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642节

  柳强东对此深以为然,忙不迭地点头应下。

  陈延森坐进红旗 L5的汽车后排,冲着靓仔东挥了挥手,便示意老黄开车回酒店。

  直到车子驶上高架,柳强东脸上的笑意才稍稍收敛。

  没过多久,陈延森和叶秋萍就回到了威斯汀的套房内。

  “官人,我今晚是什么身份?”叶秋萍脱下外套,只穿着一件白色高领毛衣,坐在床边,光着脚在陈总的小腿上来回摩挲。

  “你就没点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吗?”

  陈延森没好气地质问道。

  “……”叶师傅脸色一滞,暗啐了一口:我想让你当我的幺儿,你也能同意?

  次日一早,央视早间新闻。

  陈延森再次出现在央视记者的镜头里,这一次是出席座谈会,坐在C位,左边是华为的董事长任中非,右边是联想的柳承志。

  雷逸军、柳强东、丁磊和董洺珠等人,全在第二排,只能隐约看见半张脸。

  而陈延森全程处于画面中心!

  同一时间,拼呗、夭猫和亰东之间的电商之争也彻底打响了。

  筷跑闪购充当先锋,将夭猫超市的订单抢走了一小半,商品标题直接写着:“灭猫价”、“买贵赔双倍”。

  第一,以正品好价的产品口号俘获用户心智;

  第二,以29分钟的配送时效,一举颠覆电商的履约服务标准。

  另一边。

  张一峰带领着Lazada的运营团队,在东南亚市场攻城略地。

  在爪哇、马来、吕宋、暹罗、淡马锡和南安六国的城市中心,越来越多的云速快递员穿行其中,九成是本地人,剩下一成是华国抽调过去的骨干成员,用来担任站长和主管等基层岗位。

  “197万美币!草,连200万都不到!”

  张一峰在公司守到十二点,望着0点的最终成交额,忍不住地低声骂道。

  而远在国内的庐州,拼呗全体员工却在欢呼庆祝。

  3月7日的总销售额,共计143.6亿!

第578章 身家300000000000美币,华国互联网之王!

  第二天,即3月8日。

  拼呗、夭猫和亰东三家平台的促销力度更大了,无门槛红包、大额满减券、家电券、数码券和美妆券层出不穷。

  亰东的优势品类是3C数码和大家电,拼呗的优势品类是食品、服装和美妆,双方联手发力,彻底打乱了夭猫的促销节奏。

  张湧为了应战,不得不反复加码,将三八大促的等级拉升至618水平,在营销费用的消耗上,甚至可以与双十一相媲美。

  2014年的第一波购物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

  苏宁、国美、当当、易迅和1号店等平台,全程充当看客,盯着拼呗、夭猫和亰东发疯。

  陈延森和马立云、柳强东则在燕京忙着开会,遇上记者采访时,还得装出一副和睦相处的样子。

  次日上午,三大平台的大促战报相继出炉,从正式开售的3月7日到3月8日,拼呗两天的总成交额为269.4亿!

  亰东108.3亿!

  夭猫和桃宝加在一起,合计257.9亿!

  从上半年的第一场电商大促表现来看,夭猫被拼呗按在了地上摩擦。

  可电商从业人员都知道,这是因为拼呗和亰东提升了三八大促的活动等级,不仅在今日头条、灵犀浏览器、斗音和小红书等产品上大肆买量,还与KA商家签了条件更优渥的合作协议,更是出其不意地打了阿狸一个措手不及。

  远在燕京开会的马立云,自从得知拼呗的成交额后,一整天都黑着一张脸。

  老大变老二,谁能心情好受?

  尽管主要是阿狸大意了,被拼呗和亰东联手偷袭,但夭猫和桃宝流量见顶、售卖力疲软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做外卖、团购和电子导航地图,收购UC浏览器、投资微博、研发来往,说到底不还是为了拿低价的外部流量?

  可在第三方渠道的建设上,阿狸明显比不上森联资本。

  拼呗有大量的App为其导流,并且流量成本极低。

  虽说客单价不如阿狸,但复购频次和转化率,都比阿狸强不少。

  此消彼长之下,这一次的三八大促,阿狸竟然输给了拼呗。

  虽然在日销数据上,阿狸是40亿左右,拼呗连30亿都不到。

  可媒体和网友才不管那么大,齐刷刷地在各大门户网站、资讯平台的首页,挂上了各种震惊格式的新闻标题。

  比如“刚刚!拼呗首次超越阿狸”、“电商行业变天!阿狸跌落神坛,不敌拼呗!”、“拼呗为什么能击败阿狸?背后原因,令人深思”等。

  马立云回到酒店,掏出手机,扫了一眼微博的热搜词,脸色越来越难看。

  以前网友喊他‘马爸爸’,现在网友全在陈延森那小子的评论区下面,一口一个‘陈巴巴’地喊着。

  特么的!

  等拼呗的销售额突破一万亿再说!

  赢一次算个屁的本事!

  鬼知道‘269.4亿’的数字里,究竟掺了多少水分!

  马立云越想越生气,打开电脑,临时拉了一场视频会议。

  针对陈延森和柳强东的挑衅,他要在618打回去,让亰东的店庆日沦为笑话,让拼呗知道,谁才是电商一哥!

  与此同时。

  一艘载着3800吨牛肉的货轮驶离吉布提港口,向着深城缓慢驶去。

  这批堆放在冷藏集装箱里的牛腩、牛排和牛腱子,将在下个月上旬或中旬,端上筷跑食堂的餐桌。

  当天下午,筷跑官微发了一条动态,欢迎蒋帆加入,并担任筷跑外卖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的副总裁。

  网友看后,直接掠过。

  毕竟蒋帆在阿狸不出名,在筷跑同样不出名,即便他是友盟的创始人,但友盟也没什么知名度。

  倒是在互联网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要知道,马立云去年花了8000万美币买下友盟,顺带着把蒋帆收入麾下,让其负责桃宝App的内容体系,职级为M5,对标P10研究员的序列。

  这样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居然被筷跑给挖走了?

  另外,筷跑外卖要进军东南亚市场了?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时代周刊》,再次在封面上刊登了陈延森的照片。

  标题用的是“华国互联网之王”!

  这是一张陈延森走出燕京大会厅的照片,背后是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三月的天空铅云密布,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可照片里的陈延森,像是扛着滚滚黑云一般,脸上的表情轻松惬意,脚下的步伐沉稳矫健。

  在留白的区域,漂浮着一枚枚产品LOGO,分别是拼呗、筷跑、橙子科技、高德地图、Mimo、斗音、今日头条、橙子文学和云速快递等。

  简单形象地展示了森联资本庞大的商业帝国,在标题下方,还有一行副标题:“二十二岁,身家300,000,000,000美币”!

  被《时代周刊》这么一折腾,陈延森在北美地区的名气就更大了,Mimo、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上的粉丝量猛涨。

  慕强心理,人皆有之!

  更何况,陈延森名下的企业,并没有对北美地区的普通人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就拿快的打车海外版‘KuaiGo’来说,雇佣的基本是本土司机,只有一小部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华人,既创造了税收,又提供了工作机会。

  Mimo短视频就更不用说了,获得了无数球迷的忠实拥护,成为了大家的日常消遣软件。

  网上虽有博主带节奏说:橙子科技和天工科技的崛起,极有可能影响灯塔国的半导体产业,但大多数人都不关心。

  他们只在意Mimo的下一个短视频,能否推送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同一时间。

  程伟星在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与高盛、老虎基金签订了A轮融资协议,由高盛领投、老虎基金追投,以6000万美币置换KuaiGo10%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快的打车持有KuaiGo 54%的股权,森联资本36%,高盛6%,老虎基金4%。

  陈延森心里很清楚,KuaiGo的发展和普及,绝对离不开本地资本的协助。

  这就好比奥利弗以Groupon国际业务负责人的身份进入华国团购市场时,与企鹅合资成立高朋网是一个道理。

  有舍才有得!

  否则,Uber背后的投资机构,一旦动用盘外招,挥舞政策大棒,KuaiGo就得吃瘪。

  此时的北美网约车市场,Uber占据着主导地位,日订单量高达50万。

  排在第二的是Lyft,拥有6万多名活跃司机,日订单量在8万左右。

  Sidecar原先排在第三名,但在KuaiGo来了之后,就沦为了行业老四。

  目前,KuaiGo的业务已覆盖灯塔国60多个城市,日订单量维持在5万上下。

  与Lyft相比,服务范围仅有对方一半,订单密度却是Lyft的1.25倍。

  由此可见,程伟星在汲取了国内的运营经验后,将KuaiGo的乘客与司机端服务,都做了本地化调整。

  说白了,他的这一套就是跟火箭互联网学的,打法很简单,可以总结为“复制商业模式→招聘精英人才→制定目标→烧钱圈地→获得市场份额”。

  当消息传回国内,网友这才知道,原来快的打车早就进入北美市场了,正在与Uber、Lyft激烈竞争。

  而且,KuaiGo融的是海外资本,拿老外的钱打老外,让人直呼过瘾。

  另一边

  沪城,筷跑外卖宜山路站点。

  李州接过许家成递来的平安符和饭盒,心里虽然感动,嘴上却骂道:“哥是去安南当站长,又不是去缅北打仗,咱还整了一个平安符呢?”

  其实他想说句感谢的话,又觉得男人之间说这些,有点难为情。

  所以,到了嘴边的话,也成了调侃。

  “州哥,我老婆特意给你炖的鸡.汤,平安符是我请了一天假,去普陀山.给你求的,一路平安。”

  许家成咧嘴笑着,可脸上的表情又满是苦涩。

  “嗐,下次去路边随便买一个就行,我说你上周三为什么要请假,这不是浪费挣钱的机会吗?”

  李州板着脸教训道。

  “心诚,菩萨才能保.佑你。”许家成摆了摆手,嘿嘿一笑。

  “拜什么菩萨?给咱们发工资的人是森哥,你还是拜老板吧。”

  李州半开着玩笑。

  “州哥,我没什么好送的,这里是我十几年的珍藏,全给你了。”

首节 上一节 642/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