了。

  筷跑酒旅事业部的组织构架、运营体系、商户体系均已成型,没必要收购一堆市占率不足5%的在线旅游网站。

  有些产品连App都没有,注定要被市场所淘汰,收购过来不过是徒增整合成本。

  与其把精力耗在盘活这些缺乏竞争力的“残部”上,不如集中资源夯实自身的优势。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双十一如期而至。

  继拼呗提交IPO上市申请后,柳强东也开始了亰东的上市筹备工作。

  而阿狸刚刚撤回港股上市的决议,同样将目光投向了纽约或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因此,不难想象,今年双十一大促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

  夭猫商城要求参与大促的主推商品必须低于日常价5折,且全场包邮,涵盖服装、食品、美妆、家电、数码等全品类。

  不合理的要求,便催生了不合理的对策。

首节 上一节 555/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