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599节

  另外,海外业务也是今年的重头戏,东南亚市场将以Lazada为跳板,并在欧洲、澳洲和非洲开辟拼呗国际站;在运营侧,将聚焦本土化的供应链建设、物流和支付体验,以此提升海外用户的复购率。”

  阿狸巴巴的全年销售额战报,已于昨天上午对外公布,共计11730亿,夭猫商城5050亿,桃宝6680亿。

  由此可见,在电商领域,阿狸仍然稳压拼呗一头。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阿狸在电商行业深耕了十几年,而拼呗满打满算还不足两年半。

  闻言,张一峰心头一喜。

  他从公司的全球战略里,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机会。

  公司业务扩张得越快,他的晋升空间才越大。

  熊力、蔡启铭和杨平伦等人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眼中不由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而张文博、向鹏飞、庄瑞和胡赟等人,却感到压力巨大,生怕跟不上公司的拓展速度,哪天被淘汰出局。

  他们了解陈延森的脾性和行事风格,有点人情味,但也不多。

  能力达标,就能获得提拔;能力不行,就得在原来的位置上老实待着。

  “还真不能松懈啊!以后下班也得保持学习的好习惯,否则一旦掉队,再想跟上就难了。”

  张文博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

  身为拼呗十三位元老之一,总不能让外人说,自己全靠森哥的关系才坐得上如今的职位吧?

  绝不能给森哥丢脸!

  向鹏飞、庄瑞和胡赟也有类似的想法,放在桌下的拳头,攥得格外紧。

  同一时间。

  华东北部的城市,基本都笼罩在大雪之中。

  ‘炸鸡啤酒’套餐与红包补贴活动一起上线,导致外卖订单量激增。

  可地面上积雪深厚,轮胎极易打滑。

  仅一个小时内,在琴岛、威海、彭城、东莱等地,就有37名骑手在送餐途中摔伤。

  当地记者得知消息后,冒着风雪走上威海街头,采访起了外卖小哥。

  “请问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为什么还要坚持送餐呢?”

  裹紧羽绒服的记者拦下一名千度外卖骑手,举着话筒问道,说话时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寒风中。

  被问到的骑手揉了揉冻得发红的脸颊,抬头抹了把脸上的雪,眼神里带着几分像看神经病似的无奈,他心想:当然是为了赚钱啊!

  难不成我脑子有病,喜欢喝西北风?

  可实话说出来太难听,于是他呵着白气说道:“我们要是停工,多少人得饿着?

  再说了,天气越不好,大家越不爱出门,订单就越多!

  平台今天给的天气补贴翻倍,跑完这单,就可以给娃多买两罐奶粉。”

  “补贴是多少呢?”记者追问道。

  “每单2到4元,具体看配送距离。”千度外卖员如实回答。

  算上配送奖励,一单收入8到10元,多的能有十几元。

  一天起码能赚六七百元,抵得上平时两三天的收入。

  这时,另一名骑手在马路对面,正小心翼翼地推着车走过结冰的路口,车把上的手机还在不断弹出新订单提示音。

  谁曾想,他脚下一滑,连人带车,齐齐栽倒在雪地里,外卖箱里的餐盒散落一地。

  “操!”

  这名骑手穿着桃点点的工作服,躺在地上,半天都没能爬起来。

  嘴里忍不住骂了一声。

  骂着骂着,竟哭了出来,嚎啕大哭!

  记者微微一怔,立马和同事艰难地跑过去,把人扶了起来。

  一旁的摄影师举起相机,抓拍了几张特写。

  “先生,您的手在流血。”记者好心提醒道。

  镜头里,这位桃点点外卖小哥戴着露指手套,指尖冻得通红,掌心擦破了皮,鲜红的血正往外渗。

  记者眉头一皱,心头一紧,这看着就钻心地疼。

  外卖员听了,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哭声顿时大了起来。

  当他的余光扫到滚落一地的外卖时,哭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我们开车送您去医院吧?”记者提议。

  “谢谢,可我还有十几单没送完,餐损加延迟罚款,就得好几百,这可怎么办啊?”

  桃点点骑手满脸愁容,说着竟不顾手上的伤,硬撑着站了起来,弯腰去捡地上的外卖。

  好在大部分餐品包装得严实牢固,只有一份过桥米线彻底摔坏了,汤汁撒了一地。

  “先生,要不我们开车载您,您报地址,我们陪您送?”记者又说。

  “可以吗?”骑手小哥只觉得掌心火辣辣地疼,以他现在的状态,谁能保证下个路口不会再摔倒?

  “当然可以!”记者挥了挥胳膊。

  停在对面的采访车见状,缓缓驶了过来。

  那是一辆面包车,三人合力将电瓶车抬进后备箱放好。

  上车坐稳后,记者才开启采访:“先生,怎么称呼您?”

  “我姓黄,波涛的涛。”黄涛简单回答道。

  “桃点点有恶劣天气补贴吗?”记者接着问。

  “有的,每单2到5元。”

  黄涛此刻已经平复好了心情,只是眼眶还红着。

  “那为什么不选择下线休息呢?”记者又问道。

  “我本来已经下线了,想等雪小点儿再送,可站长说,谁不上线就罚款300元,超过8小时不上线,就罚600元。”

  黄涛忍不住咬牙切齿地解释道。

  “你们一天的收入都没600元吧?”记者一脸惊讶地问道。

  “之前一天200元出头,最近赶上外卖大战,肯吃苦的话,一天能跑300到400块。

  我们站点的单王,每天都能挣600多。”

  黄涛想了想说道。

  600多?

  记者暗自咋舌,他一个月工资才五六千。

  按每天300元算,眼前这位外卖小哥的月收入,竟然是他的1.5倍。

  当然,他的主要收入是车马费和润笔费。

  “听说桃点点要给你们发底薪、交社保?”

  记者话锋一转,打算说点开心的。

  “放屁!”黄涛不自觉地骂道。

  说完,他又赶忙补了一句:“说是底薪,每个月2000元,可得完成400单配送任务才行。”

  “400单?那也挺好啊。”记者有些不明所以。

  “这2000元就是配送费,本来就该是骑手的钱,平台不过是换了个说法罢了。”

  黄涛冷哼一声说道。

  “你的意思是,这2000元并不是额外给的?”

  记者也愣住了。

  这算什么狗屁底薪?

  他之前采访过筷跑的骑手,人家的底薪虽然低,但实打实是额外的,只有上线时长要求,根本没有订单量的硬性规定。

  黄涛苦笑着点点头。

  他刚入行没多久,本想跳槽去筷跑兼职,可一听桃点点给2000元底薪,立即就放弃了。

  干了几天才知道,站长发给他们的专送骑手薪资表是什么意思。

  妥妥的套路!

  另一边。

  筷跑的骑手们全副武装,穿着羽绒内胆和冲锋衣,戴着护膝,就连电瓶车也换上了防滑轮胎,抓地力极强,在街头巷尾奔波不停。

  恶劣天气补贴200元,上线就发!

  每单额外补贴4到10元不等,不少人天还没黑,当天收入就突破了1000元。

  筷跑的骑手越干越兴奋!

  晚上八点,一条新闻登上热门:《春雪至,外卖订单翻倍,骑手的收入涨了吗?》。

  报道中详细披露了三大外卖平台的底薪机制和提成奖励。

  “还能这么发底薪?我也是醉了!”

  “马立云不是说,对钱不感兴趣吗?”

  “柳强东还说自己脸盲呢!你也信?”

  “看来还是筷跑的待遇好,底薪少,但是保真。”

  千度外卖和桃点点在弄了个责任底薪糊弄人,则被网友翻来覆去的嘲笑。

  “大雪天少点外卖,给自己积德!”

  “是啊,特别在暴雨天、大雪天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啊。”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不点外卖,骑手怎么赚钱?”

  网友分成了两个阵营,各持一词,在微博、今日头条和斗音的评论区吵个不停。

  ……

  ……

  三角洲别墅区。

  开了一天年终述职会的陈延森,躺在水池旁的软塌上,刷着今天的热点新闻。

  十几头肥头大耳的锦鲤,在水中游弋着。

  碳纤维的地暖系统铺满了整个水池,哪怕下着雪,水温依旧保持在4摄氏度以上。

首节 上一节 599/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